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多年来,我国农产品由于劳动力成本低廉,一直具有比较优势,但竞争优势并不明显。要提升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是靠比较优势或是竞争优势?值得我们去探讨。本文就比较优势不等于竞争优势和如何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强化和提高竞争优势来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扩大农产品出口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在新的世界贸易形势下,农产品比较优势问题得到广泛关注。但仅有比较优势是不够的,比较优势不等于竞争优势。我国农产品要在国际市场上立足,必须依靠科学技术,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3.
金堂县脐橙产业比较优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生产规模优势指数法、生产效率优势指数法和综合优势指数法,将金堂脐橙产业同成都地区其他脐橙种植县进行比较分析,并对金堂脐橙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提出了将金堂县脐橙产业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提高脐橙产出效益和产业竞争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文章先对中国茶叶生产成本—出口价格进行了国际比较,接着对中国茶叶企业竞相出口进行分析。分析表明:中国红茶出口亏本;绿茶出口价格与成本持平,没有利润;越南成为中国绿茶潜在竞争对手,日本对中国绿茶不构成威胁。得出结论:中国茶叶不具有价格竞争优势,价格低廉是促销的一种方式。斯里兰卡红茶品质高,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极强的竞争优势。中国茶叶出口企业获取赢利主要是从流通领域的“垄断定价”着手,其中绿茶赢利高于红茶。  相似文献   

5.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柑橘出口竞争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7,(8):1344-1348
利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出口价格竞争优势以及出口销售盈利优势分析等指标将我国柑橘出口贸易历年情况与"一带一路"政策背景下柑橘出口发展情况进行对比,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柑橘需求量显著增加的背景下,研究"一带一路"的实施为我国柑橘的出口贸易带来的战略机遇。结果表明,该战略的提出提高了我国柑橘出口竞争优势,我国柑橘产业应利用这一贸易机遇,创新出口贸易模式、扩大出口规模、增加科技投入、提升产品品质、鼓励品牌创新、降低出口成本、充分发挥其出口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6.
首先分析了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内在关联,认为两者间并不存在冲突与矛盾,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往往易于形成较强的竞争优势。接着分析了区域农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包括资源禀赋、生态环境、劳动力素质、基础设施、科技创新与转化能力、产业化程度、相关支持产业、市场需求结构、政府的管理与政策等。最后,基于区域农业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的机理分析,提出了提升区域农业竞争力的对策: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培养龙头企业;完善国家支农政策体系,增加基础设施和科研创新投入;促进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竞争力;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品质的需求,推动企业投资与创新。  相似文献   

7.
运用偏离份额法并建立数学模型,对福建省各地市产业结构和竞争力现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突出了山区产业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的紧迫性,并提出了转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美农产品贸易呈现出显著增长的趋势,双方农产品贸易流通强度不断增加,贸易依赖性也越来越强。通过比较中美双方优势出口农产品的贸易状况,使用显性比较优势(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RCA)指数、贸易竞争优势(trade competitive,TC)指数等分析了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竞争优势。结果表明:美国的出口优势农产品主要是以大豆、猪肉和玉米等为主的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和资源密集型农产品,美国最典型农产品大豆的RCA指数长期保持在5.0以上,TC指数长期保持在0.9以上;中国的出口优势农产品主要是以水产品类和蔬菜水果类为主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2017年中国水产品和蔬菜水果类产品的RCA指数分别为3.67和2.48,TC指数分别为0.94和0.75。基于以上分析,建议建立并完善我国的农产品贸易推广体系和扶持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的贸易比较优势,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广泛寻求贸易合作伙伴以降低进口依存度。  相似文献   

9.
河南小麦的比较优势及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结果显示,比较优势和竞争力两者之间相辅相成.比较优势是竞争力的前提和基础,竞争力的增强将会进一步促进比较优势的提高,提高产品竞争力必须把潜在的产品比较优势转化为现实的商品竞争优势.研究结果表明,河南小麦生产在国内的比较优势非常明显,竞争优势却不容乐观.进一步发挥河南小麦的比较优势、提高其竞争力,必须拉长小麦产业链条,培育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推进小麦产业带建设.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业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换的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对我国农业的现有比较优势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农业的比较优势在不断减弱。同时进一步分析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因素,提出国际化趋势下我国农业发展的战略选择,以此为契机最终实现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换。  相似文献   

11.
张梦珂 《现代农业科技》2013,(8):248-249,252
表观遗传修饰主要包括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它具有不改变DNA序列而能够导致遗传变化的特点,为生物应对环境快速变化和外力胁迫提供了一种应变机制,具有明显的遗传学优势。  相似文献   

12.
从图书馆的教育功能和服务职能看纸质文献和数字文献的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13.
菟丝子是危害农林作物的寄生性杂草或称植物病害的病原体,既有药用价值,又危害田园作物,以种子传播为主,农作物被寄生后,轻则减产1~2成,重则减产5~6成,甚至失收。为了避害扬利,可在山区经济价值较低的植物上寄生取其药材,加工时就地推广盐灸法。抓好田园菟丝子的综合防治,同时搞好植物检疫。  相似文献   

14.
赵君  蔡翔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8):5626-5628
构建一个优势产业的评价模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广西制造业的优势产业进行了选择和评价。对评价结果分析得出,广西制造业的优势产业需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劳动力方面的优势,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食用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其发展前景是可观的,这样就要求提高生产水平,而传统的生产方式是用固体栽培技术,目前液体栽培技术已经发展起来,与固体栽培技术相比有较多优势。  相似文献   

16.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free trade and the Standard International Trade Classification(SITC),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of section and main agricultural product in China from 1987 to 1996 was evaluated,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of different agricultural products was determined, the time series property of change in China agricultural product's comparative advantage was analyzed, and the reasons of forming and changing of China agricultural product's comparative advantage from the viewpoint of factor endowment was discussed. Moreover, the econometric models have been developed.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自由贸易理论,应用显示比较优势方法,按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对我国大类农产品及主要农产品1987~1996年的对外贸易比较优势进行了测算,确立出了不同产品的对外贸易比较优势;分析了我国农产品比较优势变化的时序特征;从要素禀赋角度探讨了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比较优势格局的形成及其变化原因;对显示比较优势的计量模型进行了拓展。  相似文献   

18.
养蚕业工序多,技术操作繁细,既包括动物(蚕)饲养,又包括植物(桑)栽培,是一种劳动密集型的生产,也是一种商品化程度很高的产业,受市场影响较大。蚕农在市场行情出现低谷时挖桑,高峰时栽桑,因此传统养蚕对市场适应性较差。实践表明,采用更加灵活的大棚养蚕方式能有效地提高蚕农抗风险的能力,而且采用塑料大棚育和传统室内育的张种产茧量和茧丝质量成绩基本相当,同时大棚养蚕还具有省工、省力、节约成本和优质高效等特点,与传统养蚕对比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