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结合岩心、薄片、测井以及孔渗试验数据,分析了塔北隆起西部库姆格列木群底砂岩段储层特征,探讨了储层物性的控制因素。研究表明,底砂岩段储层岩石成分成熟度较低,孔隙类型以原生粒间孔、次生溶孔为主;依据储层物性及孔隙结构特征可将其划分为3类,其中Ⅰ类储层物性最好,Ⅲ类储层物性最差。底砂岩段4个砂组储层物性差别较大,3砂组物性最好,以发育Ⅰ类储层为主,1砂组储层物性最差,以发育Ⅲ类储层为主。储层物性主要受沉积微相和成岩作用的共同控制,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砂岩储层物性明显优于滩坝砂岩;压实作用对储层破坏较小,硬石膏胶结是储层致密的关键因素,溶蚀作用对储层物性的控制与原生孔隙发育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2.
针对西湖凹陷平北区平湖组储层主控因素不明的现状,采取物性测试、铸体薄片、扫描电镜观察与地质统计等手段开展了储层特征研究。镜下鉴定表明平北斜坡带(图1)平湖组(E2p)储层岩石类型以长石岩屑质石英砂岩为主,颗粒分选和磨圆度较好;孔隙主要以粒间溶孔为主,并保存一定量的原生孔隙;储层物性在中深层以中孔中渗储层为主,在深层、超深层以低孔低渗储层为主,但仍发育大量的优质储层。储层发育主控因素研究表明,沉积微相决定了储层的原始储集条件,厚层潮道和河口坝物性较好,薄层砂坪和混合坪物性较差;溶蚀作用有助于形成次生孔隙,是最重要的建设性成岩作用;超压与烃类充注降低压实作用及胶结作用对原生孔隙的破坏,是研究区深层仍然保存有优质储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从岩石学特征、孔隙特征、喉道类型、孔喉关系4个方面对洛带气田蓬莱镇组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其储层特征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研究区主要为岩屑石英砂岩,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较高,粒度以细粒为主,分选中等;以粒间溶孔、原生粒间孔为主;储层孔隙度主要集中在3%~15%,渗透率大部分大于0.2mD;储层为孔隙型储层;研究区分布面积最广的为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微相;成岩作用主要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奥陶系白云岩储层孔隙结构,通过分析储层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储集性能和孔喉结构,划分储层孔隙类型,探讨了优质储层的孔隙演化特征与形成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优质储层主要为白云岩类,储集空间为溶蚀孔隙、晶间孔隙及宏观裂缝与微裂缝;储层孔隙度及渗透率不服从正态分布,马五11~马五31、马五33、马五24小层物性好于其他层位,其孔隙结构可分为4大类(以粉晶晶间孔为主的储层、以细晶晶间孔及溶蚀孔为主的储层、以微孔为主的储层、以微裂缝为主的储层)共9小类;储层可划分为单重介质储层、双重介质储层、多重介质储层3类;研究区油气流体在不同孔隙结构骨架内的渗流行为主要受控于成岩相和沉积相,淡水溶蚀程度和白云石结晶程度决定了物性条件的优良程度,优质储层主要发育在中、下奥陶统风化壳古潜水面之下.  相似文献   

5.
对储层岩石学特征(主要包括岩石类型、碎屑组合特征及填隙物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在孔渗、压汞、常规薄片及铸体薄片鉴定的基础上,对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及孔喉特征、孔隙的演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砂岩成份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低;该区东营组储层从低孔低渗到低孔特低渗储层到高孔高渗储层均发育;纵向上,储层物性总体上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储层总体上较好,以原生粒间孔为主,粒间溶孔常见,主要为粒间溶蚀扩大孔;储层物性主要受控于沉积因素,而受成岩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针对辽河盆地J16块地区勘探开发前景,为寻找有利油气储层,在沉积相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岩心观察,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对取心井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J16块于楼油层为扇三角洲沉积,储层物性以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最好;储层岩石类型以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总体具有中高孔、高渗的特征;其储集空间以原生粒间孔和次生溶蚀孔、晶间孔及裂缝为主;沉积作用对储层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岩石类型、沉积微相等方面来控制体现的;经过强烈的压实、压溶和胶结等成岩作用的改造,储层物性明显降低,而埋藏期长石颗粒的溶蚀使得储集空间变好;构造活动中裂缝的发育有利于储层物性的改善,对形成有利储层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对四川盆地嘉陵江组沉积背景认识的基础上,根据川东北通南巴构造河坝区块嘉二段钻井岩心的宏观和微观特征,结合孔隙度和渗透率资料对其储层特征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总结出河坝区块嘉二段储层的岩性特征、物性特征、储集空间类型及储层的纵横向展布。结果表明,河坝区块嘉二段储集岩主要为粉晶残余(藻)砂屑白云岩和细-粉晶白云岩2大类;孔隙类型主要以晶间孔、晶间溶孔、粒内溶孔为主,储层以低孔、低渗为主,储集空间类型以孔隙为主,且裂缝是储层的渗滤通道,组成裂缝-孔隙型储集空间类型;储层纵向上主要发育于嘉二^2亚段,横向上嘉二^2亚段储层以河坝1井最为发育。在储层特征研究的基础上,从沉积环境、成岩作用和构造破裂作用3个方面综合分析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8.
准噶尔盆地莫北油田莫116井区三工河组储层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莫116井区取心井资料、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等观察,结合综合录井资料及地震资料分析研究,对莫116井区三工河组岩石学特征、储层物性、孔隙类型及孔隙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莫116井区三工河组岩性主要为长石质岩屑砂岩,孔隙度类型主要以剩余粒间孔和原生粒间孔为主;J_1s_(2/2)较J_1s_(1/2)物性好,孔隙度和渗透率相关性较好;J_1s_(1/2)为小孔细喉道的较差储层,J1s为中孔中细喉道的中等储层。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华庆地区延长组长63储层岩心和铸体薄片等进行观察,结合测井数据分析,对其岩石学特征、孔隙类型、储层孔渗特征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63油层组储层岩石以长石砂岩为主;孔隙类型主要为次生孔隙的粒间溶孔和粒内溶孔;储层孔渗特征表现为中低孔特低渗;中-细粒长石砂岩物性相对较好;粘土矿物和千枚岩岩屑含量增高,碎屑组分稳定成分降低,基质含量增高,孔隙不发育,导致物性变差;各成岩作用中,溶解作用对储层物性起建设性作用,压实作用和碳酸盐胶结作用对储层物性起破坏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岩心观察的基础上,综合物性分析,对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吉7井区二叠系梧桐沟组储层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吉7井区梧桐沟组储层具有排驱压力和中值压力较高,中值半径和平均毛管半径较小,孔隙结构较差的特征;储集层的孔隙类型以剩余粒间孔为主,其次为粒间溶孔和原生粒间孔及粒内溶孔;吉7井区有利储层为中孔中细喉道的中等储层,梧二段为吉7井区主力油层。  相似文献   

11.
石西地区八道湾组已对12口井、21个层位进行了试油,在射孔井段较大的条件下,各井段产液量普遍极低,且无一口井获得工业油气流。在老井油层复查中,共发现6口井有油层,但都位于圈闭边缘或圈闭外。对石西地区八道湾组进行了孔隙度和渗透率分析,结果表明八道湾组属于低孔特低渗至特低孔超低渗储层,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导致油气在储层内的侧向运移不通畅。  相似文献   

12.
宝浪油田属于低孔低渗和低孔特低渗碎屑岩油藏,储层整体物性差,三工河组部分储层岩石的相对渗透率曲线出现当含水饱和度大于60%后,随着含水饱和度的增加,水相渗透率降低的异常现象。为了解释这种异常现象,通过室内评价试验以及储层矿物组成分析,认为相对渗透率曲线异常现象是由于储层岩屑和水敏性矿物含量高,水敏现象严重,从而导致相对渗透率曲线异常。  相似文献   

13.
致密砂岩油藏是塔里木盆地石油增储上产的重要资源基础之一。台盆区志留系柯下段是近几年新发现的一套海相碎屑岩含油气储盖组合,储层为典型致密砂岩。依合2A井是新钻探的一口重要的区域探井,该井在志留系柯下段获良好油气显示,通过该井系统取心、取样分析,使深入研究这套致密储层特征成为可能。通过对岩心样品进行岩石薄片、物性、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和黏土矿物等系统测试分析,详细研究了柯下段致密含油砂岩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研究表明,柯下段致密砂岩储层主要为细粒、细—中粒岩屑砂岩,岩屑含量高,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中等;为特低—超低孔、特低—超低渗储层;孔隙类型主要为晶间孔、粒内孔等微孔隙,次为粒间孔;孔喉结构为细孔 —微孔微细喉型,根据毛细管压力曲线的特点可分为4类。造成储层致密的主要控制因素是强烈的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以及较弱的溶解作用,使得孔隙不发育,同时黏土矿物含量较高,孔隙空间和结构进一步变差,储层渗透性进一步降低,并具较强敏感性。  相似文献   

14.
根据钻井取心分析测试、岩石薄片和扫描电镜观察等手段,对南堡凹陷高南地区东营组成岩作用和次生孔隙发育特征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划分了成岩阶段。研究结果表明,东营组碎屑岩地层经历了强烈的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复杂的交代作用和多期次的溶蚀作用,原生孔隙大部分被破坏,主要以次生孔隙为主,长石的溶蚀是储层中次生孔隙形成的主要原因。从早成岩B期到中成岩A1期,有机质成熟过程、粘土矿物转化等造成的酸性地层水介质,使东营组碎屑岩储层在纵向上主要发育3个次生孔隙发育带。粘土矿物的结晶、石英次生加大作用及碳酸盐胶结物的沉淀对孔隙度的降低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渤中凹陷西次洼427地区西部陡坡带为主,开展了石南陡坡带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下的沉积体系研究和岩性圈闭识别研究。研究发现,渤中凹陷西次洼427地区西部陡坡带东营组发育3个4~5级基准面旋回,基准面旋回控制砂体发育,地震相、地震属性和地震反演均表明,基准面上升旋回的下部是砂体发育的有利位置,砂体富集,每期砂体向西尖灭,形成岩性侧向尖灭型岩性圈闭,且每期旋回形成的岩性圈闭叠合性好。该岩性圈闭通过勘探实践获得了巨大成功,对渤海海域其他类似地区的岩性勘探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低孔低渗气层岩样的试验研究,分析了在不同压力条件下该类岩心的孔隙度、渗透率以及声电参数的变化,并从理论上分析了其变化机理。试验结果表明该类岩心的孔隙度和渗透率随压力增大呈近指数规律下降。  相似文献   

17.
The Hata Member of the Bouri Formation is defined for Pliocene sedimentary outcrops in the Middle Awash Valley, Ethiopia. The Hata Member is dated to 2.5 million years ago and has produced a new species of Australopithecus and hominid postcranial remains not currently assigned to species. Spatially associated zooarchaeological remains show that hominids acquired meat and marrow by 2.5 million years ago and that they are the near contemporary of Oldowan artifacts at nearby Gona. The combined evidence suggests that behavioral changes associated with lithic technology and enhanced carnivory may have been coincident with the emergence of the Homo clade from Australopithecus afarensis in eastern Africa.  相似文献   

18.
迪北地区侏罗系阿合组属于致密裂缝性砂岩储层,沉积相类型以辫状三角洲平原为主,岩性复杂,粒度变化大,岩石骨架受多种矿物影响。利用元素俘获测井(ECS),结合常规测井资料分析岩性对储层有效性的影响,为评价储层孔隙度提供准确的骨架参数。同时,裂缝是改善该区储层渗透性的重要因素,裂缝的发育程度决定了储层的渗流能力,引入EARTH IMAGER新型油基钻井液成像测井仪,并利用岩心标定成像,有效解决了裂缝的识别问题。  相似文献   

19.
王玉珍  刘永信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0):9543-9546
东营市有盐渍化土壤面积44.29万hm^2,盐生植物种类200多种。介绍了东营市的主要耐盐植物种类,有耐盐药用植物、耐盐蔬菜、耐盐绿化树木、耐盐工业用原料、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并且对耐盐植物的开发及利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