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确定环江香猪妊娠早期胎儿体重与胎液生化参数的关系,为揭示宫内发育迟缓的发生机制及探寻其防治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体重35—40 kg的雌性环江香猪,7头,单栏饲养,每栏1头。配种第45天,颈动脉放血处死并解剖,分别称取胎儿、胎盘和子宫的重量;对每头母猪各选取2只体重最大和最小的胎儿,采集与胎儿对应的母猪羊水、尿囊液和胎盘,-20℃保存备用。【结果】与体重最大胎儿相比,体重最小胎儿的体重及母体胎盘重、子宫重和羊水+尿囊液体积分别低23%、62%、41%和39%(P<0.05),羊水总胆固醇浓度高30%(P<0.05),尿囊液丝氨酸、丙氨酸和酪氨酸浓度分别低58%、44%和29%(P<0.05),而赖氨酸、精氨酸和苏氨酸浓度分别高25%、40%和114%(P<0.05);胎盘总蛋白质含量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分别高39%和70%(P<0.05),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低22%(P<0.05)。【结论】妊娠早期胎儿体重大小与部分生化参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用加拿大产 AMI- 90 0型兽用超声诊断仪 ,5MHz 线阵扫描探头 ,进行奶山羊、兔妊娠诊断及胎儿发育观察。羊 :妊娠后 2 1天探到胚囊 ,妊娠 2 3天出现胎体反射 ,妊娠 2 4天探到胎心搏动。妊娠 40天时能分清胎头和躯体 ,妊娠42天时胎儿颅骨出现反射 ,出现胎动 ,妊娠 45天时颅骨反射明显 ,妊娠 50天头部固有形态比较清晰。妊娠 53天时胎动明显 ,胎儿头颈、四肢、肋骨已有较清晰的轮廓 ,胎体长 3.6~ 3.8cm。妊娠 60天时胎儿体长 3.9~ 4.3cm,妊娠 70天胎儿体长 4.7~ 5.6cm。兔早期妊娠及胎体变化 :妊娠 8天探到了胚囊。妊娠 1 4天前胚囊增长平均每天 0 .1 cm。妊娠1 8天可见胎儿脊柱和胎心搏动 ,妊娠 2 0天胎头躯体轮廓已比较清晰 ,胎体约 0 .78cm× 0 .89cm,出现胎动 ,胎心搏动明显。妊娠 1 5~ 2 0天时胚囊平均每天增长 0 .1 5cm。  相似文献   

3.
用加拿大产AMI - 90 0型兽用超声诊断仪 ,5MHz线阵扫描探头 ,对奶山羊、兔进行妊娠诊断及胎儿发育观察。结果表明 :羊在妊娠后 2 1天探到胚囊 ,2 4天探到胎心搏动 ,40天时能分清胎头和躯体 ,45天时颅骨反射明显 ,50天头部固有形态比较清晰 ,53天时胎动明显 ,胎儿头颈、四肢、肋骨已有较清晰的轮廓 ,胎儿体长 3.6~ 3.8cm ,60天时胎儿体长 3.9~ 4.3cm ,70天胎儿体长 4.7~ 5.6cm。兔在妊娠 8天探到胚囊 ,1 4天前胚囊增长平均每天 0 .1cm ,1 5~ 2 0天时胚囊平均每天增长 0 .1 5cm ;1 8天可见胎儿脊柱和胎心搏动 ,2 0天胎头、躯体轮廓已比较清晰 ,胎体约 0 .78cm× 0 .89cm ,出现胎动 ,胎心搏动明显  相似文献   

4.
精氨酸对妊娠环江香猪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精氨酸对妊娠环江香猪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体重35—40 kg的环江后备母猪10头,单栏饲养,每栏1头。配种15 d后,随机分为2组,每组5头。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83%L-精氨酸,对照组添加1.71%L-丙氨酸(等氮对照)。配种第45天,称取母猪体重,颈动脉放血处死母猪,收集血液,肝素抗凝,离心分离血浆;解剖母猪,记录胎儿数量、重量和存活率,采集羊水、尿囊液和胎盘,-20℃保存,用于实验室分析。【结果】结果表明,精氨酸组与丙氨酸组相比,胎儿平均个体重和黄体数分别提高14.4%(P<0.05)和6.0%(P>0.05),胎盘粗脂肪含量降低14.7%(P<0.05),羊水和尿囊液中精氨酸的浓度分别提高65.0%和79.1%(P<0.05),尿囊液中赖氨酸浓度降低28.3%(P<0.05);血浆和尿囊液中NO的含量分别提高22.9%和66.3%(P<0.05),胎盘中总NO合酶、诱导型NO合酶和结构型NO合酶的活性分别提高75.5%、61.7%和84.5%(P<0.05)。【结论】提示精氨酸通过促进胎盘一氧化氮的生成促进妊娠母猪早期胎儿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5.
1.妊娠期母猪的代谢及增重母猪在整个妊娠期代谢活动增强,代谢率增加10%-15%,后期更高,达到30%。胎儿的生长发育有一定规律,一般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妊娠开始至60-85天为前期阶段,此期主要形成胚胎的组织器官,胎儿本身绝对增重不大,而母猪自身增加体重较多;妊娠70天或85天至妊娠结束为后期阶段。此阶段胎儿增重较快,初生仔猪重量的70%-80%在妊娠后期完成。胎盘、  相似文献   

6.
采用湖北白猪优质系,选取自杂交一代开始到第三世代各阶段共379头猪只的生长肥育资料和75头猪只的屠宰测定资料,进行了生长肥育和胴体性能的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白猪优质系90kg左右体重的屠宰率可达75%,瘦肉率可达59%,肌内脂肪含量也在3%以上,说明选育群生长肥育性能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分析表明,湖北白猪优质系的结束体重与结束日龄、全期日增重、背膘厚和前期日增重有较大程度的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9、0.53、0.35和0.31;屠宰体重与屠宰率和眼肌面积相关程度较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39和0.33.与瘦肉率、脂率、板油率和肌内脂肪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9、0.22、0.18和0.21:瘦肉率与脂率、板油率、胴体膘厚和肌内脂肪有较高的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0、-0.66、-0.47和-0.35,与眼肌面积有较高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8,这提示选育工作要注意兼顾瘦肉率和肌内脂肪的选择.结果还表明,湖北白猪优质系的最适上市体重为90 kg.  相似文献   

7.
一、配种特种野猪1年平均产仔2~2.5胎,每胎8~16头。配种时间以6~7月龄、体重60~70千克为宜。1.适时配种。母野猪能顺利接受爬跨,或阴户从鲜红色变为暗紫色,从肿胀变为稍皱缩,或配种员用手按压猪后  相似文献   

8.
试验选用用于繁殖相同公牛的经产肉母牛,旨在检测妊娠早期母体营养不良以及随后营养补偿对胎盘血管生长和血管生成因子表达的影响。在妊娠的第30~125天,对照组选择怀有雌性胎儿的30头母牛按照NRC营养需要量饲喂;营养限饲组(NR)饲喂量低于NRC需要量,以降低试验牛的体重。妊娠第125天时,分别从对照组和NR组选择10头牛屠宰,用于检测:在妊娠第125~220天时,NR组剩余的5头牛补偿饲喂,使其在妊娠第220天达到一定的体况分值(BodyConditionScore,BCS),并与对照组(5头牛)同期体况分值相同。从妊娠第220~250天,所有牛都被饲喂对照组日粮,在妊娠第250天,对照组和NR组剩余牛被屠宰并剖检:剖检时,经肉阜和子叶动脉灌注使胎盘固定,用于检测毛细血管密度;将子叶(胎儿胎盘)和肉阜(母体胎盘)放于液氮中迅速冻结。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胎儿期绵羊肌纤维的形成与发育规律,揭示德国美利奴羊胎儿期骨骼肌的组织学生长发育特征。【方法】选择妊娠期第75天(D75)、第105天(D105)和第135天(D135)的胎羊,测定其体长、体高和体质量;采集背最长肌,进行组织切片和HE染色,统计不同发育阶段胎儿单位肌纤维数量、直径和密度;应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不同发育阶段背最长肌中快/慢肌纤维的类型和密度。【结果】随着怀孕母羊妊娠时间的增加,从75~135d胎儿体质量增长近17倍,体长、体高增加近1.5倍;单位肌纤维数量总体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在105d时单位面积肌纤维数量最高;肌纤维直径于妊娠75~105d增长幅度较为平缓,105~135d增长速率明显变大;早中期发育主要以慢肌(Ⅰ型肌纤维)为主,后期发育主要以快肌(Ⅱ型肌纤维)为主。【结论】德国美利奴羊胎儿肌纤维数量在妊娠105d时达到峰值,且此时肌纤维数量基本恒定,是肌纤维从肌增生转为肌肥大发育的关键时期,早中期发育主要以慢肌(Ⅰ型肌纤维)为主,后期发育主要以快肌(Ⅱ型肌纤维)为主。  相似文献   

10.
肉猪 猪的生长发育规律是前期增重慢,中期增重快,后期增重又变慢.一般达到100千克时,日增重开始下降,当达到150千克以后很少增重.猪的出栏体重过大,日增重少,耗料多,成本高;出栏体重过小,虽然省料,但屠宰率低,肉质差,效益也不好.从胴体品质看,我国的地方早熟品种在体重75千克左右时出栏最适宜;以本地猪为母本、外来瘦肉型猪为父本的二元或三元杂种猪,7~8月龄、体重达90~100千克时出栏屠宰最适宜.  相似文献   

11.
超声显像检查蒙古绵羊早期胚胎发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9头妊娠的蒙古羊分为两组,用带5MHz直肠探头的B型超声波诊断仪进行早期胚胎发育的系统观察,Ⅰ组4头从妊娠20~60d每周探查3次,Ⅱ组5头从妊娠30~60d每周探查2次,60~90d每周探查1次。测量了胎儿冠病-臀长、头长和胎盘直径。观测了胎心搏动、胎动、胎儿骨骼的声反射、充有液体的胃和膀胱、脐带及阴囊。结果表明:1.从超声影像学特点观察,妊娠前3个月胎儿发育,大体可分为1月龄时的胎体模糊和胎心搏动,2月龄时的显出胎儿固有形态和出现胎动,3月龄时的胎骨骨化、胃肠和泌尿系统功能活动3个阶段;2.根据胎儿体长、头长和胎盘直径可预测胎龄,但只适用于妊娠20~86d。如果结合不同阶段胎儿发育的影像学特点进行综合判断将更为科学;3.妊娠47d及其后,可根据探查到胎儿阴囊预测胎儿性别。  相似文献   

12.
妊娠母猪的营养及应采取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猪妊娠从配种开始,至分娩结束。饲养管理的目标就是要保证胎儿在母体内正常发育,防止流产和死胎,生产出健壮、生活力强、初生体重大的仔猪,同时还要使母猪保持中上等体况,控制适宜的营养水平。我国饲养标准规定,妊娠前期(怀孕后前80天)的母猪体重为90~120千克时,日采食配合饲料量为1.7千克,体重120~150千克,日采食为1.9千克,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11头奶牛在配种当日至配种后31日乳汁孕酮含量,之后对123头配种后17、19、21、23和25天的乳汁孕酮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空怀牛和妊娠牛在配种后17—25天乳汁中孕酮含量有极明显差异(P<0.01),此差异可作为奶牛早期妊娠诊断的依据。根据123头奶牛分别于配种后17、19、21、23和25天5次采样测定孕酮含量的结果,确定以小于8ng/ml乳汁为不孕,大于11ng/ml乳汁为妊娠,其间为可疑。以此标准来判断奶牛妊娠与否,诊断妊娠的为74头,不孕为47头,可疑为2头。经配种后奶牛又出现发情及不再发情的母牛则在配种后4个月摸胎核实,总确诊率为91.8%,其中诊断为不孕牛的确诊率为100%,诊断妊娠的确诊率为89.2%。按配种后单次奶样测定结果诊断,配种后第23天诊断的准确性为最高,总确诊率为89.8%,其中诊断妊娠的确诊率为86.5%,诊断不孕的确诊率为100%。  相似文献   

14.
每组4头体重约25公斤的杂交猪(L×DH),喂给玉米—豆饼基础饲粮或基础饲粮加30%的羊草粉。活体重达到60公斤时屠宰测定。结果表明:①饲养加入30%的羊草粉使日增重减慢,采食量增多,背骠厚变薄,达到同等体重时比对照组节约10公斤精料,却延长了15天的生长期。②高纤维饲粮使消化道鲜重增加(P<0.02),尤其结肠(P<0.001)和胃(P<0.01)的重量增加明显。大肠的长度也明显变化(P<0.05)。  相似文献   

15.
选择1981年秋产的不同日龄巴山杂交一代仔猪300头,于45日龄去势,60日龄断奶,90日龄育肥.育肥期依日龄和体重接近的仔猪按10头分圈,在统一的日粮和饲养管理条件下育肥.全群耗料量逐日记载,抽测1个圈10头猪育肥152天、193天和210天的耗料量,以资对照.1982年6月中旬,从全群中选均体重不同的6圈猪编为6组.从各组中随机抽取两头屠宰,测定屠宰品质和左测胴体分离组织的绝对重及占胴体重的相对比率,计算各组每斤活重生产瘦肉量和饲料报酬.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比利时和加里福尼亚成年母兔进行了24胎次秤重,其结果为比利时兔于配种后的10天,20天和30天分别增重183.1±78.5克,269.1±120.7克和208.8±104.0克,30天共增重661±179.4克,产仔8.5±2.4只,窝重479.3±101.0克;加里福尼亚兔于配种后的10天、20天和30天分别增重220.6±114.0克、149.4.±64.4克和244.4±116.7克,30天共增重612.2±183.6克,产仔7.7±1.1只,窝重438.2±89.2克。初步摸清了母兔怀胎后体重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1.科学安排产羔计划。母羊的初情期一般在75-90日龄,初配年龄可提早在5-7月龄、体重15-20千克时。一年两胎安排在春、秋两季配种繁殖:两年三胎的通常每8个月为一个繁殖周期,其中妊娠期5个月,哺乳期2个月,配种期1个月。对发情母羊要适时配种,自然交配时一只2-6岁的公羊可以负担20-30只繁殖母羊,人工辅助交配时公母羊比例为1:40左右。一年两胎或两年三胎,年均窝产羔数在2-4只。  相似文献   

18.
不同屠宰体重对商品猪胴体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体重30 kg左右的杜洛克与莱芜合成商品猪92头,在同一营养水平下进行育肥试验,平均体重达95~105 kg时结束,挑选符合屠宰体重的试验猪进行屠宰测定,研究屠宰体重对试验猪胴体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92~109 kg阶段屠宰,屠宰体重对瘦肉率和皮脂率影响显著;在肉质上对肌肉的脂肪、干物质和蛋白质含量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对奶牛饲养标准的制订提供依据,从1984至1985年对8,000公斤的高产奶牛进行了完整泌乳期的研究。结果表明,当精料占日粮干物质的60-65%时,日粮干物质进食量(Kg)=0.062W#+(0.75)+0.44y。产后1-7个泌乳月,扣除维持需要和体重变化后,每产1公斤标准乳消耗产奶净能为747千卡,可消化粗蛋白61克。产后0-60(或70)天为升乳阶段,体重下降了45公斤;随后进入产奶高峰期,高峰期约维持80-90天,这时体重基本保持不变;产后151-305(或141-305)天,产奶量明显下降,而体重明显增加,日增重约0.5公斤;干奶期为55-60天,当日增重为0.5-0.6公斤时对下胎产奶量和进食量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从9头来源相同的成年母猪所产137头纯种二花脸仔猪中,选择60头(公30,母30)出生日期与初生重基本一致的仔猪进行试验。试验猪从初生到6月龄每隔15天选公母各2头进行屠宰测定,6月龄到12月龄每隔60天称测体重,并选出接近平均体重的公母各2头进行屠宰测定,并从生产母猪群中选择2头成年母猪进行屠宰测定作对照。试验用瞬时生长率(GR)、相对生长率(RGR)和相关指数(R~2)分析。结果为从初生到360日龄,脊椎和四肢的各种骨骼的生长曲线形态基本一致,可用公式Y=c at~b表示。初生时脊椎骨生长强度最大(RGR=O.0919厘米/天·厘米),其次为前肢骨(RGR=O.0625厘米/天·厘米),后肢骨最小(RGR=O.0470厘米/天·厘米)。随日龄增加,各种骨骼的相对生长率不断下降,180日龄逐渐趋向一致,360日龄已十分接近。 肌肉、脂肪、皮肤的生长发育,从初生到300日龄具有某些共同的特点,其生长曲线方程可用Y=Dt~b表示。60日龄前瞬时生长率和相对生长率都不断下降:60—90日龄时生长率不断增加,相对生长率仍继续下降。 二花脸猪初生时,脂肪和肌肉的平均相对生长率最高,分别为0.7967,0.6504,其次为皮肤O.5385,骨骼最小为0.0638。300日龄时,脂肪和皮肤生长强度最大,RGR分别为0.0064,0.0055,其次为肌肉0.0048,骨骼最小为O.0017,说明后期脂肪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