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南侯 《海洋渔业》1987,9(1):28-29
<正> 三重大虾流刺网是我省湛江地区近年来改革推广的一种高产捕虾网具,以捕捉墨吉对虾、长毛对虾等大虾为主,兼捕自鲳、马鲛、斑鲦等鱼类,这种网具由于捕捞效果好,操作方便,易为渔民群众接受,除了已在湛江地区所属各县市全面推广外,海南岛沿海各县市以及广西北海等地亦正迅速推开。  相似文献   

2.
缪芝林 《海洋渔业》1982,(3):134-134
<正> 海洋渔业向以大洋网和拖网为习惯的南通市。为保护经济鱼类资源,去年决心把春夏汛的全部大洋网作业改为流刺网作业。鲳鱼流刺网作业,在南通市还是第一次,他们反复研究了网具规格,网目放大到比国家水产总局下达的《银鲳流刺网最小网目标准》试验中所确定网目尺寸  相似文献   

3.
吕泗渔场鲳鱼流刺网作业是属于流刺网的一种,网具呈长带形,每船带网100~120片,网片连成一垣墙状,以截断鱼群去路,网具与船随风漂移,使鱼刺挂在网目上。这种作业的优点是渔具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劳动力少,成本低,是目前捕捞鲳鱼较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4.
<正> 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已禁止在南大西洋使用流刺网捕捞大西洋马鲛鱼。并且,同意修改沿岸洄游性中上层鱼的管理计划。这将影响一个有13艘流网船的船队。据认为,流刺网除了无选择的捕捞大西洋马鲛鱼之外,也捕捞别的鱼类;它是损坏资源的网具,在海上作业时,捕获了大量的海洋鱼类和哺乳动物,超过了国家海洋大气局海洋渔业处以前所认定的捕捞限额。  相似文献   

5.
折刺网是根据底层鱼类夜间游动的特点和利于资源保护的原则,用流刺网改装成兜网或编织成片折成“兜网”后,敷设在海底栏鱼入兜和刺挂两功能捕捞网具,它的特点是:网具轻、贴在海底不影响船  相似文献   

6.
对虾流网从网具结构上分是属于流刺网,由于对虾一般情况下栖息在海底,所以在设计中,网具的沉降力应大于浮力,形成底流网,即称为对虾底流网。那么,影响对虾流网网具性能的主要因素有2个,一是网目尺寸,二是缩结系数,下面将这两个因素做以研究和探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刺网作业捕捞能力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2002年福建省沿海流刺网作业的生产调查及全省渔业统计,应用DEA法,首次分析了福建省不同地市流刺网的捕捞能力和不同生产水域三重流刺网的捕捞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并与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荻量计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福建沿海刺网作业的捕捞能力未得到充分利用,2000和2002年,全省刺网作业的平均“能力利用度”分别为63.8%和48.9%,地市间的“能力利用度”差异显著,最低仅为18.6%和9.7%;刺网作业投入的网具数、船数、功率、作业天数、吨位和网具规格,对该作业捕捞能力的发挥有较重要的影响;相同的调查样本和数据,决策分析取向不同,计量结果亦有不同,比较、决策参考意义也不相同;CPUE与DEA法的计量,采用投入网具数和作业天数计量要比采用投入功率和作业天数合理些。但采用DEA法,更能综合反映多种投入要素下刺网作业捕捞能力变化的信息,结果比较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渔业用的网具品种发展繁多,有围网、拖网、流刺网、传统的张网和新型的网箱用网等等。网具的品种与产量,对渔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渔业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网具的生产虽也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同渔业发展的需要,显得很不适应。  相似文献   

9.
底层三重流刺网作业是福建省闽东地区近几年发展起来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作业。笔者通过调查霞浦县三沙镇189艘流刺网作业船,占全镇总数的89%,分析其经济效益及对渔业资源的利用情况。结果表明,目前闽东的底层三重流刺网已经完全替代了传统的流刺网。该网具的渔获物选择性较强,渔场适应性广,生产水平高,效益好,但由于网目规格偏小,对经济鱼类的幼鱼损害较大,要适度发展该作业则应限制网目使用最小规格,以减少渔业资源损害,保障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0.
据Ti鱼深水层流刺网所获Ti鱼的生物学资料,通过数理统计,研讨了Ti鱼形体相互间关系式及网具各参数的相关系数,为Ti鱼流刺网的合理设计提供了实际数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海洋集群性经济鱼类资源的波动,刺网作业得到迅速的发展,其产量与产值在整个海洋捕捞业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锦纶单丝是刺网的主要材料,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刺网的捕捞效果。改革和推广网具新材料已成为提高流刺网渔获率的重要措施之一。鉴此,我们从1993年开始推广着色锦纶丝马跤鱼流刺网捕捞技术。经过3年认真的组织和实施,该项目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其捕捞技术总结如下:一、网具结构网具规格:52.20米X3.92米1.网衣;用直径0.30毫米的着色锦纶丝网线双死结编织而成,网目尺寸87毫米,横向1200目,纵向45目,纵…  相似文献   

12.
据鱼是鱼深水层流刺网所获鱼是鱼的生物学资料,通过数理统计,研讨了鱼是鱼形体相互间关系式及与网具各参数的相关系数,为鱼是鱼流刺网的合理设计提供了实际数据。  相似文献   

13.
彭永章  江树清 《海洋渔业》1991,13(3):105-107
<正> 张网渔业是吕四渔场春夏汛群众海洋渔业的主要作业之一。其产量约占全汛总产量的3/4。然而,张网属过滤性渔具,对捕捞对象缺乏选择性,大量的幼鲳等经济幼鱼被捕捞,加速了吕四渔场鲳鱼等渔业资源的衰退。为了减少张网对幼鲳等经济幼鱼的损害。1984年江苏省水产局下达了张网释放幼鲳的研究课题。我们在分析研究现行张网的基础上,根据鲳鱼的生活习性,从网具的腹部,背部和网囊部分设计安装释放装置。进行初试,筛选出了释放效果较佳的疏目囊头释放装置,继续进行试验和初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网片的阻力计算是设计拖网,流刺网和水库及溪河拦鱼网箱渔具和拦渔设备的基础,它对某些渔具的强度,拖力估计,受力计算和网具在水中的形状及浮沉力配备等各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摩洛哥政府颁布了一项新的法规,以惩罚继续在本国水域使用流网作业的渔民,对仍然在使用破坏性网具的渔民实行一年关押或严重罚款。按照这些新措施,该国所有流刺网将被毁灭,保证被禁渔具不出售给其他国家。  相似文献   

16.
流刺网作业是莆田市海洋捕捞主要作业之一。由于流刺网作业主捕成鱼,渔获选择性强,有利于海洋渔业资源的保护,近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为了进一步提高捕捞效益,促进流刺作业的发展,1994年又推广应用了着色锦纶单丝制成的鲳鱼流刺网,增产显著,现将其捕捞技术简述如下: 一、网具规格 1.网衣 用直径0.25毫米的着色锦纶单丝网线双死结编织而成,网目尺寸140毫米,横向800目,纵向55.5目,纵目使用。 2.纲索(详见表) 着色鲳鱼流刺网纲索材料用量表  相似文献   

17.
初步探讨了马鲛流刺网网目尺寸与其主捕对象康氏马鲛(Scomberomoruscommersoni)体型特征的关系。在2012年对南海北部进行了2个航次的海上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马鲛流刺网的捕获种类、康氏马鲛的体型特征等,结合网具的捕获方式,用相对体围值分析了康氏马鲛体型特征与网目尺寸的关系。结果显示,渔获种类有22种;康氏马鲛占渔获总产量的57.33%;康氏马鲛捕获位置在鳃盖骨后缘至第二背鳍起点之间;捕获的康氏马鲛相对体围值范围为0.96~1.77,相对体围值为1.09时捕获量最大。  相似文献   

18.
<正> 目前外塘养鱼的捕捞,主要使用大拉网,辅以流刺网和踏网等。这些网具捕捞鲢鱼和鳙鱼效果良好,但捕捞鲤、鲫等底层鱼类却很不理想。在围拦养鱼中,除鲢鱼和鳙鱼外,鲤鱼和鲫鱼也是主要种类。然而鲤鱼和鲫鱼因起捕率低,当年投资不能回收,直接影响围拦  相似文献   

19.
对目前国内现有的捕鱼是网具的生产试验情况作了概述,并对其捕捞效果进行了分析对比。其结果表明:鱼是鱼流刺网的捕捞效果及经济效益较好。是近海小功率渔船捕捞鱼是鱼的较好渔具。但不足的是取鱼劳动强度较大,尚需改进  相似文献   

20.
对目前国内现有的捕Ti网具的生产试验情况作了概述,并对其捕捞效果进行了分析对比。其结果表明,Ti鱼流刺网的捕劳效果及经济效益较好,是近海小功率渔船捕劳Ti鱼的较邹渔具。但不足的是取鱼劳动强度强度较大。尚需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