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脊虎天牛属Xylotrechus的雄性外生殖器进行了比较解剖研究,描述了该属7个种的雄性外生殖器特征。结果表明,脊虎天牛属雄性外生殖器的结构特征具有重要的分类学价值,其交配孔腹缘形态在属内是稳定的,具有属级分类学意义;阳基侧突、中茎的结构及内囊骨化物的特化具有高度的稳定性,是重要的分种性状。  相似文献   

2.
作者对Strachiini 族中Strachia 属群的6个属级单元的代表种做了形态学研究,选取了外部形态特征以及雌、雄外生殖器以及雌性受精囊等方面的20项形态特征,运用PAUP程序进行支序分析,得出该属群的属级关系支序图.同时对Strachia 属群的系统发育及一些雌、雄外生殖器特征的演化趋势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云斑天牛进行去除或保留头部不同感觉器官后的交配和产卵试验,结合分析不同感觉器官的感器类型和分布,探讨云斑天牛头部不同感觉器官对雄虫交配行为及雌虫产卵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雄虫头部不同感觉器官对交配行为影响试验中,雄虫对雌虫的探知阶段,触角上的发锥形感器作用明显;在曲腹、插入内囊等后续交配行为的激发过...  相似文献   

4.
在室内养虫笼观察并分析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在以24h为周期内的交配行为及其规律。松墨天牛交配行为包括2个步骤:一是雌虫接近雄虫,在其周围活动;二是雄虫抱握雌虫,发生交配行为。交配日节律观察结果显示:松墨天牛在24h内有2次交配高峰期,10:00—14:00和18:00—24:00,它在这2个时间段以外很少或几乎不交配。松墨天牛交配行为具有以下特点:普遍存在与同一个体或不同个体的多次交配现象,交配次数为2次f含)以上的松墨天牛个体约占全部个体的77.5%,每次交配时间平均为50s;除正常雄雌交配外,还会出现雄雄和雌雌“交配”以及2只雄虫争夺雌虫交配权的现象。图1表1参15  相似文献   

5.
过去对天牛科雄性外生殖器的研究多限于中茎和阳基侧突的外部形态,而对作为真正插入器官的内襄结构研究甚少。作者在大量种类雄器研究中发现星天牛内囊结构十分复杂,在沟胫天牛族中有一定的代表性,并可作为分种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对污天牛属MoechotypaThomson5个种的雌性生殖器官进行了比较解剖研究。结果表明,该属的雌性生殖器极为特化,其受精囊呈长棒状,内有显著的骨化环结构,骨化环的形态及数目在种内稳定,而种间差异大,是判断种间隔离的可靠特征。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沟胫天牛亚科 Lamiinae:(Cerambycidae:Cileptera)雌雄内生殖系统的形态和组织学性状在不同类群中的变异和稳定性,以及它们的变异—稳定的统一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部分族属及种的亲缘关系,认为天牛科以一支射精管和具隔膜系统的精小管而联系于其它系的鞘翅目昆虫;以过渡型卵巢管和睾丸管被膜的发展而在扁甲系中占有适中的位置;通过受精囊型式及其附囊、卵巢管计数、交配囊型式等性状讨论了楔天牛族及星天牛属、小筒天牛属的特定发展型式。结果表明,其中的种种性状在探讨种系发生、进化演化以及在分类上作为性状组合分析研究的检验和订正手段都具有相当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首次采用显微解剖和冰冻组织切片方法研究了天牛族阳茎内囊形态结构,发现了内囊骨化物结构,尤其端部骨化物结构,及其控制内囊伸缩的加厚侧带和有聚集作用的射精管壶腹结构,为研究天牛科分类和系统发育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9.
松墨天牛对雪松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和嗅觉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改进的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健康雪松枝条精油,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共鉴定出20种化合物,主要为萜烯类化合物。利用嗅觉仪和触角电位(EAG)仪比较分析了松墨天牛成虫对健康雪松枝条挥发物的嗅觉反应和触角电位反应,及其对健康木挥发物的日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交配前雄虫对挥发物的敏感性较雌虫强,15日龄前雌、雄虫的EAG反应值随日龄的增加而升高,未交配天牛对健康木挥发物表现为正趋性,已交配天牛则表现为负趋性;雌虫12日龄和雄虫9日龄正趋性最强,说明不同日龄的松墨天牛成虫对雪松挥发物具有不同的敏感性和选择性。雌、雄天牛之间在EAG和嗅觉反应方面无明显差异,两者对寄主挥发物的行为感受机制相同。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绘制了食蚜蝇科中7个亚科35种雌虫的端节和部分种的交配囊图.根据雌性外生殖器的形态特征,编制了食蚜蝇分亚科及部分亚科分种检索表.研究结果表明:雌性外生殖器可以为食蚜蝇科的种间和种以上分类提供有效特征.  相似文献   

11.
对筒天牛属的23个种和型的雌成虫生殖器的比较解剖发现,受精囊在干标本中保持完好,研究简单易行,表现了良好的物种特性,可作为分类的特征和进化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枣蠊翅小卷蛾内生殖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为害枣树的重要害虫之一——枣蠊翅小卷蛾又名枣粘虫的内生殖系统。对雌、雄两性的内生殖器作了仔细的形态观察。雄性内生殖器包括1个辜丸,2条输精管、1对贮精囊、复射精管、单射精管及附腺。雄性外生殖器包括阳具和抱握器。雌性内生殖系统包括1对卵巢、两根侧输卵管和1条中输卵管、授精囊及附腺。雌性外生殖器包括交配囊、产卵器及附属构造。  相似文献   

13.
<正>红缘天牛和家茸天牛是危害刺槐生长的两种主要害虫。它们的幼虫蛀食危害,轻者造成植株生长势衰弱,部分枝干死亡,重者主干环剥皮,致使树冠死亡,造成风折干,尤其小幼木,受害后易全株死亡。1形态特征1.1红缘天牛的形态特征。成虫体长为11~19.5 mm,体宽3.5~6 mm。体狭长,黑色。头部短,刻点稠密,被灰白色细长竖毛,前部的毛色深且密。触角细长,雌虫触角与体长约相等,雄虫触角约为体长的2倍,雌虫触角以第3节最长,雄虫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黑纹粉蝶Pieris melete Ménétriès生殖系统的解剖学结构,以期发现更多的分类特征,为其所属类群乃至粉蝶亚科的系统发育分析提供依据。【方法】于2009-2010年夏季分别在浙江临安和陕西秦岭采集黑纹粉蝶成虫,在MODEL SZX2-ILLK型显微镜下观察雌虫和雄虫内、外生殖器的解剖结构,运用QImaging Retiga 2000R CCD数码相机进行照相,用图像叠加软件Automontage进行图像合成,描述其特征。【结果】黑纹粉蝶雌虫外生殖器包括交配囊及其附属结构、导精管、表皮突和肛突;内生殖器包括1对卵巢、1对侧输卵管、1根中输卵管、受精囊、附腺以及外生殖腔。雄虫外生殖器包括阳具、抱握器及其支持结构;内生殖器包括1个睾丸、2条输精管、1对贮精囊、开口于阳茎基部的射精管和附腺。【结论】黑纹粉蝶的卵巢两侧不对称,一侧的4根卵巢管直接合并,另一侧则是相邻的2根卵巢管先分别聚成一支,然后2支再聚合,与中输卵管相接。  相似文献   

15.
穿孔属线虫(Radopholus)可从雄虫食道退化明显、引带伸出泄殖腔外、无颈乳突等与较易混淆的拟短体属(Pratyienchoides)区别;从雌虫后食道腺复盖肠的背侧与接合垫刃属(Zygotylenchus)相区别.香蕉穿孔线虫(R.similis)主要鉴定特征为:雌虫唇环3—4环,口针粗状,基部球圆形,有时微向前突,侧线4条,在尾中部合并为3条,受精囊球形,精子杆状,尾端为不规则缨枪头状.雄虫交合撒包裹尾端的2/3—3/4处.可从明显较长的尾及尾端形状、受精囊及精子形状等与同属其他种相区别.该虫的形态变异主要表现在尾形上.鉴定时要有全体概念,同时要参照典型生境及形成隧道、穿孔的典型症状.  相似文献   

16.
1995~1998年期间 ,在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山西省、陕西省和甘肃省的多种植物的根际土壤里发现三形茎线虫(DitylenchustriformisHirschmann &Sasser,1955) ,其成虫有三种形态 :雌虫、雄虫、雌雄间体 ,其中 ,雌雄间体个体同时具有雌虫、雄虫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形态特征:松材线虫属蠕形动物门线虫纲垫刃目滑刃总科伞刃属。它原产北美洲,1982年我国在南京市中山陵首次发现。虫体长约1毫米,雌虫尾部近圆锥形,末端圆;雄虫尾部似鸟爪,向腹面弯曲。松材线虫病又称松枯萎病,是一种毁灭性虫害,它是通过松墨天牛等媒介昆虫传播于松树体内而引发危害的。  相似文献   

18.
狭胸天牛生殖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狭胸天牛的生殖行为和习性进行了室内外观察。结果表明:该虫以成虫在土中越冬,产卵于枝杆缝或土缝中,大多数狭胸天牛于夜晚8 ̄12点交配和产卵,其产卵方式为产配产卵和单雌产卵,雄虫活跃,能飞翔,在短距离内能识别雌虫。两性相距约2cm发生追逐→上背→定位→曲腹反应,多次接触后爬高,只有少数接触能实现交配。雌虫存在挥发性的性信息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蠋蝽是一种重要的捕食性天敌昆虫,观察其生殖器及胸足感受器类型及其形态特征,有助于探究其寄主选择等行为的机理。【方法】采用扫描电镜对蠋蝽生殖器及胸足感受器类型及其形态进行观察。【结果】蠋蝽雄虫交配器和雌虫产卵器上的感受器均有4种,分别为毛形感受器、刺形感受器、腔锥形感受器和锥形感受器,但雌虫产卵器上的刺形感受器和毛形感受器长度长于雄虫交配器;雌虫和雄虫胸足上的感受器有5种,分别为毛形感受器、刺形感受器、腔锥形感受器、锥形感受器以及B?hm氏鬃毛感受器,但雌雄虫胸足上的感受器大小存在一定差异:雌虫中后足上的刺形感受器长度长于雄虫,雌虫后足上的毛形感受器(Ⅰ型和Ⅱ型)长度长于雄虫,雄虫前足上的B?hm氏鬃毛感受器长度长于雌虫。【结论】蠋蝽生殖器和胸足上都存在多种类型的感受器,其形态和种类差异不大,仅部分感受器大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0.
光肩星天牛成虫交配行为机制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弄清光肩星天牛成虫在繁殖交配过程中如何判断和寻找配偶,该文进行了雌、雄成虫对两性个体气味、味迹的感应趋性和行为反应,成虫的自然交配行为表现等研究.认为光肩星天牛成虫在配偶寻找过程中,非接触性的嗅觉识别判断不起主导作用;成虫的交配行为一般是在雌虫对雄虫的视觉刺激作用下起动的;雌性成虫的性信息素为接触性信息素,雄虫依靠触角、下唇须和下颚须上化感器的接触感应来接收这种信号的刺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