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渡槽经多年运行,渡槽存在槽身混凝土老化、过水能力不足等问题,以宁夏红寺堡典型渡槽加固改造工程为例,采用刮涂SK聚脲对红寺堡三干渠鸭爪子沟渡槽进行了降糙增流处理。试验数据结果显示,采用刮涂SK聚脲后糙率可降低3.63%~15.77%,增流4.00%~17.35%,降糙增流效果明显。SK聚脲涂层的引进与应用,可有效提高红寺堡扬水工程的供水保障能力,确保红寺堡扬黄工程安全运行,同时也可为我区其他工程改造加固提供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2.
30年来,宁夏依托黄河建设了诸多高扬程多梯级扬水工程,在干旱带发展了13.33万hm2的生态绿洲,为100多万人生产生活和脱贫致富提供了保障.然而黄河水高含沙量也给扬水工程正常运行带来诸如,前池泥沙淤积、水泵磨损、泵站装置效率下降、供水成本增加等突出的问题.通过对宁夏最有代表的红寺堡和固海扩溉扬水工程泵站前池泥沙淤积状况的量测,分析了实际工程中前池形式与泥沙淤积形态和规律,提出了多泥沙河流条件下,前池形式应优选紧缩性侧向进水或圆形进水.  相似文献   

3.
30年来宁夏依托黄河建设了诸多高扬程多梯级扬水工程,在干旱带发展了200多万亩的生态绿洲,为100多万人生产生活和脱贫致富提供了保障。然而黄河水高含沙量也给扬水工程正常运行带来诸如,前池泥沙淤积、水泵磨损、泵站装置效率下降、供水成本增加等突出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宁夏最有代表的红寺堡和固海扩溉扬水工程泵站前池泥沙淤积状况的量测,分析了实际工程中前池形式与泥沙淤积形态和规律,提出了多泥沙河流条件下,前池形式应优选紧缩性侧向进水或圆形进水。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旅游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动力。将文化创意植入旅游业中,用文化创意带动旅游业的发展,成为当前旅游业发展的新常态。以滇西北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状作为出发点,分析了滇西北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任务,并从政府对滇西北企业的旅游与文化融合力度、加强人才培养等方面探讨了促进滇西北地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有效融合的途径,以期为促进滇西地区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意见。  相似文献   

5.
杨正华  田运红 《湖南农机》2008,(1):35-36,41
旅游产业是依托旅游地的旅游资源开发而进行的服务性产业,发展旅游产业集群目的是提高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旅游区域旅游产业的和谐共生发展;同时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落后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研究旅游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提升效应,是区域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良性互动的必然要求,对促进后发地区经济发展,提高旅游地居民生活福利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吴忠市农机安全监理所成立于1981年,目前负责利通区等10个乡镇的农机安全监管工作和红寺堡、青铜峡、盐池、同心四县市的农机监理业务监管工作。随着国家和自治区对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全市已建设有市一级的  相似文献   

7.
宁夏红寺堡扬水工程增流改造应用了槽壳内衬SCL防渗膜,可有效减少工程投资、提高施工速度,但SCL防渗膜的降糙增流效果尚未验证。通过渡槽测流段面几何尺寸、水力坡降和多断面水力要素量测,按照明渠恒定非均匀流流态推算了工程改造前后渡槽糙率变化,分析SCL防渗膜降糙增流效果,为后续工程更新改造提供技术依据。结果表明:内衬SCL防渗膜,渡槽糙率可降低至0.011 5~0.012 0,较原有混凝土槽壳,糙率可降低0.001 17~0.001 82,降幅为8.86%~13.62%,渡槽过流能力可增加9.75%~14.99%。  相似文献   

8.
扬黄(红寺堡)灌区节水灌溉模式及其经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宁夏扶贫扬黄(红寺堡)灌区的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特点,提出了灌区节水灌溉的总体思路、目标、模式和规模,通过同一规模不同典型灌溉设计方案的经济评价,给出了典型灌溉设计方案的排序及适应性分析结果,通过不同典型灌溉设计方案的正交组合方案模拟及极差分析,得到了优化组合方案,其结果对节水灌溉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广德县相关部门的努力下.广德“农家乐”旅游近几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已成为广德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基于广德县“农家乐”旅游发展的具体情况,分析了广德县“农家乐”旅游的发展现状,在指出其存在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延边地区有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但是由于长期工业主导的产业政策,遏制了延边旅游业的发展。延边旅游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发展旅游的政治环境不明朗;旅游产业仍处起步阶段,竞争力较差,旅游产品开发不足;资金筹措难,投入严重不足;是海外客源过于单一,稳定性受到威胁,旅游宣传滞后。发展延边旅游产业的对策建议:要从整个延边产业调整中,正确定位延边旅游业;加大旅游产业政策的扶持力度;加大旅游宣传力度,扩大延边知名度;通过各种途径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大力开发具有延边特色的旅游产品;是加强环境保护力度,为延边旅游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1.
正宁夏吴忠市农机监理所成立于1981年,目前负责利通区、红寺堡、青铜峡、盐池和同心五个县区的农机监理业务监管工作。近几年,随着农机拥有量的大量增加,农机安全生产的管理问题也逐渐突显,在未实施农机免费管理之前,笔者曾在利通区做过调研和统计,当时在市区范围内纳入拖拉机牌证管理的只有2151台,仅占拥有量的  相似文献   

12.
曾祥淇  陈慧英 《南方农机》2023,(14):102-105
为了不断开创新局面,让延安文旅产业的发展迈上新的台阶,目前,秉持着优质文化资源的延安大胆尝试引入文旅融合,提升了延安文旅品质,增强了延安文旅产业文化自信,助推了延安文旅演艺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课题组提出在新的发展道路上,突出质量和效率是延安文旅产业发展的方向和关键,通过对延安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现状的系统分析和对延安文旅产业园区进行深入调研,指出了延安文旅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和痛点,并从“推出去”“引进来”“愿驻留”三个方面对促进延安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如下对策建议:1)讲好延安故事,打造延安文旅特色品牌;2)加强多方合作,促进延安区域旅游资源集聚;3)创新开发模式,提升游客参与感和体验感。研究结果表明,文旅融合给延安旅游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推动延安旅游高质量发展,释放文化旅游内需潜力,助力延安旅游整体实力腾飞。  相似文献   

13.
崔仲万 《湖南农机》2008,(6):101-103,106
延边地区有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但是由于长期工业主导的产业政策,遏制了延边旅游业的发展。延边旅游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发展旅游的政治环境不明朗;旅游产业仍处起步阶段,竞争力较差,旅游产品开发不足;资金筹措难,投入严重不足;是海外客源过于单一,稳定性受到威胁,旅游宣传滞后。发展延边旅游产业的对策建议:要从整个延边产业调整中,正确定位延边旅游业;加大旅游产业政策的扶持力度;加大旅游宣传力度,扩大延边知名度;通过各种途径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大力开发具有延边特色的旅游产品;是加强环境保护力度,为延边旅游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4.
宁夏红寺堡扬黄灌区农业灌溉供需平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红寺堡灌区现状种植结构、灌溉面积、宁夏现行灌溉制度调查统计,计算各灌域灌水率及灌水流量,通过与设计流量对比分析,红三干泵站有21 d供水能力不足,红五泵站有82 d供水能力不足,据此得出,红三干渠灌域需建设总库容为511.5万m~3调蓄池,红五干渠灌域在将红五泵站设计流量改造为3.65 m~3/s的基础上,需建设总库容为786.8万m~3调蓄池,并发展高效节水灌溉,节水量为563万m~3时,可保证灌域实现充分灌溉,红一至红五干渠灌域在现状灌溉面积下,水量分配比例为0.15%、4.44%、68.52%、5.56%、21.33%。  相似文献   

15.
依据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两大产业耦合协调机理,以长三角地区为例,选取2014—2020年相应指标构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二者耦合协调度做出实证研究。实证研究表明:2014—2019年长三角地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整体呈现平稳上升态势,产业融合水平整体向好,其中江苏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耦合度从2014年的0.595 7上升至2019年的0.972 5,整体呈现增长态势;安徽省两大产业耦合度出现较小的波动,最低值为2018年的0.868 9,最高则出现在2019年,值为0.987 3;浙江则不同于江皖两省,2014年就呈现出高度的产业耦合水平,并在研究期内一直保持高水平发展。因此,从产业耦合度的角度而言,浙江>安徽>江苏。同时,江苏和安徽从开始的乡村旅游主导型逐渐发展为休闲农业主导型,而浙江则两产业发展水平交替领先,且发展水平差值在三省当中最小,可见浙江的两大产业相互支撑、相互促进作用显著。此外,通过耦合结果发现疫情对农旅融合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和休闲旅游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参与到美食旅游中,在美食中体验旅游,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现阶段我国美食旅游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本文以延边地区为例,分析延边美食旅游的优势,指出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一些促进美食旅游发展的对策,旨在推动延边美食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了我国农机工业的发展情况和农机工业的产业集中状况后,指出目前我国形成了山东、河南、江苏和浙江等4个产业集群.其产生的原因是上述4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迅速,是外资投资的热点地区,有较好的机械制造业基础.为此,指出了我国农机工业产业集群发展中仍存在产业发展规划滞后、专业分工和社会化合作不足、创新能力弱、核心企业能力不强等问题.同时,从加强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加强分工合作和社会化合作、加强技术创新能力3个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农机工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魏子睿  陈慧英 《南方农机》2023,(12):96-99+104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为乡村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提供了宏观的战略指导。产业融合发展是现代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对于整合地区产业发展资源、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随着产业融合的深入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如火如荼。发展乡村文旅,就是要促进乡村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用文化来丰富旅游内涵,让旅游来承载文化精神。梁家河村作为红色旅游村落,当地的乡村文旅发展基础好、潜力大,在过去几十年的乡村文旅发展中,梁家河村坚持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优先的原则,以红色文化旅游为发展基调,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和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但在其发展乡村文旅的过程中,梁家河村乡村文旅发展依然存在发展模式单一、产业融合不够、缺乏创新力、行业竞争力不足等问题。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课题组结合自身前去延安市梁家河村实地调研的乡村文旅产业发展现状,运用SWOT分析法来分析梁家河村乡村文旅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针对梁家河村乡村文旅发展存在的相关问题,从特色文旅建设、产业深度融合、完善基建提升服务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适合当地乡村文旅发展的创新路径,为促进梁家河村文旅产业发展、助推乡...  相似文献   

19.
运用Malmquist指数模型测算了2014—2019年贵州省6个地州市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效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了影响旅游产业发展的驱动因素。通过实证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从时间上看,贵州省文旅融合效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从空间上看,贵州省各地州市的文旅融合效率存在差异。(2)文化产业对旅游产业的发展产生正向促进作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交通便利程度、创新能力对旅游产业的发展产生显著影响。最后,基于贵州省文旅融合现状,提出政策扶持,推动数字化转型;资源挖掘,凝聚文旅元素;区域联动,促进协同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赵萍 《现代农机》2024,(2):32-34
整合互联网技术平台推动乡村振兴,是数字乡村战略实施的重要措施。乡村旅游合作社是促进乡村振兴的有效载体,通过建设数字化平台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乡村旅游生产效率,可以为彝族地区依托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禀赋推动一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新思路。为进一步完善乡村旅游产品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发挥乡村旅游合作社资源整合与对接市场的作用,彝族地区乡村旅游合作社数字平台主要包括数字化管理、数字化运营及数字化服务三大功能模块,从农业生产、文化旅游产业、营销推广三个方面进行数字化平台的基本架构与应用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