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本熙 《中国蜂业》1998,49(5):13-14
饲养技术和养蜂机具系统研究的形成与发展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现代化研究室养蜂所成立不久就开展蜜蜂饲养技术的研究。70年代中期,在江西成立饲养研究室,开展饲养技术和养蜂机具两方面的研究。80年代后,饲养技术研究室下设饲养技术与养蜂机具两个课题组,既合...  相似文献   

2.
自学养蜜蜂     
杨先美 《中国蜂业》2001,52(4):17-17
我今年 5 3岁 ,1 999年开始自学养蜂。我养蜂是定地业余饲养 ,自己动手、摸索实践。 1 999年 3月 1 5日购回 2脾蜂 ,当年发展成蜂 1 0群 ,2 0 0 0年产春蜜 (油菜蜜 ) 91 0公斤 ,6月 1 0日开始生产蜂王浆 ,当年产浆3 1 1公斤 ,蜂群发展到 2 0群 ,冬季蜂群强盛 ,来年丰收再望。下面谈谈两年来自学养蜂的一些体会。一、不断学习新技术 :我没有饲养经验 ,主要依靠书本知识 ,我的饲养管理都具现代模式。在两年的养蜂实践中达到两个第一 (在本地区域 ) ,1 999年蜂群发展速度第一 ;2 0 0 0年蜂蜜生产量第一 ,群均单产 1 0 0公斤。我的成功主要是《…  相似文献   

3.
《养蜂科技》在2002年第1期发表了《饲养双王三箱群是今后养蜂发展的方向》后,各地开展了双王群的饲养,并结合当地蜜源、气候情况创造出一套管理方法。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略作介绍:  相似文献   

4.
榆林地区庭院养蜂管理要点榆林地区地广人口稀,居住分散,农村或城市家庭院落宽大,蜜粉资源优越,发展庭院养蜂十分有利。由于庭院养蜂投入少,产出高,又不与农业争水、争肥、争地、争劳力,近年来全区庭院养蜂发展很快。庭院养蜂已成为榆林地区农村发家致富的好副业之...  相似文献   

5.
张全民 《中国蜂业》2001,52(3):18-18
我养蜂 30余年 ,开始定地养蜂 1 0年 ,用卧式箱 ;转地放蜂 1 0年 ,采用标准箱加继箱 ;现在因体力原因 ,定地加小转地饲养 ,总觉得卧式箱比较好管理。下面谈一谈我是怎样用卧式箱养蜂的。我认为卧式箱的大小以 1 6框为好 ,这样便于定地加小转地养蜂。通气窗应开在箱底 ,与纱盖空气上下对流 ;覆布 1块 ,春、秋繁殖时放纱盖下面 ,夏季和转运时放在纱盖上面 ,以便通风 ;隔板 1~ 2块 ;隔堵板 2块。可在箱体的后侧开一小巢门以备养王或储王。开始春繁时 ,一般蜂群是双王同箱 ,5框足蜂以上可单王繁殖。“立春”蜜蜂排泄后 ,应彻底治螨。此后蜂箱、…  相似文献   

6.
蒋志农 《蜜蜂杂志》2003,(11):12-13
箱外观察是每一个养蜂员必须掌握的一项最基本的蜜蜂饲养管理技术 ,学会箱外观察是提高养蜂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1 为什么要重视箱外观察 ?箱外观察的重要意义在于减轻养蜂员的劳动强度 ,减少对蜂群的不必要干扰 ;箱外观察不用开箱就能了解蜂巢内的大致情况 ,从而节约了大量的工作时间去做其他更重要的工作。特别是大型养蜂场 ,在人手少、工作忙的情况下 ,显得尤为重要。2 箱外观察在养蜂管理中能发现哪些问题及怎样处理 ?a .若发现巢门口有蜡渣 ,则可能有老鼠进入蜂箱内咬食巢脾上的蜜粉 ,请及时检查蜂箱漏洞 ,并加强灭鼠工作。用手指轻…  相似文献   

7.
我是一名养蜂爱好者,1973年开始养蜂,至今已有30多年.其间有成功也有失败,有苦也有甜,虽遭受了不少挫折,但从中也吸取了不少教训,并找到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现在单人长年定地饲养百箱蜂,还兼顾农活和打工,只采蜜不取浆.虽然收入不高,但在当地还算是数得着的养蜂户,与本地新老养蜂户比较,我养蜂还算成功的,这里总结十条养蜂要点供同行特别是新养蜂户参考采纳.  相似文献   

8.
范克民 《中国蜂业》2006,57(8):27-27
我是一个定地饲养中蜂的养蜂者,养蜂几十年中先后多次遭受甘露蜜中毒。我家地处丘陵地带,林木葱郁,是养蜂的好地方,甘露在我地一般几年出现一次。  相似文献   

9.
更新观念掌握新技术─—“数控养蜂法”讨论有感几十年来,对蜜蜂的饲养管理,始终是按传统的方式进行。先后出版的养蜂书籍,在关于饲养管理方面,也都是在对蜜蜂生物学特性的相同认识下重复的经验总结而已。由于对基本规律认识的错误乃至在指导具体实际中竟造成了很大的...  相似文献   

10.
养蜂谚语     
黎哲 《蜜蜂杂志》2014,(3):39-39
<正>追花夺蜜指常年在外饲养蜂群,在全国各地四处流动赶蜜源放蜂。多为饲养西方蜜蜂。有收无收在于天,收多收少在于蜂养蜂是露天工厂,旱涝不保收,受自然因素影响很大。因此,养蜂为了多采蜜就要在花期到来之前培育适龄采集蜜蜂,使采集蜂的出现正好和流蜜期相吻合。要避免花开蜂不强,蜂强花已过。所以说"收多收少在于蜂"。养蜂不用种,只要勤做桶,有桶就有蜂陕西境内有大量的野生中蜂存在,每年在分蜂季节都是收捕野生中蜂的最好时期,此时不仅蜂群活动  相似文献   

11.
<正>农业部在《全国养蜂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转变养蜂业发展方式,优化区域布局,大力推进养蜂业的标准化、规模化、优质化和产业化,坚持发展养蜂生产和推进农作物授粉并举,加快推动蜜蜂授粉产业发展。这一指导性文件,为养蜂业走蜜蜂规模化饲养之路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依据。往前看蜜蜂规模化饲养是养蜂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目前养蜂业还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制约蜜蜂规模化饲养的瓶颈。  相似文献   

12.
谭永堂 《蜜蜂杂志》2005,25(9):24-24
中蜂是一个好蜂种,可以定地饲养也可以小转地饲养,虽然收入相对来说少些,但养蜂成本较低,如果养得好的话,其总体经济效益不低于其他蜂种,尤其对于老年养蜂者来说更是一个好蜂种。根据目前的情况,如何育好中蜂王,如何把中蜂培育成强群,是解决中蜂问题的关键。1选择合适的育王时间一般来说,养蜂者都是选择在大流蜜期育王,但在此时无论多强的群势,只要发生分蜂,劣质蜂王和雄蜂就会满天飞,使养蜂者无法控制蜂王不与劣质雄蜂交尾。选择一合适的育王时间,能人为控制优质蜂王和优质雄蜂交尾,为下一代蜂创造良好的遗传基因。在大流蜜期后有很长一段…  相似文献   

13.
王德惠 《中国蜂业》2003,54(3):21-21
本人在 2 0多年的养蜂过程中 ,往往是成功一年 ,失败一年。其中损失最严重的一年 12群蜂越冬后全部死亡 ;再其次是越冬 32群 ,出窖时只剩 13群。应该说是个“长败将军”。我地区流传一句话“蜂好养 ,冬难过 ;谁能安全越冬 ,谁就算成功一半”。回顾多年来的养蜂历程 ,谈不上经验 ,教训却不少。在此想告戒初养蜂者 ,避免少走弯路。一、多看书 凡书中写的东西 ,全是作者亲自走过的路 ,总结出的成功经验。按着书中办法去做是不会错的。在此 ,我推荐两本书 ,一是吉林省蜂研所所长葛凤晨写的《蜂群的饲养管理技术》 ;另一本是敦化市北方蜂产品研…  相似文献   

14.
杨多福 《蜜蜂杂志》1994,(10):12-14
三种养蜂法,本质不相同黑龙江省虎林县新政乡新林村(158415)杨多福蜂场的经济效益,决定于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客观因素包括蜜源、气候、蜂种、物质条件、蜜蜂基数(开繁总蜂数)等。主观因素包括养蜂员的素质、蜂场的经营、饲养技术等。每个因素的相对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鲍敬恒 《中国蜂业》2002,53(6):12-12
长途转地养蜂 ,在促进我国养蜂事业的发展方面 ,做出了不可抹灭的贡献。但是 ,长途大转地养蜂 ,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诸如运杂费高、养蜂人员生活艰辛、蜂场风险大等 ;更主要的是容易传播蜜蜂疾病 ,比如1992年春季 ,只在南方少数地区发生的白垩病 ,随着蜂场北移 ,很快便传遍大江南北、全国各地。为了克服大转地养蜂的弊病 ,曾有人主张按照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把全国各地划分成几个大区 ,每一个区域内的蜜蜂只在本地区放养。这种想法出发点是好的 ,但实行起来是不可能的。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以后 ,由于运输费用、养蜂物资等价格一涨再涨 ,而蜂…  相似文献   

16.
于丽萍 《蜜蜂杂志》2011,31(4):24-24
随着我国养蜂事业的发展,蜂群饲养管理技术正在逐步革新。对于养蜂者来说,则要根据当地的气候、蜜源和所生产蜂产品的主要品种,采取适当的饲养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7.
蜂种是养蜂的基础,在相同的蜜源、气候、饲养管理条件下,一个生产蜂场的蜂群群势发展快慢、蜂产品产量的高低,完全取决于该场蜂种的好坏。一个好的蜂种,蜂群繁殖快,产量高,直接关系到养蜂生产者的经济效益。我国是一个养蜂大国,全国约有蜜蜂7千万群,每年的育王数量与蜂群数量大  相似文献   

18.
杨多福先生穷自己 4 0余年的精力 ,呕心沥血 ,致力于蜜蜂饲养方法的探讨 ,总结出一套先进的蜜蜂饲养方法 ,这就是“数控养蜂法” ,为蜂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为此 ,《蜜蜂杂志》编辑部于 1995年以《杨多福数控养蜂法系列文章汇编》 (以下简称《汇编》)将他在此前所发表的文章编辑 ,用增刊的形式出版 ,这在出版界里是不多见的 ,说明了他的养蜂方法不仅得到蜂界同仁的认同与推崇 ,也是出版界和学术界对他先进养蜂方法的重视、宣传与推广。杨多福先生不仅在养蜂中不断探索 ,总结并提出了蜜蜂饲养中存在的间虫律、伤力律、伤热律等 ,给广大养蜂者…  相似文献   

19.
卢源甫 《中国蜂业》2006,57(2):19-19
我饲养意蜂30群,中蜂40余群,定地加小转地饲养。相比之下还是中蜂好,中蜂节省饲料,省人工,成本低,适宜于广大业余养蜂爱好者饲养。  相似文献   

20.
养蜂期刊上的“饲养管理”栏目办得有声有色,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前辈们的雄才伟略和真知灼见,令我们这些养蜂后辈大开眼界,受益匪浅。但是,有些作者对于蜜蜂饲养管理上的“高见”也有不妥之处,往往易误导许多蜂友,使他们蒙受损失。现举2例以供参考,绝无妄自菲薄之意。a. 区域化的《××地区蜂群管理》一文,我认为“××地区”还是改为“我地”比较稳妥一些。因为同一地区由于蜜源、气候以及蜂种的不同,在饲养管理上也不尽相同。就我地而言:辽南地区的长兴岛,四季受海洋性气候和季风气候的影响,风大、气温不稳定,春繁难度大,虽与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