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为根际交替灌溉技术(PRD)应用于南岛无核荔枝(Litchichinensis Sonn cv Nandaoseedless fruit)生产中提供参考。【方法】以成年南岛无核荔枝树为试材,设常规灌溉(CK)、根际交替灌溉(PRD)和常规灌溉量减半灌溉(HN)处理,观测比较不同处理的荔枝树生长、结果和叶片光合作用差异。【结果】PRD处理的新梢生长量显著小于CK处理,而大于HN处理;株产量3种处理间差异均达极显著,PRD处理最高,HN的最低;PRD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RD处理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14d后的叶绿素a/b值、叶片光合速率和净光合速率均呈现最高趋势;PRD处理叶片类胡萝卜素含量一直与CK无显著差异。【结论】PRD处理的果实产量最高,综合品质最佳,能增强叶片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灌溉方式改变土壤的湿润区域和程度,调控根系水肥吸收能力,提高作物水肥耦合效率。【方法】采用盆栽培养方法,研究分根交替灌溉(Partial root-zoon drying,PRD)和亏缺灌溉(Deficit irrigation,DI)2种灌溉方式与不同施磷量下,玉米植株各部分干物质量、磷积累量与分配率,以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DI灌溉高磷处理的玉米单株干物质总量、地上部干重和根干重最高,PRD灌溉低磷处理的根干重最低,PRD和DI灌溉高磷处理的根干重比率最低;中磷处理下,在玉米植株全磷量、地上部含磷量和根吸磷量方面,PRD灌溉处理显著高于DI处理,而DI灌溉的低中磷处理的玉米植株全磷量、地上部含磷量,以及PRD灌溉的低磷处理的玉米植株全磷量均为最低;所有水磷处理对玉米叶片酸性磷酸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根酸性磷酸酶活性,同一种灌溉方式下不同磷水平处理几乎都无显著差异,而DI灌溉的中磷处理显著高于PRD灌溉的中高磷处理;玉米植株SOD活性,除PRD灌溉低磷处理的最低外,其他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RD灌溉高磷处理和DI灌溉的低、高磷处理显著高于PRD灌溉低磷处理。【结论】亏缺灌溉灌溉的高磷处理可显著提高玉米生物量,其低磷磷处理则可显著提高根部磷素分配率,而分根交替灌溉灌溉配施适量的磷肥可有效改善植株的磷素养分状况,可更有效的应对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3.
旱作区种植果树,因自然降水与果树生育期需水的不平衡、不适应性,影响了水果品质及产量,成为旱作区果业发展的瓶颈.以下介绍的灌溉技术并非传统灌溉意义上的充分灌溉,而是一种调节性灌溉,可以说灌的是"丰产水",在特别干旱的年份又可说灌的是"保命水".该技术措施适宜年降水在400毫米以上的旱作区运用.  相似文献   

4.
分根交替(PRD)滴灌技术是很有节水潜力的灌水技术.利用再生水,采用分根交替滴灌技术对马铃薯根长密度、根重密度及土壤水盐的空间分布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根系主要分布在0~60 cm的土层内,以植株为中心,呈放射状沿不同方向减小.通过研究所建马铃薯根长密度的空间分布函数能较好地反映根系的三维分布趋势.PRD灌溉可以刺激马铃薯根系生长,水分利用效率提高39%.进行PRD灌溉时应重点考虑滴头位置处及垄坡上的水盐变化,最好能起到节水控盐的双重作用.再生水PRD地下滴灌是对传统地表滴灌的优化和提升.  相似文献   

5.
根际交替灌溉技术在荔枝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南岛无核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cv Nandao seedless fruit)成年树为试材,研究根际交替灌溉技术(PRD)对树体生长、结果和叶片碳水化合物积累的影响。结果显示:PRD的新梢生长量显著小于正常灌溉对照(CK)的,而大于灌水量减半处理(HN)的。PRD的株产最高,HN的最低。PRD的果实品质因素中除出汁率显著低于CK的外,其余各因素则显著高于CK的或与其无显著差异;HN的除果形指数显著高于PRD和CK的外,其余品质因素则显著低于PRD和CK的或与其无显著差异;可见,以PRD的果实综合品质表现最佳。PRD叶片的叶绿素a、14d后的叶绿素a/b值和可溶性糖含量、净光合速率、淀粉含量均呈现最高趋势,其呼吸速率呈现低于HN的趋势,表明PRD能增强叶片光合作用和促进叶片碳水化合物积累。  相似文献   

6.
以南岛无核荔枝成年树为试材,研究根际交替灌溉技术(PRD)对产量、品质和树体旱害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株产量表现为PRD和对照(CK)差异不显著,二者显著高于半量常规灌溉(HN);PRD在果实单果重、果皮花色素苷含量和果肉TSS、TA、TSS/TA上与CK均无显著差异,而显著高于HN;HN果肉Vc含量最高.HN的叶片MDA含量显著较高,PRD与对照在MDA含量上无显著差异,说明HN表现旱害;PRD的叶片SOD、POD和CAT活性均具有高于HN与CK的趋势.总之,PRD未引起减产、果实品质变劣和旱害.  相似文献   

7.
根际交替灌溉技术在南岛无核荔枝上的应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7年生南岛无核荔枝成年树为试材,以常规灌溉为对照(C K),以根际交替灌溉(PRD)和半量常规灌溉(HN)为处理,研究PRD对单株产量、果实品质、叶片可溶性糖和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CK和PRD的单株产量差异不显著,二者都显著高于HN;PRD在果实单果重、果皮花色素苷含量和果肉TSS、TA、TSS/TA上与CK均无显著差异,而显著高于HN;在果肉Vc含量上,HN显著高于CK和PRD;不同处理和CK对果实可食率无显著影响.不同处理和对照的叶片可溶性糖、光合色素含量动态变化特征不一样;PRD在总体上提高叶片可溶性糖、叶绿素a和总叶绿素含量,并且提高叶绿素a/b值.PRD未引起树体减产和果实品质变劣,可提高水分利用率和光合能力,降低用水量和生产成本,因此,该技术应用于南岛无核荔枝栽培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
集雨节水灌溉技术在康平地区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平县西关屯乡是严重缺水的地区之一,水资源短缺己成为制约该地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将集雨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到该乡的一处庭院果树灌溉当中,在该地区建立典型示范区。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有效地解决了康平县西关屯乡庭院果树系统的季节性缺水问题,调节了天然降水量的时间分布,达到以丰补枯的目的,进而促进了果树的丰产,为当地农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涌泉灌溉技术是最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节水灌溉技术,属于微灌技术,非常适用于果树的灌溉。基于此,就涌泉灌溉技术予以介绍,分析涌泉灌溉技术的特点,并指出果树涌泉灌溉技术应用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主要介绍了目前果园常用的节水灌溉技术,列举了管道灌溉、滴灌、喷灌、微喷灌、渗灌技术的特点、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以期为果树节水灌溉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