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双孢蘑菇采用稻田栽培方式进行种植试验,结果表明:一是集约利用耕地、时间、空间和农作物废弃物生产双孢蘑菇;二是选用的双孢蘑菇新品种"2796"经稻田栽培试验,该蘑菇抗性好、产量高,每平方米菇床产鲜菇7.5kg,按8元/kg计算,667m2稻田产值可达2.35万元.  相似文献   

2.
结合武宣县“稻-稻-菇”生产实践,建立“稻-稻-菇”生态循环技术模式。该模式以水稻秸秆综合利用为纽带,使双季稻和蘑菇生产的两个相对独立单元,发展为“早稻+晚稻+(双孢)蘑菇”的周年循环生产的全新生产模式,其技术核心是生产季节的有机链接和高效的稻田地棚式蘑菇栽培。该模式的成功建立和应用,实现了双季稻和蘑菇双丰收,有效地促进了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重点介绍该模式的生产季节要求和技术要点,并对该模式的生产效益和应用前景作出客观分析。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当地农村使用的栽培配方进行比较试验,并对2种蘑菇设施栽培模式开展比较研究,总结出一套稻菇轮作高产栽培蘑菇技术。该技术的应用,充分利用了农村废草资源和富余劳动力资源,改善了土壤肥力,形成了以稻产菇,以菇促稻的良性循环,极大提高了稻田产值。  相似文献   

4.
双孢蘑菇稻田栽培就是以稻草等为主要原料经过堆制发酵作培养料,利用秋季、冬季、春季的温光资源和空闲季节,在水稻收割后的稻田内,采取露地栽培双孢蘑菇的一种种植方式。2005年我县在12个乡(镇)利用一季稻田免耕栽培双孢蘑菇30万平方米,截至2006年4月15日,每平方米产值为18.8元。预计每667平方米菇田(实际栽培面积为400平方米)产值可达8000元,创纯利5000元以上。稻田栽培双孢蘑菇的主要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5.
双孢蘑菇(又称白蘑菇、蘑菇、洋蘑菇)有棕色、奶油色和白色三个品系。在栽培方式上,分为菇房栽培、大棚栽培和稻田露地栽培,种植户可根据生产习惯、资金多少、技术水平等采用适宜的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中稻和双孢蘑菇轮作的效益。[方法]通过2014—2016年连续3年中稻和双孢蘑菇轮作试验,研究中稻和双孢蘑菇轮作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结果]中稻和双孢蘑菇轮作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纯收入30万~50万元/(hm2·a),是单纯栽培中稻的10多倍,经济效益主要来源于双孢蘑菇栽培。中稻和双孢蘑菇轮作有效改善了稻田土壤肥力和基本理化性质,提高了土壤有效NPK含量和有机质含量。[结论]中稻和双孢蘑菇轮作生产措施简单粗放,省工省时,适合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7.
<正>草菇是草腐菌、高温菇,在炎热的夏季生长,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双孢蘑菇世界各地均有栽培,山东聊城莘县由于栽培面积大,产量高,被誉为“中国双孢蘑菇之乡”。本文介绍聊城在设施内进行草菇-双孢蘑菇轮作的栽培模式。该栽培模式利用草菇栽培后的菌渣,添加部分新料栽培双孢蘑菇,实现“一料双菇”,培养料重复利用,栽培成本低,栽培效益高,高低温品种轮作还能减轻病虫害,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8.
"稻-灯-鱼-菇"生态循环高效农业种植模式,即在稻田中种植一季超级稻,在田间装诱虫灯杀虫,减少稻田农药使用量和使用次数,同时在稻田中放养禾花鱼,形成立体种养相结合的模式,水稻收获后利用稻草作为种植双孢蘑菇的原料就地堆制经发酵后种植双孢蘑菇,收菇后菌渣作为良好的有机肥还田应用,是一种具有生态、循环、高效特点的现代农业种植新模式。"稻-灯-鱼-菇"高效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不仅稳定粮食生产,还大力发展高效农业,提高农民收入,实现"t粮万元"的目标,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符合国家宏观产业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北方地区双孢蘑菇栽培技术的研究,发现其出菇特点具有双峰值的规律性,剖析并指出影响北方地区双孢蘑菇栽培的关键因素是温度和设施设备条件,提出了适宜北方地区双孢蘑菇栽培的设施和改进栽培技术等高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河南省夏邑县自1999年从福建漳州引进利用菇房发展立体棚架栽培草菇和双孢蘑菇技术以来,结合当地气候、资源等特点,在生产中不断总结和完善栽培技术,形成独具夏邑特色的"一料双菇"栽培模式,即利用稻草/麦秸种植草菇,草菇废料结合麦秸发酵后再种植双孢蘑菇。其最为突出的特点是节约原料成本和提高种植效益。一、栽培季节根据夏邑县当地气候条件,栽培草  相似文献   

11.
蘑菇属17个菌株的酯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酯酶同工酶对野生双孢蘑菇和褐色、白色双孢蘑菇栽培种,大肥菇,美味蘑菇和姬松茸等蘑菇属17个菌株进行了酶谱带表型和相似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野生双孢蘑菇与双孢蘑菇之间亲缘关系较近,相似系数为0.667,而与大肥菇和姬松茸之间亲缘关系较远,相似系数分别为0.00,0.333;野生双孢蘑菇组织分离菌株、多孢分离菌株和单孢分离菌株遗传变异幅度较小,亲缘关系较近,表明野生双孢蘑菇的遗传背景较单一;同时分析了大肥菇与美味蘑菇,褐色蘑菇彼此之间,以及白色双孢蘑菇菌株彼此之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2.
双孢蘑菇肉质肥嫩,鲜美可口,为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食品,是当前栽培和消费范围最广的世界性商业化生产和全球消费的食用菌。漳州地区是国内双孢蘑菇的主产区之一,2010年漳州双孢蘑菇的栽培面积高达1 400万平方米,产量超过14万吨,产值达7亿元。经过20多年的发展,漳州已经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双孢蘑菇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体系。当前"南菇北移"趋势日益明显,为方便其它地区菇  相似文献   

13.
以双孢蘑菇菌株AS2796为试材,选用双孢蘑菇床式栽培模式为对照,以双孢蘑菇筐式栽培模式为处理,研究了2种栽培模式对双胞蘑菇发菌速度、产量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筐式栽培模式较床式栽培模式发菌速度快0.7 d,产量增加0.7 kg/m2,利润减少11.3元/m2。但是栽培筐可重复循环利用,从长远经济效益考虑,筐式栽培模式更利于降低成本,适于发展循环经济。双孢蘑菇筐式高产栽培技术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4.
戈壁日光温室双孢蘑菇废料栽培蔬菜的3种模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总结了3种适宜在酒泉市肃州区戈壁日光温室推广且经济效益较好的双孢蘑菇废料栽培蔬菜模式,即双孢蘑菇—番茄—架豆栽培模式、双孢蘑菇—黄瓜—架豆栽培模式、双孢蘑菇—西葫芦—架豆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5.
介绍利用洞式标准化菇房或废弃土、砖窑洞作场所,麦屑、鸡粪作原料在夏季高温时段进行反季节栽培双孢蘑菇,从菌种选育、原料加工、出菇场所选择以及出菇管理等方面进行阐释,体现了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理念,为陕西关中平原和渭北高原的双孢蘑菇夏季生产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  相似文献   

16.
稻菇轮作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爱国 《中国农技推广》2008,24(11):26-27,14
稻菇高效栽培技术采用种稻后稻草种菇,菌渣还田,充分利用稻田发展循环农业,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途径。2007年广西全州县绍水镇豆家底村稻菇高效栽培示范点,连片种植8.6hm^2超级稻Y两优1号,秋冬种蘑菇3.2万m^2.稻菇栽培模式共增收280410元.示范点人均纯增收801元。  相似文献   

17.
林杰  林莫翎 《福建农业》2007,(11):20-21
纵观蘑菇的栽培研究史,从国外到国内,近年来已有很大的发展与进步。大家知道,同一蘑菇子实体所产生的担孢子,它们在菌落特征、菌丝性状、生长快慢、出菇迟早、潮次多寡、产量高低、菇形大小均有明显差异,不同子实体所产生的孢子,其差异也就更大了。而这些差异引起育种工作者的重视与兴趣。我国蘑菇栽培史虽不长久,但对双孢蘑菇的研究并不逊色。国内大多学者与栽培者,将双孢蘑菇以  相似文献   

18.
<正>广西全州县是我国传统的水稻生产大县,全县水田面积54万亩,年水稻种植面积约90万亩。为提高稻田种植效益,全州县从2004年开始大力发展稻田双孢蘑菇生产,即稻—菇模式。2005年县农业局开始试验探索水稻、双孢蘑菇有机结合高效生态循环生产模式,即在确保稻田粮食单产提高和总产稳定的前提下,着力提高单位面积稻田产出效益。通过配套技术集成创新,在农民种植稻—菇常规模式的基础上成功引进了稻田养鱼和安装诱虫灯杀虫,形成稻—灯—鱼—菇生态循环高效模式,模式的构成  相似文献   

19.
双孢蘑菇栽培因各地条件不同而有多种栽培模式,我们经过几年的生产实践,摸索出了适合南方双孢蘑菇规模化发展的有效模式——室内高架栽培。该模式不仅能大大提高土地和空间利用率,而且还能获得高产高效,鲜菇产量一般可达15-20公斤/平方米,产值45-60元/平方米。现就其操作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棉秆栽培双孢蘑菇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棉秆能否用于栽培双孢蘑菇,不同类型菇房(砖砌房和简易草棚房)栽培双孢蘑菇对其产量影响为目的。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棉秆做原料,麦秸为对照,设计了8个原料配方试验,在砖砌和简易草棚两种菇房中栽培双孢蘑菇。结果表明:用棉秆栽培双孢蘑菇,菌丝生长速率快,子实体生长的高峰期提前,出菇期集中,且当棉秆用量一定时,牛粪和鸡粪同时施用对双孢蘑菇产量的提高比单纯施用牛粪效果更好。棉秆和粪肥以1∶1的比例栽培双孢蘑菇,菌丝生长速度最快,生物学效率较高。棉秆是双孢蘑菇的优质栽培料且在砖砌房比简易草棚房中的产量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