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谢菲  梁军 《林业科学研究》2019,32(3):121-126
[目的]研究毛竹林的立地条件和枯梢病发生的关系。[方法]对江西省不同立地条件的60块毛竹样地开展了监测调查,分析了坡度、坡位、坡向、海拔高度和土壤层厚度5个立地因子对毛竹林枯梢病感病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毛竹枯梢病的感病指数在不同坡度、不同海拔、不同土层厚度下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且感病指数与坡度及海拔高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土层厚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感病指数与坡向呈负相关关系;坡位对毛竹枯梢病的感病指数无显著影响。同时,为了探究这5个立地因子对毛竹枯梢病感病指数的综合影响,利用数量化理论,以这5个立地条件为自变量,毛竹枯梢病的感病指数为因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方程,该预测方程复相关系数R=0.854,复相关系数的F检验得F=10.432F_(0.01)(11.48)=2.64,经T检验,与毛竹枯梢病感病指数关系最大的立地因子是土层厚度,其次是海拔高度和坡度,这3个因子是影响毛竹枯梢病的主导因子。[结论]综合分析得出,在急险坡、上坡位、阳坡面、高海拔、薄土层的立地条件下,毛竹枯梢病的感病指数最大;在平缓坡、下坡位、阴坡面、丘原、肥土层的立地条件下,毛竹枯梢病的感病指数最小。  相似文献   

2.
不同立地条件对毛竹生长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咸宁市咸安地区40块毛竹标准地的调查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坡向、坡度、坡位、腐质层厚度、郁闭度和立株度对毛竹胸径生长量的影响。首先对这6个立地因子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坡度、腐质层厚度和坡位是影响毛竹胸径生长的主要因子。再对6个立地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其2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78.5%,并计算出各标准地的这2个主分量值。最后在主成分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对40块标准地进行了聚类。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自然扩张的影响因素及程度,2005年在浙江省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选定9个毛竹纯林小班,在其四周共设置36个样地,测定分析样地林分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郁闭度、林龄、林分密度、树种组成、坡度、坡位、土层厚度及林分起源10个因子,2015年复测,分析10年间毛竹的自然扩张距离和10因子的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反映林分密度、平均树高、平均胸径、郁闭度、树种组成的第一个主成分因子方差贡献率最高,达46.99%,对毛竹林自然扩张的影响最大;表征坡度、坡位及土层厚度的第二个主成分因子,方差贡献率为20.26%,对毛竹自然扩张的综合影响较第一个主成分因子小;第三个主成分因子是林分年龄和起源,对毛竹林自然扩张的影响最小。分析结果显示,邻近森林群落林分结构与立地条件决定了毛竹扩张能力,邻近群落结构简单,物种多样性低,其抗干扰能力就低,毛竹容易入侵。  相似文献   

4.
红松人工林培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黑龙江省山河屯林业局凤凰山等4个林场的6个大林班内6个小林班进行红松人工林培育实验,所选地块均为适合红松林生长的荒地类,而且均设置了对照区。实验得出结论:从地类因子对红松径、高生长量影响来分析,以荒地类生长量最高;从坡向、坡位、坡度因子对红松径、高的影响来分析,阴坡的平均径、高生长量明显高于阳坡,以坡下位的平均径、高最高,并随坡度增加生长量逐渐降低,平坡和缓坡(5°-15°)的条件是红松适宜生长的立地条件;从土壤类型和土壤深度对红松径、高的影响来分析,以暗棕壤土红松的径、高生长量最高,而且其各生长指标随土层厚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土层厚度大于50cm对红松生长最好;不同修枝高度对红松幼林的径、高影响很大,以中度修枝程度最有利于提高生长量。  相似文献   

5.
立地条件对毛竹实生林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4年生毛竹实生林调查结果表明,在相同种苗和栽培措施条件下,立地条件与竹高差异不显著,与胸径生长量有极显著差异。不同立地条件的土层厚度是导致胸径极显著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北缘地区毛竹实生林生长发育与立地条件的关系,选用10 a生毛竹实生林地开展制约实生林生长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种源和培育措施都相同的条件下,立地条件与毛竹胸径生长量有密切的关系,不同的立地条件对竹林的林分结构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不同的土壤厚度是导致立竹径阶分布显著差异的主要因素。因此,毛竹实生苗造林立地条件的...  相似文献   

7.
富源县光皮桦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富源县选择不同坡向、不同海拔、不同土层厚度上生长的光皮桦共14株进行树干解析,结果为平均胸径、树高、材积的生长量分别为0.19cm、0.85m、0.009 6m3,影响光皮桦生长的主要因素是土层厚度.  相似文献   

8.
以崇阳县较大面积集中连片的毛竹林分为研究对象,对42个标准地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以坡向(x_1)、坡位(x_2)、坡度(x_3)、腐殖质层厚度(x_4)、土层厚度(x_5)及母岩类型(x_6)为自变量,以毛竹平均胸径(y)为因变量,对其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确定影响毛竹生长的主导因子,并以此作为依据进行立地类型划分。结果表明,影响崇阳毛竹胸径大小的主导因子是土层厚度(x_5)、母岩类型(x_6)及坡位(x_2),回归方程为:y=6.332+0.358 x_2+0.060 x_5-0.662 x_6。通过因子分析,将6个立地因子划分为2个主成分,其中第一个主成分映了土壤因子方面的信息,第二个主成分反映了地形因子方面的信息。应用主成分聚类分析方法可将进行崇阳县毛竹立地划分为4种类型:页岩中下坡厚土层立地类型、页岩上坡中土层立地类型、石灰岩中下坡中土层立地类型及石灰岩上坡薄土层立地类型。应该分别不同立地类型,确定毛竹林经营的主要方向,并制定相应的生产描述措施以促进毛竹林高产、稳产与高效。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林地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分布规律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2002年全省林地土壤调查样本中的土壤非毛管孔隙度资料为研究对象,讨论了不同的纬度、母岩、海拔、树种、坡度、坡向、坡位和土层厚度等对土壤非毛管孔隙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纬度、母岩、海拔、树种、坡度的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分布有明显规律性,而坡向、坡位和土层厚度等对土壤非毛管孔隙度的分布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立地条件对落叶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人工林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生长调查,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在生长过程中,受土层厚度、林地位置、立地指数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厚层土胸径年生长量比中层土和薄层土高9.2%~26.7%,树高年生长量高21.8%~44%;生长在N坡,坡度较缓、山地下腹为优;在不同的立地指数级中,生长差异明显,18以上指数级比14~18指数级胸径生长量高25.4%,比14以下指数级胸径生长量高33.8%,树高生长量,18以上指数级比14~18指数级高26.7%,比14以下指数级高36.3%。培育日本落叶松人工林,选择优质立地条件不但可提高林木的生长速度,又能促使林木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1.
采用2006年贵州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毛竹小班资料,将赤水河流域毛竹林按平均胸径和密度指标划分为3等级、5亚等级,其中高径级-高密度的丰产林类型面积不足1%、其余为中低产林分.海拔高度、岩组、坡向、坡位、坡度、土层厚度、岩石裸露率和杂木蓄积量对毛竹林平均胸径的影响具有区段性与显著性,为赤水河流域毛竹丰产林建设与低产林改造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2.
环境因子对浙江省重点公益林生物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在浙江省200万hm2重点公益林范围内取得的854个典型样地的调查资料,分析比较了不同地貌、坡度、坡向、坡位、土层厚度等条件下样地的生物量及其组成,结合林龄、立木数等指标,研究了环境因子对浙江省重点公益林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重点公益林现存生物量与地貌、坡向、坡位、坡度等地理特征密切相关,往往与平均生长量呈负相关。现存生物量随着地势的下降而下降,即中山>低山>丘陵;从坡向分析,西北向的平均生物量最大,南坡、东南和西南次之;从坡度看,以陡坡最高,急坡、斜坡次之,缓坡和险坡最低;从坡位分析,以上坡最高,中坡和山脊次之,下坡最低。(2)土层厚度是影响林地生物量的重要因素,随着土层厚度的加深,林地生物量迅速增加。年均生物量生长也与立地状况密切相关。年均生物量以丘陵最高,低山次之,中山最低;各坡向年均生物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南、西南、东南、西北、东北、西、东、北;从下坡、中坡、上坡至山脊也呈逐渐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3.
赤峰地区樟子松人工林适宜生境条件的选择与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樟子松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生长表现良好的常绿乔木树种之一。近几十年来,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得到了大面积的引种栽植并获得成功。在赤峰旺业甸地区樟子松人工林生长表现同样良好,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原理,证明在该地区,对樟子松人工林生长起关键影响和制约的立地因素条件有:海拔高度、坡度、坡向和土层厚度。各个因素对樟子松人工林生长状况的影响程度排序为林龄>海拔高度>坡度>坡向>土层厚度>坡位>土壤类型  相似文献   

14.
不同立地因子与麻栎生长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麻栎适生条件的相关分析,认为影响麻栎生长的主要立地因子是坡向、海拔、土层厚度、坡度,并以生长在S坡、坡度20°以下、土层厚度30cm的沙壤土为最佳。  相似文献   

15.
2011年12月,在福鼎后坪国有林场后坪工区,采用L_9(3~4)正交试验设计对不同土壤厚度、海拔高度、坡向的30年生湿地松林分的生长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湿地松的胸径、树高、材积生长在不同的土壤厚度和海拔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在不同坡向间差异不显著。对胸径和材积生长影响排序为:土壤厚度海拔高度坡向;对树高生长影响排序为:海拔高度土壤厚度坡向;最佳处理为土壤厚度≥80 cm,海拔700~799 m,半阳半阴坡。土壤厚度除了胸径生长量在土层厚度≥80 cm与土层厚度40~79 mm间差异为不显著外,其它各土层厚度间胸径、树高、材积生长量均有不同差异;海拔主要表现在800 m以下与800 m以上间的差异。说明湿地松在山地造林时,宜选择土层厚度≥80 m、海拔800 m的半阳半阴坡立地造林为好。  相似文献   

16.
运用正交试验设计和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分析林分、坡度、郁闭度和肥力等对林下种植华重楼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林分对林下种植华重楼块茎成活率有极显著影响;不同坡度、不同郁闭度对林下种植华重楼块茎成活率有显著影响;不同的有机肥施用量对华重楼根茎生长量有显著影响。林下栽培华重楼应选择土层深厚、腐质含量较高的阔叶林下,避免种植在毛竹林或马尾松林下,并且应注意对林地的坡度和林分郁闭度进行控制。宜选择郁闭度0. 3~0. 7、排水较好的坡度15°~30°的山坡地种植。在沙县,华重楼的最佳施肥量为45 000 kg/hm~2~67 500 kg/hm~2。  相似文献   

17.
以北京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和相关文献资料为基础,采用主成分分析及相关性分析方法对北京山区海拔、坡向、坡度、土壤质地、土壤类型、土壤厚度、枯落叶厚度等7个因子对林木生长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因子对不同龄级油松人工林平均树高、胸径及蓄积量的影响不同,对Ⅲ龄级、Ⅳ龄级各生长量影响最大。对Ⅰ龄级和Ⅲ龄级油松人工林各生长量均有影响的立地因子是海拔和坡向,对Ⅱ龄级油松人工林各生长量均有影响的立地因子是坡向,对Ⅳ龄级油松人工林各生长量均有影响的立地因子是海拔、土壤质地和土壤厚度。土壤因子对油松人工林Ⅲ、Ⅳ龄级的生长情况影响较大,对Ⅰ、Ⅱ龄级油松人工林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思茅松人工中龄林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坡向、坡度和坡位对思茅松人工林SOC储量的影响,为精确评估思茅松人工林碳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不同坡向、坡度和坡位不同土壤层次的SOC含量、全氮、土壤密度、C:N和SOC储量进行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不同土层的SOC储量和全氮、土壤密度、C:N之间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思茅松人工中龄林,SOC含量、全氮和C:N随着土层加深而减少,土壤密度随着土层加深而增加。不同的坡向和坡度显著影响SOC储量大小,阳坡的SOC储量要显著高于阴坡,坡度为20 30°的SOC储量要显著低于10 20°和0 10°,坡位对SOC储量大小无显著影响。在0 100 cm土层中,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不同立地条件的思茅松人工中龄林的SOC储量呈减小趋势,不同坡向、坡位和坡度0 20 cm土层SOC储量均显著高于其它土层。坡向和坡度显著影响0 20 cm土层的SOC储量(P0.05);坡位对各层SOC储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0 20 cm土层中SOC储量和土壤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和坡向、坡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除2040 cm土层外,其它土层的SOC储量与全氮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SOC储量和坡位与C:N在任一土层均无显著相关关系。[结论]立地条件差异影响SOC储量的大小与分布,尤其是坡向和坡度的不同会造成思茅松人工中龄林SOC储量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气象因素对毛竹秆形生长变异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在我国毛竹中心产区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 :毛竹的秆形生长同气象因素关系密切 ,在毛竹生长期内不同的具体生理过程 ,各种气象因子的影响程度不同 ,其中的某一或几个因子为主导性或限制性因子并同时综合作用于毛竹的生长发育。但是出笋成竹期和孕笋期的气候因子对毛竹的秆形生长量起决定作用 ,而其中降水因素的作用大于温度因素。此外 ,无论从不同产区 ,还是同一产区内不同地点的毛竹秆形生长变异同气象因子之间相关分析 ,均可知生长地有利的基本温、湿条件(常年的温、湿度条件 )是毛竹生长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20.
土壤对毛竹眉径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150块标准地材料,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土壤性质与毛竹眉径间的关系及不同母岩发育的土壤理化性质。研究结果指出,土壤因子与毛竹眉径生长关系非常密切,线性回归和复相关性均达极显著水平(α=0.01),但不同因子对毛竹眉径生长的影响程度不同,土层厚度、20 cm以下土壤有效磷和速效氮含量是影响毛竹眉径生长的主导因子。不同母岩发育的土壤的理化性质有较大差异,对毛竹生长来说,变质岩和岩浆岩发育的土壤质量差异不明显,但沉积岩发育的土壤质量明显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