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红掌是天南星科花烛属多年生草本花卉,按其生产应用领域的不同通常划分为盆花红掌和切花红掌。和盆花红掌相比,切花红掌的株型更为高大、花色丰富、花朵大、叶片大,并且花与叶片均可销售;此外,切花红掌的瓶插期可以长达1月,远远超过非洲菊、玫瑰等其他切花品种,在各类插花作品中通常作为主花材使用。切花红掌生长周期较长,定植一次可生长6~8  相似文献   

2.
在相同栽培管理条件下,对露地栽培的切花月季进行不同程度的修剪试验,并观测记录修剪后的萌芽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影响月季产量品质的因素包括萌芽率、盲枝发生率及新梢生长发育速度.不同时期的修剪影响产花周期,高温时期的修剪抑制月季萌芽,从而延长产花周期.同时,在枝条的七叶中部修剪,新发枝条从剪切到开花时间较短,切花枝的长度和直径最大,是最佳的修剪部位.随着被剪枝条直径的减小,新发的切花枝长度和直径也呈减小趋势.一般在直径≥0.59cm(±0.05cm)的枝条上施剪,才能形成符合标准长度的切花.  相似文献   

3.
通过不同体积比的粗砂、椰衣、椰糠、花生壳、谷壳的组合对中苗期红掌品种"热情"的处理,研究了不同基质配比对中苗期红掌植株的生长以及N、P、K、Ca、Mg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方为V椰糠∶V谷壳∶V花生壳=2∶1∶1的栽培基质其各项理化性状更优,且最有利于中苗期红掌的生长及干物质的积累;中苗期红掌地上部及地下部N、P、K、Ca、Mg的利用率之间无显著规律性,但上述元素的积累量也在配方为V椰糠∶V谷壳∶V花生壳=2∶1∶1的栽培基质上最高。  相似文献   

4.
 通过观测和调节大棚内的小气候,探索提高红掌切花产量的栽培管理技术。主要措施包括:在春季开始遮荫、适当通风、减少浇水以降低湿度;在夏季重点在降低棚内温度,采用进一步增加遮荫减少光照、增加浇水降温同时在棚顶淋水降温;秋季以增加浇水次数提高湿度为主;冬季减少遮荫、适当增加光照、加强密封保暖,低于10℃时人工加温,提高温度。以及适当的水肥管理。使红掌可以在深圳安全度夏、度冬,一年四季均可正常生产红掌切花。为红掌切花在我国尤其是在华南地区开展大规模生产总结出一套简便易行的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5.
稻田野慈姑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水稻产量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晚季稻田自然生长条件下,观测野慈姑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其不同密度对移栽水稻产量影响,结果表明:晚季稻田耙平后约30 d野慈姑出苗达高峰期,历期约46 d;野慈姑绿叶和总叶数呈逐渐上升-稳定-下降的消长动态,新叶生长速度为每3d平均长0.5~0.8叶,新叶生长过程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不同生长期叶片平均长度、宽度分别为8....  相似文献   

6.
<正> 百合为百合科多年生宿根植物,其植株挺秀,花大色艳,寓意高雅,吉祥如意,是目前国内外的主要切花品种之一,栽培类型主要有亚洲百合杂种系,东方百合杂种系与麝香百合杂种系三类。其栽培技术要点为: 1 种球选择及处理。百合切花生产种球应选生长健壮、无病虫害、通过小鳞茎复壮的1—2年生新球。适宜的种球大小为:亚洲百合周径12~14cm。东方百合周径14~16cm,麝香百合周径12~16cm。收获的种球,先进行种球消毒,然后用7~13℃低温冷藏,44~45天打破休眠,即可种植。此外种球的选择亦应考虑品种的适应性、花色、生长周期等因素。如红色花百合品种市场价格常优于黄色花与白色花。  相似文献   

7.
《现代农业科技》2019,(20):126-127
本文通过对红国王、橙布加迪、梦幻3个品种的红掌植株进行近7个月的观测,记录相关生长指标,分析3种红掌的生长动态。结果表明,3个红掌品种在相同时间段内生长趋势不同,同一品种在不同时间段高生长和叶片长度、宽度以及叶面积的增长速率均不同,说明不同品种、不同生长阶段红掌高生长和叶片生长的增长速率不同;红国王高生长量最大,橙布加迪高生长量最小,3个品种红掌的植株高度在2.5~5.0个月增长最快,5个月后趋于平缓;叶片面积增长速率明显比高生长要缓和,橙布加迪的叶面积最大,其次为红国王,梦幻的叶面积最小。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糙叶树的种子采集处理、育苗方法试验及种子发芽和苗木生长的观测,初步研究了糙叶树的育苗技术和苗期生长规律。结果表明,大田育苗,糙叶树45 d即可出苗整齐。1年生播种留床苗苗高平均可达168.4 cm,地径平均1.90 cm;1年生播种移栽苗苗高平均可达136.1 cm,地径平均1.81 cm;一年生苗根系较发达,可出圃移植;苗高、径生长高峰在6月下旬至8月下旬,期间应加强水肥管理,促进苗木生长。  相似文献   

9.
荷兰红掌切花品种筛选及优质高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正伟 《北京农业》2007,(30):53-58
通过对4个荷兰引进的红掌切花品种田间产量、市场销售情况(销售价格、销售数量)的比较,初步筛选出2个高产畅销的品种,为今后红掌切花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对影响切花生产的主要环境因子、营养液管理、病虫害防控的研究试验,初步总结了一套红掌切花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规程。通过各种形式的技术培训,使项目技术得到初步的推广,获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利用燕儿窝风景区的自然气候资源优势以及20多年培养红掌的栽培技术经验,燕儿窝风景区管理中心对花卉养花基地(花卉生产一分部)开展了红掌在不同浓度肥料施用下的栽培研究。结果表明阿拉巴马、密系根等两个品种的大苗期和开花期、具有株形紧凑丰满、花色美丽、开花繁茂的特点,适宜肥料浓度肥料10-30-20,EC值1.4~1.5 ms/cm,最适合红掌生长。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红掌(Anthurium andraeanum)产业化育苗提供最佳施肥方案。[方法]以"粉冠军"组培苗为试材,在温室条件下研究了3种类型肥料的7种不同施肥方案对红掌组培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全营养的营养液配方肥(A、B肥)叶面喷施配合控释颗粒肥根部施肥。进行产业化育苗生产成本较低,成活率最高,植株生长量最大;栽种5个月后统计,成活率达96.5%,平均株高达8.12 cm,叶片面积达10.9 cm2,SPAD平均值达66.5。[结论]全营养的营养液配方肥(A、B肥)叶面喷施配合控释颗粒肥根部施肥最有利于红掌组培幼苗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2.
红掌工厂化育苗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红掌工厂化育苗的关键技术。[方法]以红掌盆花和切花品种的叶片、叶柄、花苞片和花苞柱头为外植体,进行组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研究,探讨外植体的选择和消毒条件以及不同培养基对红掌愈伤组织的诱导、增殖和生根影响。[结果]叶柄为最佳外植体,愈伤诱导率最高,达78.3%;外植体采用0.1%HgCl2消毒8 min的效果最好;粉冠军和MIDORI的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分别为1/2MS+6-BA1.50 mg/L+2,4-D0.50 mg/L+NAA0.10 mg/L和1/2 MS+6-BA1.50 mg/L+KT1.00 mg/L+2,4-D0.10 mg/L;最佳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基分别为MS+6-BA1.00 mg/L+NAA0.50 mg/L+2,4-D0.30 mg/L和MS+6-BA0.50 mg/L+KT0.50 mg/L+NAA0.10 mg/L,添加10%的椰子汁或香蕉浆有利于增殖和丛芽生长,增殖率最高达2.83倍;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NAA0.10 mg/L+IAA0.10 mg/L,生根率达100%。[结论]该结果为红掌工厂化育苗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对确保红掌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陈娟  马国胜  薛毅  毛安元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388-8390
[目的]探究安祖花在苏南地区的保护地栽培技术和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方法]根据3年多来的栽培研究和安祖花生长的生物学特性要求,对安祖花在苏南地区的区域经济和气候适应性、保护地栽培管理技术等进行探讨。[结果]安祖花在苏南地区可以进行保护地栽培,并总结出了种苗的选择、栽培设施和基质的准备、上盆技术要求、栽培环境的控制、常见病虫害及其关键防治技术。[结论]为安祖花在苏南地区的保护地栽培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红掌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红掌是一种珍贵的观叶和观花兼具的植物,既可用于切花,又可以盆栽,已成为全球销售量仅次于热带兰的第二大商品花卉。目前红掌主要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大量繁殖。对红掌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从外植体取材、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和增殖、生根培养、炼苗移栽等方面内容,并提出了红掌组织培养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红掌炭疽病和叶霉病是危害切花红掌生产的两种重要病害。本研究通过传统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切花红掌生产中两种主要病害进行鉴定,并确定病原菌的分类地位。从感病植株上通过常规组织分离法获得病原菌株,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和致病性测定,通过ITS序列分析和比对,对其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红掌炭疽病的致病菌为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与GenBank中查到的登录号为KC172072.1的ITS序列同源性最高,同源性大于99%;红掌叶霉病系复合侵染,其致病菌为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和Alternaria alternata,分别与GenBank中查到的登录号为KC880082.1和JX406531.1的ITS序列同源性最高,同源性分别为96%和97%。分子生物学鉴定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不同培养基、糖类、培养条件及活性炭对红掌幼嫩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分化及壮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改良MS 6-BA1.0mg/l 2,4-D0.1mg/l,添加葡萄糖30g/l和暗培养,可获得较高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在继代培养中添加活性炭1.0g/l,有利于提高幼芽分化和壮苗率。各个品种间的愈伤组织诱导率与植株分化率有一定差别。红掌组培苗无需另行作生根培养即可获得较为健壮的小苗,移栽成活率可达95%以上。试验  相似文献   

17.
不同产地泥炭对进口盆栽红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筛选适宜红掌生长发育的基质。[方法]以德国进口泥炭、广东高要泥炭和内蒙乌审旗泥炭为试材,种植"大哥大"、"亚利桑娜"、"粉冠军"3个红掌盆栽品种,在种植0和180 d分别测量每株鲜重、叶片数量、植株高度、叶绿素含量等特性。[结果]种植180 d后,"大哥大"、"亚利桑娜"、"粉冠军"3个红掌品种的植株鲜重增长量、鲜重增长率、叶片数量以内蒙泥炭最大,高要泥炭最差。"大哥大"和"亚利桑娜"的高度在内蒙泥炭中增加最多,分别为2.64和4.22 cm;在高要泥炭中增加最少,分别为2.30和2.19 cm。"粉冠军"在进口泥炭中高度增加最多,为2.77 cm,在内蒙泥炭中增加最少,为1.96 cm。3个红掌品种的叶绿素含量在不同泥炭中都表现为:内蒙泥炭>进口泥炭>高要泥炭。[结论]内蒙泥炭是红掌幼苗生长的最佳基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构建红掌愈伤组织培养再生植株的技术体系.[方法]以红掌叶片和叶柄愈伤组织为继代培养的外植体材料,探讨红掌品种、外植体大小、激素条件对愈伤组织不定芽分化的影响.[结果]红掌品种YNG1叶片愈伤组织的不定芽分化率最高,叶柄愈伤组织的不定芽分化率则以品种YNG2最高,而品种YNG3和YNG5仅叶片愈伤组织能分化不定芽,叶柄愈伤组织均无分化;与细胞分裂素6-BA相比,向分化培养基中添加ZT与TDZ可促进叶片愈伤组织的增殖及不定芽分化;选取直径约1.0~1.5 cm的愈伤组织块进行继代培养,不定芽分化较多,同时可缩短不定芽分化时间.[结论]该研究为构建稳定高效的红掌组培快繁技术体系提供了新的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红掌工厂化育苗的关键技术。[方法]以红掌盆花和切花品种的叶片、叶柄、花苞片和花苞柱头为外植体,进行组培快速繁殖技术研究,探讨外植体的选择和消毒条件以及不同培养基对红掌愈伤组织的诱导、增殖和生根影响。[结果]叶柄为最佳外植体,愈伤诱导率最高,达78.3%;外植体采用0.1%HgCl2消毒8min的效果最好;粉冠军和MIDORI的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1/2MS+6-BA1.50mg/L+KT1.00mg/L+2,4-D0.10mg/L;最佳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基为MS+6-BA0.50mg/L+KT0.50mg/L+NAA0.10mg/L,添加10%的椰子汁或香蕉浆有利于增殖和丛芽生长,增殖率最高达2.83倍;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10mg/L+IAA0.10mg/L,生根率达100%。[结论]该结果为红掌工厂化育苗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对确保红掌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安祖花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安祖花幼苗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依据。[方法]以叶片、叶柄以及组培苗气生根为外植体,进行安祖花愈伤组织的诱导,探索安祖花再生植株规模化生产的最佳途径。[结果]叶片、叶柄以及组培苗气生根均能成功地诱导产生愈伤组织,其中叶片诱导率最高(92%),组培苗气生根诱导率可达82%。诱导愈伤组织分化产生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6-BA1.0 mg/L+KT0.1 mg/L。培养基1/2 MS+IBA0.5 mg/L和MS+IBA0.5 mg/L均可诱导不定芽产生根,无明显差异。将珍珠沙和花泥按1∶1(V∶V)混合后作为组培苗移栽的培养基质,经30 d培养,幼苗成活率达91%。[结论]以气生根为外植体,规模化再生植株只需55~60 d,生产成本也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