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利用大棚进行丝瓜栽培,可以达到早熟的目的,但是由于受到大棚空间的限制,主蔓到达架顶后一般都采用打顶或者直接将主蔓引到大棚架上的处理方式,这些做法不是影响丝瓜产量,就是增加了生产操作的难度.我们通过蔬菜生产科技入户实践,总结出了以适当留侧蔓,分批绕蔓上绳的整枝方法,很好的解决了大棚丝瓜早熟与高产之间的矛盾,现将主要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大棚长季节高密度吊蔓栽培丝瓜,丝瓜采收期长,产量高,效益好,每667m^2产值可达5万元左右,经济效益非常可观。近年来,该技术在张家港市锦丰南港蔬菜基地大面积推广应用,显著提高了效益,增加了专业户的经济收入,且其采收期在5~11月,填补了伏夏市场空缺,起到了堵淡补缺的重要作用。现将大棚长季节高密度吊蔓栽培丝瓜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王军  孙加亮 《吉林蔬菜》1999,(6):9-9,11
丝瓜属葫芦科一年生攀缘性草本植物,是盐城市春季蔬菜主栽品种之一。为了提早上市,提高棚栽蔬菜的经济效益,我市利用大棚多层覆盖技术,即由地膜、小拱棚、草帘、大棚组合覆盖方式,进行丝瓜早熟栽培。丝瓜的上市期比原露地栽培提早一个月到一个半月,一般在4月上旬即可上市,丝瓜667m2产值在8000元以上,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目前,全市大棚丝瓜栽培面积已发展到1500公顷左右,现将该项技术总结如下:1选用品种培育壮苗1.1选用品种大棚丝瓜栽培应选用早熟、丰产、抗病性强的品种。在我市一般选用地方品种盐城早熟棒型丝瓜,此品…  相似文献   

4.
大棚长季节高密度吊蔓丝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棚长季节高密度吊蔓栽培丝瓜,丝瓜采收期长,产量高,效益好,每667 m2产值可达5万元左右,经济效益非常可观.近年来,该技术在张家港市锦丰南港蔬菜基地大面积推广应用,显著提高了效益,增加了专业户的经济收入,且其采收期在5~11月,填补了伏夏市场空缺,起到了堵淡补缺的重要作用.现将大棚长季节高密度吊蔓栽培丝瓜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线瓜周年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丝瓜一般在夏秋季节供应市场,但随着栽培技术的提高,丝瓜生产由过去单一的露地栽培模式发展成日光温室、大棚、小棚、露地等多种栽培模式,在江淮流域基本形成了周年生产周年供应的局面,现在就其栽培技术简要介绍如下。 1日光温室冬春栽培1.1栽培季节淮北地区,一般在9月下旬~10月上旬播种,春节前后上市,可一直供应至翌年6~7月。 1.2品种要求适于日光温室栽培的品种要求早熟或早中熟,耐低温耐弱光性能好,长势健旺,主蔓连续结瓜能力强,瓜条发育速度快,耐贮运,一般以长棒形的丝瓜为好,且对霜霉病、根结线虫病有较强的抗性。比较…  相似文献   

6.
夏季蔬菜大棚一般是空闲或者栽培常规蔬菜,由于利用率不高,难以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笔者试验,在钢架大棚周围种植丝瓜,利用丝瓜蔓叶上大棚架遮阳,棚内吊袋栽培毛木耳,丝瓜与毛木耳取得双丰收。1 丝瓜种植 品种选择植株蔓性、生长势强的地方品种。1月份播种,采用温室冷床育苗,3月中旬定植。定植前大棚周围靠近大棚整1m宽畦,以40m×6m的大棚为例,施腐熟栏肥1000kg,过磷酸钙10kg。采用穴种,每穴植两株,穴间隔80cm。栽后每隔几天浇一次稀人粪水,成活后加强肥水管理,蔓长至1~1.5m及时将蔓绑到大棚骨架上,整掉1m以…  相似文献   

7.
普通丝瓜是暑夏季节市民喜爱的蔬菜之一,江淮流域丝瓜以春季栽培为主.秋季利用空闲钢管大棚栽培1茬丝瓜,可延长丝瓜的供应期,获得较高的收益.传统栽培方式一般将丝瓜定植于大棚两边,由于定植株数少,产量较低,土地利用率也低,经济效益一般.为此进行了多年研究,在秋丝瓜种植中采取密植栽培,结合落蔓整枝技术,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兴蔬美佳是以长沙肉丝瓜与福州肉丝瓜的杂交后代纯合而成的高代自交系SF0148-7为母本,以泰国肉丝瓜的纯合后代S47为父本配制的极早熟丝瓜一代杂种。该品种生长势强,极早熟,第一雌花节位6~7节,主蔓结瓜为主,连续坐果能力强,耐肥水;果实圆筒形,绿色,束腰不明显,不易裂果,商品瓜纵径28cm左右,横径5.0cm左右,单瓜质量约400g,食味好,品质佳;每667m2产量4500kg左右;适于南方早春露地或大棚栽培及北方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9.
王强 《蔬菜》2018,(9):37-40
为充分利用政府投资建设的大棚防虫网设施,实现蔬菜周年高效安全生产,在大棚防虫网条件下实施豇豆、丝瓜、芹菜、小白菜周年栽培的探索。大棚周年蔬菜生产模式符合当前生产实际,充分利用了当地光热资源,发挥南京市蔬菜所培育的系列蔬菜新品种抗耐性突出、早熟性好、生长势强的优势,结合大棚防虫网设施的应用,科学安排茬口、精细栽培管理、绿色防治病虫,成功实现了豇豆、丝瓜、芹菜、小白菜高效安全周年生产,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刘茂雄 《蔬菜》2013,(4):23-24
四种省广安市广安区自2011年开始在现代农业园区钢架大棚内采用落蔓密植高产栽培技术栽培丝瓜,有效提高了丝瓜的种植效益,每667m2产量高达2万kg。从品种选择、整地施肥、播种育苗、田间管理、科学落蔓、病虫害防治和适时采收等方面介绍了该区大棚丝瓜落蔓密植高产栽培技术,尤其重点介绍了科学落蔓的方法和要点。  相似文献   

11.
大棚秋延后栽培是蔬菜设施栽培的一种重要形式,近年来,湖南常德市大棚秋延后蔬菜产业发展较快,其中白皮丝瓜深受种植户和消费者欢迎.白皮丝瓜以白佳栽培面积最大,该品种是湖南省蔬菜研究所育成的早熟丰产型杂交一代组合,植株长势旺盛,第1雌花节位5~7节,主、侧蔓均能结瓜,连续坐果能力强,果短圆筒形、白色有茸毛,平均果长23.2 cm、果横径4.5 cm、单果质量350 g左右,肉质紧密、口感爽甜、耐老,适应性广,抗病力强,大棚秋延后栽培产量在33 t/hm2以上,产值达到13万~17万元/hm2,市场供不应求,经济效益非常显著.现将白佳丝瓜秋延后大棚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丝瓜属葫芦科一年生攀缘性草本植物,是盐城市春季蔬菜主栽品种之一。为了提早上市,提高棚栽蔬菜的经济效益,我市利用大棚多层覆盖技术,即由地膜、小拱棚、草帘、大棚组合覆盖方式,进行丝瓜早熟栽培。丝瓜的上市期比原露地栽培提早一个月到一个半月,一般在4月上旬即可上市,丝瓜667mW产值在8 000元以上,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目前,全市大棚丝瓜栽培面积已发展到1 500公顷左右,现将该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我地农民经过多年生产实践,摸索出1套大棚茄子/丝瓜-秋莴笋-冬莴笋高效栽培模式,经济效益显著,在当地广泛应用。现将该模式及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模式特点及经济效益茄子采用大棚越冬栽培,后在棚内套种丝瓜,待茄子快要拉秧时,揭去大棚膜,引丝瓜蔓上棚架,丝瓜采收结束,后连作秋莴笋,再扣上大棚膜栽培冬莴笋,形成1套1年3茬4熟高效栽培模式。茄子每667m~2产量2600kg、产值10400元,收益7280元;  相似文献   

14.
常规露地栽培丝瓜 ,由于上市迟 ,经济效益差 ,既影响菜农种植积极性 ,也不适应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后对反季节丝瓜的需求。我所在多年试验基础上 ,利用大棚作天然棚架 ,摸索出一条较成功的大棚丝瓜早熟、密植、高产栽培技术。该技术充分利用早春的温光资源 ,采用大棚加小拱棚加地膜“三膜”栽培 ,使丝瓜提早上市 ,提高了丝瓜的总产量和综合经济效益 ,实现了早熟、高产、高效的目的 ,现将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 品种选择大棚丝瓜栽培宜选用耐低温、弱光 ,第一雌花着生节位低 ,连续结瓜能力强的早熟抗病品种 ,长江流域可选用长沙肉丝瓜。2 播…  相似文献   

15.
丝瓜是以嫩果供食用的蔬菜。其嫩果的肉质细腻柔软,清香可口,有多种食用方法,是人们喜爱的蔬菜。其果实老熟后的网状纤维还具有通络活血,强身健脑之功效,可以做药用或加工保健制品。冬春茬栽培 ,一般在9月下旬~10月上旬播种,春节前后上市,可一直供应至翌年6~7月。笔者经过多年实践总结出大棚丝瓜创高产的十项关键措施。现介绍如下:  一、品种要求  适于日光温室栽培的品种要求早熟或早中熟,耐低温耐弱光性能好,长势健旺,主蔓连续结瓜能力强,瓜条发育速度快,耐贮运,一般以长棒形的丝瓜为好,且对霜霉病、根结线虫病有较强的抗性。比较好…  相似文献   

16.
朱进 《上海蔬菜》2004,(4):39-40
晶华南瓜是湖北省荆州市晶华种苗中心引进的早熟品种,短蔓矮生,2000~2004年春季在我院大棚内进行了早熟栽培试验,其产量和早青一代南瓜相近,因其果实球形,产品深受消费者欢迎,市场价格较高,经济效益较好。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翡翠二号丝瓜是武汉汉龙种苗有限责任公司选育的丝瓜新品种,2006年6月28日通过武汉市科学技术局的鉴定,适宜保护地和露地栽培。1特征特性该品种为早熟杂交一代,分枝能力一般,生长势和抗逆性较强。植株蔓生,攀缘生长,第1雌花节位在7~8节。叶呈掌形,绿色。主侧蔓均可结瓜,以主蔓结瓜为主,侧蔓结瓜为辅。主蔓第7~8节开始出现雌花,连续3~4朵(少许有5朵),间隔1节后又可连续出现3朵左右。商品瓜浅绿色、长条形、光滑顺直有  相似文献   

18.
结合南京地区的气候和生产设施的特点,采用连作套种技术,进行春大棚番茄早熟栽培,中后期套种丝瓜,不仅提高了土地和设施的利用率,而且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9.
河南濮阳市菜农充分利用大棚茄子和丝瓜各自的生长特性,采用在大棚内早春茬茄子行间套种丝瓜的高效生产模式,不仅有效利用土地,而且能使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667m^2茄子收入1.5万元,丝瓜收入3000元,总收入1.8万元,已成为濮阳市王助乡大棚早春种植的主要模式之一。现将其种植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丝瓜一般在夏秋季节供应市场,但随着栽培技术的提高,丝瓜生产由过去单一的露地栽培模式发展成日光温室、大棚、小棚、露地等多种栽培模式,在江淮流域基本形成了周年生产周年供应的局面,现在就其栽培技术简要介绍如下。 1 日光温室冬春栽培 1.1 栽培季节淮北地区,一般在 9月下旬~ 10月上旬播种,春节前后上市,可一直供应至翌年 6~ 7月。 1.2 品种要求适于日光温室栽培的品种要求早熟或早中熟,耐低温耐弱光性能好,长势健旺,主蔓连续结瓜能力强,瓜条发育速度快,耐贮运,一般以长棒形的丝瓜为好,且对霜霉病、根结线虫病有较强的抗性。比较好的品种有五叶香、江蔬 1号等。 1.3 栽培技术要点 1.3.1 整地施基肥日光温室丝瓜生长期长,采收期长,需肥量大。因此要重施基肥。每 667 m2宜施腐熟有机肥 5 000 kg,深耕晒垡后,整细耙平,沿南北向做宽 50 cm的小高垄,垄间距 70 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