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采用三因子二次正交旋转组合回归设计,以N、P和K3种肥料为因子,在青海省玉树州高寒草地进行施肥试验。结果表明,缺乏N和P的高寒退化草地,不缺K,3个施肥因素对牧草产量的影响顺序为NPK,草地牧草产量(Y,kg/hm2)可用其与N(kg/hm2)和P(kg/hm2)间的二元二次方程Y鲜重=11 027+742 N+728 P-2 540 N2-624 P2-1 055 NP和Y干重=3 706+243 N+232 P-716 N2-201 P2-306 NP很好地估测;牧草产量较优施肥组合为251.80 kg N/hm2+131.82 kg P/hm2和269.69 kg N/hm2+119.36 kg P/hm2。  相似文献   

2.
施肥与刈割对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甘肃省兰州市秦王川地区研究了4个施肥处理(ck、N0P、N1P、N2P)和2个刈割次数处理(3次、4次)对甘农3号和陇东苜蓿株高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苜蓿各茬株高和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同一施肥水平下,甘农3号刈割4次年鲜、干草产量均比刈割3次的高,陇东苜蓿刈割4次年鲜草产量比刈割3次高,但刈割3次年干草产量比刈割4次的高。甘农3号在N2P和刈割4次处理下鲜草和干草产量均达到最高,分别为61 611kg/hm2和15 117kg/hm2;陇东苜蓿在N2P和刈割4次处理下鲜草产量达到最高,为39 178kg/hm2,在N2P和3次刈割处理下干草产量达到最高,为11 217kg/hm2。在试验地区甘农3号和陇东苜蓿均以N2P处理的株高和干草产量达最高。  相似文献   

3.
采用尼龙网袋分解法,将一定量的黑麦草根系和地上留茬(统称黑麦草残留物)置于田间耕作层令其自然分解,分别于埋设后11,39,70,109,161和244 d收集尼龙网袋内的样品,洗净,烘干,称重后用于分析全量N、P、K、Ca、Mg、Mn和Fe的含量.结果表明,黑麦草残留物在大田中通过生物降解,将养分释放到土壤中,在后作水稻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分解初期的释放量较高,埋设10 d后黑麦草残留物样品中近90%的Ca和37%~50%的C、N、P、K和Fe被释放,Mn和Mg则只有0.4%~13.4%被释放.在早稻生长过程中黑麦草残留物有74.9%被分解,C、N、Mn和Mg的矿化率均在80%以下,表现出一定的缓释效应.晚稻收获时各养分的释放率达到92%~99%.理论上黑麦草根系可以为0~20 cm土层贡献有机质、N、P、K、Fe、Mn、Mg和Ca分别达到865.42 g/kg,26.92 g/kg,1.75 g/kg,23.83 g/kg,2 741 mg/kg,75 mg/kg,162 mg/kg和46 mg/kg.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不同施氮量对紫花苜蓿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干草产量的影响,设置4个施氮梯度,施氮量分别为:0kg/hm2(N0)、60kg/hm2(N1)、120kg/hm2(N2)和180kg/hm2(N3),测定紫花苜蓿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及干草产量,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紫花苜蓿根际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  相似文献   

5.
在田间试验的条件下研究了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干物质积累及养分吸收规律.结果表明,苏丹草干物质积累量随着生长进程不断增加,出苗后39~62 d,干物质量增加最快,占干物质总量的35.4%,日积累量也最大,为335.59 kg/(hm2·d).试验条件下,苏丹草鲜草产量为190.00 t/hm2,需吸收N 489.9、P2O5 122.4、K2O 585.3、Ca 106.6、Mg 38.3 kg,N:P2O5:K2O:Ca:Mg为1:0.25:1.19:0.22:0.08;需吸收Fe 6 364.6、Mn 1 383.9、Cu 236.2、Zn 1 498.0 g,N:Fe:Mn:Cu:Zn为1 000:13.0:2.8:0.5:3.1.养分吸收量和比例可作为苏丹草合理施肥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百脉灵与3种禾本科牧草混播草地上研究了 N、P、K 不同施肥量对混播草地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伊犁新垦区土壤肥力条件下,春季在混播草地上一次性施入尿素260 kg/hm2,过磷酸钙450 kg/hm2,硫酸钾120 kg/hm2为最佳施肥方案,不仅能促进混播草地牧草生长,提高了豆科牧草比例,改善牧草品质,还显著增加了混播草地的干、鲜草产量,比对照增产干草3042.7 kg/hm2,且增加净收入达1282.7元/hm2,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在 T2处理下混播草地产量达到最大值,但当施肥量持续增加至 T3处理时产草量不再增加,反而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
施肥对无芒雀麦+杂花苜蓿混播草地组分种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探讨了科尔沁沙地Carton无芒雀麦+草原2号杂花苜蓿混播草地建植时,基肥中N,P和K配比对当年草地群落组分种产量及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P和K合理配比均有利于杂花苜蓿和无芒雀麦早期生长。在施肥效应中,杂花苜蓿与P肥效应最显著,无芒雀麦与N肥效应最显著。高K组合(K2O180kg/hm2、P2O5572kg/hm2、、N90kg/hm2)可显著提高无芒雀麦产量及其在草群中的比例(P<0.01),而高K组合与高N组合(N135kg/hm2、K2O120kg/hm2、P2O572kg/hm2、)显著降低了杂花苜蓿头茬草的产量(P<0.05)。基肥中N对2茬草产量影响已不显著,P肥仍有利于2茬草中苜蓿生长,但产量差异不显著,只有高K组合对无芒雀麦产量影响仍然显著(P<0.01)。在混播草地中,播种时适宜的施肥量为纯N90kg/hm2,K2O120kg/hm2和P2O572kg/hm2、。  相似文献   

8.
氮、磷、钾肥对紫花苜蓿种子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研究了N、P、K肥对甘农3号紫花苜蓿种子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N、P、K肥施用量不同,对紫花苜蓿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不同.施肥量为47 kg N/hm2、120 kg P2O5/hm2、30 kg K2O/hm2时,实际种子产量最高,达1256.42 kg/hm2.N、P、K肥主要通过提高籽粒数/豆荚(x4)、豆荚数/花序(x3)和花序数/枝条(x2)来提高种子产量,表现种子产量的多元回归方程为y=-68.194 14.213X3 27.024X4.  相似文献   

9.
垃圾复混肥对土壤理化性质及牧草产草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进行化肥、垃圾堆肥、垃圾复混肥对牧草田间比较试验,垃圾复混肥与不施肥处理比较, 0~20 cm耕层土壤容重降低0.14 g/cm3,总孔度增加5.27%,>0.25 mm的团粒结构增加5.50%,自然含水量增加71.68 g/kg,贮水量增加181.12 m3/hm2,阳离子交换量增加7.03 cmol/kg,有机质增加1.77 g/kg,碱解N、速效P、速效K、分别增加20.51,2.95和13.27 mg/kg,pH值降低0.07.牧草单株鲜质量、干质量分别增加469.86和150.35 g,鲜草和干草产量分别增加65.20和16.30 t/hm2.并对土壤中重金属元素Hg,Cd,Cr,Pb的富集有明显减缓趋势.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性经LSR检验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0.
杨金  刘纯 《草业科学》1993,10(2):24-27,30
于1986~1987两年,在吉林省西部前郭,大安县研究了飞机草原施肥问题。结果表明,在缺氮少磷、锌的石灰性草原土壤上,飞喷尿素、硫酸锌溶液能明显地促进牧草生育。株高、叶/茎比、鲜草重、干草重增加,草地的覆盖度提高。喷施尿素溶液亩增干草17.8~45公斤,增产幅度为13.6%~33.4%;喷硫酸锌溶液亩增干草4.8~24公斤,增产幅度4.7%~27%。喷施尿素硫酸锌会提高牧草的全氮量,增加粗蛋白,有利于草质的改善。文中并对牧草的P、K、Ca、Mg、Zn含量以及K/Ca+Mg比值同苏联标本进行了比较和评价。最后认定采用飞机在大面积草地上进行叶面喷施肥液,是可行的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11.
云南湿热地区距瓣豆的铜、锌和锰营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云南省亚热带湿热地区为了探讨微量元素铜、锌和锰施用对引进优良豆科牧草距瓣豆生长的影响,开展铜、锌和锰的不同施量对距瓣豆干物质产量、种子产量影响的单因子完全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铜1.2~2.4 kg/hm2和锰3. kg,/hm2的处理比对照距瓣豆干物质产量分别提高58.4%~88.4%和48.1%(P<0.05),种子产量分别提高295.5%~272.7%和80.4%(P<0.01);施铜还可提高距瓣豆氮、钙、硫、铜、锌和锰含量,显著增加单位面积距瓣豆对氮的需求量(P<0.01),其次是磷、钾、钙、硫、铜、镁、锌和锰的营养需求量(P<0.05);施适量锰可增加距瓣豆的钙、锌和锰含量,显著增加单位面积距瓣豆的钙和锌产量(P<0.01),其次是氮、磷、钾、镁、铜和锰的产量(P<0.05).施用锌虽然对距瓣豆干物质产量和种子产量提高没有显著效果,但是可以提高距瓣豆的钙、锌和锰含量,显著提高单位面积距瓣豆的锌产量(P<0.01),其次是氮、钾和锰的产量(P>0.05),显著的降低距瓣豆对钙(P<0.01)和磷(P<0.05)的吸收量.综合分析,在施磷肥和其他元素肥的基础上,加施铜1.2 kg/hm2或锰3.9 kg/hm2,可获得高产、收益好的距瓣豆优质饲草,同时满足饲养牲畜生产的营养需要.  相似文献   

12.
采用大田小区试验方法,通过播前基施硒、锌微肥和富啡酸,研究了硒锌和富啡酸配施对紫花苜蓿产量、营养成分及氨基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统一施用氮磷钾的基础上,适量硒锌或富啡酸的施用均可提高紫花苜蓿干草产量,且以两者配施效果最好,产量达16.28 t/hm2,显著(P<0.01)高于对照,增幅为42.43%;施用硒锌混合微肥或富啡酸均可显著提高紫花苜蓿硒、锌含量及积累量;硒锌和富啡酸配施极显著提高了紫花苜蓿粗蛋白含量和粗灰分含量,而对粗脂肪、粗纤维和无氮浸出物含量影响不显著,三者配施显著提高了氨基酸总量及缬氨酸(Val)、亮氨酸(Leu)以及赖氨酸(Lys)等3种必需氨基酸(EAA),同时提高了非必需氨基酸(NEAA)中的天门冬氨酸(Asp)、精氨酸(Arg)、组氨酸(His)和酪氨酸(Tyr),其他氨基酸变化不明显。因此,适量硒锌与富啡酸配施有利于增加苜蓿干草产量、营养成分、必需氨基酸含量和氨基酸总量,改善紫花苜蓿品质。  相似文献   

13.
对青引1号燕麦(Avena sativa cv.Qingyin No.1)采用不同施钾处理,探讨不同施钾对其种子产量和产量性状的影响,并对产量性状和产量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找出最佳的施钾量,为青海省燕麦种子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钾肥能显著提高青引1号燕麦各产量性状的增加。在施N54.75kg/hm2和施P2O551.75kg/hm2的基础上,当施K2O分别为10~20 kg/hm2、20~30kg/hm2、50kg/hm2、30~40kg/hm2、30kg/hm2和60kg/hm2时,青引1号燕麦小花数、单序籽粒数、单序籽粒重、粒长、粒宽、千粒重达到最大,分别为2.7个、86.7个、2.56 g、1.604 cm、0.318cm和33.50 g。青引1号燕麦在施K2O40kg/hm2时,种子产量及蛋白产量达到最高,分别为6425.3kg/hm2和864.9kg/hm2,其种子产量与施K量间可用ys=5164.65+49.94 K-0.52 K2预计,蛋白产量与施K量间可用yp=618.29+7.00 K-0.050 K2预计。青引1号燕麦种子产量与各产量性状间的数量关系可用ys=-19268.1-519.2 Fs+780.6 Ns-219.1 Li-2035.1 Swi+665.5Lg+19047.6 Wg表示。小穗数、粒长、粒宽对种子产量的增加直接效应最大。  相似文献   

14.
坝上地区紫花苜蓿氮、磷、钾肥料效应与推荐施肥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3414"试验设计,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坝上地区紫花苜蓿氮、磷、钾肥料效应及推荐施肥量。结果表明:在偏干旱条件下,施氮提高紫花苜蓿产量8%~25%,施磷增产率在122%~172%之间,施钾降低紫花苜蓿产量0~12%;与无肥处理相比,缺磷处理减产38.24%,其余处理增产26%~68%,高磷处理增产率最高(67.94%);氮钾互作效应降低紫花苜蓿产草量,而磷钾和磷氮互作效应为提高;缺氮、缺磷和缺钾处理的相对产量分别为75.02%、36.78%和91.60%,土壤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丰缺状况依次为中等、极缺和丰富。结合肥料效应函数法和养分丰缺指标法,得出坝上地区旱作条件下紫花苜蓿推荐年施氮(N)、磷(P2O5)和钾(K2O)量分别为80、50和60kg/hm2。  相似文献   

15.
采用“3414”二次回归设计,研究了N、P、K肥配施对草原3号杂花苜蓿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磷肥的增产作用最大,其次为钾肥,氮肥的影响最小;最高产量预期值达到578.55 kg/hm2的最佳施肥方案:氮肥81.0~114.75 kg/hm2,磷肥218.75~262.0 kg/hm2,钾肥96.0~138.0 kg/hm2,氮、磷、钾比例为N:P2O5∶K2O=1∶1.76~2.08∶1.17~1.33。  相似文献   

16.
川西北围栏草地氮、磷、钾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西北草地由于超载放牧极其严重,草地质量退化迅速.为了维持草地的可持续发展,以围栏草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氮、磷、钾三因素不完全试验设计与裂区试验设计相结合的方法,探索防止草地退化的施肥技术.结果表明,速效氮、磷肥的施用能显著增加牧草产量.连续2年施用N90和P30比不施肥增产265.3%;第2年连续施肥比第2年不施肥相对增产40%~135%;第1年施肥处理的肥料后效比不施肥处理平均增产112.3%;干草产量随施氮量和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加,呈正直线相关;钾肥在该草地上没有表现出增产效果.氮肥能显著提高围栏草地品质,高氮处理(N135)比无氮处理(N0)粗蛋白含量增加20%以上.综合产量和品质两方面因素,川西北草地最佳施氮量为135~150 kg/hm2,最佳施磷量为15~30 kg/hm2,而钾肥可以不施;在最佳氮、磷肥配施下,可以采用隔年施肥来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施肥对敖汉苜蓿鲜草产量及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3年在内蒙古西辽河平原灰色草甸土上采用"3414"二次回归最优设计试验方案,研究N、P、K肥配施对敖汉紫花苜蓿当年产草量和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N 16.59kg/hm2、施P2O548.92kg/hm2、施K2O283.79kg/hm2时可获得鲜草最高产量66464kg/hm2。14个处理组合中,初花期以处理9(N2P2K1)、处理1(N0P0K0)、处理5(N2P1K2)粗蛋白质的含量高;初花期的粗纤维含量小于25.0%的处理组合是处理6(N2P2K2)、处理7(N2P3K2)、处理11(N3P2K2)、处理12(N2P1K1),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6];初花期粗灰分含量处理8(N2P2K0)最低;还分析了N、P、K肥对敖汉苜蓿营养成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不同灌水量和施肥量对岷山红三叶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极显著正相关,株高和干草产量显著正相关,株高和分枝数显著负相关,分枝数和草产量相关性极低。不施磷肥或不灌水的情况下,分别增大灌水量(1 000 m3/hm2)和施肥量(P2O5360 kg/hm2+K2O 90 kg/hm2),岷山红三叶的分枝数较多,草产量较高;如果磷肥施用量增加(P2O5120 kg/hm2+K2O 90 kg/hm2),可适当减少灌水量(500 m3/hm2),分枝数和草产量也较高。灌水量和施肥量对红三叶株高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氮沉降对西藏高山灌丛草甸土壤理化性质的短期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氮沉降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为了更好地了解氮沉降对高山灌丛草甸土壤理化学性质的影响,2014年7月,在西藏林芝县布久乡朱曲登村开展人工模拟氮沉降试验,设置4种氮沉降量:对照(CK),0 kg·hm~2·a~(-1);低氮(LN),25 kg·hm~2·a~(-1);中氮(MN),50 kg·hm~2·a~(-1);高氮(HN),150 kg·hm~2·a~(-1)。以NH4NO3作为氮源,每月以溶液方式对草地进行喷施,在模拟氮沉降1年后,采集0~20 cm和20~40 cm土层的土壤,探讨了氮沉降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程度模拟氮沉降对草地有机质、全N、全P、全K、速效N、速效P、速效K、交换性Ca2+、交换性Mg2+的含量以及可溶性有机碳的含量都有显著影响(P0.05)。在相同处理下,有机质、全N、速效N、速效P、速效K、交换性Ca2+和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均随土层的加深而减少,全P和全K含量随土层的加深而增加。总体上,氮处理显著增加了20~40 cm土壤的有机质、N、P、K、交换性Ca2+和可溶性有机碳的含量,对0~20cm土壤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