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试验测定了乳酸菌、碳酸氢铵 +尿素及普通青贮玉米秸的营养成分、干物质及有机物的瘤胃降解率 ,并通过肥育试验评价饲喂效果。乳酸菌青贮的pH值降低 ;碳酸氢铵 +尿素青贮的粗蛋白含量提高。两种添加剂青贮的干物质及有机物瘤胃降解率均较普通青贮提高。肥育试验表明 ,以乳酸菌青贮和碳酸氢铵 +尿素青贮为基础日粮 ,肥育架子牛的日增重分别比普通青贮提高 16 2 .5g和 132 .5g。  相似文献   

2.
不同干物质含量全株玉米青贮营养成分及有机酸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试验比较了不同干物质含量全株玉米青贮的感官评定、营养成分及有机酸含量.结果表明,饲用青贮玉米在干物质含量为32%~35%时收获,其感官评定等级高,可消化总养分中粗蛋白含量高,粗纤维含量低,且在青贮过程中产生的乳酸多、丁酸少,因此是适宜的收获时期,且较高的干物质含量能够明显改善青贮饲料的质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不同方式制备的全株玉米青贮饲喂奶牛后,对其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方法]选定中国荷斯坦牛开展全株玉米青贮饲喂试验。将28头奶牛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4头。前者饲喂不添加菌剂制备的全株玉米青贮,后者饲喂添加青贮菌剂制备的全株玉米青贮。统计各组奶牛日均干物质采食量、日均产奶量、料重比、乳脂率和乳蛋白率,计算各组奶牛日均经济效益和试验期总经济效益。[结果]采用添加青贮菌剂制备的全株玉米青贮饲喂奶牛后,奶牛日均干物质采食量和料奶比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但日均产奶量、平均乳脂率和乳蛋白率显著提高(P<0.05)。每头牛日均产奶量增加1.91 kg,乳脂率增加0.22个百分点,乳蛋白率增加0.06个百分点。试验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每头牛日均经济效益增加4.73元,正试期内总经济效益增加1 986.60元。[结论]采用添加青贮菌剂的全株玉米青贮饲喂奶牛,能有效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不同精粗饲料比例的全混合日粮(TMD)对育成前期梅花鹿营养物质消化率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健康、年龄、体重一致的9头育成前期梅花鹿,随机分成A、B、C 3组,每组3只。分别饲喂精粗比例为45∶55,58∶42,36∶64的全混合日粮。结果表明:随着日粮精饲料比例的降低,育成前期梅花鹿干物质采食量、粗纤维采食量、可消化粗纤维提高显著(P0.05)。随着精饲料比例的提高,育成前期梅花鹿粗蛋白采食量、可消化粗蛋白提高显著(P0.05)。结果显示,采用精粗比例为36∶64的全混合日粮饲喂育成前期梅花鹿效果较好,而且降低了饲养成本。  相似文献   

5.
益生素对梅花鹿仔鹿和羔羊日粮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4只5月龄梅花鹿仔鹿和3只7月龄安装永久瘤胃瘿管的小尾寒羊,先后饲喂基础日粮(定量颗粒饲料和自由采食玉米秸秆;对照组)和基础日粮添加4 g益生素(BioLac;试验组),观察添加益生素不同动物干物质采食量,日粮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和秸秆在小尾寒羊瘤胃中的降解情况。结果表明,添加益生素可显著提高仔鹿和羔羊干物质的采食量,仔鹿干物质采食量由未添加益生素的441.4 g/d提高到506.0 g/d;羔羊的干物质采食量由未添加益生素的598.8 g/d提高到719.6 g/d。但试验组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和中性洗涤纤维的消化率(仔鹿分别为:49.3%、52.1%、57.4%和49.3%;羊分别为:53.6%、56.7%、47.9%和53.0%)显著低于对照组(仔鹿分别为:56.4%、58.7%、65.0%和56.4%;羊分别为:61.0%、64.0%、58.8%和61.0%)。结果仔鹿可消化干物质的采食量在对照组(248.9 g/d)和试验组(249.1 g/d)间无显著差异,试验组羔羊可消化干物质采食量(384.9 g/d)略高于对照组(365.7 g/d)。瘤胃降解试验结果表明,秸秆干物质,有机物质和中性洗涤纤维2-48 h,在饲喂益生素的羔羊瘤胃内的降解率均略高于未添加益生素的羔羊瘤胃内的降解率,粗蛋白在饲喂试验日粮的羔羊瘤胃内的降解率在2 h时高于在饲喂对照日粮的羔羊瘤胃内的降解率,其他时间低于在饲?  相似文献   

6.
希莫  王志英  赵海东 《中国饲料》2023,1(10):122-125
文章旨在探究饲喂青贮玉米对科尔沁牛生长性能、养分利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将64头科尔沁牛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试验1、2、3、4组;每组含16头科尔沁牛,饲喂含不同比例青贮玉米的粗饲料,试验1、2、3、4组的青贮玉米比例分别为30%、50%、70%、100%,4组精饲料一致,预饲期20 d,正试期80 d,共观察100 d。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青贮玉米比例的增加,科尔沁牛的日增重量及结束体重明显升高,科尔沁牛的干物质采食量明显减少,料重比明显变低;有机物(OM)、粗蛋白质(CP)、酸性洗涤纤维(ADF)的养分利用率显著升高,科尔沁牛的每日饲喂成本显著降低,每日增重收益和每日收益显著升高(P <0.05)。科尔沁牛的干物质(DM)、中性洗涤纤维(NDF)的养分利用率虽有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 0.05)。结论 :增大粗饲料中青贮玉米比例可以显著提高科尔沁牛的生长性能及养分利用,同时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正>1全株青贮玉米的概念全株青贮玉米是将生长乳熟末期到蜡熟初期的玉米进行刈割,把茎叶带穗一同切短打碎,进行全株青贮加工。玉米秸秆青贮是指玉米成熟后取掉果穗,将秸秆切短粉碎后进行青贮加工。二者共同具备青贮饲料的优点,消化率和适口性都非常高,能够保证草食家畜干物质的采食量,提高饲草料的利用率,降低饲养成本。但是全株青贮玉米比较玉米秸秆青贮,能量和蛋白质含量较高,营养更加均衡。2全株青贮玉米的优点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大型奶牛场中利用低水分青贮、玉米青贮和青贮谷类能提高工作效率是公认的。但是到目前为止关于这些饲料对奶牛的生产性能和健康有何影响还在争论。个别事实表明,增加青贮喂量对奶牛健康有不良作用(可能发生酮糖)。美国农业部研究中心关于饲料水分对其采食量的影响进行了多年试验。在这些试验中以自由采食方式饲喂苜蓿干草、低水分苜蓿青贮和苜蓿青贮,干物质含量分别为89.4、45.3、和25.9%。每天的干物质采食量分别为活重的2.46、2.2和2.0%。这证实在饲料的干物质含量和采食量之间有正相关,水分每增加1%,则奶牛每100公斤活重的干物质采食量大约下降0.2公斤。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熟洋蓟花苞外层片饲喂肉用型西门塔尔种牛,测量体重增重效果,分析熟洋蓟与玉米青贮作为粗料在相同的饲养环境条件下牛只饲养的经济效益情况。[方法]选取40头8~10月龄的肉用型西门塔尔育成母牛及20头哺乳母牛(犊牛在1月龄内)分别随机分成两组,Ⅰ组、Ⅱ组为育成母牛分别饲喂熟洋蓟和玉米青贮,Ⅲ、Ⅳ组为哺乳母牛分别饲喂熟洋蓟和玉米青贮;粗料按采食量添加,精料和青干草投放量育成牛两组相同、哺乳牛两组相同,犊牛精料均为自由采食,60d后称重。[结果]饲喂熟洋蓟和玉米青贮的Ⅰ组、Ⅱ组育成母牛60d后平均体重及日增重分别为307.72±13.94kg、1154±206g和278.28±17.60kg、711.53±187.43g;Ⅲ组、Ⅳ组哺乳母牛饲喂熟洋蓟和玉米青贮后其犊牛60d后平均体重及日增重分别为119.74±8.87kg、1115.83±247.13g和106.48±11.63kg、960.33±276.65g;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分析通过四个组饲喂熟洋蓟和玉米青贮后牛只增重效果,可以看出,Ⅰ组和Ⅲ组(犊牛)饲喂熟洋蓟增重效果分别优于饲喂玉米青贮的Ⅱ组和Ⅳ组(犊牛);随着牛只对熟洋蓟采食量的增加,青干草采食量也有所增加,但精料量同时逐渐减少,到第35d时可完全不喂精料,可大大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1粗饲料的种类不同,其各养分含量也不同。粗饲料由于其品种、成熟期、调制方法等条件不同,其品质有很大差异。随着成熟期的推移,粗纤维含量增加、消化率下降,可消化粗蛋白、TDN也有随之降低的倾向。玉米青贮和牧草类不同是.因为其籽实部分的增加。TND反而有所增加。牧草和青贮类应注意其水分含量.比较其饲料的养分含量和采食量应以干物质中的量为基准。青贮类即使是同一品种、同一成熟期,但由于是否预干等调制方法不同,其品质有很大差异.特别是水分含量变动很大。所以.在饲喂时要注意由于水分含量的不同而带来的青贮物中养分含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苜蓿添加剂青贮,半干青贮和与麦秸混贮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蔡敦江  周兴民 《草地学报》1997,5(2):123-127
试验结果:(1)苜蓿添加亚氨法造纸黑液6kg可获得优质青贮,成本较添加甲酸可降低87%。(2)苜蓿优质半干青贮水分高限为:现蕾期55%,初花期60%,盛花期65%,结荚期70%,较传统含水45-55%可缩短晾晒时间。(3)苜蓿加20%干麦秸混贮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青贮饲料是在厌氧环境下,使用青贮设施长期保存的青绿多汁饲料。加工调制好的青贮饲料,不但能有效保存青贮原料中的营养成分,还能保证奶牛全年青绿饲料的均衡供应,提高奶牛产奶量。本文从分析青贮原料与发酵过程入手,在强调满足青贮条件的同时,分别介绍了青贮窖青贮、袋装青贮、裹包青贮、青贮塔青贮等不同种类青贮饲料的加工调制方法,以期为奶牛养殖场(户)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普通青贮玉米与微生物青贮玉米对奶牛产奶量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普通青贮玉米和微生物青贮玉米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选取20头生理情况基本一致黑白花奶牛,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交叉对比试验.结果显示:饲喂微生物青贮玉米的奶牛,产奶量比饲喂普通青贮玉米的高2.27 kg,每天纯收入多7.93元.  相似文献   

14.
40头中国荷斯坦牛被分为2组,试验组饲喂甜高粱青贮料 配合精料,对照组饲喂玉米秸秆青贮料 配合精料,经80d饲喂,结果表明试验组头日均比对照组多产奶5.25kg,产奶量提高12.16%,头日均节省精饲料2kg,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头日均增收4.54元,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5.
苜蓿青贮技术是贮存苜蓿青干草的方式之一,本研究对国内外苜蓿青贮技术做了系统总结,详细分析了紫花苜蓿青贮的原理、技术及所用设施。对于苜蓿青贮来说,半干青贮技术较为实用,而未来苜蓿青贮的主要发展方向是乳酸菌添加技术,拉伸膜裹包青贮技术则在生产实践中具有很大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青贮全株玉米与青贮全株甜高粱饲喂肉羊效果,本试验将40只小尾寒羊羔羊随机分为2组,试验Ⅰ组为青贮玉米组,试验Ⅱ组为青贮甜高粱组。结果表明:饲喂青贮甜高粱组羊只的采食量比青贮玉米组提高了13.25%,平均体重稍高于青贮全株玉米组羊只(P>0.05);饲喂青贮甜高梁组羊只的总增重和日增重均显著高于饲喂青贮全株玉米组羊只(P<0.05),且试验Ⅱ组比试验Ⅰ组日增重提高了13.9%,增重明显,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作者对苜蓿青贮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国内外苜蓿青贮技术的研究现状做了总结,其中添加剂青贮技术是将来研究的主要方向及重点。由于苜蓿水分高、含糖低、缓冲度高和乳酸菌少等原因,其青贮需要特殊的处理,苜蓿最早采用半干青贮技术,现在发展为添加剂青贮技术,但是距离生产实践仍有一定的距离,最后对苜蓿青贮添加剂处理技术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不同玉米品种全株青贮品质及营养价值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品种全株玉米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差异,选取5个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于1/2~3/4乳线期刈割,使用聚乙烯发酵袋(50 cm×80 cm)在实验室条件下(15~20℃)发酵60 d,开袋后进行感官评价,测定青贮发酵品质,风干样粉碎后用于常规化学成分及消化率的测定。结果显示:纪元128感官评分等级为中级,其余品种均为良好级。沃锋9的乳酸含量(6.05% DM)显著高于纪元128(5.13% DM)和郑单958(5.13% DM)(P<0.05),乙酸和丙酸含量则极显著低于潞玉36、郑单958和京科25(P<0.01)。5个品种全株玉米青贮V-score评分均>97.00分。京科25的粗蛋白质(CP)、沃锋9的粗脂肪(EE)、郑单958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和纪元128的淀粉含量高于其他品种,分别达9.24% DM、3.11% DM、2.84% DM、30.33% DM。各品种相对饲喂价值(RFV)由高到低依次为:沃锋9(163.00) > 纪元128(160.93) > 郑单958(156.30) > 京科25(152.70) > 潞玉36(151.77)。郑单958和沃锋9的24 h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NDFD)(17.84% DM;18.28% DM)极显著低于京科25和纪元128(24.87% DM;22.97% DM)(P<0.01)。综上所述,沃锋9全株青贮的RFV最高,且其感官评价、乳酸含量、V-score评分、EE及WSC含量均较高,而氨态氮/总氮(NH3-N/TN)、中性洗涤纤维(NDF)及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均较低,因此沃锋9为较为优异的粮饲兼用型青贮玉米品种。其次为纪元128,其RFV及48 h NDFD较高,而ADF及木质素(ADL)含量均最低。  相似文献   

19.
利用蜡熟期全株玉米青贮和完熟期去穗玉米秸秆青贮,分别饲喂肉牛,进行育肥增重试验。30头供试肉牛平均分为两组,通过对比试验,其结果为:喂全株玉米青贮组头均日增重1891g,喂去穗秸秆青贮组头均日增重 997 g,经分析差异极显著(P<0.01)。将两组所耗精料、粗料及所增毛重按当时市场价分析,60 d试验结束,喂全株青贮组和去穗青贮组,平均每头获利分别为291.90元和97.02元;每千克增重费用分别为4.69元和5.28元。用全株玉米青贮饲喂肉牛效果优于去穗秸秆青贮,且适口性强,消化利用率高,增重效果明显,在平原农区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通过混合青贮的方式,探究甘蔗尾或甘蔗与桑叶混合青贮对其青贮品质的影响,为改善广西地区的非常规饲料资源利用率和混合青贮饲料的实际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试验1:甘蔗尾与桑叶混合青贮;试验2:甘蔗与桑叶混合青贮.2种青贮原料的混合比例分别为100:0、75:25、50:50、25:75、0:100.试验1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