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水稻是我国第一大主粮作物,2020年我国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为84.35%,其中机耕率为98.35%,机械种植率为56.3%,机收率为93.73%。其中,水稻机械种植率偏低,极大影响了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截至2020年底,全国水稻插秧机社会保有量达到95.33万台。作为插秧机质量性能重要考核指标之一,研究水稻插秧机驾驶员耳位噪声具有重要意义。GB/T 20864—2007《水稻插秧机技术条件》中关于插秧机可靠性考核,要求插秧机样机驾驶员耳位噪声≤89d B(A),DG/T008—2022《插秧机》中也要求插秧机操作者耳位噪声值应小于等于89d B(A)。  相似文献   

2.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是采用新一代高性能插秧机来代替人工栽插秧苗的水稻移栽方式,具有浅栽、宽行、定苗、定穴的特点,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水稻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近几年来,广东省梅州市梅县积极探索推广适合梅州丘陵山区的水稻栽插机械化技术,2006年起在梅县率先引进了2台大同S3-680型、久保田SPW-48C型步行式插秧机和相适应的农艺技术,在南口镇侨乡村、畲江镇彰三村进行示范应用。  相似文献   

3.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化插秧是用高性能插秧机代替人工栽插秧苗的水稻移植方式,主要包括高性能插秧机的操作使用、适宜机械栽插要求的秧苗的培育、大田农艺管理措施的配套等内容,突出机械与农艺的协调配合,以机械化作业为核心,实现育秧、栽插、田间管理等农艺配套技术的标准化。“十五”以来农业部对水稻种植和收获技术的研发进行了重点支持,并将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列为“十一五”期间农机化技术推广的重点,至2005年底,江苏全省累计拥有高性能插秧机1.3万台;湖北、广东、广西、海南、陕西、贵州、浙江、重庆等省(区、市)也在进行试验示范和一定面积的推广,所形成的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体系和技术规范已应用于水稻大田生产,实现了稳产高产。2006年四川成都市农机推广总站引进了一台日本洋马VP6高速乘坐式插秧机,先后在成都邛崃、崇州、新都、都江堰、彭州等地进行了水稻机械化插秧的试验示范,总结了大量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金湖县地处淮河下游,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全县除水稻栽插外,大宗作物的主要生产环节已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手工栽插生产率低,劳动强度大,严重地制约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农民迫切需要发展水稻种植机械化。 1999年我县引进 1台插秧机进行试验。 2000年引进插秧机 2台,试验示范面积增加到 500亩,试验示范取得成功。 2001年,我县又引进 20台东洋插秧机进行大面积试验推广,机插面积达 5000亩,从目前运作情况来看,机插秧工作进展顺利,可以说是取得初步成功。我们推广机插秧的经验是:   1.明确双膜育秧是机插…  相似文献   

5.
为了加快水稻种植机械化进程,进一步探索适合苏州农村实际的水稻机械化栽插路子,以求尽快有所突破,今年我市引进了5台日本洋马公司生产的RR6型高速插秧机,进行性能对比试验及示范工作,旨在通过试验示范,考察该机的作业质量,使用可靠性、地区适应性、经济效益等,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RR6型高速插秧机为乘座式6行插秧机,发动机功率6.5kW,四轮驱动,行距30cm,株距为  相似文献   

6.
水稻是我县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年种植面积达43万亩,产水稻24.5万吨。长期以来,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发展受到栽插技术落后的制约,为此,我县在省农机局的统一组织下,借鉴江苏江西等地机插水稻的成功经验,引进了东洋PF455S型插秧机及软盘育秧技术,进行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7.
盐城市常年水稻种植面积约27万hm~2左右,水稻栽插以人工为主。2001年该市新引进141台高性能插秧机(洋马RR6高速机5台,东洋P600高速机1台、PF455S步行机135台)布点试验示范,实现了县县试验示范、低成本育秧、经营机制创新等新的突……  相似文献   

8.
正杂交水稻的发展为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提供了重要保障,杂交水稻制种机械化技术发展却十分缓慢,因制种过程中父本、母本秧龄不同需分开栽插,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使杂交水稻制种栽插环节已成为制约我国杂交水稻制种机械化发展的瓶颈。杂交水稻制种过程中母本的栽插群体数量远大于父本,因此采取插秧机育秧机插母本的方式能够很大程度地减少栽插环节劳动量,解放劳动力,提高劳动效率,为杂交水稻制种全程机械化发展提供技术依托。本文旨在对两种插秧机机型进行机插母本效果的对比  相似文献   

9.
水稻插秧机配套育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是采用规范化育秧、机械化插秧的水稻移栽技术,主要内容包括适合机械栽插要求的秧苗培育、插秧机的操作使用、大田管理农艺配套措施等,采用该技术可减轻劳动强度,实现水稻生产的节本增收、高产稳产。2008年福安市溪潭镇首次引进1台步行式插秧机,1台乘坐式插秧机。我们根据机插育秧教材,结合以往大田育秧经验进行机插育秧试验,早晚两季机插示范300多亩获得成功,今年有望得到进一步推广。现将本镇机插育秧示范过程中在关键环节采取的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十五”开局,金湖县各级党委、政府把水稻种植机械化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1999年全县引进1台台湾产裕农插秧机进行试验,2000年引进韩国产东洋插秧机2台,试验示范面积增加到500亩,试验示范取得成功。2001年,该县又引进20台东洋插秧机进行大面积试验推广,机插面积达5000亩,从目前运作情况来看,机插秧工作进展顺利,可以说是取得初步成功。 一、主要做法 (一)组织领导到位  相似文献   

11.
2001年新余市渝水区农机局在江西省农机局的安排下引进了1台韩国东洋PF455S/4行手扶自走式插秧机和10台WFB-18ACP型喷雾喷粉抛秧机,进行了早、晚水稻栽插、抛秧试验示范。试验示范的重点放在简化育秧工序、降低生产成本以促进栽插(抛)机械化与先进农艺技术的有机结合,探索出适合我区水稻机械化插(抛)秧的新路子。1.试验示范进展情况(1)试验示范点渝水区南安乡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点。10台抛秧机布点:南安1台、罗坊1台、水西2台、马洪1台、东边1台、水北1台、下村2台、界水1台。(2)试验…  相似文献   

12.
自2004年5月1日之后,《道路交通安全法》和《行政许可法》相继颁布实施,使农机监理部门对拖拉机管理结束了由公安部门委托管理时代,独立拥有对拖拉机上牌登记、发牌发证、驾驶员考核、发证,检审验等职权,走上了属于自己管理的新时期,从而真正走上了法制化轨道.  相似文献   

13.
水稻的机械化插秧作业改变了传统的人工插秧模式,不仅减轻了水田作业的劳动力负担,还提升了插秧效率与实际品质,有利于秧苗均匀栽插,便于后期田间管理。针对现阶段水稻插秧机的应用情况,总结了机械化插秧的规范作业要求,希望驾驶员能够更好的发挥水稻插秧机的优越性能,实现高效的机械化生产作业效果。  相似文献   

14.
2007年,江都市新增插秧机353台,全市插秧机保有量1305台,水稻栽插面积达1.7万hm2,平均每台机器作业量在13.3hm2左右。作业量多,很多机器都是超负荷运转,因而出现的故障也较多。下面就插秧机工作中的几个典型故障作个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安徽省水稻栽插机械化已进入全面普及应用阶段,水稻插秧机应用空间日趋扩大。截至2008年6月17日,全省新增水稻插秧机1691台,增长88%,保有量达到3611台。各地机插秧推广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已经完成机插秧面积53.1万亩。全年可望实现插秧机总量增长2000台和机插面积80万亩的翻番目标。  相似文献   

16.
由云南西双版纳州农机化推广站引进韩国生产的东洋PF455S-4型自走式水稻插秧机,于2003年12月在景洪市景洪镇、嘎洒镇进行首次早稻机插秧试验,栽插质量比较理  相似文献   

17.
无锡农民操作电脑高速插秧机联合国粮农组织赠送给无锡市友谊村的电脑高速插秧机,已下田亮相。这台日本产的插秧机,价值9000美元,栽插深度由电脑控制。围观的农民看着手表,给插秧机测时速,连添秧和机器调头时间在内,一小时可插0.33公顷,比人工栽插提高工效...  相似文献   

18.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具有浅栽、宽行、定苗、定穴的特点,是行之有效的水稻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近几年来,宁都县积极探索推广适合赣南丘陵山区的水稻栽插机械化技术,在赣南率先引进了东洋F—455S型步进式插秧机和适宜的农艺  相似文献   

19.
1.现状及原因 最近几年,各地上道路从事运输的拖拉机逐年减小,驾驶员培训、考核、拖拉机上牌、拖拉机与驾驶员年度检审验等数量也随之减少。以上虞市为例,自1998年以来,上道路运输的拖拉机连年递减,主要表现在拖拉机上牌在册台数和拖拉机年度检验台数逐年下降,从1993年到1998年,上述两项指标分别从5627台下降到3844台和从5242台下降到2172台。  相似文献   

20.
今年来 ,盐城市农机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农机局的精心指导下 ,认真贯彻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把引进日本、韩国产高性能插秧机进行水稻机械化扩大试验示范 ,作为全市农机化工作的重中之重 ,精心组织 ,求实创新 ,使水稻机械化插秧呈现出了快速发展的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机具引进实现超常规。今年 ,全市新引进插秧机共 141台 ,其中韩国东洋步行式插秧机135台、乘坐式 1台 ,日本洋马乘坐式 5台 ,引进数量为去年 11台的 12 9倍 ,占全省新增数 4 35台的 32 4 % ,总拥有量达 15 2台 ,增长量和拥有量均名列全省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