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张遵太 《中国蜂业》2002,53(6):22-22
如何处理工蜂产卵群是各位养蜂朋友在养蜂工作中一定会碰到也必须解决的问题。这里介绍我的两点做法。一、首先要将群内所有子脾提出 ,然后从正常群内调幼虫脾换入 ,以此加重产卵工蜂的饲喂负担 ,促其生理恢复正常 ,3天后用扣王法诱入一只去年的老王 ,1~ 2天后当看到王笼上的工蜂对笼内的老蜂王没有了敌意 ,再放开老蜂王。为防止放王时出现围王 ,放王时必须小心谨慎 ,只有这样才能挽救工蜂产卵群。二、合并工蜂产卵群 :只要是产卵的工蜂 ,不管用什么方法合并到其它蜂群 ,产卵工蜂都会被咬死清除 ,而没有产卵的工蜂则会被接受 ,这种方法实际…  相似文献   

2.
孟兆和 《中国蜂业》2002,53(5):27-27
在长期的养蜂生产中通过对工蜂产卵群进行深入观察 ,发现工蜂产卵群不外两种情况 :一是因失王时间长 ,导致工蜂产卵 ,二是看起来正常的蜂王却只产未受精卵也出现工蜂产卵。无论哪种情况都应早发现及时处理。对工蜂产卵群曾多次采用介绍蜂王的方式进行处理 ,结果大多不成功 ,往往越健壮的蜂王引起的排斥越强烈。有一次用间接法介绍成功一只老王 ,但老王产受精卵 ,工蜂继续产未受精卵。在检查工蜂产卵群时注意到 ,巢脾上总有几个王台 ,里面也有卵 ,但王浆很少 ,这说明蜂群群体有需要正常蜂王的本能。根据这一现象 ,我给工蜂产卵群调入小面积卵…  相似文献   

3.
张功勋 《中国蜂业》2007,58(1):22-22
“五不”指得是不保温、不奖饲、不扣王、不养弱群、不缺蜜粉。一般蜂王产卵积极性只保持3个周期,之后不仅产卵力下降还酝酿分蜂,而“五不”分区管理法是利用蜂王积极性调控蜂群,随机更换消极的蜂王,免去了传统上为控制自然分蜂采取措施的做法。  相似文献   

4.
陈道泽 《蜜蜂杂志》2020,40(9):23-24
蜂王是一群蜂的根本,担负着整群的产卵繁殖重任,决定着一群蜂的群势.没有一只强壮优质的蜂王,谈具有强大的采集力,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那只能是句空话.养蜂和培育蜂王是密不可分的,养好蜂,首先得育好王.  相似文献   

5.
交尾群连续使用是指,提走新产卵王后经过技术处理跟着诱入成熟王台或处女王继续培养新王。根据需要可多次使用甚至保留全年。交尾群连续使用好处很多:避免组织时老蜂回飞引起盗蜂,早春晚秋冻伤子脾,幼蜂乱爬造成的损失;因老交尾群具备各日龄蜂,有一定采集能力,因此新王交尾快,新王质量好;老交尾群中有一定数量老蜂,有防卫能力,缺蜜期也不易发生盗蜂事故;根据情况,可用于贮存蜂王,也可发展为生产群。  相似文献   

6.
问题解答     
震声 《中国蜂业》2006,57(5):34-34
问:我要生产雄蜂蛹。怎样让蜂王在雄蜂脾上产卵? 答:方法很简单。向蜂具店买一二个蜂王产卵控制器,买回后将控制器摆放在强群巢箱(内)的中央,将雄蜂脾放在控制器中,然后把蜂王抓到雄蜂脾上,盖好纱盖和大盖,每天傍晚奖饲300—500mL糖水,过三四天,蜂王就会在雄蜂脾上产满卵。如果买不到蜂王产卵控制器,也可用两块框式隔王板代替,将雄蜂脾用两块框式隔王板隔在蜂箱中,将蜂王放在雄蜂脾上,即可达到让蜂王在雄蜂脾上产卵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中蜂群失王后工蜂容易产卵。蜂群一旦失王,就应针对群势及时合并或诱入蜂王。中蜂嗅觉灵敏,合并或诱王时操作稍有不慎就会引起围王,特别是失王已久或工蜂已产卵的群更是如此。我一般是这样合并中蜂群或诱王的:1合并蜂群傍晚,将被合并群巢脾移至蜂箱中央,无子脾群调入一两张子脾,使巢脾距箱壁5cm左右距离。天黑后,打开被合并群及合并群的覆布,让蜂群在露天下静置半小时左右(据温度的高低决定静置时间的长短),等到工蜂护脾结团不动后,将被合并群带蜂的巢脾一一提出,依次放在合并群隔板外侧,盖上覆布、大盖,第二天,蜂群秩序井然,开箱调整蜂群。…  相似文献   

8.
养蜂生产中,常需蜂王在饲养者指定的巢脾上产卵或暂时将蜂王幽闭在特定的区域内活动。由于缺乏专门的此类工具,生产上常采用框式隔王板、王笼等工具来替代,不但操作费时费工,效果也不太理想。为此,我们研制了由无毒塑料注塑成型的蜂王产卵控制器。  相似文献   

9.
问题征答     
陈草 《蜜蜂杂志》2005,(6):22-22
中蜂容易失王,也容易围王,工蜂产卵给蜂群管理上造成诸多麻烦。此种现象多发生在春夏之间(3~7月),这是中蜂个性暴躁、敏感的一种正常反应。当蜂群偶然受到内在与外来刺激之后,蜂王惊恐不安,部分工蜂就将蜂王层层围困,形成一个蛋黄似的小蜂团,使蜂王窒息死亡或残废,如不及时挽救就将成为无王群,工蜂很快衰老,群势下降和发生工蜂产卵,给生产带来极大危害。  相似文献   

10.
中蜂交尾失王后,如未及早发觉处理,工蜂会很快产卵,群内工蜂产卵后,与有王群合并就麻烦了。因此,交尾群失王后,应及早介入产卵王或成熟王台,也可从优良种群中抖蜂提一虫卵脾插入失王群中,让工蜂再筑台育王,并同时把有工蜂产的虫卵脾抖蜂换出来。如上述处理方法不成功,那只能与有产卵王的群合并。笔者以前饲养意蜂,现改养中蜂,经过几年饲养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其中对中蜂交尾失王工蜂产卵后巢脾的处理,用过多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
12.
刘树峰 《中国蜂业》2003,54(4):32-32
把工蜂产卵群加上继箱 ,巢、继箱之间加上纱盖 ,继箱开后巢门。之后从蜂场提一群有 4~ 5框蜂的新王群放在继箱内。此后每隔 3~ 4天从继箱新王群提 1张产满卵的巢脾 (不带蜂 )到巢箱 ,换出 1张有工蜂卵的巢脾 ,同时在继箱补入 1张产卵空脾。如此换脾 ,直到将工蜂产卵群原有卵虫都换出后 ,即可抽出纱盖 ,换上隔王板 ,关闭后巢门 ,工蜂产卵即可停止。工蜂产卵群中提出的卵虫脾放入冰箱内冻死卵虫蛹后 ,还可加在正常蜂群中利用。工蜂产卵群处理的又一方法!河北平山县胡镇转嘴村,050403@刘树峰  相似文献   

13.
我曾亲历过蜂群失王后,工蜂的疯狂产卵,几次诱王及导人王台后都以失败而告终。最后是让这些产卵的工蜂造脾,以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14.
<正>饲养中蜂一定要控制"分蜂热",培育强群。只有强群、大蜜源才能夺高产。下面是我培育中蜂强群的一些体会,供蜂友参考。1零星蜜源以繁殖为主中蜂善于采集零星蜜源,若以大群采零星蜜源那是大材小用,不但采不上蜜,而且群势还会下降,原因是采不到蜜,群内还要承受很大的哺育任务,致使中蜂王产卵量下降。为了发挥中蜂的强项,只有在零星蜜源期将蜂群组成2~3框小群,带上新王组成繁  相似文献   

15.
去年刺槐前育王后,新王出台前1天,用自制铁纱王笼将王台扣在需换王和不换王的继箱蜜粉脾上,到新王应出台的第2天检查时,将个大体壮、行动活泼、足翅齐全的让其交尾,立即给该箱做好记号,不合格的应开笼废除.  相似文献   

16.
孙群 《中国蜂业》2019,(6):22-22
<正>2018年8月17日,晴,25℃~35℃,外界有瓜类零星蜜粉源。我有1箱黑环系蜂失王后工蜂产卵,卵开始化虫,群势4脾,正好做观察实验。观察工产蜂是否有如下行为:(1)工产蜂的恋脾情况;(2)介王后,工产蜂有无杀王行为;(3)介王成功后,工产蜂是否继续产卵;(4)介王接受后,工产蜂有什么行为变化。实验过程:空继箱里放4张空脾,把工产群  相似文献   

17.
张功勋 《蜜蜂杂志》2005,25(12):15-16
(1)选哪种蜂王省饲料?有人说:浆王耗蜜量大,想选一种能节省饲料的蜂王。首先要弄明白浆王为什么耗蜜量大。浆王不管是否有蜜源都一个劲地产卵,幼虫多。幼虫又是蜂群耗蜜的主体,还需要一定数量的蜜蜂来哺育。与有蜜源就积极产卵,无蜜源就降低产卵量的品种相比,浆王群消耗饲料当然就多。不让蜂王产卵不就省饲料了嘛。我用“分区法”搞过浆王与蜜王(乌克兰)的产值对比,枣花流蜜期浆王比蜜王少采蜜20%,而浆王产的浆却超过蜜王蜜产值的50%。因此,养蜂不能光看投入,而要看产出,养蜂业的产出总比投入多得多。为什么吝啬的养蜂员难以取得好成绩?!(2)…  相似文献   

18.
<正>春季气温低,开箱检查蜂群的次数较少,时间长了一旦发现失王,往往是工蜂已大量产卵,这时如果给蜂群介绍产卵王,成功率较低且产卵王来源紧缺。但春季是自然王台较丰富的季节,此时给工蜂产卵群介绍王台就方便多了。可是如果不对蜂群进行适当处理,介绍入箱的王台同样存在被蜂群排异的风险,造成介台失败。现推荐本人近年来试用多次都能成功的一种介入王台的操作方法,以期抛砖引玉,与众蜂友共勉。1换箱换脾工蜂产卵群有本群的独特气味维持无王的状态,  相似文献   

19.
施跃金 《中国蜂业》2004,55(2):24-24
取一根14cm长、粗细略大于王笼棍的竹签或废弃的隔王板竹签,在约5cm处一头环型轻切一刀,并将该段削细刮圆,能较松地穿过王笼塑料孔即可,但不能太松以免跑王.  相似文献   

20.
用若干个结构、式样、大小、尺寸完全相同的单元箱,将蜂群饲养在这些单元箱内,然后根据不同的需要,把它们以各种方式进行组合,“堆砌”成各式各样的多王群体。在生产期,可将多个新分群、弱群组合成强群、超级强群进行生产;到分蜂季节,又可把这些多王群体拆散成单王群、弱群,用于组织交尾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