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铃薯晚疫病是会泽县马铃薯产区的主要病害,研究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病规律和主要品种的抗病性,为指导马铃薯晚疫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会泽县马铃薯主要种植品种中,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其抗病性由强到弱依次为合作88号、会-2号、米拉。在7月上旬出现晚疫病中心病株,7月下旬平均病级为3级,平均病情指数达30左右,进入晚疫病发病高峰期。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鄂西北山区气候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规律,对预测预报马铃薯晚疫病提供参考,我们针对不同马铃薯品种、海拔和播期的发病情况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种薯抗病性是影响马铃薯晚疫病的重要因素,本地品种和原种对马铃薯晚疫病有明显的抗性,晚熟品种抗性要明显高于早中熟品种。海拔和播期对马铃薯晚疫病发病程度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但高海拔和晚播期会推迟发病时间,海拔600m以上的高山地区发病期比海拔300m以下地区可推迟约27d,春播马铃薯较冬播马铃薯发病时间平均推迟22.5d。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主栽品种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抗病性情况,明确不同菌株的寄生适合度,采用离体叶片接种法,用4个马铃薯品种对采自宁夏南部山区的5个马铃薯晚疫病菌分离株进行了侵染率、病斑面积、产孢能力的测定和寄生适合度的计算。结果表明,‘克新18号’对供试的晚疫病菌分离株具有较高的抗病性,其次为‘中薯3号’和‘克新1号’,‘费乌瑞它’的抗病性最差;来源于固原原州区的分离株(GL2和GL7)寄生适合度较高,来源于泾源县的分离株(JZ)寄生适合度较弱。采自宁夏不同地区的晚疫病菌分离株对同一马铃薯品种的寄生适合度有较大差异,同一晚疫病菌株在不同马铃薯品种上的寄生适合度也有一定的差异,表明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晚疫病菌分离株存在一定的致病性分化。  相似文献   

4.
正通过喷施不同品种和同一品种不同剂量的杀菌剂来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取得各种药剂各种剂型的防治效果,为马铃薯晚疫病防治筛选出最佳药剂。材料和方法试验对象试验对象:马铃薯晚疫病(Potato Late Blight)马铃薯品种:鄂马铃薯3号。试验地试验地选择选择试验田时,要尽量避免选取前茬为茄科作物的田块,例如辣椒、茄子等,应选取前茬为水稻、玉米、黄豆等作物的田块进行试验。试验田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晚疫病是严重威胁世界马铃薯生产和粮食安全的重要病害之一,同时也是植物病害中流行速度最快的病害之一。由于品种多不抗病,目前国内外主要依靠化学防治控制该病害。为了提高用药的时效性,将信息技术与植物病害流行学原理相结合,设计并组建了中国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China-blight"(www.china-blight.net)。该系统由"中国晚疫病实时分布"、"未来48小时不同区域晚疫病菌侵染危险性预测"和"晚疫病化学防治决策支持系统"等子系统构成,此外还包括"晚疫病防治方法"、"品种抗病性"、"化学药剂库"、"其他病虫害"、"问题与经验交流"和"用户田间管理电子档案"等知识信息与服务功能。通过对2009年我国北方马铃薯一作区6-7月份病害侵染时段出现次数与晚疫病实际发生情况进行比较,预测信息与病害实际发生程度相符,该系统可以用于对马铃薯晚疫病田间防治的指导。  相似文献   

6.
选用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传统药剂和市场主推药剂共12种,在甘肃省临夏县马铃暮晚疫病重发区进行田间药效试验及耐雨淋试验,筛选出高效、低毒且耐雨淋的杀菌剂品种,为大田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马铃著不同生育时期选用不同药剂进行组配,对马铃薯晚疫病进行防治试验。选择6种药剂品种,12种组配方案,筛选出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最佳药剂及组配方,以指导大田生产。试验表明,马铃薯晚疫病常发区要防治3次以上,前期使用保护剂,后期用治疗剂,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新农药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铃薯晚疫病是恩施州马铃薯最主要病害,由于马铃薯晚疫病生理小种的变化,现有我州主要种植的米拉、鄂马铃薯3号等品种对该病的抗性已丧失,以前生产上用于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农药主要是甲霜灵类药剂,由于使用年限较长,防效下降明显。为了筛选出更好的防治农药,2009年我们选择了目前国内对晚疫病防效较好的几种主要农药进行了田间小区药剂防效筛选试验,取得了非常显著试验效果,现将试验情况和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马铃薯是宣汉县的主要粮经作物,由于主推品种抗病力逐年下降,导致马铃薯晚疫病有加重发生的趋势,严重阻碍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发展。筛选防治晚疫病的药剂品种显得尤为重要。2014年,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安排宣汉县植检站用1 000亿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等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进行防治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材料与方法1.1供试品种供试品种为费乌瑞它,为宣汉县种植面积较大的品种。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贵州省锦屏县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情况及关键影响因素,根据2014—2018年贵州省锦屏县马铃薯晚疫病的监测情况,分析了菌源基数、气候条件、抗性品种等对马铃薯晚疫病的影响.结果表明,锦屏县马铃薯晚疫病在3月下旬至5月上旬发生,低海拔坝区发病较早、发病严重,高海拔山区晚疫病发生较晚.同时,菌源基数、气候条件及抗性品种均能影响晚疫病发生,低温、高湿,高菌源基数,感病品种有利于晚疫病发生.研究结果为马铃薯晚疫病的预测预报及防治提供了科学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根据黔东南州近年来16个县市马铃薯晚疫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总结探索黔东南州马铃薯晚疫病流行因素主要有气候条件适宜、品种抗性差等,为马铃薯晚疫病的预测预报及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摸清贵州省低海拔地区主栽马铃薯品种对晚疫病的抗性情况,2012年对贵州省13个主栽马铃薯品种进行晚疫病抗性鉴定试验。结果表明:Z-30、BP05-003(产量在25500kg/hm2以上)对晚疫病表现为中感,为早、中熟品种,适宜在低海拔发病不重的区域推广;滇黔芋2号、米拉(产量在13500kg/hm2以上)对晚疫病表现为感病,如在晚疫病常发区、重发区种植,生产上应加大防治力度;BPHFl01、20-4.5、威薯002为中感及感病品种,产量一般,为晚熟品种,适宜在高海拔地区种植,需要加强晚疫病防治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利川市位于湖北西南部,适合春马铃薯栽培,但受品种抗性、菌源量、气候条件和栽培管理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马铃薯晚疫病在利川市常年中等偏重发生,是导致马铃薯大面积减产的主要因素。为此,作者经过多年观察、试验、调查分析和查阅有关资料等,摸清马铃薯晚疫病偏重发生的原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绿色防控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我国马铃薯晚疫病流行特点分析与监测建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冲  刘万才 《植物保护》2016,42(5):142-147
马铃薯晚疫病是马铃薯上的重要病害,是影响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本文系统总结了2008-2014年我国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概况及特点,分析了其影响因素。该病害年度间、地区间、品种间发生不平衡,北方产区受气候因素影响大,西南及中原产区常年偏重发生。2012年、2013年马铃薯晚疫病在全国范围内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发生范围广、流行扩展速度快、危害重。在气候、菌源量、品种抗性及防治因素中,气候是影响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流行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正马铃薯晚疫病具有流行广、发病普遍的特点,且直接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及品质。为了找到更好的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药剂及方法,我们针对69%WP烯酰·锰锌对马铃薯晚疫病的药效研究以及和几种常用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药剂进行药效的对比研究,最终对防治效果最好的药剂进行推广应用。1试验材料与方法2.1试验材料(药剂)  相似文献   

16.
通过5个马铃薯参试品种晚疫病抗性监测的试验,摸清荔波县主栽品种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抗性情况。结果表明,抗性最好的品种是青薯9号,其次是宣薯2号和中薯3号,再次是荷兰7号,费乌瑞它品种的抗性最差。从产量上看,青薯9号品种产量最高,其次是宣薯2号和中薯3号,最后是荷兰7号,最低的是费乌瑞它品种。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CARAH预警模型对四川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药剂减量增效技术的指导效果,针对马铃薯晚疫病感病品种兴佳2号和中薯2号,利用CARAH预警模型监测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和流行。结果表明,中心病株主要在马铃薯晚疫病第3代侵染循环出现,其中秋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程度较春马铃薯晚疫病重,且流行速度快。据此,在马铃薯晚疫病第2代第1次侵染循环5分值时减量使用防治药剂,减量处理均表现出较高的防治效果。其中,一个常规用量减量33%的处理(即10%氟噻唑吡乙酮OD 225 mL/hm~2施用2次、间隔14 d)经济效益增幅最高。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出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新型药剂组合,有效控制和减轻马铃薯晚疫病的为害,提高马铃薯产量和质量,选择5个组合药剂开展马铃薯晚疫病防效试验.结果表明,5个不同药剂组合可有效预防和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和流行,防效达75.3%~86.3%,且对马铃薯安全无药害,可在今后马铃薯晚疫病预防和防治中应用.  相似文献   

19.
近20年来,晚疫病在忻州市偏重流行或大流行的频率明显增加。晚疫病的流行程度与5—7月份的降水量、病株在田间的始见期、主播品种的抗病性等关系密切。凡降水量多、降水量大的年份.病害偏重或大流行的概率就更大。如能结合马铃薯的轮作倒茬、施肥水平、种植形式、播种方法和生长期间的温度、耕作管理等因子进行综合分析,预测预报的准确率就可以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在天城辖区种植面积较大 ,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病程度也较重 ,严重的出现死苗 ,甚至全田枯死 ,成为马铃薯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药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 ,过去多用甲霜灵、代森锰锌等 ,效果虽好 ,但由于连续使用 ,用药量增加 ,药效降低。因此 ,寻找高效、低毒、低残留代用药 ,为当务之急 ,据此 ,特进行该试验。1试验材料和方法1.1试验材料供试药剂 :可杀得2000(美国固信公司生产) ;25%甲霜灵(江苏宝灵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供试马铃薯品种 :马尔科。试验地点 :天城镇万河8组彭周芬家 ,海拔为650m左右。试验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