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河北省海水工厂化养鱼的现状海水工厂化养鱼是一种先进养殖方式,具有占地面积小、单产高、效益好等特点。目前河北省海水工厂化养鱼面积近70万m2,主要养殖品种为牙鲆、大菱鲆、半滑舌鳎、塞内加尔鳎、漠斑牙鲆、河等,年产量4 000余t,不足本省海水养殖年产量的1%,但产值达2亿余元,占河北省海水养殖总产值的15%,在河北省渔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见表1。表1河北省海水工厂化养鱼情况年度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面积/万m24.00 11.00 25.00 28.68 58.62 69.75产量/t 200 500 1 300 2 147 2 987 4 088数据来源:《河北省渔业统计年鉴》,2000-2002年产量为估算数。目前全省海水工厂化养鱼许多生产者使用小杂鱼投喂,引发了一系列资源环境问题,水产饵料成为制约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关键因素。2大量使用冰鲜杂鱼对海洋渔业资源及海水工厂化养鱼生产的危害2.1破坏海洋渔业资源以冰鲜杂鱼喂鱼的饵料系数4~6计算,目前河北省海水工厂化养鱼年产量4 000t,约需投喂杂鱼2万t,占全省海洋鱼类年捕捞量(17.56万t)的11.39%。大量使用小杂...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北鲆2号”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在实际养殖中生产性能的优劣,选用“北鲆2号”和普通牙鲆各10万尾进行大规模工厂化养殖对比实验,两个品种分别设置投喂鲜活饵料和配合饲料实验组,在其它养殖环境条件完全相同的条件下,经过1年的养殖,对生长速度、饵料利用及成活率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无论是投喂鲜活饵料还是配合饲料,“北鲆2号”的生长速度均具有显著优势(P<0.05),生长速度比普通牙鲆快约50%;两者在饵料利用和成活率方面基本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3.
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 T&S的人工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牙鲆属于底栖肉食性鱼类。是我国今后重点发展增养殖的主要对象。在我国,有关牙鲆养殖问题至今尚未见正式报道。我们曾于1990~1991年进行室内室外人工养殖牙鲆的试验,取得了一些结果,现报告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室内养殖试验是在省所育苗室内进行,选用0.5m~3(底面积0.83m~2)玻璃钢水槽1个,放全长2.5~4.1cm(平均全长2.53cm)人工苗种400尾,饵料主要投喂卤虫、糠虾类和杂鱼碎肉;2个251的玻璃水槽各放同批苗种4尾(平均全长7.7cm),主要投喂卤虫  相似文献   

4.
在室内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车间和海上网箱开展黄带拟鲹(Pseudocaranx dentex)养殖试验研究.通过试验观察掌握了黄带拟鲹的生物学特点,摸清了其温度、溶解氧等主要水质指标的要求及适宜的饵料种类和投喂模式,在此基础上突破了室内工厂化及海上网箱黄带拟鲹养殖技术.工厂化养殖产量15~20 kg/m3,网海养殖产量10...  相似文献   

5.
近十几年来牙鲆已成为我国沿海地区工厂化养殖最主要的海水养殖品种.然而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水域环境尤其是水质的变化、种质退化,再加上管理不善、饵料质量的不稳定,使牙鲆养殖病害日趋严重.养殖成活率急剧下降,直接影响到养殖者的效益.如何提高牙鲆疾病的诊断技术,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人工养殖在英、日、韩等国已经研究多年,并获得成功的养殖经验。我国的牙鲆养殖主要是工厂化养殖和网箱养殖。目前山东省、河北省和辽宁省都有较大规模的工厂化养殖场。但是工厂化养殖和网箱养殖的一次性投资成本大,资金回收速度慢,还受海区条件的  相似文献   

7.
水产养殖的实质是一种以"物"换"物"的过程,也就是通过水产养殖,把饵料或肥料转化为水产品的过程.水产养殖单位面积产量的高低和经济效益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用的饵料是否合理和投饵的技术是否科学.对于水产养殖来说,正确合理地选用饵料,科学合理地投喂,是促进养殖动物快速生长,提高饵料转化率,降低饵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饵料投喂是水产养殖中的一大关键环节,只有正确把握饲养鱼类的投饵数量,科学投喂,才能提高饵料的利用率,保证养鱼增产增收增效.目前对于鱼类的研究多集中于鱼类养殖技术、营养和饵料开发方面,对于科学的饵料投喂的报道较为少见.而这方面的研究结果对于我们开展水产养殖业、提高效益、节省成本以及在环境保护方面是很重要的.因此,科学把握水产养殖中饵料投喂显得尤为重要.投饵技术包括投饵量的确定、投饵时间、投饵次数、投饵方法和投饵原则.下面就投饵技术几个方面以及饵料投喂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期望能使读者对科学投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且对于解决饵料投喂存在的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设置10、25、50尾/m2 3个养殖密度,人工饵料、鲜菲律宾蛤仔肉两种饵料,不喂(N)、少喂(L)、饱喂(F) 3个处理,分别于投喂前1 h、投喂时、投喂后1 h测定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的争斗次数、平均优势指数等指标,分析养殖密度、饵料种类及丰度对日本囊对虾争胜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对虾的争胜行为逐渐增强,投喂时与投喂前、投喂后对虾的争胜行为差异显著(P<0.05);投喂时对虾的争斗次数最多;饵料种类和丰度显著影响日本囊对虾的争胜行为,投喂菲律宾蛤仔肉的争胜行为强于投喂人工饵料(P<0.05),少喂与不喂、饱喂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表明,养殖密度、饵料种类及丰度均显著影响日本囊对虾的争胜行为。  相似文献   

9.
随着淡水鱼养殖密度和产量的逐渐提高,饵料的投入在整个养殖成本中已占主导地位。因此饵料投喂技术的高低会直接影响饵料的转化率和最终的养殖效果。如果投喂不当,即使是一种好的饵料,也不一定获得好的效果,甚至适得其反。一年中饵料投喂应遵循“早开食,抓中间,带两头”的投喂规律,将全年的饵料主要集中在6~9月份,鱼摄食旺盛,生长最快的季节投喂,春季尽量提前投喂,秋季应延长投喂期。  相似文献   

10.
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属冷温性底栖肉食性经济鱼类,其味道鲜美,肉质细嫩,经济价值较高,是北方沿海工厂化养殖的主要品种,近几年来,福建、广东等南方沿海省份也逐渐开展养殖,并有进一步扩大规模的趋势。目前,牙鲆对蛋白质、脂肪(包括必需脂肪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的需求已有一些研究,但高效优质的人工配合饲料还在开发试验中。养殖户大多还是使用小杂鱼投喂,残饵对水质污染相当严重,鱼病危害明显上升,牙鲆养殖成活率普遍较低,严重影响了牙鲆养殖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迄今,牙鲆养殖还是以开放流水式养殖为主,海水需要量很大,…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当前褐牙鲆(Paralicthys olivaceus)工厂化养殖过程中对养殖密度难以把握的问题,在水温(20.0±0.4)℃、空气充氧与纯氧充氧模式下,探讨溶解氧和养殖密度对小规格(1.26±0.45)g与较大规格(14.00±2.10)g褐牙鲆幼鱼生长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分析这2种规格褐牙鲆幼鱼的最适养殖密度,并通过线性回归法,建立了褐牙鲆幼鱼最适养殖密度的标准曲线.运用.NET C#开发了在Windows系统下运行的褐牙鲆幼鱼工厂化养殖密度优化软件,初步实现在人机交互界面上对褐牙鲆幼鱼合理养殖密度的查询.  相似文献   

12.
利用福建宁德市南方海区冬季水温高、适合刺参生长的自然条件,秋后引进北方大规格苗种,采用海区筏式吊笼养殖模式,在选择养殖场所、饵料种类及投喂量、苗种及运输方法、确定合理养殖密度、适宜温度、养殖周期、病害防治与日常养殖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首次提出了在人工投喂以海带为主的饵料基础上,“定期添加鱼糜、糠虾粉、麦麸、面粉混合物补充营养”的人工投喂饵料方法,周期缩短到100~110d,获得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牙鲆肠道白浊病的有效防治方法,选择中仁腹水康、肠炎白便康、盐酸土霉素、氟甲喹可溶性粉、硫酸链霉素、二氧化氯等药物进行了治疗效果试验。试验将患病的牙鲆苗随机分成若干试验组,每个试验组2个平行。对照组不泼洒药物,正常投喂饵料;试验组则泼洒药物或投喂经药浴的饵料。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中仁腹水康和肠炎白便康混合泼洒,以及用盐酸土霉素、硫酸链霉素泼洒,病苗死亡率较低,对肠道白浊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其中以泼洒硫酸链霉素防治效果最好,投喂经硫酸链霉素和氟甲喹可溶性粉药浴的卤虫防治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4.
杨金林 《内陆水产》1998,23(10):25-25
俗话说:“七、八月长壳,九、十月长膘”,夏秋季水温高,河蟹活动频繁,摄食旺盛,是生长的最好时机。因而此阶段河蟹养殖应加强饲料投喂,水质管理、病害防治和日常管理等方面工作。1加强投喂7月-10月水温较高,河蟹活动加强,食欲增加,生长迅速,应增加饲料投喂量。养殖蟹种的塘口,在增加投饲量同时,应控制饵料投喂的质量和数量,以麸皮、菜饼、稻谷等植物性饵料为主,在保证基础代谢的情况下少喂动物性饵料,以防止幼蟹性早熟;养殖成蟹的塘口,要多投喂小杂鱼、螺、蚌等动物性饲料,辅以植物性饵料,确保河蟹肥育聚黄,当年上…  相似文献   

15.
网箱养鳜经济投喂模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993年在6只小体积网箱(2.4m^3)中利用大规格鳜鱼种(平均体重182g)进行两种活饵料鱼投喂模式养殖商品鳜的对比试验。经过120天饲养,用常规投喂模式(过量投喂法)和试验投喂模式(饱食投喂法)养殖鳜的平均体重分别为560g和568g,饵料系数分别为5.6和3.9,成活率分别为87%和100%,用试验投喂模式养鳜,不仅生长速度与常规投喂模式没有显著性差异,而且饵料转化效率和鳜的成活率分别提高  相似文献   

16.
陈芳  杨代勤 《水利渔业》1999,19(3):21-22
连续3年进行了黄鳝高产养殖试验,通过科学放养,选择适合饵料并加强投喂,及时防病治病,严格管理等技术措施,取得了用动物饵料和配合饲料养鳝的成功,大面积用动物饵料养殖产量56kg/m2。  相似文献   

17.
无公害工厂化养殖牙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水产品无公害养殖行业标准,在工厂化条件下进行牙鲆养殖研究,经1年试验,平均规格401g/尾,成活率为51.4%。饵料系数1.93,饵料效率0.52。  相似文献   

18.
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 Gunther)抗逆性强,适应范围广(温度:4~32℃,盐度:14‰~33‰),生长快(5cm苗种,养殖一周年雌性可达0.5kg),特别适宜工厂化及池塘养殖。但目前还未进入生产阶段,研究、开发潜力较大。为此2004年,由河北省水产研究所申请立项半滑舌鳎的育苗与养殖技术研究项目,开展相关的试验与研究。1材料与方法为加快试验进度,尽快提供生产性理论依据,2005年3月30日我们从黄海所海阳基地引进了11 800尾半滑舌鳎苗种(5.5cm),并对苗种运输、工厂化养殖水质、饵料、日常管理、病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1.1运输方法装运前24h不投饵,苗池水温降至15℃,装苗水温12℃,塑料袋充氧装苗,每袋装40尾,保温车运输,运输时间13h,入池温差1℃。1.2养殖水质水温18~25℃,24h温差不应超过2℃,夏季加井水调温。盐度20‰~32‰,每天换水2次,其余时间打循环,24h 5个循环。1.3饵料人工养殖半滑舌鳎成功的关键在于饵料的投喂,由于半滑舌鳎摄食行动慢、摄食时间长,养成过程中以投喂颗粒饵料为主,鲜活饵料为辅。在鱼体长15cm以下投喂冷冻卤虫 配饵,以...  相似文献   

19.
冷水性鱼类封闭循环式工厂化水产养殖模式的过程管理主要包括:养殖水源、规格品种的选择、养殖密度、饲料、投喂的定量方法、水质管理和鱼病预防等,以及涉及冷水性鱼类设施养殖的一些特殊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20.
根据自动投饵机在工厂化养殖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研制出一种新型感应式投饵筒,并进行了与人工投喂养殖效果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两种养殖效果显著,且使用感应式投饵筒投喂养殖效果明显好于人工投喂法,成活率高出1.60%,产量高105.7 kg,饵料系数低0.13。感应式投饵筒具有投资少、节能、节省饵料、易安装、耐腐蚀、投喂精准等实用特点,是一种极具推广价值的新型投饵装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