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长江2号"、"特高"、"F4N"3个多花黑麦草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氮肥水平对多花黑麦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多花黑麦草的株高随施氮量的提高显著增加(第2茬除外);各品种前三茬的产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300kg/hm2与450kg/hm2施氮水平下的产量差异不显著(第2茬除外),二者均显著高于150kg/hm2施氮水平的产量。多花黑麦草的粗蛋白(CP)和粗脂肪(EE)含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各处理间CP含量差异极显著。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酸性洗涤纤维(ADF)和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且各氮肥水平下的WSC含量差异极显著,中、高施氮水平下的NDF含量均极显著低于低氮水平。施氮量及品种与氮肥水平互作效应对多花黑麦草的CP、NDF和ADF含量的影响极显著。因此,从产量和品质及肥料成本综合考虑,3个品种多花黑麦草均以施用300kg/hm2纯氮较好,"长江2号"多花黑麦草在该区的表现优于"特高"和"F4N"。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对盐土和非盐土种植多花黑麦草进行氮肥施用试验,研究施氮对不同土壤条件下多花黑麦草产量及饲用品质的影响,为提高氮肥利用效率、有效改善牧草产量品质提供依据。试验分别在江苏大丰金海农场和南京六合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进行,设置N0(对照)、N1(氮用量100 kg/hm2)、N2(氮用量150 kg/hm2)和N3(氮用量200 kg/hm2)4个处理,分别在多花黑麦草拔节期和初穗期进行刈割,测定牧草产量和饲用品质。结果表明在盐土和非盐土施用氮肥对多花黑麦草饲草品质和产量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非盐土条件下不同施氮处理的多花黑麦草产量和饲用品质均高于盐土,其中干物质体外消化率(IVDMD),粗蛋白(CP)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含量非盐土条件下高于盐土,且第1茬高于第2茬;CP含量随着施氮量的上升而升高,而NSC含量随着施氮量的上升而下降;作为NSC主要组分的淀粉在盐土条件下的含量高于非盐土;施氮组的IVDMD高于对照,但不同施氮量间差异不显著;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盐土条件下高于非盐土,第2茬高于第1茬;盐土不同茬次、不同施氮处理的干物质含量(DM)均显著高于非盐土,且第2茬高于第1茬,并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非盐土条件下的牧草产量高于盐土,且第2茬高于第1茬,随着施氮量的上升而升高,N2处理组,即氮素施用量150 kg/hm2的产量最高;但在盐土上施氮,多花黑麦草的产量增加幅度高于非盐土。  相似文献   

3.
施氮水平与方式对黑麦草生物学特性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禾本科牧草的产量、品质和硝酸盐含量等性状与施氮量密切相关。本试验在大田种植情况下,研究6个施氮水平和4种施肥方式对黑麦草的农艺性状、产量、品质和氮素生产效率的影响,以及相关性状与施氮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黑麦草的分蘖数、株高、产量、粗蛋白和氨基酸含量能显著提高,黑麦草的硝态氮含量也随之提高,但随着施氮量的继续增加,氮肥对黑麦草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作用增幅变小,氮素生产效率降低。当每次刈割后施纯氮肥量超过100 kg/hm2时,施氮肥能较好促进黑麦草粗蛋白含量提高,而不能有效促进氨基酸含量的提高;当每次刈割后施纯氮肥量达250 kg/hm2时,黑麦草的株高和产量还表现出降低的趋势;当每次刈割后施纯氮肥量超过150 kg/hm2时,黑麦草的硝态氮含量明显提高,部分刈割期黑麦草的硝酸盐含量还超过0.25%的致毒标准。黑麦草的分蘖数、株高、产量、粗蛋白含量、氨基酸含量和硝态氮含量6个测定指标相互间均呈正相关,产量与施氮量只有在撒施情况下呈显著相关,粗蛋白和氨基酸含量与施氮量多数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硝酸盐含量与施氮量呈极显著相关。深施对黑麦草的分蘖数和株高产生影响,但促进黑麦草产量、粗蛋白含量和氨基酸含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青燕1号燕麦适宜的氮肥施量和播种量,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3个播种量和5个施氮水平,研究氮肥和播种量对燕麦穗部性状和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 表明,施氮量、播种量及其交互作用对种子产量和穗部性状有显著影响(P<0.001).种子产量随施氮量和播种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最大值出现在90 kg/hm2氮肥施用量和180 kg/hm2播种量.穗部性状随施氮量和播种量变化明显,穗长、每穗小穗数、每穗粒数、每穗粒重和千粒重均随着施氮量增加先增加后降低,随播种量的增加而降低.燕麦种子产量与穗长和每穗小穗数极显著相关(P<0.01),与每穗粒数和每穗粒重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因此,90 kg/hm2氮肥施用量和180 kg/hm2播种量是湟中及周边地区种植燕麦的适宜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5.
青海高寒草甸施氮肥增产效应浅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纪亚君 《草业科学》2006,23(3):26-29
采用氮肥施用量的单因子试验研究了施用氮肥对高寒草甸的增产效应。结果表明,就2年累积增产效应而言,施氮量为150 kg/hm2时,每公斤尿素可获得地上总生物量的最大增产量为19.22 kg,而当施氮量为225 kg/hm2时,禾本科牧草可以获得单位尿素的最大增产量为17.48 kg。综合考虑草地总盖度、草地总生物量、优良牧草生物量及优良牧草分盖度的增加,认为天然高寒草甸草地的最佳施氮量为150 kg/hm2,2年累积可增加地上总生物量2 883 kg/hm2鲜草,增加禾本科牧草地上生物量1 770 kg/hm2鲜草。  相似文献   

6.
氮肥对两个品种多花黑麦草生长和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通过测定主要生长和生理指标,初步探讨了氮素水平对2个多花黑麦草品种生长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在适量范围内,多花黑麦草的分蘖数、株高和产量随着氮肥水平的提高增长,2个品种最高产施氮肥量相同,为300 kg/hm2;2个多花黑麦草品种随着氮肥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不同;氮肥的施加同时会启动多花黑麦草抗逆防御系统,并且不同品种对氮肥的耐受性不同,美克斯比海克里斯抗逆性更强一些。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不同施氮水平对沙地羊草草产量、土壤全氮变化及羊草对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设置了0(CK)、100、200、300、400 kg/hm2的施氮(纯氮)量.结果 表明: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羊草产量呈先增加后平稳的趋势,309.66 kg/hm2施氮量草产量最高,羊草干草产量与施氮量的回归方程为y=--0.073x2 +45.21x+3808;羊草植株粗蛋白含量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呈增加趋势,300 kg/hm2处理水平氮肥利用率最高;羊草生育期内土壤全氮含量、氮肥贡献率、氮肥吸收利用率与其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施氮肥会提高羊草干草粗蛋白水平,施氮水平的高低决定土壤残留氮素的多少.施入309.66 kg/hm2氮时羊草干草产量最高,可以作为科尔沁沙地人工羊草草地的最佳施肥量.  相似文献   

8.
施氮对苦豆子生物量及生物碱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研究了不同氮肥水平对苦豆子生物性状、生物量积累、生物碱含量和积累的影响,旨在为人工栽培苦豆子和提高其生物碱产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施氮100和150 kg/hm2的处理对苦豆子主茎长度、单株茎数、根和茎干重的增加幅度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不同施氮量均有提高苦豆子叶、茎、根中苦参碱含量的效应,低施氮量(50kg/hm2)对叶中苦参碱含量提高最大,中等施氮量(150 kg/hm2)对根中苦参碱含量提高最大;不同施氮量均能提高苦豆子叶中氧化苦参碱含量,但对茎和根中氧化苦参碱含量均有降低效应;中等施氮量(100和150 kg/hm2)对提高叶和根中氧化苦参碱积累量和苦参碱积累量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9.
不同施氮水平对旱地兰州百合养分累积与氮肥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果园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在施用磷肥150 kg/hm2和钾肥225 kg/hm2基础上,不同施氮水平(0,75,150 和 225 kg/hm2)对旱地兰州百合干生物量、养分累积动态及氮肥利用的影响,旨在揭示兰州百合需肥规律,为其规范化栽培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适宜施氮量可促进兰州百合植株生长,提高鳞茎养分的转化吸收效率。鳞茎氮磷钾养分吸收不同步,累积量依次为K>N>P。施氮量只影响鳞茎干生物量和养分的阶段累积量,不改变其累积动态趋势。随施氮量的增加,鳞茎产量、氮累积量和氮肥利用率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施氮量为150 kg/hm2时三者均最高,分别达(8 982.1±845.8) kg/hm2,(29.123±1.767) kg/hm2和(4.97±2.16)%。当施氮量达225 kg/hm2时各指标均下降。施氮量为75 kg/hm2时氮肥效率最大,为(107.36±11.21)%,此后随氮肥量的增加氮肥效率极显著下降。综合考虑各因素,建议兰州百合基肥的施氮量应为75~150 kg/hm2。  相似文献   

10.
四川丘陵地区桑园合理施氮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四川丘陵地区桑园偏施和过量施用氮肥的问题,设置0、120、240、360、480 kg/hm2尿素共5个施氮量试验组,通过比较与分析不同试验组桑叶产量和部分品质性状成绩,建立不同生产目的桑园施氮效应函数,提供合理的施氮方案。试验结果表明,少施或过量施氮都会降低桑叶产量及桑叶中营养活性物质的含量和桑叶营养活性物质的产量。240 kg/hm2的桑园施氮量能显著提高桑叶营养活性物质的含量;360 kg/hm2的桑园施氮量能显著提高桑叶产量及桑叶营养活性物质的产量。依据分别建立的桑园施氮量与桑叶产量、桑叶中的1-脱氧野尻霉素(DNJ)含量、桑叶DNJ产量的肥料效应函数,推荐以生产养蚕用叶为目的的桑园最佳施氮量为360 kg/hm2,以提高桑叶DNJ含量和产量为目的的桑园最佳施氮量分别为299.56 kg/hm2和294.72 kg/hm2。  相似文献   

11.
施氮量对一年生黑麦草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0、100、200和300 kg/hm2,分别表示为N0、N100、N200和N300)对扬州地区一年生黑麦草产量、分蘖数、株高等生长特性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为100,200和300kg/hm2时,黑麦草鲜草总产量分别比不施氮增产75%,146%和134%.当施氮量达到200 kg/h...  相似文献   

12.
前茬施氮对皖草2号草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前茬施氮水平和施氮方式与后茬皖草2号草产量及全年草产量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前茬施氮能增加皖草2号的株高,尤以前茬氮肥分期施用处理最为明显.随前茬氮肥水平的加大,后茬皖草2号的鲜草、干草产量相应提高,其中前茬纯氮肥施用量达225 kg/hm2以上时,后茬皖草2号的鲜草、干草产量达到较高水平.相同施氮水平条件下,前茬氮肥分期施用比一次性基施的鲜草、干草产量高.前茬氮肥施用量的增加与氮肥分期施用均能提高小黑麦Triticale cereale-皖草2号Sorghum bicolor×S.sudanense的全年草产量,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前茬纯氮施用量为300和375 kg/hm2且分期施用时,2茬牧草全年干草总产量均可达到较高水平,且两者之间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以多花黑麦草为试验材料,开展了不同施氮水平多花黑麦草反射光谱特征及产量品质的比较研究,同时分析了多花黑麦草产草量、植株氮含量与光谱反射率间的相关性,构建了多花黑麦草产草量和植株氮含量的高光谱监测模型,结果表明:施氮对多花黑麦草可见光区光谱反射率具有显著的影响,随着施氮水平增加,多花黑麦草在可见光区反射率逐渐降低。不同施氮水平多花黑麦草在450、550、680、760nm处的光谱反射率以处理N200最低,显著低于处理N150、N100、N50和N0(P0.05)。不同施氮处理多花黑麦草产草量与R680间的相关性最高,植株氮含量与R760间的相关性最高,以R680和R760构建了多花黑麦草产草量和植株氮含量的高光谱监测模型,经检验,模型估测值与实测值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P0.01),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多花黑麦草产草量和植株氮含量的监测模型是准确可靠的。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青贮玉米高产载培措施,试验以4个青贮玉米品种为材料,研究了4种施氮量对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干物质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之间生物产量和干物质产量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施氮量各品种的生物产量和干物质产量差异极显著(P0.01);吉饲8号、吉饲9号作为优质青贮玉米在吉林省的适宜施氮量为180kg/hm2;金刚12和金刚50的适宜施氮量为210kg/hm2;不同施氮量对不同品种品质影响较大,增加施氮量有助于青贮玉米品质的提高。青贮玉米品种的生育期、株高、穗位、茎粗、收获期、绿叶数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5.
通过观察无芒雀麦在大连市普兰店地区的生长和生殖特性发现1999年该地的气候条件适宜无芒雀麦的生殖发育和种子生产,但在种子成熟期的高温干旱导致种子成熟速度加快和种子重量降低。同时,还研究了氮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无芒雀麦种子产量的影响。施氮量为180kg/hm2时,无芒雀麦的种子产量最高,可达1844kg/hm2,但和施氮量为150kg/hm2、120kg/hm2和90kg/hm2  相似文献   

16.
有机肥施用量对饲用高梁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晓燕  沈益新 《草业科学》2011,28(6):1187-1189
摘要:采用田间试验研究有机肥(基肥)施用量对饲用高粱(Sorghum bicolor)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量相等的条件下,随着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先增高后下降,施用量以75和150 t/hm2为最好;同时,青贮饲料的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不断增加,粗蛋白含量和干物质体外消化率不断下降。综合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和饲用品质,饲用高粱青贮利用栽培时,施用有机肥基肥75~150 t/hm2较适宜。  相似文献   

17.
氮磷配施对生长1年苦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守润 《草业科学》2010,27(1):124-129
纯氮(N)施用量设0(对照)、38、75、113kg/hm24个水平,磷(P2O5)施用量设0(对照)、23、45、90kg/hm24个水平,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氮、磷对苦参Sophora flavescens苗生长的影响以及二者的互作效应。结果显示:氮、磷对生长1年苦参生长有显著促进效应,氮和磷互作效应显著。高施氮量(113kg/hm2)和低施磷量(23kg/hm2)配合时根芽数、苗鲜质量、根鲜质量、根干质量、茎叶鲜质量、茎叶干质量最高,依次较对照增加95.6%、57%、57.6%、50.6%、60.1%和41.5%(P0.05),中低施氮量(38和75kg/hm2)与较高施磷量(45kg/hm2)配合时次之,与对照差异显著;根干鲜比和根干质量/总干质量在各施氮量下随施磷量增加;施氮量113kg/hm2和施磷量23kg/hm2配合时根直径和木部直径最大,较对照增加24.9%、20.2%(P0.05);氮和磷对皮部厚度增加效应不显著;施氮量113kg/hm2和施磷量23kg/hm2配合时单株小叶数、小叶面积和单株叶面积最大,分别较对照增加37.6%、40.2%和83.9%(P0.05)。结果表明:氮、磷对生长1年苦参的生长有显著促进效应,氮磷互作效应也均达显著水平。施氮量113kg/hm2与施磷量23kg/hm2配合、施氮量38和75kg/hm2与施磷量45kg/hm2配合时能获得较高苦参苗产量,是生长1年苦参适宜的施肥量。  相似文献   

18.
施氮对苦豆子生物性状和生物量积累动态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不同氮肥水平(0、50、100、150、200 kg/hm2)对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aides生物性状和生物量积累动态的影响,旨在探索人工栽培苦豆子的施氮量,从而提高苦豆子栽培的生物产量.结果表明:施氮对其株高、单株茎数均有增加效果,增施氮肥对各时期的株高增加效果明显,特别是在7-8月,茎的生长速率明显高于对照,施氮肥对根直径的增加效应不显著;氮肥对单株根鲜质量和干质量增加效应显著,施用氮肥使茎叶鲜质量和干质量开始下降的时期推迟.100和150 kg/hm2施肥处理对生物量的增加幅度明显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氮肥施用水平对新疆地区苜蓿营养生长和产量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田间小区随机区组排列设计,设4个施氮水平,T_1水平为对照,不施氮,T_2~T_4水平分别施氮37.5,75.0,112.5 kg/hm~2,按照苜蓿刈割时期测定苜蓿株高、根瘤数量、产量、粗蛋白和粗纤维指标。结果表明:适当施用氮肥可以显著促进苜蓿的营养生长并提高产量品质,其中施氮量为75.0 kg/hm~2时苜蓿年总产草量显著提高(P0.05);施用氮肥显著提高了苜蓿粗蛋白含量和苜蓿的营养品质(P0.05)。说明新疆地区苜蓿种植全年合理施氮量以37.5~75.0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江淮地区紫花苜蓿季节性栽培体系中氮磷肥供应对干物质产量及再生的影响,试验设置4个磷(P2O5)水平处理(0、50、100、150 kg·hm-2)及4个氮(N)水平处理(0、60、120、180 kg·hm-2),研究了干物质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地上部氮磷含量及累积量、再生6和12 d的生长量等指标对氮磷肥投入的响应。结果表明:1)施用氮肥及磷肥均显著促进了紫花苜蓿的生长。在低磷供应条件下,干物质产量随供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在高磷条件下,适宜生长的最优施氮量为120 kg·hm-2。对不同施氮处理而言,饲草干物质产量均随施磷量的增加显著增加。2)干物质产量与地上部氮含量、地上部氮累积量、地上部磷累积量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3)氮磷肥施用可以促进植株残茬再生,0、50、100、150 kg·hm-2磷处理下适宜残茬再生所需的施氮量分别为180、120、120、60 kg·hm-2。刈割6 d后残茬的再生芽芽长及叶面积、刈割12 d后叶面积均与再生生物量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可见,江淮地区紫花苜蓿季节性栽培体系中施用磷肥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氮肥的用量。当磷肥施用量分别为0、50、100、150 kg·hm-2时,适宜生长及再生的氮肥推荐用量分别为180、120、120、60 kg·hm-2。江淮地区紫花苜蓿季节性栽培体系中推荐年施磷量及施氮量分别为100及120 kg·hm-2,研究结果可为紫花苜蓿季节性栽培技术中的肥料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