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马铃薯茎段愈伤组织培养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克新12号、克新13号、东农303和早大白4种马铃薯试管苗茎段为材料,研究各品种的组织培养体系。结果发现,克新13号和克新12号的最适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30 g/L蔗糖+8 g/L琼脂+2 mg/L 6-BA+1 mg/L 2,4-D;东农303为MS+30 g/L蔗糖+8 g/L琼脂+2 mg/L 6-BA+0.5 mg/L 2,4-D;早大白为MS+30 g/L蔗糖+8 g/L琼脂+2 mg/L 6-BA+0.5 mg/L 2,4-D。用上述最适诱导培养基培养,各品种的愈伤诱导率分别为100%,100%,100%和90%。克新13号愈伤组织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30 g/L蔗糖+8 g/L琼脂+4.0mg/L 6-BA+0.1 mg/L NAA+1.0 mg/L GA3;克新12号和早大白为MS+30 g/L蔗糖+8 g/L琼脂+2.0 mg/L 6-BA+0.5 mg/L NAA+1.0 mg/L GA3;东农303为MS+30 g/L蔗糖+8 g/L琼脂+2.0 mg/L 6-BA+0.1 mg/LNAA+1.5 mg/L GA3。用上述最适诱导培养基培养,各品种的分化率分别为80%,90%,100%,76.7%。  相似文献   

2.
紫果西番莲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及不定芽增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紫果西番莲离体培养的子叶为实验材料,对其愈伤组织进行诱导、分化及不定芽增殖。结果表明:在愈伤组织诱导中,以MS培养基+2,4-D 1.0 mg/L+TDZ 0.5 mg/L+琼脂3.8 g/L+蔗糖30 g/L的诱导效果最好,其诱导率为73.33%。在愈伤组织不定芽诱导中,以MS培养基+2,4-D 0.5 mg/L+TDZ 2.0 mg/L+琼脂3.8 g/L+蔗糖30 g/L的诱导率最佳,为46.67%。对不定芽继续进行增殖培养,以MS培养基+6-BA 1.0 mg/L+IAA 0.3 mg/L+琼脂4.0 g/L+蔗糖30 g/L最佳,增殖倍数为2.97。从而建立了西番莲植株再生体系,可进行优良材料的离体快繁。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不同激素配比对高寨贡茶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将消过毒的茶树一年生枝条和幼嫩叶片接种于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6-苄氨基嘌呤(6-BA)、2,4-二氯苯氧乙酸(2,4-D)、玉米素(ZT)、3-吲哚丁酸(IBA)的MS培养基上,外加30g/L蔗糖和8g/L琼脂,pH 6.0,进行愈伤组织诱导试验。结果表明:高寨贡茶茎段和叶片诱导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为MS+2.5mg/L 6-BA+0.6mg/L 2,4-D+0.25mg/L ZT+0.3mg/LIBA,茎段诱导芽的最适培养基为MS+2.5mg/L 6-BA+0.2mg/L 2,4-D+0.5mg/L ZT+0.5mg/L IBA,另加30g/L蔗糖、8g/L琼脂(pH 6.0),培养30d后可得到大量的愈伤组织和芽。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西洋参花药培养的愈伤组织诱导率,试验以吉林省集安西洋参花蕾为材料,初步研究不同浓度2,4-D、6-BA和蔗糖对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优化西洋参花药愈伤组织诱导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在MS基本培养基附加2,4-D 2mg/L+6-BA 0.5mg/L+蔗糖60g/L+琼脂5.5g/L+水解乳蛋白0.5g/L的条件下,西洋参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可达37.53%。2,4-D对西洋参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必不可少;2,4-D和6-BA的合理搭配能提高西洋参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率;60g/L的蔗糖能有效促进西洋参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  相似文献   

5.
王大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761-11761,11821
[目的]寻求代替ZT提高猕猴桃愈伤组织诱导及芽分化的最佳激素组合。[方法]以美味猕猴桃离体茎段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2,4-D0.5、1、2.0mg/L和NAA0.1、0.3、0.5mg/L与6-BA0.5mg/L分别组成诱导愈伤组织的6个激素组合,并以同样浓度的2,4-D和NAA与6-BA1.0mg/L分别组成分化芽的6个组合激素,研究不同浓度的激素组合对猕猴桃愈伤组织诱导及芽分化的影响。[结果]6种不同浓度的激素组合对猕猴桃茎段愈伤组织均有一定的诱导作用,其中2,4-D1.0mg/L+6-BA0.5mg/L的组合有利于愈伤组织诱导,诱导率达86.1%;绿色愈伤组织在MS培养基附加激素2,4-D+6-BA组合中芽的分化率很低,而在附加NAA+6-BA组合中芽的分化率较高,其中,NAA0.1mg/L+6-BA1.0mg/L的组合有利于芽分化,芽分化率为75.2%。[结论]2,4-D与6-BA组合对猕猴桃绿色愈伤组织的芽分化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用半夏叶片或叶柄作外植体,通过调节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种类、浓度及培养条件,以获得适于悬浮培养的半夏疏松愈伤组织。结果表明,添加2,4-D较NAA诱导的愈伤组织疏松,将叶片接种于MS+2,4-D 1.0 mg/L+6-BA 1.5 mg/L+蔗糖30 g/L+琼脂6 g/L或叶柄接种于MS+2,4-D 1.0 mg/L+6-BA 1.0 mg/L+蔗糖30 g/L+琼脂6 g/L上诱导出的愈伤组织长势较好且疏松,诱导率分别达到100%和95.6%,愈伤组织鲜重分别为0.932 g和0.622 g。将上述愈伤组织以MS+2,4-D 2.0 mg/L+6-BA 1.0 mg/L+蔗糖30 g/L+琼脂6 g/L培养基连续继代3次,便获得适于建立细胞悬浮培养体系的疏松愈伤组织,从而为半夏人工种子生产必须的同步化高质量人工种胚的培养提供可靠材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北极星、阿尔刚金、皇后2000及国产紫花苜蓿4个苜蓿品种下胚轴为外植体,建立其稳定、高效的离体培养再生体系,为基因转化改良苜蓿性状奠定基础。【方法】研究了种子预处理方法、培养基、基因型以及蔗糖质量浓度对苜蓿下胚轴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低温4℃预处理有利于提高苜蓿下胚轴愈伤组织的出愈率和绿苗分化率;其最佳诱导激素组合为"MS+1.0 mg/L 2,4-D+2.0 mg/L 6-BA+5.5 g/L琼脂+30 g/L蔗糖"和"MS+2.0 mg/L 2,4-D+2.0 mg/L 6-BA+5.5 g/L琼脂+30 g/L蔗糖";愈伤组织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0.3 mg/L6-BA+3.0 mg/L KT+0.1 mg/L NAA+5.5 g/L琼脂+50 g/L蔗糖";最佳蔗糖质量浓度为50 g/L;4个紫花苜蓿品种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差异不大,但分化特性有较大差异,分化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北极星、阿尔刚金、皇后2000和国产紫花。【结论】不同的种子预处理方法对4种紫花苜蓿品种的分化率均有一定影响,3种处理中以4℃下浸泡2 h处理的分化率最高,与其他处理间的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不同激素组合是影响紫花苜蓿下胚轴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分化率的主要原因,不同激素组合处理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2,4-D与6-BA配合对紫花苜蓿下胚轴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较好,分化培养基中高质量浓度的NAA,不利于愈伤组织的分化;不同基因型对分化率有显著影响(P<0.05),而不同蔗糖质量浓度对分化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说明其对离体培养再生体系的影响作用与处理方法、培养基、基因型相比是次要的。  相似文献   

8.
大岩桐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大岩桐快速繁殖方法,以大岩桐嫩芽为试验材料,研究附加不同浓度6-BA的MS培养基对大岩桐愈伤组织形成及芽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岩桐最适宜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6-BA0.3 mg/L+NAA 0.01 mg/L+蔗糖30 g/L+琼脂7 g/L;最适宜的芽分化培养基为MS+6-BA 0.5 mg/L+NAA 0.01 mg/L+蔗糖30 g/L+琼脂7 g/L,芽分化率达88%;添加活性炭抑制了大岩桐植株的增殖和生长。  相似文献   

9.
以野生梭梭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再生研究,探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硝酸银和蔗糖的质量浓度对其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野生梭梭带腋芽茎段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2,4-D 2.0 mg/L+6-BA 0.5 mg/L+蔗糖30 g/L+琼脂6.0 g/L,诱导率为100%;不定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NAA 0.5 mg/L+TDZ 1.0 mg/L+AgNO33.5 mg/L+蔗糖26 g/L+琼脂6.5 g/L,不定芽分化率为97.8%;影响野生梭梭再生的最主要因素是NAA,其次是TDZ和AgNO3,蔗糖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0.
以竹叶型荆半夏叶柄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培养基、激素配比、不同叶柄处理方式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添加2,4-D或6-BA均能诱导半夏叶柄愈伤组织,但诱导率较低,愈伤组织质量相对较差。叶柄不同部位对愈伤组织诱导有显著影响,叶柄下段适合愈伤组织诱导,黄化处理能提高叶柄愈伤组织诱导的效果。正交试验结果表明,4因素对半夏愈伤组织诱导影响从大到小为2,4-D浓度叶柄位置6-BA浓度蔗糖浓度。从诱导率和愈伤组织质量考虑,取半夏叶柄下段接种于培养基MS+2.0 mg/L 2,4-D+0.5 mg/L 6-BA+60 g/L蔗糖上进行培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