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9 毫秒
1.
利用红外光谱(FTIR)对酒炖熟地黄进行炮制过程和炮制终点评价分析。通过对熟地黄炮制过程中其整体红外特征吸收峰的变化趋势和变化规律来表征熟地黄炮制过程中其化学成分、生物形态(色味变化)及药学性质等的变化特点,最终利用熟地红外特征吸收峰及相关峰面积比等多因素指标来量化熟地黄“黑如漆,甜如饴”之传统炮制经验,制定酒炖熟地黄“炮制终点”红外标准,规范熟地炮制工艺,保证熟地质量品质。  相似文献   

2.
栗珍 《当代畜牧》2015,(3):49-50
为探讨不同的炮制方法对牛膝多糖含量的影响,笔者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不同牛膝炮制品中多糖的含量,比较各炮制品种多糖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生牛膝、酒制牛膝、盐制牛膝、牛膝炭的多糖含量分别为6.06%、9.06%、7.28%和4.88%,其中以酒制牛膝品中的多糖含量最多,牛膝炭中的多糖含量最少,说明不同炮制方法对牛膝中的多糖含量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优化自生地黄中同时提取地黄多糖和梓醇的工艺,本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进行优选,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地黄多糖的含量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梓醇的含量,以地黄多糖和梓醇的得率为评价指标,考察固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对得率的影响.最终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为固液比1:8,提取时间为1.5 h,提取温度为90 ℃.该工艺稳定可行,适合工业化生产,可为新兽药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白颖苔草(Carex rigescens)作为我国北方优良的草坪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地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白颖苔草的种子发芽率低、发芽时间长限制了其规模化利用。本文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白颖苔草种子发芽及发芽过程中营养物质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30℃/20℃促进白颖苔草种子的发芽,在此条件下,种子发芽过程中淀粉、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降低,变温与恒温下白颖苔草种子的淀粉、可溶性蛋白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变温下淀粉酶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活性逐渐升高,且整体上显著高于恒温下淀粉酶和POD活性。本研究初步探讨了不同温度下白颖苔草种子发芽过程的生理机制,为白颖苔草种子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研究猪用微量元素预混料中添加不同厂家的硫酸亚铁时亚铁离子含量随贮存时间的变化。采用样品溶液中的亚铁离子与邻菲罗啉作用生成红色螯合离子的方法,显色15 min,并在510 nm波长下比色测定其含量。结果表明:亚铁离子含量随贮存时间的延长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相同厂家的硫酸亚铁在不同的温度下贮存,亚铁离子含量变化不大,下降率在4.67%~7.60%;不同厂家的硫酸亚铁在不同温度下贮存,亚铁离子含量下降率从4.67%到23.28%,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
不同温度对马蹄金草坪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温度处理下,马蹄金叶片中还原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发生明显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温度胁迫下,马蹄金叶片中还原糖含量均增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低温胁迫下呈下降趋势;MDA含量在-5℃时最大,在其他温度下均低于对照,随温度处理时间的延长MDA含量逐渐增加;SOD、POD和CAT活性在温度胁迫下均下降,但在0℃时SOD和POD活性上升。  相似文献   

7.
《畜牧与兽医》2015,(12):136-140
为了优化尿液中沙丁胺醇检测前处理过程中的酶解条件,以绵羊沙丁胺醇阳性尿液为研究对象,利用单因素试验,通过比较酶解及不同酶解条件(温度、时间、酶使用量)下沙丁胺醇含量测定结果,确定最佳酶解条件。结果表明:酶解是尿液中沙丁胺醇检测前处理的必要环节,其最优条件为温度37℃,酶解16 h,60μL添加量。在此条件下酶解效率最高,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不同比例鳖血炮制的柴胡制品中柴胡总皂苷含量的测定方法并比较,为鳖血柴胡的合理有效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为对照品,在波长为545 nm处测定不同比例鳖血炮制柴胡制品中柴胡总皂苷的含量。结果:柴胡经鳖血炮制后,柴胡∶鳖血∶黄酒为100∶13∶25(传统炮制组C5)的柴胡总皂苷含量增加,试验组C1~C4柴胡总皂苷含量呈下降趋势,其中以柴胡∶鳖血为100∶40组下降最显著。结论: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柴胡总皂苷含量的方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准确可靠。柴胡经不同比例鳖血炮制后,柴胡总皂苷的含量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紫锥菊鲜药材的炮制工艺,使鲜药材最大程度地保留其有效成分,经长期摸索研究,试验采用常压蒸制法对紫锥菊鲜药材进行炮制处理,以菊苣酸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对不同蒸制时间、烘干温度等因素的比较,确定紫锥菊鲜药材的最佳炮制工艺。结果表明:紫锥菊鲜药材洗净、切段后常压蒸制20 min及90℃烘干,与直接晒干相比,菊苣酸的含量提高了104%。说明该炮制方法适用于紫锥菊鲜药材。  相似文献   

10.
蜂蜜品质检测与掺假的鉴别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晓玲  李诚 《中国蜂业》2007,58(8):30-31
一、淀粉酶在真假蜂蜜鉴别中的应用 天然蜂蜜中的淀粉酶来源于蜜蜂,而不是花粉或花蜜,说明天然蜂蜜中的淀粉酶是一种动物来源淀粉酶。通常动物性酶的稳定性较差,其活性极易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随着时间的延长,活性下降。天然蜂蜜淀粉酶值和蛋白质含量在储存过程中有相似的变化规律,即低温时,淀粉酶值和蛋白质含量都基本保持不变,但是随着储存温度提高和储存时间延长,样品的淀粉酶值和蛋白质含量迅速降低。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Changing morphology of Eperythrozoon ovis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Light microscopy studies of Eperythrozoon ovis in sheep revealed that Giemsa stain was only less reliable than acridine orange as a means of parasite identification when low parasitaemias were present. The morphology of E ovis altered as the degree of parasitaemia increased.  相似文献   

18.
Mackie DP 《The Veterinary record》2005,157(18):564; author reply 564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