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设施蔬菜-水生蔬菜水旱轮作模式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在春季设施蔬菜生产结束后种植水生蔬菜,实现蔬菜的水旱轮作,避免了设施蔬菜生产中的连作障碍,使土壤环境得到有效修复.同时,由于水生蔬菜取代原有水稻的水旱轮作生产模式,667 m2增效2 000元以上,此模式在江南地区有着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盐城盐都地处江苏里下河水乡,大棚番茄等茄果类蔬菜多年连种,连作障碍十分严重,而水乡麦油接慈姑等水生蔬菜种植老模式,常年收益又上不去。为此,近几年摸索出一套春大棚番茄接秋水培慈姑水旱轮作生态高效新模式,既克服了连作障碍,又提高了收益,改善了生态。  相似文献   

3.
春季在塑料大棚内种植早毛豆,夏季种植水生蔬菜,实现保护地的水旱轮作。该方法较好地解决了蔬菜大棚生产中的连作障碍,土壤得到了有效修复,地力得到了充分利用,单位面积的产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大棚内种植豆类的纯综合效益为82 996.4元·hm-2,大棚内种植春大豆—水芹水旱轮作的纯综合效益为145 680.6元·hm-2,后者比前者的纯综合效益增加62 684.2元·hm-2,既增加了效益,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东台地区的早春大棚西瓜、水稻、豆瓣菜(水芹)、早春大棚西瓜、慈姑2年5茬水旱轮作高效栽培模式,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当地西瓜、慈姑产业连作障碍问题,而且开辟了一条设施西瓜与水生蔬菜共同增产增效、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一、效益分析及茬口安排1.效益分析该模式每亩产  相似文献   

5.
大棚水旱轮作的特种蔬菜品种可选择:陆地特种蔬菜选用黄秋葵、雪樱子、冰菜品种,水生特种蔬菜选用芡实(鸡头米)、西洋菜品种。这5个特种蔬菜品种都有很好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深受市民喜爱。市场前景设施大棚蔬菜连续种植3~5年,盐渍化严重,会造成严重减产,效益下降。为提高效益,可采取轮作水生与陆地蔬菜的方法,并通过选种特种蔬菜品种而获得好收益。  相似文献   

6.
苏州地区蔬菜大棚轮作水稻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蔬菜大棚内通过水旱轮作种植水稻是苏州地区解决大棚连作障碍最为简单、省工、高效的方法,但蔬菜大棚内水稻种植技术与水稻大田生产上有明显区别。为有效改良受盐渍化危害的蔬菜大棚土壤,促进苏州市蔬菜生产的可持续性和市场蔬菜供应的稳定性,特制定了苏州地区蔬菜大棚轮作水稻栽培技术规程,主要包括轮作周期、品种选择、育秧移栽、大棚栽培等内容。  相似文献   

7.
水生蔬菜与旱生作物水旱轮作是近几年来各地研究推广的栽培新模式,它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培肥地力,有效解决连作障碍问题,提高产品品质,增加农民收入。综述了目前常见水生蔬菜轮作模式。  相似文献   

8.
在大棚内将草莓和茄子与水稻进行水旱轮作,避免大棚草莓(蔬菜)生产中的连作障碍,使土壤环境得到有效修复,同时利用种植水稻来消化土壤残留肥力。该模式产值为475 755元·hm-2,可获得经济效益324 930元·hm-2。  相似文献   

9.
蔬菜大棚使用多年后,病害尤其是土传病害日趋严重.已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对此最好采用综合防治措施. 一、轮作倒茬.根据不同蔬菜的要求,间隔一定时期再种植,最好进行水旱轮作.如辣椒腾茬后种植一季水稻,或栽植水生蔬菜莲藕等,对防止土传病害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水生蔬菜是我国重要的特色蔬菜,栽培历史悠久,与旱生蔬菜轮作,可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减轻病虫害发生、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丰富市场蔬菜种类,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可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产生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本文综述了我国各地应用的水生蔬菜与旱生蔬菜的栽培模式,其中莲藕11种、茭白8种、荸荠8种、慈姑7种、水芹6种、芡实3种,其他5种,因地制宜,以期为示范推广水生蔬菜与旱生蔬菜水旱轮作栽培技术模式、改善蔬菜栽培的土壤环境、促进蔬菜绿色生产、提高栽培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水旱轮作对土壤性状及大棚瓜菜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浙江省部分大棚瓜菜水稻轮作模式调研,分析比较水旱轮作模式对土壤性状及瓜菜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旱轮作可明显改善蔬菜连作中的土壤酸化问题,提高肥料利用率,显著降低瓜菜病害发生,提高产量、品质和效益。针对调研中发现的水稻效益不高、适宜棚内操作的小型实用机械少等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豆瓣菜食用部分为植株的嫩茎叶,在大棚内生长速度快.一次种植,多茬采收,产量高,可实现春节前后上市.填补了节日期间市场短缺,增加了种植品种和种植效益.豆瓣菜适合在设施蔬菜基地规模种植.因豆瓣菜喜凉怕热,喜湿怕旱,茎节易发生不定根,所以最好采取扦插繁殖或水培.江苏省丹阳市园艺站引进扬州大学的设施蔬菜水旱轮作生态栽培技术,即在旱生主茬蔬菜间2个月左右的空茬期间抢栽水生蔬菜豆瓣菜,以达到通过水淹而洗盐压盐、淹杀危害旱生蔬菜的病虫草害的目的,能有效地治理大棚设施连作障碍,是一种新型高效设施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种植模式对新丰生姜生产力与土壤环境的影响.[方法]通过常规化学分析方法及相应的选择性培养基培养法,对大棚生姜-水稻水旱轮作模式和露地生姜种植模式的土壤微生物和重金属含量进行比对,并对单位面积嫩姜的产量和效益进行测算.[结果]在大棚生姜-水稻水旱轮作模式下的整个轮作周期内,土壤中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都低于露地生姜种植模式,土壤中细菌在大棚生姜-水稻水旱轮作模式下水稻的整个生育期内都显著低于露地生姜种植模式,同时大棚生姜-水稻水旱轮作模式土壤中的Cu、Zn、As、Pb都低于露地生姜种植模式,而土壤中Ni的含量略高于露地生姜种植模式.大棚生姜-水稻水旱轮作模式提高了生姜的产量和经济效益.[结论]该研究可为大棚生姜-水稻水旱轮作模式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保护地蔬菜种植的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仰化镇常年种植芹菜近800亩,主要分布在同意,仰化,刘涧等村,产品除供应本地市场需求外,大多数由蔬菜合作社经纪人销往城区蔬菜批发市场及附近的洋河新城等周边城市。通过近几年探索和实践,总结出大棚芹菜——黄瓜——水稻的水旱轮作高效生产模式,有效地减轻大棚生产中的土传病害的发生。在该模式下;特别是芹菜和黄瓜效益明显,市场稳定。其中芹菜效益.0.95万元/亩,黄瓜0.9万元/亩,水稻0.1万元/亩,亩收入1.95万元。  相似文献   

15.
祁水琴 《浙江农业科学》2012,(3):336-338,341
通过对提高土地产出率,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开展大棚水旱轮作多茬复种和大棚蔬菜瓜果周年复种主要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介绍在生产实践过程中表现出良好效益的5种茬口安排以及大棚瓜菜作物主要栽培技术和后茬晚稻栽培技术,并对各模式的经济效益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不同茬口模式的优缺点,旨在指导生产实践过程,并进一步总结提高.  相似文献   

16.
辣椒—水稻—红菜薹水旱轮作模式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合理运用轮作技术,对蔬菜地栽培模式进行优化调整,总结出辣椒—水稻—红菜薹水旱轮作模式及栽培技术,达到恢复地力、改善土壤生产条件的目的,促进了蔬菜和粮食可持续发展。介绍了辣椒—水稻—红菜薹水旱轮作模式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采用大棚生姜-水稻水旱轮作模式和露地生姜种植模式,比较不同种植模式对生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棚-水稻水旱轮作模式下,生姜的姜块鲜重、大小、第2子姜数、株高、单株分枝数和可溶性糖含量都高于露地生姜,淀粉和粗纤维的含量则低于露地生姜,Cu和Ni含量显著低于露地生姜。大棚生姜-水稻水旱轮作模式既提高了生姜的产量和品质,又增加了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8.
于杰  许安定  杨超  张永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4,(31):10879-10880
为解决重庆地区烟草育苗大棚闲置期长、利用率低等问题,以重庆烟草大棚地理位置、环境气候、综合设施为基础,从发展花卉种植、水生蔬菜、反季节蔬菜、合作模式等角度,加大烟草大棚的使用率,增加农户收入,以期对重庆大棚设施综合利用、发展辅助产业提出科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设施蔬菜水旱轮作是提高地力的可持续种植方式,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蔬菜安全和品质、提高蔬菜复种指数。本文从水旱轮作基地要求、轮作原则、轮作模式等方面总结了设施蔬菜水旱轮作应用情况,并提出了完善基础设施和调节设施内环境、培育专用品种和建立配套技术、提高生产者的专业技术水平等措施,以期为蔬菜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钢架蔬菜大棚中采用的“大棚蔬菜—羊肚菌”轮作栽培新模式,充分利用羊肚菌为低温食用菌可在冬春栽培的茬口,避开安徽省东至县冬春低温寡照不利于大棚蔬菜生长的因素,有效提高钢架蔬菜大棚的生产效益。具体阐述了大棚蔬菜和羊肚菌栽培的时间节点和大棚蔬菜的茬口安排及栽培技术要点,重点阐述了羊肚菌栽培技术。对羊肚菌播种时间,栽培种制备,外源营养包的配料及制作置放,播种后大棚内温、湿度及空气质量的调节和出菇期管理等内容进行了详述。最后对钢架大棚蔬菜周年生产效益及“大棚蔬菜—羊肚菌”栽培模式生产效益进行分析得出,该模式可以充分发挥钢架大棚的生产优势,达到增产增收、降低生产风险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