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3 毫秒
1.
不同贮藏年限的2种三叶草属牧草种子活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2018,(11)
以三叶草属不同贮藏年限的2种牧草(红三叶和野火球)种子为材料,采用标准试验发芽率方法,测定硬实率、发芽率、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分析其不同贮藏年限种子生活力和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经打磨处理后,红三叶种子发芽率平均提高了52.53%、野火球发芽率平均提高了26.53%;贮藏当年的红三叶种子硬实率显著高于野火球种子;贮藏2年后,红三叶种子大部分可以破除休眠,活力和生活力最高;贮藏3年的野火球种子活力最高,贮藏15年的种子仍具有较高的活力;同一贮藏条件下,红三叶较野火球更耐贮藏;生产应用中红三叶、野火球种子贮藏2—3年后再播种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过氧化氢、硼酸、PEG对甜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研究不同引发剂对甜菜种子萌发的影响,为种子引发剂筛选提供依据,本研究利用甜菜种子TD802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不同引发剂组合对甜菜种子进行处理,对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处理时间相同时,不同浓度不同组合引发剂的引发效果也有差别。通过不同引发组合比对分析表明,8%过氧化氢和40%PEG组合处理的发芽势最高,5%过氧化氢处理的发芽率最高,3%过氧化氢和0.01%硼酸组合处理的发芽指数最高,8%过氧化氢和0.01%硼酸组合处理的活力指数最高。  相似文献   

3.
《种子》2018,(11)
刀叶金合欢种子种皮透性差,常规处理种子萌发率低。为获得更高的种子发芽率,采用浓硫酸6种不同拌种时间、4种不同水温处理种子,浸种24h后置床催芽进行比对。结果表明:1)刀叶金合欢种子的种子膨胀率、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与浓硫酸拌种时间长短和浸种水温高低处理关系密切;2)水温是影响刀叶金合欢种子膨胀率、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的主要因子,浸种处理水温越高,其种子膨胀率、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越大;3)浓硫酸不同拌种时间对提高种子膨胀率、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起重要作用,经浓硫酸不同拌种时间处理下的种子,其种子膨胀率、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均高于对照处理;4)浓硫酸拌种5min+100℃水温烫种处理,其种子膨胀率、发芽率、发芽指数分别为14.8%、76.4%和2.55%,在本试验中表现最好,种子发芽势则以浓硫酸拌种1min+100℃水温烫种处理最好,达到66.8%,以上与其它处理相同因子比较,差异性也达到显著水平(p0.01)。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高温胁迫下菜豆种子的发芽能力,并探讨水杨酸对菜豆种子发芽期热胁迫的缓解作用。以菜豆品种‘A18’种子为试材,分别设置常温对照(CK1)与高温对照(CK2),并在高温下设置4个SA浓度处理组:T1 (0.005 mmol/L)、T2 (0.01 mmol/L)、T3 (0.05 mmol/L)、T4 (0.1 mmol/L),浸种6 h后进行发芽试验与生理试验。对各处理种子在萌发时期的发芽率、发芽指数、种子活力指数及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常温对照组(CK1)的发芽率和种子活力指数高达(97.61±2.09)%和861.13±81.30。高温对照组(CK2)发芽率和种子活力指数为(56.67±3.33)%和306.50±62.33,较CK1分别下降了41.94%和62.13%。高温下,随SA处理浓度的升高,菜豆种子的发芽率和种子活力指数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且处理组中T2组表现最好。与CK2相比,T2组菜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种子活力指数分别提高了41.18%、25.33%及67.04%;SOD酶活性提高;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O2-.及MDA含量减少。0.01 mmol/L的SA处理可缓解高温带给菜豆种子的不利影响,提高菜豆种子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5.
不同处理对露珠杜鹃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露珠杜鹃种子采用不同温度、光照、pH值、贮存方法、激素、温水浸种等处理.结果表明,萌发速率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而加快,且以30℃为最快,发芽势也最高,但最终发芽率以25 ℃最高,为78%;在每日光照8 h比黑暗处理最终发芽率高,光照下最终发芽率为79%;根据pH值梯度处理也呈现不同发芽率,以pH为6时最高,最终发芽率为90%;贮存方法以风干脱粒低温贮存效果最佳,最终萌发率为80%,不同浓度赤酶素处理发芽率不同,以400 mg/L赤酶素处理为最高,最终发芽率为88%;浸种36 h最有利促进露珠杜鹃种子萌发,最终发芽率为89%;不同的水温浸种对种子发芽率影响不显著;对露珠杜鹃种子采用最适温度、光照、pH值、贮存方法、激素、温水浸种等综合处理,露珠杜鹃种子最终发芽率在90%以上.此外,必需测定其千粒重与种子活力.目的为露珠杜鹃的种质保存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黄连木种子组织培养不同消毒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连木是中国一种重要的木本能源植物,由于其种子存在内生菌,造成以种子为外植体的组织培养困难。为了高效获得可以用于组织培养研究的无菌种苗,笔者研究了各种消毒方法对其内生菌的抑制效果,以黄连木成熟种子为外植体,分别测试了种子浸泡与否、20% NaClO、0.1% HgCl2、10% H2O2及20% NaClO溶液与超声波相结合等消毒处理对其抑菌和发芽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种子消毒之前,不经过预浸泡处理的消毒效果要远好于浸泡处理24 h的消毒效果;20% NaClO和0.1% HgCl2溶液对黄连木种子内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发芽率有明显影响,最高发芽率仅为46%。10% H2O2的除菌效果好于前2种方法,且处理后的种子发芽率得到提高。而采用20% NaClO溶液与超声复合处理种子10 min,可以获得更好控制污染的效果,且有利于种子的萌发,种子发芽率可达79%。因此,NaClO溶液与超声复合处理为黄连木种子消毒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7.
对2013—2015年采收的朱顶红种子进行了千粒重和发芽率的测定,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2013—2015年之间种子发芽率有极显著差异(p0.01),2013年的种子平均发芽率为0,2014年为47.3%,2015年最高,为73.3%。说明种子存储年限越长发芽率越低,种子寿命不超过3年。测定2015年种子的不同温度梯度(15~35℃)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显示,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有极显著差异(p0.01),温度为25℃时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最高,分别为93.33%,60.95%和12.44,说明25℃是朱顶红种子最佳发芽温度。  相似文献   

8.
采用不同浓度的ZnSO4溶液(0、2、4、6、8 mmol/L)、CaCl2溶液(0、5、10、15、20mmol/L)、H2O2溶液(0、0.1、0.2、0.3、0.4mmmmol/L)分别对小油桐种子进行12 h的浸种处理,探讨不同处理对小油桐种子发芽率、发芽势、萌发指数等发芽特性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4 mmmmol/L ZnSO4、10 mmol/L caCl2、和0.2mmol/LH2O2浸种处理的效果最好.在这3个最优处理中,4mmol/LZnSO4处理对提高小油桐种子发芽率效果最明显,比对照提高41.7%;10 mmol/L cacl2对提高小油桐种子发芽势和萌发指数效果最佳,分别比对照提高41.4%和39.3%;而0.2mmol/LH2O2对促进幼苗生长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苗株鲜重提高39.6%,苗高提高25.6%.  相似文献   

9.
用0.05%、0.1%、0.2%、0.3%4种浓度壳聚糖乙酸溶液对沙棘种子浸种处理24h,以未处理种子为对照。测定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及幼苗的根长、苗高、鲜重和干重,并对种子萌发过程中α-淀粉酶、脱氢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及幼苗叶绿素的含量等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壳聚糖对沙棘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促进作用,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大各项指标先升高后降低,其最佳处理浓度为0.1%,当浓度达到0.3%时,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硝酸钙和硫酸镁组合对甜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测定不同浓度的硝酸钙与硫酸镁组合对甜菜种子引发的效果,为甜菜种子包衣剂物料筛选提供依据,本研究以TD802甜菜种子为试验材料,设置12个引发剂组合,通过对甜菜种子浸泡回干发芽培养,测定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以及活力指数。结果显示,处理1~3均高于对照,其中处理2的发芽势(88.33%)和发芽指数(35.42)最高,处理3发芽率(91.33%)和活力指数(206.09)最高;处理4~6均高于对照,其中处理6(发芽势93.00%,发芽率91.33%,发芽指数47.53,活力指数166.88)效果最好;处理7~9均高于对照,其中处理7的发芽势(88%)、发芽率(91.33%)和发芽指数(36.33)较高,处理9的活力指数(211.23)较高,处理10~12的各项指标普遍低于对照。不同浓度硝酸钙和硫酸镁组合引发甜菜种子的效果不同,处理1~9均对甜菜种子引发有促进作用,其中处理6引发效果最好,而处理10~12对甜菜种子引发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水稻种子H_2O_2流速与种子活力的关系,为快速无损伤鉴别水稻种子活力方法提供依据。以粳稻日本晴、籼稻金农丝苗为材料,采用高温高湿人工老化方法处理种子0,7,10 d获取不同活力水平种子,测量3种类型种子的发芽率、根长、芽长、电导率、H_2O_2含量、CAT活性等性状,并利用非损伤微测系统(NMT)测量种子的H_2O_2流速。结果表明,老化处理造成水稻种子发芽率、根长、芽长和CAT活性降低,而电导率、H_2O_2含量及外排流速增加;老化处理10 d,老化程度加重,趋势更明显。H_2O_2流速与种子发芽率表现极显著负相关的线性关系。种子的H_2O_2流速大小及方向反映了种子内部的氧化还原平衡和细胞膜的状态,通过非损伤微测技术测定H_2O_2流速可以作为水稻种子活力判断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筛选华重楼种子最佳预处理方法,为生产上及早破除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提供指导.方法:新鲜的华重楼种子经不同去皮方式、不同层积基质及不同浸种药剂处理后,于18℃层积条件下进行发芽试验,每周观察并记录,比较分析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平均发芽天数的差异.结果:与带皮种子相比,冷冻去皮可显著缩短种子平均发芽天数,而砂搓、纱布、手剥去皮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有显著降低;与壤土基质相比,细砂、蛭石、木屑层积的种子发芽率及发芽势均有显著提高,且蛭石基质层积可显著缩短平均发芽天数;NaN3、H2O2、KNO3浸种处理均能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结论:华重楼生产上宜采用冷冻法去除种子外种皮,使用0.001%浓度的H2 O2浸种14 h后于18℃蛭石中层积.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外源亚精胺对低温条件下菜豆种子萌发与种子耐低温性的影响。本研究以菜豆品种‘热那亚’为试验材料,设置常温对照(CK)、4℃低温(LT)以及4℃低温条件下添加1 mmol/L Spd (LT+Spd)三个处理组,对其发芽率、发芽指数、种子活力及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4℃低温条件下,添加1 mmol/L的Spd后菜豆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种子活力分别提高了95.69%、136.10%和217.12%;电解质外渗率降低;抗氧化酶SOD、POD、CAT的活性升高;H2O2、O2-、MDA、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降低。由此可见,施用外源亚精胺能够缓解低温胁迫对菜豆种子造成的伤害,提高菜豆种子的耐低温性,从而提高菜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种子活力。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青藏高原退化草地野生牧草快速萌发的方法,给青藏高原植被恢复提供科学依据。本试验以青藏高原不同海拔梯度的野生早熟禾(Poa)种子为研究对象,观察其在不同预处理(25℃温水浸种、0.1% H2O2、0.1% KMnO4和0.1% KNO3)方式下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海拔野生早熟禾种子的萌发对不同预处理方式的响应是不同的。25℃温水浸种能不同程度提高海拔4234 m和4848 m野生早熟禾种子的萌发率、发芽指数和发芽速率,且浸种20 h 的发芽率最高;药剂预处理中KMnO4能显著提高海拔4654 m和种子的萌发率,KNO3提高海拔4848 m种子的萌发率、发芽指数和发芽速率。综上可知,温水浸种能提前野生早熟禾种子初始萌发时间,提高种子发芽率和整齐度,浸种20 h 效果较佳;KMnO4溶液浸种能缩短一定海拔种子的出苗时间,提高发芽率。  相似文献   

15.
不同Fe2+浓度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旭燕  俞慧娜  赵超 《种子》2004,23(11):34-36
以大豆为研究材料,研究了不同Fe2 浓度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5mg/kg Fe2 浸种对大豆种子萌发最有利,低浓度的Fe2 处理(0.01mg/kg、0.1 mg/kg)使大豆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增加较少;较高的Fe2 浓度(10mg/kg、30mg/kg、50mg/kg、75mg/kg和100mg/kg)会使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降低,且Fe2 浓度≥50mg/kg时,下降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褪黑素浸种对盐碱胁迫下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大豆品种垦丰16为试验材料,研究100μmol/L褪黑素浸种对不同浓度混合盐碱(NaCl和NaHCO3物质的量按1:1混合,配制为0、25、50、100、200mmol/L的盐碱溶液)胁迫下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随盐碱浓度提升,大豆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芽鲜重和芽干重呈不断降低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还原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呈不断上升趋势;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H2O2含量、$\mathop{{O}}_{2}^{{\mathop{}_{\ .}^{-}}}$产生速率呈不断上升趋势。褪黑素浸种可提高不同浓度盐碱胁迫下大豆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芽鲜重、芽干重和抗氧化酶活性以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降低丙二醛、H2O2含量和$\mathop{{O}}_{2}^{{\mathop{}_{\ .}^{-}}}$产生速率。综上所述,褪黑素浸种可以缓解不同浓度盐碱胁迫对大豆种子发芽的抑制作用,并能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  相似文献   

17.
几种理化处理对秦岭冷杉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李庆梅  孙玉玲 《种子》2007,26(4):41-44
采用流动水冲洗、赤霉酸(GA3)溶液浸种、硝酸钾(KNO3)溶液浸种、氧化氢(H2O2)溶液浸种等方法处理秦岭冷杉种子,对秦岭冷杉种子的萌发特性进行研究,进一步探讨秦岭冷杉种子快速解除休眠、促进萌发的技术。结果表明,流动水冲洗对秦岭冷杉种子萌发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50mg/L、100mg/L、200mg/L赤霉素均可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硝酸钾对秦岭冷杉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0.1mol/L硝酸钾效果最好;1%过氧化氢对秦岭冷杉种子的萌发作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双氧水和K+对老化棉花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新亮  汤菊香 《种子》2003,(4):31-32
使用不同组合的双氧水和K^ 对老化棉花种子进行处理,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双氧水和K^ 混合处理能明显提高棉花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苗长、活力指数、过氧化物酶活性,其中以0.1%KNO3 0.1%H2O2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