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作物育种信息》2005,(8):22-23
我国抗虫转基因水稻规模化育种技术已趋成熟,只要政策允许,随时可以进入品种审定程序。福建省科技厅组织对两个转基因水稻研究课题进行了验收;专家认为,课题组储备了丰富的水稻抗虫转基因产品与技术,建立了规模化转基因水稻育种体系,为我国转基因水稻产业化奠定了良好基础。我国是世界上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最成功的国家,据预测,转基因水稻最有可能成为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领先地位的农业生物技术。  相似文献   

2.
随着生物技术发展的不断深入,我国水稻种业的发展也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目前,改善水稻品种质量的主要方法有分子标记技术、基因编辑技术和转基因技术。其中,转基因水稻是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将外源基因转入到目标水稻的基因组中,通过外源基因的表达,获得具有抗病、抗虫、抗除草剂等优良性状的水稻品种。近年来,国内外在采用转基因技术进行水稻育种,提升水稻产量、改善水稻品质方面具有较多的研究进展。在阐述转基因技术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概述国内外利用转基因技术在优质水稻育种方面的研究进展,进一步探究转基因技术在我国水稻育种领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作物育种信息》2006,(3):19-19
干旱在世界范围都是限制作物产量的非常主要的环境胁迫。遗传工程技术对培育耐旱作物品种具有广阔的前景。目前采用遗传工程技术已经育成了转基因水稻植株。研究了解这些转基因植株在栽培中实际胁迫条件下的胁迫耐性机制,将会进一步促进水稻耐旱育种。本研究用表达大麦HVA1基因的转基因水稻品系在延长干旱胁迫周期条件下试验,以了解脱水耐性机制。在干旱胁迫环境与非转基因植株比较,转基因植株保持了较高的叶片相对水分含量,并且植株生长速度下降较少。与非转基因植株比较,转基因植株保持较高的水势,从而推迟枯萎2周以上。干旱胁迫后28天,转基因品系比非转基因品系具有相当好的细胞膜片保护作用。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这两类品系都具有相似而较低水平的渗透调节作用(QA)。本研究的结果表明,HVA1蛋白质的生产也许可以保护细胞膜片免受干旱胁迫损伤,从而有助于转基因水稻植株的更好表现。  相似文献   

4.
甲申岁尾,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会议传出消息:科学家与农业官员讨论了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种植问题。如果转基因水稻获准推向市场,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种植转基因水稻的国家。  相似文献   

5.
科技动态     
新技术阻断转基因水稻"意外传播"由于缺乏有效的安全控制措施,转基因作物的试验和推广受到严格控制。日前,浙江大学农学院沈志成教授领衔的课题组发明了一种简单可控的转基因技术,通过该技术获得的水稻就像被打上了一个"烙印",保证了常规水稻的纯正性。  相似文献   

6.
<正>植物转基因技术是当今国际农业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和竞争的热点。虽然目前美国已经开展了转基因大豆、玉米和棉花的商业化种植,并大量出口,但只批准了一种抗除草剂的转基因水稻作商业化生产。在美国以外,没有国家批准种植转基因水稻,也不准许任何转基因水稻进入市场。这也是美国稻农至今仍然不愿意种植转基因水稻的原因。但是,目前美国稻农正遭遇转基因之痛。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对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遗传工程重点实验室主持、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合作完成的福建省科技重大项目“规模化转基因水稻育种体系关键技术研究”进行验收。以福建农林大学副校长尤民生为组长的专家组认为,该项目研究建立了规模化转基因水稻育种体系,解决了转基因水稻育种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为我国转基因水稻产业化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白成科  DUAN Jun  段俊 《种子》2007,26(6):1-3
对四倍体水稻、转基因水稻及其二倍体、未转基因水稻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静水压力处理,结果表明,与其二倍体和未转基因水稻相比,四倍体和转基因水稻的发芽率显著降低,生长受抑程度明显增加,同时转基因材料高压处理当代突变频率明显提高。这些结果说明,染色体加倍和外源基因的导入,可能与种子的耐压性降低和突变频率提高有关。  相似文献   

9.
水稻常用的遗传转化技术及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8年,三个独立的研究小组 率先报道获得了转基因水稻植株(Toriyama等,1988,Zhang,等,1988,Zhang等, 1988)。 十多年来,基因转移技术体系的建立一直是转基因水稻研究的重点。 在遗传转化技术应用方面,前期以采用原生质体为材料的PEG法和电激法为主,但原生质体 培养及再生对基因型依赖很大,转基因株育性较低;中期基因枪法得到了很大发展,迄今还 是单子叶植物首选的基因转化方法之一;而自90年代中期以来,农杆菌介导法在水稻基因转 移中日趋成熟,Hiei等(1994)创造的高效转化技术,首次证实了利用农杆菌转化水稻的 可行性,之后该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水稻转化中应用比较普遍的方法有基因枪介导 法和农杆菌介导法。  相似文献   

10.
导入反义Wx基因改良杂交籼稻保持系直链淀粉含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水稻胚乳中的直链淀粉含量是影响稻米蒸煮和食味品质的重要性状。试验了适合水稻冈46B和Ⅱ-32B品种进行遗传转化的外植体、培养基及光温条件,采用遗传转化技术将反义Wx基因导入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籼稻保持系冈46B和Ⅱ-32B,获得了转基因植株。PCR检测证明外源基因已整合进水稻的基因组。分析结果表明,纯合转基因水稻植株成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瓜类蔬菜子叶离体培养的研究进行综述,包括再生途径、影响因素及应用等方面研究的进展,讨论了瓜类蔬菜子叶离体培养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我国蔬菜发酵加工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蔬菜发酵加工的定义、优点、主要微生物菌群及各阶段特点、主要产品种类以及一些发酵新技术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并对其发展前景做一展望.  相似文献   

13.
为了建立简单快速、高效稳定的亚麻遗传转化体系,本试验用亚麻的种子胚作为外植体,采用原位转化(in planta)法对亚麻转基因的试验条件(预培养时间、共培养时间、As浓度、silwett浓度和抽真空时间)进行了系统优化。结果确定最佳组合为:预培养时间8 h,共培养时间72 h,As浓度100μmol/L,silwett浓度0.1%,抽真空时间5 min。摸索适宜的草丁膦最低致死剂量用于亚麻转化植株的抗药性筛选,并对存活的植株进行PCR鉴定,成功获得转基因阳性植株。本研究实现了in planta技术在亚麻种子胚的转基因体系优化,有较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杂种优势是生物界的一种普遍现象,利用杂种优势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是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一项重大成就。小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唯一尚未实现大面积利用杂种优势的粮食作物,推进小麦杂种优势利用技术研究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综述了小麦杂种优势的表现、论述了小麦杂种优势利用途径、研究进展和取得的成就,并对杂交小麦研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采用测序和PCR-RFLP的方法,分析了MSTN基因启动子区在7个品种绵羊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表明:存在2个SNP位点(-959T/C,-784G/A),表现为6种基因型(TT、TC、CC、GG、GA、AA),在-959T/C位点中,国外肉用绵羊品种陶赛特、德国肉用美利奴及我区的巴士拜羊,TT为优势基因型,地方品种绵羊巴音布鲁克羊、多浪羊和阿勒泰羊在该位点中CC为优势基因型,经χ2检验,其群体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群体遗传多态性分析表明,这6个绵羊品种中群体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均处于0.25~0.50之间,为中度多态,特克赛尔羊在该位点未发生突变。在-784G/A位点中,除陶赛特与特克赛尔羊在该位点未发生突变,其他5个品种绵羊优势等位基因均为G等位基因。经χ2检验后,其群体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群体遗传多态性分析表明,多浪羊、巴士拜羊和巴音布鲁克羊的群体多态信息含量(PIC)均处于0.25~0.50之间,为中度多态,而阿勒泰羊和德国肉用美利奴的群体多态信息含量(PIC)小于0.25,为低度多态。  相似文献   

16.
How to ascertain the sliding surface and the factor of safety(FS) is the key problem of slope stability.The failure model of a slope is supposed at first and then the sliding surface and the factor of safety are computed approximately during analyzing the slope stability all over the world.However,the hypothesis cannot reflect the real state of slope sliding.In this paper,the critical failure surface with the lowest value of FS is computed and the better result is got by means of GA.  相似文献   

17.
VIGS技术及其在棉花功能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rus 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是一种转录后基因沉默现象,是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的遗传免疫机制,现已被开发为快速、高效、高通量的反向遗传学技术,在植物基因功能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近年,利用VIGS技术进行棉花基因功能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对VIGS技术的发展、操作技术的优化进行了综述,尤其总结了VIGS技术在棉花抗病、品质改良、生长发育等基因鉴定和功能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根据山西省近年来的经济和消费水平的变化,分析了山西省花卉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并对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水稻耐淹涝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涝害一直是中国的主要灾害之一。概述了水稻受淹涝危害的主要表现、耐淹涝品种的特点和耐淹涝能力评价,淹涝胁迫对水稻的影响,水稻耐淹涝生理机理及遗传改良,并对进一步开展水稻耐淹涝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水稻分蘖发生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分蘖是影响水稻穗数并进而影响其单产的重要农艺性状,是单子叶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分枝特性。水稻分蘖的发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自然条件、植株营养、植物激素、遗传等因素都会影响其发生。深入研究水稻分蘖发生机理,更加有效的调控分蘖发生,将会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对水稻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前人对水稻分蘖的发生及调控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从形态、环境、激素、分子等4个方面对水稻分蘖发生的机理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