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9 毫秒
1.
龙脑香科 (Dipterocarpaceae) 是我国濒危植物类群,目前野生群落数量急剧下降。人工混交林 模式是拯救濒危植物的有效途径,但目前有关龙脑香科混交林的技术手段尚不完善。文章以 4 种龙脑香 科树种——望天树 (Parashorea chinenesis)、青梅 (Hopea hainanensis)、坡垒 (Vatica mangachapoi)、具翼龙 脑香 (Dipterocarpus alatus) 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与红锥 (Castanoposis hystrix) 和桢楠 (Machilus chinensis) 在相同面积的试验地内进行 1:1 数量的混交种植并对两块试验地进行两年(2018-2019 年)相同的补苗、 人工抚育和追肥措施。研究发现与红锥混交种植的龙脑香科树种的树高和地径值显著高于与桢楠混合种 植的龙脑香科树种。此外,4 个龙脑香科树种的长势差异明显:望天树和青梅的树高和地径在红锥混交林 中皆高于桢楠混交林,而坡垒和具翼龙脑香的树高和地径在两块试验地中差异小。  相似文献   

2.
<正>约7000万年前,龙脑香科植物来到新生的喜马拉雅山南麓和东南亚,在沧海桑田的变迁中,成为今天东南亚的巨树之海、亚洲热带雨林的标志。在中国也有少数龙脑香科植物,包括娑罗双在内的部分龙脑香科成员适应了干旱气候,从常绿变成了落叶的习性。在有明显雨季和旱季的区域,甚至在冬季凉爽但湿润的山地,也有龙脑香科植物开枝散叶。由于龙脑香科植物的种子脱水后很难萌发,生境一旦遭到破坏,高大的建群物种往往很难恢复。这些历经沧桑的巨树们此刻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危机。  相似文献   

3.
菲律宾低地雨林中龙脑香植物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价值。本研究对10种共生于菲律宾东北部帕拉南中龙脑香林中植物性状及种群动态进行了调查。对一个8 hm2固定样地进行了4次树木清查(1994年,1998年,2004年和2010年)。结果表明,虽然3组不同直径间的龙脑香植物的性比叶面积和叶片含水量有差异,但他们的生长率、死亡率和更新率随时间的变化差异并不明显。这些植物性状变化可能解释龙脑香科植物种群间的共存机制。本研究有助于增加我们对菲律宾龙脑香林种群动态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纯热带分布的龙脑香科(Dipterocarpaceae)所属种类,不少是亚洲和一部分非洲赤道雨林的特征树种,而且还可以生产大径级商品材称著于国际市场。龙脑香科树种在我国分布的不断被发现,对研究其属种分布和我国热带森林类型,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不同光照和土壤水分对3种龙脑香科植物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和2008连续两年的1月、10月,分别采集云南龙脑香科的东京龙脑香、望天树、狭叶坡垒的种子,将种子在不同光照(20%、40%、60%和80%)和不同土壤水分(土壤含水量20%、40%、60%和80%)条件下进行种子萌发试验,研究不同光照和土壤水分对3种植物种子发芽率和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龙脑香科植物种子发芽率在光照强度为20%、40%时较高,80%时较低;种子发芽率在土壤含水率60%时较高,80%和20%均较低;在同等条件下,狭叶坡垒种子发芽率最高,最高时可达88%,东京龙脑香种子发芽率最低,最低时仅为9%;在相同条件下,3种云南龙脑香科植物苗木生长最快的为狭叶坡垒,15个月苗龄苗高为86 cm,地径达1.23 cm。  相似文献   

6.
龙脑香科(Dipterocarpaceae)是东南亚热带雨林的一个优势科,属古热带成分,有25个属约590余种。除2属分布在热带非洲外,其余23个属均分布在亚洲热带地区,而热带美洲则无。由于这个科的热带性比较强,因此,有的学者把龙脑香科树种的有无和在群落中的个体数量常作为识别东南亚热带雨林的首要依据;有的则以我国龙脑香科树种的贫乏而怀疑中国是否存在真正的热带雨林。由此可见,在对东南亚热带植被区系的研究中,植物学家对龙脑香科树种的  相似文献   

7.
珍稀濒危树种望天树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望天树(Parashorea chinensis)又名擎天树,隶属龙脑香科,是我国特有的一级濒危保护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云南和广西热带季雨林海拔1 000 m以下的湿润沟谷[1]。由于望天树分布狭窄、种子寿命较短、自然萌芽更新较难,加之大量地开发和利用,使其生境受到了很大程度的破坏。20世纪70年代初在我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的热带雨林中发现望天树,1977年确定其为新物种,1984年列为我国首批8种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之一[2]。望天树的发现,以及其他龙脑香料植物  相似文献   

8.
毛坡垒     
毛坡垒是在我省发现的热带稀有珍贵树种,材性优良,树干所产树脂也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毛坡垒等龙脑香科树种的调查研究,对我国热带植被研究和热带植物资源利用也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毛坡垒现存资源稀少,应严加保护并积极发展。  相似文献   

9.
2002年从泰国和越南引进缠结龙脑香、蛇羯布罗香、小瘤龙脑香、具翼龙脑香、钝叶娑罗双、泰国娑罗双和香坡垒等7种龙脑香科树种,对种子的采集、处理、运输、播种育苗等开展了系列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树种种子保存条件和时间差别很大,发芽率差异明显,最高的发芽率可达100%,最低的为27%;在广州地区,苗木能在自然条件下正常生长发育,且生长较快,生长量普遍超过用作对照的乡土阔叶树种木荷和香樟,且苗木健壮、生机旺盛,特别能忍受干旱的环境和气候条件,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热带珍贵树种——擎天树北移引种抗逆性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擎天树(Parashorea chinensis var. kwangsinensis)为国家二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区南部北热带季雨林地带海拔250~750米的石灰岩及带钙质的平而关砂页岩山地,是我国典型的热带常绿高大稀有珍贵的龙脑香科赛沙罗双属植物新种。自五六十年代,我区林业和植物科学研究工作者先  相似文献   

11.
我国干旱、半干旱沙区广泛采用种植植物的措施固定流沙,因其可以更持久地、可持续地发挥防护效能。固沙植物以多年生灌木、半灌木和草本植物为主,不仅可以良好地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而且具有较高的生态经济价值。研究优良固沙植物的饲用价值、绿化价值以及药用价值,对合理开发利用沙区植物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中回顾了我国不同优良固沙植物的资源分布情况,综述了沙区植物资源利用概况,包括沙质地区固沙植物的饲料资源、绿化资源以及药用资源利用,探讨了我国固沙植物资源利用过程中的不合理现象及存在问题,提出固沙植物资源的可行性保护措施,为充分发挥沙区植物资源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的生态效益以及最大限度地提高当地的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基于国内外对于槭属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及其研究成果,概述了槭属植物种类、分布以及中国东北地区槭属植物资源状况,结果表明:槭树植物在东北地区原生分布种有10种,分别为簇毛槭、茶条槭、小楷槭、白牛槭、色木槭、假色槭、青楷槭、拧筋槭、元宝槭和花楷槭;糖槭、银槭、三角槭、羽扇槭、鸡爪槭5种为引进栽培种。东北槭属植物资源具有重要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动物运动场的地被植物对动物福利、展示效果、生态效益有着重要意义。为了科学地开发利用现有地被植物资源,提高动物运动场的生态展示效果,实施更有针对性的管护手段,对北京动物园动物运动场地被植物进行实地调查。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地被植物的生长状况、观赏特性及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及分级。结果表明,涝峪薹草等25种地被植物开发利用价值高,泥胡菜等27种开发利用价值较高,天名精等20种开发利用价值较低,枸杞等11种不具有开发利用价值。根据评价结果对7个具有代表性的动物场馆的23个室外运动场进行聚类分析,按不同管护特征将其分为易于管理、较好管理、不好管理、难以管理四类。  相似文献   

14.
中国松属(Pinus)植物花粉的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松属(Pinus)中的一些植物是组成我国大面积针叶林的重要树种,其花粉资源异常丰富。当前国内已把花粉开发利用的目光转向松属中几种资源量大的树种花粉上。本文从松属花粉的结构特点;目前已开发利用的几种松属植物花粉的成分和功能;松花粉的采收和贮存技术;松花粉的加工利用技术及其工艺等方面,较全面地论述了当前我国松属植物花粉开发利用的研究状况和水平。并提出了今后在深入开发利用上应加强的试验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广东省有野生珍稀濒危植物75种,占全国珍稀濒危植物总数(388种)的19.3%,其中的66种具有比较明显的经济用途,包括用材树种46种、药用植物22种、观赏植物20种、油料植物7种、芳香植物6种。文章概述了广东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基本特性和用途,并对其开发利用和保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我国西南地区碳酸岩分布广泛,山脉纵横,地质情况复杂,受太平洋暖湿气流和青藏高原冷空气影响,形成了丰富独特、类型多样、成份复杂的药用植物资源。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在扭转区域产业结构、维持生态建设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以及维护国家药用植物资源安全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中基于文献资料和野外踏查,系统总结了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木本、藤本、草本主要药用植物的种类和开发潜力,从资源状况、生态治理、产业发展3个方面探讨了药用植物资源的利用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从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发掘、综合开发利用、引种驯化和良种培育、人才培引和自主创新4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期为实现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和地区植被修复重建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莸属(Caryopteris)植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莸属植物约15种,分布于亚洲中部和东部,尤以中国最多.文章对中国莸属植物的资源分布、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观赏特性、园林应用形式、繁殖和栽培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和利用现状进行综述.鉴于莸属植物生态效益和绿化美化价值日益受到重视,对其观赏价值开发和利用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8.
陆良县杜鹃花属植物资源及其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彦  陈培荣  高维全  赵荔 《绿色科技》2021,(7):154-157,159
为了有利于陆良县杜鹃花属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开发,通过调查、访问、重点野外实地考察和查阅相关资料等方法,对陆良县杜鹃花属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及其利用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和归纳总结。初步确定了陆良县共有杜鹃花科5个属25种,分属于金叶子属、白珠树树、珍珠花属、马醉木属、杜鹃花属。重点对杜鹃花属植物进行了形态描述、编制分种检索表,并对其应用现状及潜在利用价值进行了分析,为永续利用和合理开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梾木属种质资源利用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木属植物共42种。我国有24种,主要分布于西南部。湖南有6种,即:小木、木、毛、长叶木、华南木和光皮木。作者介绍了山茱萸科木属植物生物学特性及栽培繁殖技术,对木属植物潜在的经济价值也做了概括。预测木属植物将来可成为一种新型的可再生能源植物、美化观赏植物以及绿化园林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