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4 毫秒
1.
在盐池县南海子干旱荒漠化地区引进15个优良抗旱的地被菊品种进行栽培试验。观察研究其生物学特性、适生性、病虫害防治等,总结出系列栽培管理措施,并筛选出适宜该地区园林绿化的地被菊品种。结果表明:地被菊在盐池县表现出很好的适应性和抗逆性,经济性状良好。  相似文献   

2.
地被菊引种栽培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地被菊新品种群(Dendranthema×grandiflora Tzvel.Ground—Cover Chrysanthemum Group)是80年代初期选育而成的。于1989年10月~1992年10月在哈尔滨地区进行该品种群的引种栽培试验,共引种18个品种。试验结果表明:地被菊中的大部分品种在哈尔滨地区栽培表现良好,仅在栽培的第1~2年稍加埋土防寒即可越冬,成年以后则不加任何保护措施,就可越冬成活。其优点:(1)高生长、冠幅、花朵大小均明显大于北京的同类品种;(2)花期均迟于北京地区;(3)在背阴的小区里,大部品种(除早花品种外)开花可持续至10月30日左右;在空旷地栽培的品种,花朵会受初霜(9月底或10月初)冻害,但花蕾不受冻害在初霜以后气温回升,还可继续开花。地被菊新品种可在哈尔滨地区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3.
以我国主栽的8个地被菊品种为研究对象,在辽阳地区自然条件下进行越冬试验,通过对不同地被菊品种的生长特性、抗病、虫性比较分析表明:8个品种均可越冬并正常开花,但不同品种间在植株形态、花期、抗病虫及抗寒性上有差异,Dc101和朝鲜粉2个品种表现较佳,可作为辽阳地区地被菊主推品种在城市绿化上应用。  相似文献   

4.
从南京和北京引进13种地被菊种苗,在河北滨海地区进行试种,观察其生物学特性、适生性、物候期、抗蚜性及耐盐性等的变化。结果表明:所引进的13个地被菊品种基本能适应河北滨海地区的自然气候条件,除金陵玉宇长势较弱、属于小花型地被菊、适宜盆栽种植外,其他品种均能在河北滨海地区田间正常生长、发育,株高、冠幅、花径基本达到原产地标准,重瓣性、花色表现正常,开花、繁殖系数高,露地越冬,萌芽早、枯黄晚,并表现出很好的适应性和抗逆性,经济性状良好。其中,北京种源地被菊品种花期早,适应性、耐盐性和越冬性等表现较佳;南京种源地被菊品种花期为10~11月,花色艳丽,花量大、自然成丛、覆盖度好,适应性和越冬性较好。除金陵玉宇外,所引进的地被菊品种均适宜河北滨海地区田间栽植,可用于城市绿化。  相似文献   

5.
引进13个地被菊品种,通过测定半致死温度(LT50)评价不同品种地被菊耐寒性,以期筛选出适合延边地区栽培的耐寒地被菊品种。结果表明:地被菊品种“映洁玉桂”、“映洁紫骄”、“映洁红菲”、“靖山紫花”半致死温度分别为-23.49、-23.48、-21.00和-20.61℃,为高耐寒品种,其他品种半致死温度(LT50)较高。随后测定低温处理下耐寒品种的抗氧化酶活性,发现4个高耐寒品种在5℃下的POD和SOD活性均显著高于20℃对照处理。4个高耐寒品种在5℃的MDA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北京地区景观农业发展势头强劲,地被菊凭借其良好的覆盖性和栽培适应性被广泛应用在生态恢复及景观营造中。但目前适用于景观农田规模化应用的地被菊品种较少,且老品种存在种性退化、抗性降低等问题。故开展此引种筛选工作,以筛选出适用于规模化景观农田种植的地被菊新品种。本试验引进6个地被菊新品种,通过开展田间观测进行综合分析评比。试验结果表明,‘中农吉庆’在覆盖性、观赏性、成活率、抗性表现等方面综合表现最佳,可以作为未来北京地区景观农田规模化种植主推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李睿 《甘肃农业》2003,(11):76-76
引进优良地被菊 16个品种进行栽培试验 ,观察研究了其生物学特性、在兰州的适生性、病虫害防治等 ,总结出系列栽培管理措施 ,并筛选出适宜园林绿化的品种。  相似文献   

8.
地被菊的引种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被菊新品种群是20世纪80年代初选育而成的。于2000年3月~2003年8月在沈阳农业大学进行该品种群的引种栽培试验,共引进“新红”、“金不换”、“四季黄”等50个品种的地被菊,在沈阳表现出很好的适应性和抗逆性,经济性状良好的有31个品种。  相似文献   

9.
正金樽是以地被菊传统品种麦浪为母本,与多品种父本混合栽培天然杂交获得的实生后代,并结合物理诱变选育而成的新品种。2014年2月通过了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登记。金樽地被菊属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营养繁殖作一年生栽培。茎直立稍硬,自然分枝繁多,株高28.2厘米左右;叶片长形、羽状深裂,叶缘锯齿尖;头状花序单生重瓣,舌状花赤金  相似文献   

10.
张黎  汪洋 《农业科学研究》2011,32(4):6-9,50
以8个品种切花菊多头无根苗为试验材料,进行扦插育苗试验,将培育的种苗定植后,探讨不同品种生长发育对光照处理和激素处理的反应,通过对不同品种生长发育性状和物候期等的比较,分析不同品种间的差异性,筛选出适宜本地区栽植的品种;并对其栽培管理及花期调控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8个切花菊多头品种扦插成活率无差异,各品种均适合宁夏地区栽培,但品种之间有差异.庞奇、粉色罗西、鲑色罗西表现最好,依次为库噶、华沙、碧松,华尔兹翎羽、沙芬.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番茄枯萎病菌生理小种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取黑龙江省哈尔滨和佳木斯市郊及东北农业大学园艺试验站收集和分离的20个番茄枯萎病菌菌株,在进行专化型测定的基础上,用国际上通用的已知基因型的番茄品种做为鉴别寄主,采用泡子悬浮液浸根接种法进行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20个供试菌株均属于尖孢镰刀菌番茄专化型1号生理小种(Fusariumoxysporumf.yp.Lycopersiciracel).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广西大豆接种根瘤菌种植效果进行研究,为广西大豆生产推广接种根瘤菌提供依据。【方法】在广西宜州和都安大豆产区,以广西主推大豆品种桂春8号、桂夏3号和华南品种华春6号、华夏3号4个大豆品种进行接种根瘤菌种植试验,于苗期、分枝期、开花期、鼓粒期、成熟期取5株长势一致的大豆植株,调查其根瘤数、植株鲜重,并测产。【结果】不同试点的大豆品种接种根瘤菌后,其产量均较未接种根瘤菌的增产1.06%~8.74%,桂春8号在宜州点和都安点接种根瘤菌后较对照增产幅度比华春6号高;大豆接种根瘤菌后,不同品种和不同种植区域的大豆根瘤数均较对照增加,且大豆地上生物产量也增加。【结论】在广西大豆生产上通过接种根瘤菌来提高大豆产量是可行的,但各区域要选择合适的根瘤菌及与其适宜的大豆品种。  相似文献   

13.
大果杂交榛子引种及优良品种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引进的10个大果杂交榛子优良品种在新疆不同生态区引种的生长适应性表现和开花结实特性,初选出3#、7#、8#、10#4个适宜新疆发展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4.
在兰州点对参加第6轮全国番茄保护地区域试验的11个品种,2003-2004年按照区域试验方案进行考察鉴定,根据区域试验标准进行综合评判的结果表明,中杂101加权评分总分为5.50,居11个参试品种的第1位.该品种为无限生长类型,粉果,果实大,前期产量较高,为29 854.99 kg/hm2,总产量最高,为148 264.33 kg/hm2,高抗叶霉病和花叶病毒病,丰产性好,表现突出,是一个优良的保护地番茄新品种,适宜兰州市及甘肃省保护地大面积种植;T粉016加权评分总分为5.05,居11个参试品种第2位,秦H-1加权评分总分为4.20,居11个参试品种第3位,这2个品种可在兰州市及甘肃省保护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三角梅广泛种植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品种多,花量大,花期长,色彩艳丽,易于养护,在城市绿化中对美化城市环境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三角梅在现代高速工作、生活节奏的大环境中的应用,阐述了三角梅在现代桥梁、道路、社区、校园、公园以及家庭园艺等方面的应用效果,三角梅植物的应用软化了现代钢筋水泥铸成的立交交错的城市,增加了城市色彩点缀,为三角梅产业在城市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包头地区丁香属植物开花习性的调查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香是包头的一种重要绿化树种,其开花习性除因每年春季气候不同而有差异之外,也因品种的不同而不尽相同。对14个品种丁香的开花期经过三个生长季节的调查和统计,不同种类的丁香的适应性差距还是很大的,羽叶丁香和花叶丁香的表现最不好,自从定植以来,每年只能勉强维持生长,未见开花结实。紫丁香开花最早,在5月1日左右,最晚为暴马丁香,6月19日左右。开花期与花期接近7个丁香品种通过SPSS软件做Duncan单因素方差分析(a=0.01),品种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实地调查结合问卷调查和文献查阅,对山东茶树引种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山东引进茶树品种主要来源于浙江、福建、湖南和安徽,共引进茶树品种75个;引种方式主要为茶籽,以鸠坑和福鼎大白种植最广;无性苗引种数量呈上升趋势,但未形成规模,多处于试种阶段;山东引进品种的结构由单一适制绿茶向红绿茶兼制以及乌龙茶、多茶类适制方向发展;目前山东在生产上主要种植的无性系品种有:福鼎大白、龙井43、龙井长叶、白毫早、迎霜;适宜推广种植的无性系品种有:中茶108、乌牛早、舒茶早、碧香早、平阳特早、金观音、金萱等。  相似文献   

18.
不同品种丁香开花习性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丁香是重要的绿化树种,其开花习性除因每年春季气候不同而有差异之外,也取决于品种间的差异。通过对包头地区14个丁香品种的开花初期、盛期、末期3个生长时期的调查和统计,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丁香适应性差异较大,其中羽叶丁香和花叶丁香表现最差,未见开花结实;紫丁香开花最早,约在5月1日左右;最晚为暴马丁香,在6月16日左右。对开花初期与花期接近的紫云丁香等7个品种的花期通过SPSS软件进行Duncan单因素方差分析(α=0.01),品种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为了丰富湖南省球根花卉种质资源,从荷兰引种‘流苏’、‘蔚蓝’、‘白美人’3个品种的葡萄风信子,对其在湖南地区的物候期、观赏特性和生长状况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耐寒性均较强,‘蔚蓝’和‘白美人’的物候期早于‘流苏’;3个品种的单花序开花持续时间和群体开花持续约22~30 d,其中‘流苏’的开花时间最长,花序也最长,极具观赏价值。因此,认为葡萄风信子适合在湖南地区种植,可用于盆栽、花坛、花境、林下观花地被及岩石园绿化等。  相似文献   

20.
彩叶植物在上海地区的种类及应用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彩叶植物具有丰富多彩的叶色,是园林植物造景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对上海市城市主干道、公园、公共绿地、居民住宅区及学校的彩叶植物种类及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调查范围内,上海地区选用的彩叶植物约有45种,以灌木和乔木居多,其中最常见且最多的有紫叶李、红花檵木、金叶女贞和紫叶小檗;在彩叶植物的应用上,上海地区各种园林景观所选用的彩叶植物类型基本相同,多数情况下表现为彩叶植物应用面积较小,配置形式相对单调,且以交通干道隔离带中模纹花坛或彩篱、公园草坪中乔灌木的丛植或片植居多。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了改善上海地区彩叶植物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