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为配合国家现代草地畜牧业推进行动前期工作,笔者一行前往达州、巴中等市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组深入宣汉、南江、通江、巴州等县区的十多个牛羊养殖公司、养殖合作社、养殖户,与养殖业主、科技人员和相关领导就草山草坡开发利用、种草养畜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论,形成以下调研报告。1草地畜牧业发展情况近年来,四川省在不断加大草原保护建设力度,加速草原生态屏障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截至2013年,全省草原建设面积达到11247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其中围栏改良草地8542万亩,牧区人工草地1465万亩,农区人工种草1240万亩。  相似文献   

2.
正把发展人工种草作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像抓种粮那样抓种草,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和京津风沙治理工程,建设高产饲草料基地,支持和鼓励农民种草养畜平衡发展。一、草原畜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根据土地资源广阔、饲草料资源丰富、养殖条件优越、住户相对分散、广大农民群众又有着悠久的养畜历史等特点,"立草为业、草畜并举",在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区委、区政府把以羊、猪为主的草原畜牧业列为增加农民收入第一大主导产业。确立了以发展现代草原畜牧业为主题,建设羊猪"双百万"生产基地,实施水地种草工程、畜禽改良工程、强化产业龙头体系、畜牧业科技支撑体系、实现全省畜  相似文献   

3.
《新疆畜牧业》2014,(12):14-14
2014年11月15-19日,自治区畜牧厅草原处田烽处长带领检查考核组一行,对伊犁州2013年度草原畜牧业转型示范工程(第一批)进行检查验收,同时对伊犁州2014年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督查考核。检查考核组对昭苏县、特克斯县、巩留县实施的草原畜牧业转型示范项目进行检查验收,实地详细检查了13个养殖合作社的棚圈、工程质量、草原围栏建设、草原补播改良、人工种草等建设任务完成情况。  相似文献   

4.
国家从2013年起结合草原生态保护补助政策启动实施草牧业转型试点县,我区确定呼图壁县、塔城市、阿勒泰市作为全国草牧业示范试点县。2015年以来,呼图壁县围绕草种基地、人工草地建植、天然草原补播改良、草产品加工等四个方面的建设内容,积极指导合作社进行资源整合,扶持和鼓励示范能力强的企业、合作社,积极开展土地流转种植人工牧草,规模化、标准化养殖、草产品加工、农机服务等优势产业,示范带动全县草牧业发展,引领全县畜牧业合作社积极投入到草产业发展。作者对该县草牧业发展模式经验进行归纳总结,作为全疆推广应用的典型。  相似文献   

5.
草原是天然的生态屏障,又是牧民增收致富不可或缺的生产资料。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人口快速增长对草原的掠夺式开发,使草原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如何在资源环境开发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找到平衡是值得探索的课题。笔者基于"拉乙亥麻"模式对草原畜牧业发展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依靠能人领办合作社,以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发展股份合作制,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积极发展二、三产业,是实现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牧民增收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6.
肃南县畜禽养殖主要以天然草原放牧为主,随着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和禁牧、休牧、以草定畜制度的全面落实,为实现"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收"的目标,近年来肃南县大力推广舍饲、半舍饲养殖,畜牧业生产结构不断优化,传统畜牧业逐步向现代畜牧业发展.近些年,肃南县积极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努力实现废弃物零排放,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国家为保护草原生态出台一系列禁牧政策的历史背景下,提出了牧区专业合作社是新形势下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有效方式,并以达茂旗德彪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情况为例分析现阶段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总结借鉴德彪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成功经验,提出促进牧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建议,为牧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2013年,全国牧草种植生产整体呈稳定上升趋势,为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型,发挥了积极作用。一、牧草种植总体情况1.全国牧草种植情况。2013年,全国保留种草面积31301万亩,同比增长5.32%。其中,人工种草18697万亩、改良种草11582万亩,分  相似文献   

9.
正家庭牧场作为一种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是以牧民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畜牧业经营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从事科学规模化养殖生产的经营形式,是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发展的一种措施。发展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家庭牧场,对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有着积极的意义,可以促进草原生态得到保护和恢复,使草原畜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转变,也为草原牧区实施禁牧、休牧、草畜平衡创造条件,使草  相似文献   

10.
2011年,新增多年生人工种草力度明显加大,近10年来首次超过了改良种草面积。2011年,全国草原工作战线的干部职工艰苦奋斗,广大农牧民群众积极参与,各级农牧部门较好地完成了牧草种植和种子生产工作任务,为加快全国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型做出了积极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一、牧草种植情况1.全国牧草种植情况。2011年,全国保留种草面积29266万亩,同比减少8.6%,减少2757万亩。其中人工种草18244万亩,同比增长2.9%,增长522万亩;改良种草9740万亩,同比减少24%,  相似文献   

11.
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现状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着重介绍了呼伦贝尔市草原生态现状及建设现状。从呼伦贝尔市的实际出发,论述了退化沙化草地治理对策,在牧区坚持走保护与建设并重的路子,大力推广季节性休牧、划区轮牧和节水型建设工程;在农区积极调整种植结构,扩大人工种草比例。因地制宜,调整畜种结构,发展生态畜牧业。  相似文献   

12.
草原,是发展畜牧业的必要条件,直接关系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多年来,龙江县把"主副换位"、"牧业富民"进程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采取人工植树种草改  相似文献   

13.
长期的传统游牧使草原得不到科学有效的保护,再加上生态环境恶化、虫鼠害以及过度放牧,更是让本来就很脆弱的草原生态系统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本文在乌鲁木齐市草地资源调查和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乌鲁木齐市草畜平衡的现状及人工种草的意义这两方面,分析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畜牧业健康发展这二者之间的矛盾,得出结论:只有大力发展人工种草,才有可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及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的愿望。  相似文献   

14.
生态畜牧业合作社既是传统草地畜牧业向现代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实施载体,也是实现适度规模养殖,集约化经营,加强草原保护,提高畜产品核心竞争力,实现畜牧业增产和牧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以股份制作为合作社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笔者以河南县荷日恒村为例,介绍青海高原牧区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股份制改制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视程度的不断增强以及草地畜牧业的迅猛发展,人工草地作为其中一个关键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工草地建设对于保持畜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通过项目支撑、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延伸等方式,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大力发展人工草地建设,人工种草得到了进一步强化,促进了现代草原畜牧业迅速崛起,带动草原生态持续改善。2014年牧业年度牲畜头数达到1 227万头(只),一产增加值达到105亿元,在大力发展人工草地方面,鄂尔多斯市取得了显著的效益。  相似文献   

16.
饲草料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本文对巩留县饲草料生产现状进行了调查,对饲草料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对策进行了探讨。建议在做好草原生态保护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人工种草,改进秸秆饲料利用方式,提高秸秆饲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17.
种草养畜,休牧轮作是发达国家畜牧业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经验.美国人工草地每增加10%畜牧业产值便增加1%[1].草地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比森林系统更强[2].种草养畜对改良土壤、促进生态建设、加速经济可持速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同时国家政策也大力扶持退耕还林(草),因此,种草养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掌握西宁地区种草养畜的市场前景,我们对西宁地区种草养畜的基本情况做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正>靖边县是一个畜牧业大县,也是草原大县,2000年,我县率先在全省实施退耕还林(草)和"封山禁牧,舍饲养畜"试点工作,把草、羊产业作为促进畜牧业发展的突破口,积极实施退耕还林(草)、草原植被恢复建设工程,狠抓人工种草,推行"封山禁牧、舍饲养畜",草产业建设成效显著。1饲草资源与草产业现状我县总土地面积5088km~2(746万亩),其中林地21.73万hm~2、耕地10.67万hm~2、牧业草地17.33万hm~2,分别占43.7%、  相似文献   

19.
<正>塔城市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半农半牧的县市,2015年被农业部确定为草牧业试点县市。近年来,塔城市畜牧业工作在塔城地委、行署的坚强领导下,在自治区畜牧厅的大力支持下,按照大农业围绕畜牧业转变,种植业围绕养殖业转变,养殖业围绕肉羊产业转变的"三个转变"发展思路,围绕高端草原畜牧业区、特色草原观光畜牧业区、商品肉羊产业区"三个集中片区",培育家庭养殖模式(142模式)、合作社(小区)养殖模式、公司(企业)养殖模式"三种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为了加快推进草原畜牧业发展,构建草原畜牧业产业体系,实现草原增绿、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目标,积极发展草原畜牧业,促进草原牧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的建设意义重大。阐述了我国草原畜牧业发展现状,总结了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建设的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及重点任务,并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