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新疆阜康试点云杉地理种源试验的5年生苗生物量测定分析,选出该点单株生物量最大的种源是黑龙江双丰的红皮云杉;抗寒性最好的是新疆阿尔泰富蕴的西伯利亚云杉;抗旱、耐瘠薄能力最强的是新疆乌苏的天山云杉.通过综合分析为阜康林区选出黑龙江双丰的红皮云杉,新疆哈拉吐鲁克、沙湾、新源的天山云杉,以及内蒙古赤峰的红皮云杉等速生性、抗逆性均较好的种源.  相似文献   

2.
欧洲云杉(Picea abies L. Karst.)又名挪威云杉,为松科、云杉属常绿大乔木.主产挪威,广泛分布于欧洲中部和北部,是德国、捷克、匈牙利和意大利等欧洲14个国家的乡土树种.  相似文献   

3.
北美白云杉、黑云杉在中国的引种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云杉属 (Picea)树种是高大乔木 ,生态适应性强 ,利用价值高 ,近 2 0 0年来欧、亚、美作了大量的引种栽培工作。很多国家已将它们作为主要的造林树种和珍贵的绿化观赏树种 ,因此研究云杉属的引种 ,对促进林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主要探讨了北美最重要的用材树种白云杉、黑云杉在国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以及在我国的引种可能性、引种历史、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以期对今后的引种、驯化和遗传改良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云杉是重要的生态公益林、水源涵养林和绿化树种,在我国森林资源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这些树种易受到小蠹类害虫的危害。云杉四眼小蠹虽在全国分布不广,但危害很大,其严重发生时可导致整片森林枯死。由于富蕴林场具备云杉四眼小蠹的适生环境,为确保山区森林资源不受危害,富蕴林管分局开展了云杉四眼小蠹专项调查。本文基于此次调查,分析了云杉四眼小蠹传播扩散的可能性,并对今后的防控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粗枝云杉,青海云杉叶锈病病原及转主寄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白龙江林区云杉,青海云杉叶锈病的病原形态,转主寄主与寄主病原交互隔离接种后认为,2种云杉叶锈病病原均为祁连金锈菌Chrysonmyxa qilanensis Wang.Wu etL.粗枝云杉叶锈病病原转主寄主为山光杜鹃Rhododendron oreodoxa Franch,青海云杉叶锈病病原转主寄主为青海杜鹃Rh.przeowalskii Maxim。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一、二年生红皮云杉干物质和氮磷钾积累与分配的动态变化。为认识红皮云杉幼苗的营养规律,制定苗床施肥措施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
云杉落针病损失估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均匀典型整群抽样调查法,调查了白龙江林区人工云杉落叶病发生严重地区的40块样地,每标准样地按不同病级对40株云杉进行了解析,并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推导出了云杉落叶病材积损失率估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云杉落叶病使云杉树高平均年生长量减少12.4%~78.1%,云杉直径平均年生长量减少10.4%~71.1%,材积平均年生长损失率为13.0%~90.12%。检验结果表明,该材积损失率估测模型预测准确,精度高。  相似文献   

8.
大通东峡林区青海云杉林生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提出的建模方法,来拟合青海云杉生长过程,并根据生长变量自身的数据序列,建立起青海云杉个体生长的灰色动态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的树高总生长量模型和胸径总生长量模型,精度相当高,能够准确地预测青海云杉树木生长的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9.
麦秀林区紫果云杉与青海云杉适生范围及生长进程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调查和对紫果云杉,青海云杉进行树干解析,了解两个树种在麦秀林区的适生范围以及不同年龄的生长进程,为更新造林,中幼林抚育和采伐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云杉是广泛应用于家具生产等木材行业的高经济价值树种,其由于抗逆性差而易遭受病虫害侵袭。本文介绍了云杉主要病虫害八齿小蠹、球果虫害、云杉立枯病等的发生症状,并总结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为促进云杉健康生长、提高林农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3种云杉嫩枝扦插生根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欧洲云杉、粗枝云杉和青海云杉嫩枝为插穗,以粗粒干净河沙为基质,经200 mg·kg-1 ABT1浸泡插穗基部1 h后,在全光照自动间歇喷雾下进行嫩枝扦插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树种间扦插生根率差异显著,生根数、根系总长和根系效果指数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3种云杉生根能力大小为:欧洲云杉>青海云杉>粗枝云杉.200 mg·kg-1 ABT1对3种云杉的生根有明显地促进作用,其对不同云杉生根率的作用大小为:青海云杉>欧洲云杉>粗枝云杉.  相似文献   

12.
云杉种间和种源间苗期性状的遗传变异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解云杉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通过云杉种、种源选择试验找出在我国生长表现优良的云杉种、种源,对引进的欧洲云杉8个种源、加拿大的白云杉10个种源、黑云杉10个种源、英国西加云杉1个种源和国内川西云杉2个种源44个家系、青海云杉118个家系进行了不同种、种源的苗期生长性状遗传变异研究.结果表明云杉不同种、种源间苗期的苗高生长差异极显著.6个种的1年生云杉以苗高进行排序西加云杉>欧洲云杉>白云杉>黑云杉>青海云杉>川西云杉.欧洲云杉、白云杉、黑云杉各个种的不同种源间有很大的变异及选择潜力.因此在进行云杉引种时,应选择不同的种、种源,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云杉是甘肃省夏河县的主要树种,夏河县位于甘肃省甘南州西北部,因大夏河水而得名。境内多高山峡谷,独特的藏族风情与迷人的草原风光,是其独具的魅力所在,自古以来就有“将兵略地”之称,是甘肃省南部旅游线路进入甘南藏族自治州的第一站,自古就有“中国小西藏”和“东方梵蒂冈”的美誉。夏河县地域辽阔、山水秀美、资源丰富、有着广袤迷人的草原风光以及独特的藏族风情,我县丰富的森林植被更是为人们所熟知,云杉便是其种之一。因此本文对云杉叶锈病的病原、症状、危害、发病规律加以分析,并且提出了具体防治措施,为有效防治云杉叶锈病提供了可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云杉的种植管理难度相对较大。为了保证云杉成活率,提升造林效果,必须充分重视加强对云杉种植管理技术的研究。基于此,本文结合实践对云杉育苗栽培与造林抚育管理技术进行探讨,以提高云杉成活率与造林效果,推动云杉种植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云杉生物学特征及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云杉是我国特有的树木,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总结了云杉的生物特征,并从种子采集与储藏、选地整地、播种、苗期管理、移栽与管理等方面介绍了云杉育苗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由于云杉根系较浅,对生存环境有一定的要求,因而其育苗、栽培和栽培后管理对技术应用和管理水平有一定的要求。本文首先对云杉的播种和育苗技术要点展开分析,并总结了云杉移栽方法、修剪方式和包装运输注意事项,最后对云杉的栽植、栽植后管理和病虫害防治进行探讨,为云杉栽培技术的应用和云杉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资料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长白山脉张广才岭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通过选出标准样地中云杉为主要树种逐株进行冠幅预测的研究。包括胸径、冠幅等因素。研究云杉冠幅与胸径所成的关系。结果:(1)云杉受林木胸径(DBH)等因子影响;(2)利用树冠预测模型对长白山脉张广才岭地区的云杉进行冠幅模型预测研究;(3)通过本研究,可以更好地解释云杉冠幅与胸径所成的关系,选择出最佳模型,从而得出冠幅是受林分变量所影响,通过增加林分变量,能够增加模型的拟合精度。  相似文献   

18.
1998年以来,云杉八齿小蠹在延边州各地都有不同程度发生,特别是在敦化市新开岭、新立、秋梨沟、红石、小牡丹等5个林场危害极为严重,致使天然红皮云杉集中连片死亡,造成严重经济损失。通过2004-2006年对云杉八齿小蠹生物学特性进行的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云杉八齿小蠹在本地1年发生2代。每年6月初,7月中旬,8月下旬出现3次成虫高峰期。第1高峰期为越冬后成虫,第2高峰期为第1代成虫,第3高峰期为第2代成虫。  相似文献   

19.
陕西省辛家山林区云杉生长状况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对陕西省辛家山林区云杉生长状况和立地条件的调查分析,作者认为林分郁闲度、土壤条件、和海拔高度对云杉的生长,都有一定关系。在幼年期,阳光充足对云杉生长有利。在海拔1400~1700m,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地区,人工栽植云杉能够良好生长。  相似文献   

20.
陈小鹏 《河南农业》2023,(14):22-24
云杉是一种松科植物,四季常绿,经常被人们称为大果云杉,属于针叶类的树种。云杉是我国独有的树种,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等地区。如今,云杉在我国经常被用于绿化造林,除此之外,还能够用于建筑的桥梁和枕木等。云杉有这么多的功能,所以也使得社会对云杉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与此同时,云杉的市场价格在逐步提升,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我国社会的各个层面也都对云杉的栽种技术变得尤为重视,需要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本文将重点研究云杉的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从而提高云杉的生长质量和成长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