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果树的花芽分化是指果树枝条上芽的生长点分化为花芽原始体的过程。花芽分化是一个比营养器官的分化更为复杂的过程。果树的花芽分化与草本植物不同,一般不受光周期和春化作用的影响。它们有与草本植物完全不同的开花习性,即幼年期不能开花;进入成年期并不导致迅速衰老和死亡;同时,成年期的开花可以连年或隔若干年重复一次,而每次形成花芽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于是,果树的花芽分化就比草本植物更不容易完成。由于果树要形成一定数量的优质花芽才能保障获得理想的产量和克服大小年结果,因此,国内外果树研究者历来重视对果树花芽分化的研究。从1877年Askenasy报道酸樱桃花芽形成  相似文献   

2.
菊花为典型的温带型短日照植物,自然花期为秋末冬初。它对短日照和低温有双重的要求,随着日照逐渐缩短和气温逐渐降低而促使其花芽分化,形成花蕾至花盛开,即8月下旬花芽开始分化。9月中旬花蕾开始形成。10月底11月初花盛开,进入观赏期。如让菊花提前开花,就应针对菊花的特性,采  相似文献   

3.
采用石蜡切片法对不同品种油橄榄花芽形态分化过程进行形态解剖,并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结果表明:1)油橄榄花芽在云南省楚雄州永仁县的形态分化从1月下旬开始,2月上中旬芽萌动,不同品种的油橄榄花期会有10~15 d的差异,阿斯和鄂植的花期稍长,豆果和柯基的花期稍短;2)花芽各器官分化时期相对集中,各个不同的花芽器官按先后顺序分化,其分化时间互有交错重叠;3)形态分化初期时间较长,从开始到分化高峰约2周,在此之后,各器官的分化期较短。  相似文献   

4.
以完全花比例大、座果率高的‘阿贝基娜’与完全花比例小、座果率低的‘卡琳’2个品种的油橄榄为材料,研究油橄榄在花芽分化过程中IAA、GA_3、ABA、总氮、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IAA含量在油橄榄花芽生理分化期含量较高,之后快速降低,在开花前又呈上升趋势;GA_3含量在生理分化期含量较高,之后快速降低;ABA在油橄榄花芽分化过程中未检测出;C/N在分化过程中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本文进行了不同栽培地区几个不同品种油橄榄花芽形态分化及其与气候条件和新梢生长关系的探讨。研究认为,油橄榄花芽分化具有高度的时间集中性;温度是影响花芽分化的主导气候因素,花芽分化起始的界限温度为旬平均7—9℃,最适温度为10—15℃,并推断油橄榄花芽生理分化依赖于冬季一定程度的低温积累;不同年度及地区花芽分化在时间上的变化集中反映了温度变化这一本质;油橄榄花芽分化与新梢生长在时间上的顺序关系是树体内部营养物质调节分配的主要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6.
果树在进入冬季休眠期之前就已经完成了花芽和叶芽的分化过程。这个过程对翌年果树的生长和结果数量有着重要影响.而秋施基肥又可对这个分化过程影响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7.
1 补光栽培1.1 用途主要用于短日照秋菊的抑制栽培 ,通过人工补光 ,抑制其花芽分化 ,延迟开花 ,达到花期控制的目的。1.2 处理时间菊花从花芽分化至开花所需时间通常为 2个月左右 ,我国北方部分地区秋菊花芽开始分化时间为 8月上、中旬 ,早花品种有的在 7月下旬。为抑制花芽分化 ,此时应用补光处理 ,使植株日照时数在14 .5h以上。补光处理一般可在初夜或深夜进行 ,深夜间歇性补光效果较好。 8~ 9月每夜补光 2h ,10月以后每夜补光 3~ 4h。停止人工补光后 ,由于处在短日照自然条件下 ,菊花就会自然地进行花芽分化而开花。停止补光日期…  相似文献   

8.
覆盖栽培早竹开花的激素机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丁兴萃 《林业科学》2007,43(7):10-15
根据早竹长势、竹叶大小与颜色和经验选择5类竹子分别代表竹子开花的不同阶段,后根据田间挂牌观察确定对应样品测定花芽分化各个时期竹叶、竹鞭iPA、Zr、ABA、IAA和GA35种内源激素动态变化.依据研究结果,将早竹花芽分化划分为3个时期,即"花芽诱导期"、"花芽的发端期"和"花芽形态建成期".促进花芽生理分化的细胞分裂素主要是iPA,不是Zr;GA3和ABA一样,在花芽生理分化期是抑花激素,在花芽形态建成期则是促花激素;而IAA在整个花芽生理分化和形态分化期均为促花激素.竹子花芽分化生理生化触动是通过iPA/ABA,iPA/GA32个激素比值调控进行的,即其比值上升到一定水平时,花芽诱导即启动,而且iPA/ABA比值变化对花芽诱导启动作用比iPA/GA3作用更强.5种激素竹叶/竹鞭比值1.2~11.3,特别iPA比值在"花芽诱导期"高达11.3,竹叶高含量的激素主要在竹叶内部形成,而不是从鞭/根形成运输所致;竹叶是感受开花信号启动开花程序的器官,对竹子花芽分化发挥作用,而竹鞭不是感受开花信号启动开花程序的器官,对竹子花芽分化没有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树木上所有的枝条和花都是由芽发育来的。芽是枝条和花的原始体。其中分化形成花的芽称为花芽。大多数生长在温带的树木,秋天形成的花芽需要越冬。翌年春季,幼弱的花芽生长膨大,萌发开花。为什么幼小的花芽能安全地越过寒冬呢?通过实验观察,发现了花芽越冬的秘密。原来,花芽内部含水量有着微妙的变化。当气温下降时,花芽迅速排出内部的水分,使其汁液高度浓缩,细胞内的水化程度降低,冰点下降。所以,即使在严寒的冬季,花芽内的汁液也不容易结冰。这样,花芽有效地防止了细胞膜因内容物结冰、膨胀引起的裂伤。一般在-30℃的情况下,许多树木花芽都能安然无恙。大多数树种的花芽外面都有芽鳞包被,芽鳞上具有绒毛或蜡质层,一方面有防寒作用,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10.
菊花一般在十月中旬开花,但通过人工控制,一年四季都能开花。菊花是短期日照植物,光照时间长短对花芽的形成起主导作用。缩短光照时间可促进花芽形成,提早开花;延长光照时间可抑制花芽形成,推迟开花。如果你要在春节赏菊,可在8月中旬扦插,育苗一个月后上盆,天冷后先移进低温室,到12月中旬移到栽培温室,春节即可成花;如果你要在“五·一”看花,可在11月底将开过花的秋菊植株剪除地上部分,换盆后放置在18℃条件下培养,使新芽  相似文献   

11.
<正>冬季是调整树体结构的重要阶段,果园冬季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果树第2年树体的强弱、结果量的多少、品质的优劣以及越冬病虫害的发生危害等。搞好果园冬季管理,有利于促进花芽的进一步分化,确保树体安全越冬,为果树来年生长发育及丰产、优质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2.
砀山酥梨花芽分化及开花物候期观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砀山酥梨花芽分化时期,了解其开花过程,试验以砀山酥梨短枝顶芽为试材,采取田间摘叶法,统计花芽的生理分化时期;通过徒手切片、利用OlympusBX51显微镜拍摄记录花芽形态分化不同阶段的纵切面图片。结果表明,砀山酥梨花芽的生理分化始于6月初,持续到7月中下旬;花芽形态分化始期发生在7月下旬,9月中旬为雄蕊出现期,雌蕊出现期在10月中下旬。次年3月下旬,花芽开始膨大,经历花序伸长、花序分离、白蕾期、大蕾期、初花期、盛花期、末花期和谢花期,4月中旬,开花物候期结束。试验结果为促进砀山酥梨花芽分化、提高果实产量与品质,于花期采取适当的栽培管理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枣树(Zizypus jujube Mill)是果树中比较特殊的一个树种,其花芽的分化与发育、开花、结果均在当年完成,叶片光合作用的强弱对其开花结果产生很大影响。为改进栽培措施、提高枣的产量与质量,于1987、1988两年,采用红外CO_2气体分析仪测定并研究了枣树叶片光合速率及其对枣树开花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孟昭宁 《云南林业》2006,27(2):19-19
春季果树开花前后对果树进行修剪,称为复剪。在冬剪时,有些品种的花芽或大小年树的花芽不易辨认,如一次剪完容易出现差错,或误剪花芽,或回缩部位,不当影响果树产量。春季复剪可进行弥补,能缓和幼旺树营养生长,促进成花,提高坐果率和幼果发育。  相似文献   

15.
国庆开花的花期调节一品红是短日照花卉,只有在短日照条件下才能完成花芽分化。要使一品红提早开花,就要在自然条件是长日照的情况下制造人工短日照,即蒙上一块黑幕。为保证短日效果,黑幕遮盖时间每日约14到15小时,即每日下午5到6点起,直到第二天上午8点左右为止。黑幕处理会增高夜温,所以特别要注意夜温不能超过23℃,否则所有的努力都会白费。在夜温高于21℃的地区,最好能在夜晚完全黑暗后,将黑幕打开,帮助散热,然后在日出之前又将黑幕盖上。只要确定夜长时数达13小时,就不会影响花芽的分化发育。春节开花的花期调节要想使一品红延至春节开…  相似文献   

16.
<正>一、林木开花、结实的研究 1、花芽的分化和发育 为对开花进行调整,必须首先了解花芽的分化期。树木的芽有叶芽和花芽,它们在1年中的某个时期进行分化,叫做花芽分化。为了研究花芽的分化期,要在不同时期采取树芽,用显微镜观察内部形态变化。主要树种的花芽分化期:日本赤松、黑松是9月上旬至10月中旬;日本落叶松在7月上旬至下旬;日本柳杉是6月下旬至9月下旬;日本扁柏是7月上旬至9月下旬;山毛榉则在7月上、中旬。树木的花芽分化、大多在  相似文献   

17.
采果后,由叶片制造的营养物质用于加粗枝干、花芽分化和主要营养物质的积累等。加强果树管理,不但能增加树体营养,增强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和越冬能力,而且对来年的开花座果和长势都有决定作用。 1、调节树体枝量。果实采收后,对过密枝、细弱枝、徒长枝及病虫枝,要进行疏除和短截,以便打开光路,充实枝条,减少不必要的养分消耗。这样既有利于花芽继续分化充实和枝条成熟,也减轻了冬季修剪量。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油橄榄花芽分化期叶片内营养物质及内源激素的变化规律,以阿斯、佛奥和皮瓜儿3个油橄榄品种的树体为试材,对花芽分化不同阶段叶片内的可溶性糖、淀粉、脱落酸和赤霉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可溶性糖和淀粉是花芽分化的物质基础,在花芽分化过程中主要依靠可溶性糖提供营养,淀粉以一种能量补充的形式存在,脱落酸对油橄榄花芽形态分化有促进作用,低水平的赤霉素含量有利于油橄榄花芽分化。  相似文献   

19.
在春季果树开花前后进行的修剪,称为复剪。在冬剪时,有些品种的花芽或大小年树的花芽不易辩认,如一次剪完易出现差错,或误剪花芽, 或回缩部位不当,影响果树产量。春季复剪可进行弥补。能缓和幼旺树营养生长,促进成花,提高坐果率和幼果发育。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陇南市武都区油橄榄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海拔(1 093 m,1 136 m,117 5 m和1 213 m)对油橄榄开花结实的影响,为油橄榄在陇南地区的增产与引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当地3个主栽品种(‘莱星’‘皮削利’‘佛奥’),测定油橄榄植株成花生理指标和果实发育指标。测定的成花生理指标包括叶芽数、花芽数、单枝单位长度花芽数、花序长度及每花序平均花朵数;调查的果实发育指标有坐果率、单果平均鲜重、单株果实总产量和果实体积。【结果】试验区油橄榄花芽数、花芽分化率和每花序平均花朵数随着海拔升高先升高后降低,均在1 175 m达到最大值;与最低海拔1 093 m相比,油橄榄单枝单位长度花芽数在最高海拔1 213 m达到最小值;品种‘莱星’和‘佛奥’的花序长度均在1 175 m为最大,‘皮削利’的花序长度在1 136 m为最大。油橄榄果实坐果率、单果平均鲜果重及单株果实总产量均随着海拔升高也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1 175 m达到最大;油橄榄果实外形变化不明显,‘莱星’‘佛奥’果实体积在1 175 m达到最大,‘皮削利’果实体积在1 213 m最大。【结论】海拔是影响油橄榄成花及果实发育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陇南市武都区白龙江河谷地带种植油橄榄,以1 175 m油橄榄开花结实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