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干旱对农作物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干旱可以发生在作物生长的任何一个时期,其危害程度与当年的季节、环境变化、农作物的种类、品种、生长周期有着密切的关系。干旱时期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会对农作物的生产和收获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会造成绝产的严重后果。本文主要分析了在不同季节干旱的种类,以及会对农作物造成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干旱对农作物造成影响的对策,希望能为广大的劳动者在衣作物抗旱方面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根据我国主要农作物产量,灾害地区和气象条件的相关数据,详细分析了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分布,季节特征和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干旱、洪水和冻害是影响农作物产量的主要气象灾害,各类灾害有明显的增加趋势,干旱是最严重的灾难,受干旱影响的面积是洪水的2.3倍。本文分析了重大农业气象灾害对中国农作物产量的严重影响,玉米、大豆产区以干旱为主,早稻、晚稻产区以寒涝为主,一季稻、棉花产区以水旱为主,冬小麦、油菜产区严重减产主要受冻害影响。  相似文献   

3.
三江平原西部地区十春九旱。大田农作物春播时干旱,造成种子落干、芽干、粉籽大面积发生,出苗面积不足40%,严重影响农业生产。针对干旱形势,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查田补种工作,把干旱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4.
干旱和半干旱始终是制约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为了更好解决干旱问题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农业研究人员积极研发先进的抗旱农业生产技术,为农作物获得高产和稳产奠定坚实基础。泽普县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马铃薯是该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对当地经济产业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最近几年,泽普县积极推广覆膜马铃薯种植技术,收到了良好的种植效果,马铃薯产量和品质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5.
因为我国陇东地区的干旱发生频率较高,持续的时间较长,影响的范围也比较广,后延影响也非常大,已经成为了我国农业生产方面最为严重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本文中,笔者就对陇东地区长期干旱对农作物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因为我国陇东地区的干旱发生频率较高,持续的时间较长,影响的范围也比较广,后延影响也非常大,已经成为了我国农业生产方面最为严重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本文中,笔者就对陇东地区长期干旱对农作物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利用NCEP/NCAR逐月再分析资料、土壤墒情资料和农业灾情调查,从旱涝成因、土壤墒情变化、旱涝对农作物影响角度,系统分析评估曲靖市一典型春夏旱涝年的气候成因及其对农业的影响。结果表明,2017年曲靖市雨季开始期偏晚,初夏干旱严重,雨季开始后旱涝急转。5月至6月上旬,500hPa我国中高纬地区受平直西风气流控制,不利于冷空气南下;同期低纬地区西太平洋副高稍偏强、南支槽略偏弱,导致干旱天气持续并成灾。6月中旬至7月中旬,500hPa上乌拉尔山地区高压脊偏弱,贝加尔湖地区为正距平,东北亚地区为槽区,同时西太平洋副高显著偏强偏西、脊线位置偏南,造成降水异常偏多和洪涝。干旱造成农作物成灾和绝收面积达84871 hm~2,洪涝致农作物成灾和绝收面积达30535 hm~2,评估2017年曲靖市干旱、洪涝灾害致使农作物受灾损失5%,经济作物受灾损失10%。  相似文献   

8.
<正>干旱是客观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是因长期无雨或少雨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气候现象。农作物一旦由于干旱引起严重缺水,就会影响正常发育而造成损害,长期大范围干旱形成旱灾,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甚至颗粒无收,对农业生产的危害严重。我国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淡水可利用的资源有限,尤其是在一些地区已经十分严重。因此农作物抗旱栽培技术的有效应用是当前必须解决的课题,本文针对农作物受旱情况及抗旱栽培技术进行探讨,以提高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连州市为例,阐述了连州市近年来的气候特征以及其干旱状况,着重描述了干旱对于农作物的影响以及其应对措施,旨在通过本文增强大众对干旱的认识,减少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2008-2009年度冬季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福建省2008-2009年度冬季总体农业气候特征表现为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降水量偏少,日照时数正常到一般偏多;发生了3次对农业有影响的寒潮降温过程;出现了时间长、范围广的秋冬气象干旱,尤其是南部地区。对农业生产而言,大部分时段光温条件良好,有利于作物和果树的光合生长,作物长势基本正常;3次主要的寒潮降温过程造成的寒冻害对农牧业造成了较重的经济损失;秋冬气象干旱对缺乏灌溉条件的农作物生长极其不利。  相似文献   

11.
化州季节性降水明显,干旱频繁,是历史上十年九旱之地。近年来,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干旱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不断增多增强的趋势,干旱对化州市农业影响最为明显且影响范围广。利用化州1959~2009年的资料,以水稻、花生2种农作物为代表,对化州的干旱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提出相关趋利避害的防御措施,以达到农作物稳产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2018年,贵州省气象灾害频繁,干旱、暴雨洪涝、大风冰雹、秋绵雨等不同程度发生,特别是干旱、冰雹对农业生产影响非常大,造成的损失严重。本文对上述几种影响贵州省农业的气象灾害进行分述,以期为农作物品种布局及防灾减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黄宾宾 《北京农业》2014,(33):188-189
结合漯河市各个地区的降水资料,分析了漯河市2014年干旱灾害的特点及其发生的原因,并进一步分析干旱对漯河市农业产生的影响,进而提出合理的防御对策,不仅能够减少干旱为农作物带来严重的损失,还能够促进漯河市农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李静 《古今农业》2009,(2):77-83
北川地区一直都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地区,但清至民国这一时期,北川地区主要农作物的构成及种植面积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甚至影响到现在。本文以北川地区清至民国的多本县志为基础,分析这一时期北川地区农作物的种植、传播与分布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辽西地区属于半湿润半干旱的丘陵山区,由于受蒙古高原干燥冷空气的影响,素有"十年九旱"之称,多年来都不同程度的遭受旱灾影响,特别是2009年辽西遭遇60年不遇的特大干旱,土壤严重失墒,仅朝阳市就有400多万亩农作物遭受旱灾,250万亩农作物遭受严重旱灾,180万亩农作物绝收。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危害和经济损失。为了保证农业生产安全,减少干旱给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我们对旱灾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分析,并有针对性的采取科学有效栽培措施,取得了明显效果。现将有关关键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2001年青海农作物主要病虫发生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省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农作物种类及品种也随之不断增加和更新,导致农作物病虫发生种类多样化和复杂化,加之今年冬春两季持续干旱,造成我省大部分地区越冬虫口密度呈上升趋势,虫情重于病情.  相似文献   

17.
试论干旱对农作物的影响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旱是客观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是因长期无雨或少雨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气候现象。农作物一旦由于干旱引起严重缺水,就会影响正常发育而造成损害,长期大范围干旱形成旱灾,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甚至颗粒无收,对农业生产的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18.
汪洋 《中国农资》2014,(33):24-24
<正>干旱是指在当前的农业生产水平条件下,较长时段内因降水量比常年平均值特别偏少,影响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而造成损害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这种农业气象灾害,一方面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另一方面由于高温干旱,容易造成农作物蚜虫、蓟马、蚧壳虫、红蜘蛛、小菜蛾、螟蛾类和夜蛾类等害虫的爆发为害,导致药剂防治次数增加;再一方面在高温环境下施药,农药的活性高,增加农药产生药害的几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使用农药不当极易造成人、畜中毒和农作物药害。因此,各农业  相似文献   

19.
鲁南地区是山东省粮食主产区之一,在山东省农业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鲁南地区农作物病虫害多发,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基于鲁南地区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情况,提出加强组织管理和保障、加强先进植保技术推广应用、加强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加大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硬件投入、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等策略,以期为鲁南地区农作物病虫害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保障鲁南地区农业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20.
经济的发展促进农业的进步,在我国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种植经常受到自然灾害的侵袭,尤其是干旱的影响。一旦发生干旱,农作物因长期缺水而造成粮食的减产和歉收,对农业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如果旱情严重还可能引发作物种类减少和水土流失等灾害的出现。因此,对农业干旱的时空分布与演变特征进行科学细致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也是预防农业灾害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