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立体开发 综合利用山区资源王秀武为了探索一条企业振兴发展之路,国务院1987年批准黑龙江省苇河林业局为森工综合改革试验区。我们充分利用改革试验的有利契机,重新设计林区生产经营发展战略,创建立体开发森林资源、多元经济一齐发展的经营格局。7年来,企业累计...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长期以来政企不分、政资不分、企资不分,已成为制约林区加快发展的主要障碍。文章通过对国有林区管理体制现状、问题与改革环境的分析认为,现行管理体制的弊端主要表现为森林资源管理、企业经营管理、政府行政管理”三种职能”不到位;改革的方向是打破林区目前资源管理、企业经营、政府职能”三权合一”的管理体制,构建国有森林资源、企业经营、林区政府行政管理“三个主体”,强化森林资源、企业经营、林区政府行政管理”三种职能”,以促进林区生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研究林区的森林经营利用,是以森林资源数据为基础,资源数据的准确性是与国家专业队伍的调查统计和企业的经营期间年资源消长统计有关。现就牡丹江林区的资源统计工作谈  相似文献   

4.
论述加快林区绿色食品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并结合大兴安岭林区实际,就如何加快林区绿色食品资源开发利用提出对策,对缓解林区“两危”,振兴林业企业,指出一条现实之路。  相似文献   

5.
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探求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毅昌  蒋敏元 《林业科学》2005,41(5):163-168
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是国务院确定的国家所有的最大的重点林区。长期以来,政企不分、政资不分、企资不分已成为制约林区加快发展的主要障碍。研究森工林区管理体制问题对于重点国有林区定位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林区管理体制的现状与问题分析,指出现行管理体制的弊端主要表现为森森资源管理、企业经营管理、社会行政事务管理“三种职能”履行不到位。通过改革环境分析,提出了林区管理体制改革的设想。认为改革的方向是在重点国有林区建立“三权分治”和“专业化经营”的管理体制,打破林区目前森林资源管理、企业经营、社会行政事务“三权合一”的管理体制,构建森林资源、企业经营、社会行政事务管理“三个主体”,强化森林资源、企业经营、社会行政事务管理“三种职能”,促进林区生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国有林区是我国主要的林业生产基地,森林面积、蓄积量分别占全国森林总面积、总蓄积的53.4%和70%,木材年产量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二。现有大中型森工企业169个,职工100万人。林区资源丰富,因此实行综合经营,可充分开发利用资源,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搞活林区经济。一、林区资源概况与优势1.土地资源比较丰富。据重点国有林区不完全统计,林区内现有宜农耕地近200万  相似文献   

7.
林下资源即林冠层下各种动植物的总称。内蒙古林区林下野生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其中有500多种植物和多种动物资源是可以开发利用的,这是一项很大的财富。在全球各地越来越崇尚纯天然、绿色、无污染理念的今天,大力发展林下资源是实现林区企业发展、职工富裕的一条  相似文献   

8.
黑土地上的曙光──对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部分局复合经营情况的调查李喜恩,徐凤金多年来,由于受可采资源日趋减少的制约,森工企业为寻求今后发展之路,开始大力发展木材综合利用和多种经营。特别是近一二年来,开发以混农林业为主体的复合经营在林区异军突起,并已成为...  相似文献   

9.
该文按照建立生态经济型林业的原则论述了在水土保持林区进行林药复合经营的必要性 ,发展林药复合经营的优点以及应注意的事项。为水土保持林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经营思路。  相似文献   

10.
北药开发,是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确定的21世纪黑龙江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林区有着北药开发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林区有着强大的资源优势。其分布广、种类多、蕴藏量丰富。二是林区有着绿色环境优势。有空气清新,无污染的绿色环境。三是林区有着培育优势。因此林区种植北药,建设北药资源开发基地,将为今后林区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也将为林区人民致富创出一条新途径。一、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生产首先要做好与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接轨,通过森林资源管护经营责任制的有效运作,将天然林资源保护政策与环境保护,绿色食品…  相似文献   

11.
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和中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实施以来,山区林场转轨经营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重点介绍了新疆日益受到重视的非木材林产品资源,旨在找到一条使林区摆脱困境的经营途径。  相似文献   

12.
随着森林可采资源的减少,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单一的木材生产已无法满足林区生存与发展的需求。大木头没有了,我们怎么办?出路在哪里?这是每一个林区人普遍关注的问题。听说阿里河森工公司红星林场已为林区主伐性经营林场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千禧年前夕,笔者专程到红星林场采访。在这里,我们惊喜地发现,这个原以木材生产为主、营林生产为辅,现靠多种经营、职工自营经济勤劳致富、以副养林、重振企业雄风而闻名遐迩的盟级文明单位、全国林业系统职工自营经济先进集体、阿里河森工公司职工自营经济第一个超过年工资总额的林场,…  相似文献   

13.
阐述天然林多目标综合管理概念、原则、方法和管理程序.天然林多目标综合管理以社会经济信息和资源信息为数据基础,以生态系统评估为依据,以土地利用战略规划为核心,以多部门共同管理为保障,打破传统的针对天然林经营规划的管理方式,实现以天然林区为对象的综合管理方式,把天然林资源的经营与当地林区的发展结合起来,实现天然林可持续经营和当地可持续发展的双赢.这种管理模式可解决我国天然林管理中存在的诸多矛盾,发挥天然林的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资源管理体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内蒙古大兴安岭国有林区资源管理现状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是国家所有的重点林区。现经营施业区总面积1067万公顷 ,其中有林地面积803万公顷。全林区森林覆盖率为75.13 % ,活立木总蓄积为6.9亿立方米 ,其中天然林活立木蓄积6.7亿立方米 ,占总蓄积量的98 %。自50年代开发建设至今 ,共建成17个森工企业局、2个营林局、1个自然保护区 ,此外还有3个未开发局。现有职工总人数166894人(其中资源林政管理人员为7323人 ,林业企业内部资源监督人员117人) ,营林战线职工总人数21627人(其中管理人员…  相似文献   

15.
打破林区以往传统经营理念及生产模式,变单一木材生产向多种经营方式转变,依托林区现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植物种群资源,以生态保护和种群发展为重点,充分开发利用林下资源,努力发展林下资源深加工产业,打造绿色环保品牌,逐步形成林区的新兴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林业企业实行的是以原木生产为中心的错误方针,结果带来了经济效益不高,资源利用率低,林业建设路子越走越窄,林区面貌改变不大等一系列问题。如何改变这种情况,走出一条适合  相似文献   

17.
崔友君 《林业科技》1991,16(5):9-10
黑龙江省柞林资源分布广、面积大,是次生林中比重最大的林分类型。如何经营、利用好柞林资源,对解决后备资源不足有重要意义。现以牡丹江林区为例来探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文中提出了天然林多目标综合管理的概念、原则、方法和管理程序。天然林多目标综合管理以社会经济信息和资源信息为数据基础, 以生态系统评估为依据, 以土地利用战略规划为核心, 以多部门共同管理为保障, 打破传统的针对天然林经营规划的管理方式, 实现以天然林区为对象的综合管理方式, 把天然林资源的经营与当地林区的发展结合起来, 实现天然林可持续经营和当地可持续发展的双赢。这种管理模式可解决我国天然林管理中存在的诸多矛盾, 发挥天然林的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19.
资源培育事关国有林区森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祝光耀一、国有林区在森林经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在各级党政领导和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随着林业事业的蓬勃发展,国有林业企业改革不断深化,企业营林工作迅速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  相似文献   

20.
森工企业应以林木资源为主要生产对象,形成多树种、多林种、多产品、多等级、多规格的林木商品结构,在森林培育上形成长、中、短轮伐期相结合的经营周期,以适应国计民生对林业不增长的需要。为实现这一目标,再展森工宏图,采取以提高林区土地利用率,合理调整林区林地使用结构为主,按照两论、一化、三划分的原则,实施综合开发使用林地规划,是在这特定的历史时期内,提高林地效益,保证森林资源的持续发展,解决森工企业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