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有机肥对小麦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英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根箱技术研究了不同施肥体制下(有机肥、化肥、有机无机配施)小麦根际土壤的酶活性,结果表明:有机肥和有机无机配施能提高土壤特别是根际土壤酶的活性(酸性磷酸酶、脲酶、转化酶、蛋白酶),有机肥主要是通过促进小麦根系生长,增加根系分泌物等间接作用提高根际土壤酶活性,这将对当季作物生长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有机肥不仅有长久性作用即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而且有适时性的作用,即通过影响根系生长及根际环境来促进当季作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不同间作模式对番茄连作障碍的影响,将生菜和芹菜2种作物分别与番茄间作,研究间作对番茄产量、品质及根系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处理可以显著增加连作土壤中微生物总量、细菌数量和细菌/真菌的比例,显著降低真菌数量,同时提高土壤中蔗糖酶、脲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从而减轻连作对番茄生长的影响,提高番茄产量,缓解番茄连作障碍。  相似文献   

3.
土壤质量对作物产量和品质有直接影响。深色有隔内生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其可以通过与植物根系的相互作用,提供多种益生效应。试验通过分析深色有隔内生真菌对番茄种植土壤养分、孔隙度、菌落数的影响,研究深色有隔内生真菌对番茄种植土壤的改良作用。试验结果表明,深色有隔内生真菌对番茄种植土壤养分、孔隙度、菌落数有明显影响,施用深色有隔内生真菌可提高土壤有效氮、有效磷、有效钾等质量分数,提高土壤孔隙度,以及减少土壤中菌落数量。这说明深色有隔内生真菌能够有效改良番茄种植土壤,进而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有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有机肥对小麦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根箱技术研究了不同施肥体制下(有机肥、化肥、有机无机配拖)小麦根际土壤的酶活性,结果表明:有机肥和有机无机配施能提高土壤特别是根际土壤酶的活性(酸性磷酸酶、脲酶、转化酶、蛋白酶),有机肥主要是通过促进小麦根系生长,增加根系分泌物等间接作用提高根际土壤酶活性,这将对当季作物生长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有机肥不仅有长久性作用即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而且有适时性的作用,即通过影响根系生长及根际环境来促进当  相似文献   

5.
天诺喷茬克是在喷冲宝的基础上新研制开发的具有拮抗连作障碍作用的新制剂,添加了天然生物原料的中草药、微生物代谢产物等,除含有大量的羧基、醌基、酚羟基等天然活性功能基团及世界级的卫生杀菌剂,还含有丰富的抗生素类和几丁质酶,不但能提高植物体内多种酶的活性,抑制某些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尤其是有害病原真菌、细菌、病毒等的生长繁殖,还能溶解病原的细胞壁和植物线虫的卵壳以及幼虫的体壁,减少病害的发生,消除土壤盐份累积,调节土壤养分失衡,协调土壤养分供应,全面调节作物的生理过程,促进根系发育,提高根系活力,使作物苗壮、茎粗、叶绿、长势旺盛,增产效果显,抗病性强,高效安全无污染,如霜霉病、灰霉病、猝倒病、立枯病、重茬、青枯病、水稻条纹叶枯病等。  相似文献   

6.
玉米/大豆间作条件下养分的高效利用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盆栽模拟试验,研究了玉米/大豆间作条件下作物根系形态特征、根系活力、根际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和养分高效利用机理。结果表明,间作体系中的玉米地上生物学产量和经济产量较单作玉米增加38.73%和23.4%,增产显著。玉米/大豆间作条件下玉米根系形态特征、根系活力、根际土壤有效养分含量都显著高于单作作物,间作作物根际中土壤细菌、真菌数量、土壤脲酶和磷酸酶活性较单作分别增加2.3倍、94.58%、53.38%、22.45%。有利于土壤中复杂态氮磷化合物转化为可给态的无机化合物,加速氮磷的分解和转移,提高根际土壤的有效养分含量。整个间作系统有明显的地上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优势。  相似文献   

7.
根系分泌物对作物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系分泌物是作物与土壤交流的主要媒介,对于土壤养分活化、作物养分吸收、作物生长等均有重要作用。为探究根系分泌物与作物、土壤和微生物之间的关系,利用不同的根系分泌物来实现种间促进、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和农业生产力,本文归纳总结了根系分泌物的分类、功能及对土壤养分(氮、磷、钾和铁)的活化、作物养分吸收和作物生长的影响,讨论了有关作物应对养分胁迫的不同机制,并提出研究展望:一是加强根系分泌物的鉴定手段,实现根系分泌物组分的原位无损伤鉴定和分析;二是运用多学科交叉知识进一步揭示根系分泌物所介导的作物养分高效利用的根土界面生物互作过程;三是加强验证根系分泌物影响植物应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目标基因和微生物的功能定位研究,利用基因工程手段达到有效改善植物健康的目的;四是推进研究成果向科技应用转化的进程,利用仿生学原理将有益的根系分泌物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相似文献   

8.
土壤磷素化学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综述了近42年来关于土壤磷素中化学行为、磷素平衡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土壤磷素包括无机磷、有机磷、生物态磷、土壤无机、有机磷又根据其有效性分为各种形态的无机磷、有机磷组分;施入土壤的磷素主要转化为土壤无机磷、土壤类型、作物种植方式、作物根限、磷肥种类及用量对土壤磷素转化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各种高分子有机物料,作物根系分泌有机酸对土壤磷素有明显的活化作用;VA菌根真菌明显地促进了作物吸收利用根际、非极际土壤的Ca2-P,Ca8-P,Al-P等形态的夫机磷。土壤磷素积累与消耗以无机磷为主,长期大量施用磷肥明显地增加了耕层以下土壤磷素含量。  相似文献   

9.
无土栽培是在不具备土壤的条件下,进行作物的栽培的。作物生育所须肥水条件,完全由营液来提供,因此,营养液及其配制管理技术,是无土栽培的重要内容。一、作物的根系营养及其吸收特点作物在生育过程中,需要通过根系吸收多种矿质元素来维持其自身的生命活动,如:构成作物的组织成分;调正作物生长发育;参与酶的活动等。作物需要的矿质营养元素种类很多,其需要量也各不相同。一般根据作物吸收量的多少,将其分为两大类:一类称大量元素,主要有氮、磷、钾、钙、镁、硫等;一类称微量元素,主要有铁、硼、锰、锌、铜等。作物需要的这些元素,虽然需要量差异很大,但都是同等  相似文献   

10.
正白浆土是一种具有白色亚表层和黏质底土的特殊土壤。白浆土耕层有效磷含量低,耕层以下锐减,有机磷的矿化作用是影响白浆土供磷能力的重要方面。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对植物根系侵染可增加作物根际区土壤养分的有效性,促进植物对水分的吸收,提高植物对逆境的耐性与抗性。几乎所有陆地上高等植物根系都可与AM真菌共生,白浆土上应用AM真菌少见研究报道。  相似文献   

11.
<正>土壤就是作物根系所住的"房子",土层深浅、松紧适宜才是作物根系最适宜的生长环境。然而,由于不合理的施肥、灌溉、耕作、喷施农药等措施,许多地方的农田土壤越来越紧实。土壤板结后,作物根系下扎困难,难以呼吸,不能吸收养分与水分,作物生长困难!  相似文献   

12.
作物对土壤中环境激素铅的吸收效应及污染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水稻、玉米等作物对土壤中环境激素铅的吸收效应及污染防治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当土壤中加入不同比例的铅时(0—4000mg·kg-1),基本没有观察到铅对水稻、玉米的毒害病症,铅对作物的生长发育没有明显的宏观影响。但微区调查揭示,水稻和玉米对土壤中的铅具有强烈的吸收性,并可残留在作物的各个部位,且吸收量随土壤中铅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其中根系的吸收性最强,是秸秆、籽实的几十至几千倍,表明作物根系为秸秆、籽实对铅的吸收提供了良好的屏障。运用根系对土壤中铅的特殊吸收性,可以在铅污染的土壤区通过自然作物栽培,并将作物根系从土壤中清除的方法,来逐渐达到环境土壤修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正> 1.轮作能均衡地利用土壤营养元素,提高施肥效果 不同作物对土壤的营养元素,具有不同的要求和吸收能力,如稻、麦等禾谷类作物,对氮、磷、硅的消耗量相对较多,而对钙的吸收量少;烟草、薯类作物则对钾的消耗量较多;豆类作物对钙和磷吸收量较大,对氮的吸收也不少。因此,长期连种对土壤养分要求倾向相同的作物,就会引起土壤中某些营养元素的缺乏。同时,不同作物,它的根系深浅和伸展范围也不同,如棉花、大豆等作物根系较深,一般谷类作物及马铃薯、豌豆等根系较浅,深根作物和浅根作物轮作,可充分利用耕层及耕层以下的土壤养料和水分。  相似文献   

14.
沼液对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研究了沼液对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沼液能够显著改善土壤脲酶、多酚氧化酶、蔗糖酶、无机焦磷酸酶和磷酸脂酶的酶活性,从而增强土壤中作物所需营养物质的矿化,提高土壤肥力;同时,沼液能增加土壤细菌、酵母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且沼液组的微生物多样性指数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5.
超敏蛋白在大豆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超敏蛋白是一类新型、安全、高效的"新概念"产品,产品内含有活性锌、活性锰、活性镁,适宜我国南北方多类土壤,多样气候带的多种作物施用,无毒无害、无残留、安全并对环境友好,能有效提高作物的光合效率,促使根系发达、植株健壮,促进生长发育,可以大大增强作物对病毒、细菌、真菌和不良环境危害的防御能力,能显著增强作物对蚜虫、红蜘蛛、螨虫、线虫、介壳虫等的趋避作用和抗性,能大幅度减轻或消除因病毒、细菌、真菌和不良环境对作物造成的危害,能显著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6.
<正>养分从土壤中被作物根系吸收,一路要经过土壤、根系、茎秆等,最终到达叶片以生产光合产物。作物养分的"征程"通常分为3个阶段:从土壤到达根系表面;从根表移至根内;从根系转运到叶片、果实及其再利用。作物养分的"征程"能否顺利进行取决于以下条件:其一,可溶于水,呈离子态,即化学有效性;其二,能迁移到作物根系表面,即生物有效性。土壤是作物养分"长征"途中需要攻克的第1个堡垒,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间作群体作物根系对矿质营养和水分的竞争效应及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由于根系形态、间作作物养分需求差异、根系分泌物及土壤微生物变化等因素引起的间作作物营养互作效应。提出了3个方面的研究展望;开展间作作物根系错位效应及根系空间错位回避信号识别与传导机制研究;依托不同作物的间作竞争势及互作特点,开展作物根系竞争势等方面的科学分类及根系竞争与互作模型构建研究;不断创新根系监测与研究手段,提升作物根系研究水平,增加作物根系研究深度。  相似文献   

18.
兆龙 《油气储运》2009,(4):47-47
肥老伴是由台湾省生物技术专家采用先进技术,经过多次分离培养而成的复合生物菌,含有溶磷菌、解钾菌、放线菌、抗生菌、硝化菌、光合菌、曲霉菌、链霉菌、活益真菌、活性酶及多元酵素等,具有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加土壤透气性、促进根系发育、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和生长、抗重茬防死棵、解硝解钾、提高肥料利用率、改善作物品质、提高作物产量等多种功效。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碱蓬内生菌提高西瓜幼苗耐盐性机理,以西瓜自交系材料HG-1和碱蓬内生菌为试材,通过盆栽方式,研究了碱蓬内生菌液对盐胁迫下西瓜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土壤酶活性、根际构型、矿质离子平衡及碳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能够减少细菌、放线菌数量,增加真菌数量,降低细菌占比、增加真菌占比,而碱蓬内生菌能够增加根际土壤细菌数量和占比,降低真菌数量和占比,使微生物群落结构成为易于保持稳定和利于作物健康的细菌主导型群落。盐胁迫能够抑制根际土壤脲酶、磷酸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提高,而碱蓬内生菌液能够有效缓解盐胁迫对土壤酶的抑制作用,且以改良后的内生菌液效果最佳。盐胁迫能够显著抑制西瓜幼苗根系形态建成,而碱蓬内生菌液尤其是改良碱蓬内生菌液通过增加总根长、主根长、根尖数、根粗、根表面积和根总体积来缓解这一抑制作用。盐胁迫能够抑制根系对K+、Ca2+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增加植株Na+含量,使西瓜幼苗遭受Na+毒害,碱蓬内生菌液尤其是改良碱蓬内生菌液能够有效增加植株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利用,减轻离子毒害。盐胁迫能...  相似文献   

20.
结合近年来秸秆还田的研究结果,综合阐述秸秆还田对土壤容重及孔隙度、土壤结构、土壤水分、土壤有机碳、土壤酶活性、作物根系生长发育和作物产量的影响,揭示秸秆还田在土壤培肥和农田可持续利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