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杨义波 《吉林林业科技》2005,34(1):17-18,27
利用样地调查方法,对长春市街路与广场的树木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街路与广场共有杨柳树172617株,杨树的平均胸径为19.8cm,平均树高8.5m;柳树的平均胸径为20.0cm,平均树高7.5m。杨柳树的总生物量为83805.5t,总叶面积为14851196.9m^2。杨柳树每年可以制造干物质4629.2t,吸收二氧化碳6786.6t,放出氧气4939.4t,吸滞灰尘5755.4t,吸收二氧化硫44.1t。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欧美107杨胸径、树高、蓄积生长量的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欧美107杨嫁接法造林与常规法造林相比,生长状况具有明显的优势;3、7、11年生欧美107杨,嫁接法造林和常规法造林相比,平均胸径差异为6.2、11.2、8.7cm,差异在50%以上;平均树高差异为6、10、6.3m,第3年和第7年差异率在100%以上,材积在第7年和第11年差异率在100%以上,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3.
池杉在海岸带滨海草甸盐渍土中的生长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会市海岸带复合农林业试验区的池杉林带进行了生长调查。结果表明:池杉在pH值为8.15,盐分含量为0.515%的海岸带滨海草甸盐渍土中生长良好,5年生林带平均树高达5.9m以上,胸径达10.7锄以上,已开始起到防护作用;13年生时树高达11.2m,胸径达17.9cm,年平均树高、胸径分别为0.86m和1.38cm,生长较为迅速,可作为我省海岸带复合农林业防护林带的主要树种。地下水位对池杉的树高和胸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在海岸带营造池杉林带时,宜选择地下水位低于50cm的立地。  相似文献   

4.
水曲柳人工造林与培育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缓坡、轻微水湿地、农耕地等不同立地进行水曲柳人工造林,以农耕地为最佳,其次是缓坡。农耕地10 a生水曲柳人工幼林平均树高为5.430 m,为其它立地水曲柳人工幼林树高均值的150.0%,单位面积立木蓄积为其它立地立木蓄积的158.3%,树高、胸径最大值分别为6.80 m和7.3 cm,表现出较强的生长优势。水曲柳人工林生长规律为:3 a、6 a生时,树高、胸径、材积生长开始加快,速生期内胸径、树高连年生长量分别在0.40-0.67 cm之间和0.500 0-1.000 0 m之间。采用Riehards曲线进行水曲柳人工幼林树高生长过程拟合,结果为H=8.773 545×[1-EXP(-0.217 416 5 X)]3.574 767。  相似文献   

5.
柚木幼林生长表现初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于1996年和1999年2次在海南省儋市雅里林场进行柚木引种试验,初步结果表明:柚木很适合在该地区栽培,首次引种林木5年生,树高和胸径生长量分别达到7.60m和8.54cm,年平均生长量为1.52m和1.171cm,其树高和胸径的生长曲线趋势还处于上升阶段;第二次引种林木2年生,树高和胸径平均生长量分别为4.53m和4.33cm,年平均生长量在2.0m和2.0m以上。目前两个林分子长势非常旺盛。  相似文献   

6.
几个楸树无性系引种造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引进的10个楸树无性系,在山东省诸城市进行造林对比试验,观察分析了各参试无性系的造林成活率、物候期、生长特性、分枝特性和适应性,结果表明:10个楸树无性系在试验地点的造林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抗病虫、抗逆性(干旱、寒冷和风折)强,具有较好的生态适应性,其中豫楸1号表现较突出,6年生平均胸径达13.04cm,平均树高达7.31m,分别超出林分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7.52%,1.5%。  相似文献   

7.
短轮伐期刚果12号桉的萌芽更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伐期龄5年的刚果12号桉采伐迹地萌芽更新调查结果表明:该树种具有旺盛的萌芽能力,且生长迅速。其伐桩萌发比、桩均株数及有效株平均树高、平均胸径1年生为97.2%、4.3株、2.7m和1.6cm;2年生为95.6%、2.4株、5.6m和4.4cm.显示了萌芽更新作为短轮伐期刚果12号按工业原料林的主伐更新具有高度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了解柳树优良无性系的生长特点,为无性系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对苏柳932,799,795,797和172等5个柳树优良无性系2年生幼林的树高、胸径、材积等生长指标以及生物量和形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苏柳5个无性系的胸径平均值为4.28cm,其中苏柳172的平均胸径最大(4.71cm);树高平均值为6.97m,其中苏柳795平均树高最高(7.75m)。苏柳795的形率qo.5、q0.7值分别为0.68,0.44,是各无性系中形率的最高值,主干生物量占单株地上部分总生物量的比例最高(76.02%),出材率高,是优良的用材林树种;而苏柳932的总生物量最高,为12.35kg/株,枝量、叶量占总生物量的比例最大,为42.0%,14.4%,属于防风防浪和生物能源林的造林良种。  相似文献   

9.
台湾桤木在广东省内不同地点引种试验结果表明,东莞大岭山林场和佛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试验点的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均偏低,但生长性状表现较好,4.5年生时,平均树高分别为6.72m、7.69m,平均胸径分别为5.28cm、6.37cm。怀集大坑山林场和翁源九曲水林场两试验点的台湾桤木造林成活率较高,分别为84.67%和84.38%,1年8个月生的平均树高分别为2.99m和3.38m,平均地径分别为3.45cm和4.63cm。引种的台湾桤木形质性状表现优良,3.5年生时已能正常开花结实,幼林显示了一定的速生特性和适应性,但后期的生长状况及稳定性还有待进一步观测。  相似文献   

10.
樟树无性系组培苗丘陵山地造林早期生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无性系组培苗营建试验林,对林木1~5a生生长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a生幼林的平均树高和冠幅的分别为1.12m和1.1m;3a生平均树高、平均冠幅和平均胸径分别为3.34m、1.4m和2.94cm;5a生平均树高、平均冠幅和平均胸径依次为5.35m、1.68m和4.8cm,分别比3a生时增加60.01%、20.1%和63.26%。不同林龄的树高有极显著差异(P<0.01);5a生和3a生的胸径有显著差异(P<0.05),但冠幅差异不显著。树高、冠幅和胸径在区间组间差异均不显著,表明群体的生长表现较一致。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黔中地区杜仲林三种混农林业经营模式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改善土壤结构和水分物理性质,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多少等方面的排序是:杜仲+白术模式>杜仲+紫苏模式>杜仲+辣椒模式;各经营模式经济产出多少的排序是:杜仲+白术模式>杜仲+辣椒模式>杜仲+紫苏模式;从土壤有效磷含量看是杜仲+辣椒模式>杜仲+紫苏模式>杜仲+白术模式。杜仲+白术经营模式是研究地区推广发展的一种模式。  相似文献   

12.
杜仲叶,皮营养物质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杜仲叶在年生长周期中有机物质和营养元素的分析测试,表明营养物质的积累动态很有规律。但是不同海拔,不同年份以及不同品种的叶、树皮、根皮和种子的营养物质的变化有很大差异,营养物质总体含量从高到低顺序是种子、叶、根皮、树皮,光皮杜仲略优于粗皮杜仲。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叶林模式杜仲6—10月的生物量动态变化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杜仲枝条长度和粗度前期增长较快,而到8、9月以后,增长缓慢,在10月份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15.57 cm和1.971 cm。6—8月为杜仲枝条皮干重的缓慢增长期,8—10月为杜仲枝条皮干重的快速增长期,在10月份最高,达到15.99 g;不同月份杜仲枝条皮含水率从高到低顺序为:6月>8月>9月>7月>10月,6月份最高可达74.7%,而10月份最低为68.88%。6—7月杜仲剥皮枝条干重增长不明显,7—10月为杜仲剥皮枝条干重的快速增长期,在10月份最高,达到111.63 g。不同月份杜仲剥皮枝条含水率从高到低顺序为:6月>7月>8月>9月>10月,6月份最高可达66.95%,而10月份最低为50.16%。6—9月为杜仲叶(单枝)总干重的增长期,9—10月为稳定期,9月份最高,达到48.96 g;不同月份杜仲叶(单枝)含水率从高到低顺序为:9月>8月>6月>10月>7月,9月份最高可达72.44%,而7月份最低为69.91%。不同月份杜仲叶片数量(单枝)从多到少顺序为:8月>9月>10月>7月>6月,8月份最多可达59片,而6月份最少为39.7片。建议以杜仲叶子为原料的加工产业,应在9月采摘叶子。  相似文献   

14.
通过在砚山县铳卡农场对墨西哥柏、郭芬柏、冲天柏和杜仲4个不同树种以及不同的造林密度、施肥措施、育苗措施与喷洒云大-120处理等5个因素的对比试验,其幼树期(3年生)的试验结果表明:树种对林木的生长量、生物量及造林保存率影响显著,其他因素对林木生长的影响被树种的影响所削弱。同一树种在其他不同处理间的差异较明显,参试的墨西哥柏、郭芬柏、冲天柏和杜仲的造林技术措施的最佳组合分别是A1B2C2D1E2、A2B2C2D2E1、A3B1C3D1E2和A4B1C4D2E2。3年生墨西哥柏最佳组合的树高为3.4m、地径4.8cm、冠幅1.09m,生物量为29.348t/hm^2;冲天柏最佳组合的树高为2.66m、地径3.88cm、冠幅0.74m、生物量为19.000t/hm^2;郭芬柏最佳组合的树高2.42m、地径3.73cm、冠幅0.87m、生物量为18.548t/hm^2。预计在滇东南岩溶山区选择墨西哥柏、冲天柏和郭芬柏,采用最佳技术措施组合造林,能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揭示‘华仲11号’杜仲在平茬建园条件下植株生长发育规律,对‘华仲11号’杜仲生长及开花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华仲11号’杜仲当年生株高、当年生主干基径、总芽数、萌芽力、开花株率及未封顶株树比例的平均值分别为172 cm、15 mm、79个、70.30%、26.0%和76.0%,其生长及开花能力均显著高于对照。‘华仲11号’杜仲幼林中未封顶株树比例为76.0%,封顶株树比例为24.0%,未封顶幼树中开花株率和已封顶幼树中开花株率分别为18.42%和50.0%。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当年生主干高与当年生主干基径、芽数、节间长均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553~0.905),而与花芽数和单株开花率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408~-0.674)。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未封顶植株的生长指标显著高于封顶植株,但其成芽及成花能力则显著低于封顶植株。‘华仲11号’杜仲活动芽分为未分化、初级分化、中级分化、完全分化4类,且分化程度自梢部向下逐步降低。‘华仲11号’在平茬雄花园栽培条件下童期较短,定植第二年即可成花;封顶有利于‘华仲11号’成花。本研究揭示了‘华仲11号’杜仲幼林生长发育规律,初步建立区别雄花分化程度的形态标准,为其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笔者在对杜仲密植栽培与常规栽培高生长、地径生长、胸径生长及树干性状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又对杜仲皮的产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密植栽培与常规栽培的产量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密植栽培的杜仲皮每67m。的产量在111.0~134.5kg之间,平均为122.8kg,常规栽培的产量在40.9~44.2kg之间,平均为42.6kg,密植栽培的平均产量是常规栽培的2.8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1996年杜仲密植栽培的高生长、地径生长、胸径生长及树干性状进行随机重复抽样分析与杜仲常规造林进行比较,其结果表明:杜仲密植栽培高生长迅速,干形通直,分枝高而少,弯曲、下垂少。而常规栽培高生长缓慢,干形通常弯曲且多为下垂,分枝矮而多。地径和胸径略大于密植栽培。  相似文献   

18.
杜仲在北方的应用及发展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仲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林树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原产长江流域以南地区,通过驯化栽培在北方也有很强的适应性。通过分析杜仲的生物学特性、优良性能及在医疗保健、园林绿化、木材加工、工业原料等方面的广泛应用,提出了在北方营造杜仲林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杜仲人工林中的邻体干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四川地区杜仲(Eucommia ulmoides)人工林,杜仲个体生长速度与邻体效应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杜仲个体为基株,3m为半径圆内的个体均被定久为邻体,采用张大勇改进的干扰指九模型和杜种的生长速度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杜仲生长速度与邻体干扰指数之间有显著的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杜仲林内,杜仲个体之间表现为强烈的种内竞争,个体生长的动力来自杜仲各个体对资源竞争所引起的自疏作用,邻体干扰效应的存在是确定杜仲人工林合理经营密度的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杜仲高生长以4-7月份生长最快,6月份达最高峰;径生长以5-7月为旺盛期,其中6、9月各有一次生长高峰;杜仲林地施肥以4-5月为最佳;施肥量为一个区间,且因树龄而异;施肥按坡台地和平地进行沟施和穴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