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卵期短时高温暴露对B型烟粉虱存活和繁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为探明B型烟粉虱卵期的高温适应性,研究了B型烟粉虱卵在不同温度(39℃和41℃)条件下暴露不同时间(1、2和4h)后转至适温(27℃)饲养,对其存活和繁殖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卵期短时高温暴露的温度和时间对B型烟粉虱的存活率、性比、雌虫寿命和产卵量具有显著影响。卵期在41℃暴露1h和4h后烟粉虱的存活率分别为73.0%和72.3%,显著低于对照,其它各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卵期在41℃暴露1h后,雌成虫比例为61.3%,显著高于对照,其它各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卵期在41℃暴露2h和4h后烟粉虱雌成虫寿命均为23.9天,较对照显著延长;产卵前期均为0.1天,较对照显著缩短;平均单雌产卵量分别为138.6粒和149.1粒,较对照显著增多。其它各高温暴露处理也导致雌成虫寿命显著延长。此外,卵期短时高温暴露后羽化雌虫的产卵节律和成虫生存曲线也发生显著变化,成虫产卵高峰期和存活期延长。  相似文献   

2.
观察研究了温度和寄主水果对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成虫主要生物学参数的影响。结果如下:(1)寄主植物对桔小实蝇成虫的产卵前期影响无明显差异,而温度明显影响产卵前期。随温度增高,产卵前期逐渐缩短。取食杨桃的桔小实蝇雌虫在15℃、20℃、25℃、30℃、35℃下的产卵前期分别是41.1、29.1、13.8、12.9、15.6 d;(2)温度对桔小实蝇雄虫性成熟时间有明显影响。在温度15℃、20℃、25℃、30℃、35℃下,桔小实蝇雄成虫的性成熟时间为21.4、15.7、12.8、1 1.5和10.8 d;(3)不同温度和寄主水果条件下成虫寿命也不同,从较低温时的140-190 d缩短到高温时的34-37 d;(4)不同的寄主植物对桔小实蝇成虫的产卵量影响较大,一般取食芒果和番石榴的雌虫产卵量显著高于其他几种水果。在25℃温度下,取食芒果、番石榴、香蕉、枇杷、青枣、杨桃、柑桔的桔小实蝇雌虫的产卵量分别是1634.3、1520.6、1309.1、1019.8、983.3、966.3和912.9粒/雌;(5)雌成虫性成熟并交配后开始产卵,2-3 d进入产卵盛期。分别建立了以柑桔和番石榴为食的幼虫发育成的桔小实蝇成虫日产卵量(粒)随羽化时间(d)变化的模型为:Y(fecundity)=-3.524+0.707T-0.00679T2和Y(fecundity)=-20.104+1.9827-0.0203 T2;(6)推迟供给寄主明显影响桔小实蝇雌成虫的产卵量,推迟0、5、10、15、20、25 d供给寄主,取食杨桃的桔小实蝇雌虫在25℃下的平均产卵量分别为968.5、736.6、710.5、658.3、644.1和576.3粒/雌。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替代猎物对日本刀角瓢虫人工饲养的效果,以烟粉虱卵为对照,研究了地中海粉螟卵和米蛾卵对日本刀角瓢虫生长发育及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米蛾卵的日本刀角瓢虫存活率为17.16%,发育历期显著延长,雌虫寿命显著缩短;饲喂地中海粉螟卵处理的存活率为77.82%,雌虫寿命显著延长。瓢虫幼虫期和成虫期营养对成虫产卵能力有明显影响:幼虫期饲喂地中海粉螟卵,成虫期分别饲喂米蛾卵和地中海粉螟卵,产卵量极显著降低(分别为64.45粒和53.82粒);幼虫期饲喂地中海粉螟卵,成虫期饲喂烟粉虱卵,产卵量(539.10粒)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幼虫期饲喂烟粉虱卵,成虫期分别饲喂地中海粉螟卵和米蛾卵,产卵量极显著降低(分别为59.30粒和71.38粒)。因此,米蛾卵不适于日本刀角瓢虫饲养,地中海粉螟卵可作为瓢虫幼虫期饲养的替代猎物。  相似文献   

4.
利用四季豆饲养盲蝽的方法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四季豆是多种盲蝽的寄主植物,该研究旨在发展一个利用四季豆豆荚规模化饲养多种盲蝽的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绿盲蝽与中黑盲蝽的若虫最佳饲养密度约为100头/盒(2L),成虫为60~80头/盒.绿盲蝽成虫喜好在切头豆荚的两端伤口处产卵,而中黑盲蝽喜欢在完整豆荚的两端产卵.养虫盒内添加一些弯曲的纸条有助于提高若虫存活率和成虫产卵量.产卵后的豆荚需晾干后放置在25~28℃、相对湿度60%~70%、光照16:8(L:D)的环境下,以减少豆荚腐烂和提高卵的孵化率.利用这一方法饲养盲蝽的若虫存活率、成虫产卵量和卵孵化率分别达60%、40粒和80%.  相似文献   

5.
非昆虫源人工饲料对异色瓢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一种非昆虫源人工饲料对异色瓢虫的饲养效果,以豌豆蚜为对照,研究了该人工饲料对异色瓢虫生长发育和生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取食人工饲料的异色瓢虫从卵到成虫的累计存活率达到82.2%,饲喂蚜虫的对照组为71.1%;与对照组相比,取食人工饲料的异色瓢虫幼虫总历期延长(人工饲料16.24 d,对照12.47 d),蛹重减轻(人工饲料27.74 mg,对照33.93 mg),成虫寿命延长(人工饲料雌虫103.6 d,雄虫82.9 d;对照雌虫85.7 d,雄虫77.1 d),10 d累计产卵23.5粒,约为对照组的5%,但人工饲料对异色瓢虫的羽化率和后代卵的孵化率无显著影响;幼虫期饲喂人工饲料、成虫期改喂蚜虫的异色瓢虫10 d产卵量352.1粒,约为对照组的80%。本研究所用人工饲料能提高异色瓢虫幼虫存活率和成虫寿命,且幼虫期取食人工饲料对成虫期产卵量影响较小,因此适于作为异色瓢虫人工饲养中幼虫阶段的食物。  相似文献   

6.
低温冷藏对豚草条纹叶甲存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4~6℃低温下,冷藏57~146天的条纹叶甲成虫存活率在11.9%~31.1%之间变化,存活率大小与冷藏前饲喂天数有关,种群存活率曲线由Ⅰ型变为Ⅲ型分布。冷藏时间的长短对成虫的产卵量有明显的影响,冷藏73、92和146天后的成虫,每雌卵量分别为224.9,118和68.6粒,经低温冷藏后的成虫产卵高峰期相应提前。  相似文献   

7.
螺虫乙酯对B型烟粉虱毒力及部分生物学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系统评价新药剂螺虫乙酯(spirotetramat)对B型烟粉虱(Bemisia tabaci biotype B)的生物活性及生物学参数的影响,采用浸渍法测定了螺虫乙酯及对照药剂吡虫啉对B型烟粉虱各个虫态的室内毒力、成虫寿命、产卵量及所产卵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螺虫乙酯对2龄若虫毒力最高,LC50为4.07 mg/L,为吡虫啉的2.73倍,对卵及成虫毒力较低,且显著低于吡虫啉;12.5 mg/L螺虫乙酯处理后,成虫寿命为17.3天,较空白对照显著缩短,吡虫啉与空白对照无显著差异;12.5 mg/L螺虫乙酯处理后平均产卵量为5.0粒,所产卵的平均孵化率为3.23%,显著低于空白对照和吡虫啉处理,吡虫啉与空白对照无显著差异;100 mg/L螺虫乙酯处理24 h后对烟粉虱成虫驱避率为52%,驱避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8.
异色瓢虫饲养密度对成虫获得率及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异色瓢虫具有自残习性,在大量饲养中需根据此特性探索出适宜的密度来保证成虫获得率和卵的获得量。在室内测定了在100 mL饲养盒中以地中海粉斑螟卵为食物的异色瓢虫幼虫不同密度下的成虫获得率以及雌雄成虫不同配比时的产卵量。幼虫饲养时,一个饲养盒中平均最多获得7只成虫,随着初始虫量的增多,成虫获得率呈下降趋势,单头饲养的获得率最高。成虫饲养时,1雌1雄、2雌2雄和3雌3雄处理的指标呈规律性变化,虫量越多,产卵前期越短、产卵期越长,总产卵量越大,单雌日产卵量越小,后代的孵化率均达80%以上。4雌4雄处理虫量多,相互干扰,导致产卵前期长、产卵期短、产卵量少,孵化率低、雌性比低。2雌1雄处理与相同雌虫数量的2雌2雄处理相比,单雌日产卵量、总产卵量、后代孵化率、雌性比均低于2雌2雄处理。3雌1雄、3雌2雄处理与3雌3雄处理相比,结果亦然。雌雄等量比少雄的处理产卵多且优,但单雌产卵量、后代孵化率、雌雄性比以单对饲养最高。  相似文献   

9.
虱螨脲对小菜蛾成虫繁殖力及子代种群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虱螨脲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成虫的亚致死作用,通过残留药膜法或饲喂法使用50 mg/L虱螨脲对小菜蛾成虫进行处理,分别测定小菜蛾成虫繁殖力、寿命和卵孵化率,通过建立小菜蛾成虫子代生命表确定虱螨脲处理成虫对其后代的影响。结果表明,残留药膜法处理后,小菜蛾成虫单雌产卵量和卵孵化率分别比对照显著降低39.09粒和19.38个百分点;饲喂法处理后,小菜蛾成虫单雌产卵量、雌成虫寿命和卵孵化率分别比对照减少13.42粒、1.56 d和72.03个百分点,卵孵化率与对照差异显著。虱螨脲处理后,小菜蛾成虫子代1龄幼虫存活率、雌成虫寿命、F_1代单雌产卵量和F_1代卵孵化率分别为74.29%、5.90 d、146.65粒和84.43%,均显著低于对照,种群趋势指数降低,表明对子代种群发展有一定的干扰作用。此外,虱螨脲处理小菜蛾雌、雄虫对其产卵量无影响,但处理雌虫显著降低卵孵化率,处理雄虫对卵孵化率无明显影响,说明虱螨脲作用于小菜蛾成虫,仅对卵子形成及受精卵的胚胎发育过程产生影响,而对精子的生成及转移无影响。表明虱螨脲可通过成虫取食或接触而控制小菜蛾种群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华通草蛉滞育成虫越冬能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中华通草蛉滞育成虫在越冬期间的存活动态,结果表明,成虫在越冬前产卵量逐渐减少至停止产卵,部分产卵的雌虫可以进入滞育并开始越冬。利用较密闭的器具(如罐头瓶)贮存越冬成虫和提供充足的食物,能明显提高越冬成虫的存活率,提高越冬能力。至3月2日雄虫的存活率为71.31%,雌虫的存活率为84.74%。而3月中旬以后,越冬代成虫的存活率急剧下降,至4月30日,雌虫的存活率为41.88%,雄虫的存活率为5.36%。越冬代成虫在春季死亡率高,生殖成功率低,田问猎物量少,这可能是导致春季该虫在田问种群数量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明确不同温度锻炼对高温胁迫下Q型烟粉虱存活及生殖的影响。[方法] 将Q型烟粉虱成虫在45 ℃下暴露1 h直接进行高温胁迫,及温度锻炼后再胁迫,即在不同温度(10、33、39 ℃)下暴露0.5 h,再45 ℃处理1 h,然后在26 ℃条件下饲养,观察其存活率、寿命及产卵量。 [结果] 在产卵量无明显变化时,低温锻炼后雌雄虫寿命缩短,以存活率升高的方式维持其种群。高温锻炼后存活率降低,以延长雌虫寿命的方式,使其种群数量维持在一定水平。[结论] 不同温度锻炼后,Q型烟粉虱的种群动态与存活率、寿命、产卵量的变化之间存在着权衡。  相似文献   

12.
宁夏设施辣椒上西花蓟马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宁夏设施蔬菜大棚内的盆栽辣椒上接虫,对西花蓟马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存活率、成虫产卵量及成虫寿命进行了统计分析。西花蓟马各虫态发育历期研究结果表明,卵期4.96 d,1龄若虫2.78 d,2龄若虫3.41 d,"蛹"期3.76d,成虫产卵前期3.15 d,产卵期17 d,世代周期18.06 d。各虫态存活率统计结果表明,1龄若虫53.72%,2龄若虫69.70%,"蛹"为71.43%,世代存活率为26.74%;成虫寿命27.35 d,每雌产卵量为46.32粒。根据该研究结果及宁夏气象条件,理论上可预测西花蓟马在宁夏设施蔬菜中年发生15~18代,下代发生量可为本代雌虫数量的12倍左右,为准确预测宁夏设施蔬菜中西花蓟马的发生趋势并及时做好有效防控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对蒙古拟地甲(Gonocephalum mongolicum)成虫具高毒力的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菌株,为此害虫的生物防治提供真菌资源。【方法】将5株供试球孢白僵菌配制为1.0×108孢子/mL的悬浮液,采用浸虫法测定对蒙古拟地甲成虫的致死率以及致死中时(LT50)。筛选出高毒力菌株后,测定该菌株对试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同时利用体视镜观察试虫被该菌株侵染后的症状。【结果】在5株供试菌株中,Bb06对蒙古拟地甲成虫致病力最高。该菌株处理20 d后引起的试虫校正死亡率为82.97%,显著高于其他菌株;其LT50为11.09 d,显著短于其他菌株。计算结果表明Bb06处理20 d后对试虫的LC50为0.40×106孢子/mL。蒙古拟地甲成虫被Bb06侵染后活动逐渐变得迟缓且进食量减少,试虫头部以及腹部陆续长出白色菌丝,直至将整个虫体覆盖,并产生大量分生孢子。【结论】Bb06菌株对蒙古拟地甲成虫致病力较高,具有进一步开发利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龚秀泽  陈武恒 《植物检疫》2007,21(3):139-141
截获泰国产芒果中的果核杧果象,在我国气候环境下对该虫的幼虫和蛹饲养、成虫越冬存活率及浸水死亡率等进行研究.该虫在原芒果果核内饲养的幼虫出成虫存活率为59.1%,蛹为75%;在恒温湿条件下保湿饲养的幼虫出成虫存活率为27.3%,蛹为36.3%.成虫恒温湿条件下不同材料中越冬存活率均达66%以上,常温湿条件下平均不足49%.越冬前成虫浸水10h全部死亡,常温湿条件下越冬后成虫浸水6h全部死亡,恒温恒湿条件下越冬后成虫浸水8h全部死亡.研究结果表明,泰国产的果核杧果象在我国南方环境条件中化蛹、羽化、越冬仍然存在较高的存活率,该虫可以在我国南方芒果产区定殖危害.  相似文献   

15.
成虫期补充不同营养对草地贪夜蛾繁殖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补充不同营养对草地贪夜蛾成虫寿命及生殖力的影响,为草地贪夜蛾的人工饲养及种群动态的预测预报提供理论依据。在温度(25±1)℃,湿度70%±5%,光照L//D=16 h//8 h的养虫室,分别以6种不同营养物和蒸馏水对成虫补充营养,观察记录成虫产卵期、成虫寿命、产卵量及卵孵化率。结果表明:补充蒸馏水的处理组产卵前期显著短于其他处理组;10%蜂蜜水及10%蔗糖水处理组的产卵期及雌成虫寿命均显著长于其他处理组;且10%蜂蜜水处理组的产卵量及卵孵化率最高,分别为983.20粒和98.07%。综合以上结果:室内饲养草地贪夜蛾时,成虫期营养补充以10%蜂蜜水为最佳。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白星花金龟Protaetia brevitarsis Lewis (Coleoptera: Scarabaeidae)已经成为吐鲁番葡萄、桃等果树成熟期的重要害虫。为明确其在吐鲁番葡萄上的发生规律,连续两年调查了新疆吐鲁番亚尔镇白星花金龟成虫的发生时期,并对日活跃高峰期和产卵高峰期进行了分析,同时开展了寄主对白星花金龟成虫繁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白星花金龟成虫在新疆发生时期为5月下旬至10月上旬,发生高峰期为6月中旬;产卵高峰期为7月上中旬;日活跃高峰期有两个,分别为10:00-12:00和16:00-18:00;不同寄主对白星花金龟成虫繁殖的影响不同,该虫单独取食葡萄不产卵,取食番茄、西瓜、桃和杏的成虫繁殖能力高于取食桑葚的试虫。  相似文献   

17.
斜纹夜蛾成虫在不同寄主上的繁殖行为日节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摸清斜纹夜蛾成虫在不同寄主上的行为节律变化,在室内分别用烟草和白菜饲养3代,建立烟草种群和白菜种群,比较分析了成虫的羽化、交配、产卵等行为节律。结果表明:烟草种群雌虫有2个羽化高峰期,分别在熄灯前2 h和熄灯后1 h,雄虫只有1个高峰期,出现在熄灯后2 h;白菜种群雌、雄虫均有2个高峰期,主、次高峰期分别在熄灯前后1 h内和熄灯后4~5 h。2种群均有2个交配高峰期,烟草种群第1高峰期在熄灯后2 h,而白菜种群在熄灯后5 h,第2高峰期均在开灯前2 h;烟草种群和白菜种群一生的交配持续时间分别为54.78±3.09 min和60.00±2.58 min,差异不显著;烟草种群一生交配1~3次,而白菜种群只交配1次,差异极显著;2种群均只有1个产卵高峰期,烟草种群在熄灯后4 h,白菜种群则在熄灯后5 h。表明斜纹夜蛾取食烟草和白菜2种不同寄主其成虫繁殖节律会发生较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8.
噻虫嗪对白背飞虱试验种群繁殖力的亚致死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噻虫嗪对白背飞虱的亚致死效应,采用稻茎浸渍法以噻虫嗪亚致死浓度LC_(10)和LC_(25)胁迫白背飞虱3龄若虫,测定了F_0代和F_1代若虫的存活率、雌成虫寿命和产卵量,并组建了F_1代种群相对适合度生命表。结果表明,经噻虫嗪亚致死浓度胁迫后,F_0代白背飞虱若虫的发育历期延长,存活率降低,并且LC_(10)处理组的F_0代雌成虫寿命比对照组显著延长,而成虫产卵量无显著变化;F_1代的若虫发育历期比对照组显著延长,且产卵量有所减少,LC_(10)处理组雌成虫产卵量比对照组减少了22.24,LC_(25)处理组比对照组减少了69.96,且差异显著;LC_(10)和LC_(25)亚致死浓度处理后F_1代的种群增长趋势指数均下降,种群相对适合度分别下降了0.12和0.36。研究表明,噻虫嗪亚致死浓度胁迫均可抑制白背飞虱的种群增长。  相似文献   

19.
黄芪根瘤象甲发生规律及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明确黄芪根瘤象甲Sitona simillimus的发生规律和生物学特性,于2016—2019年采用田间系统调查和室内饲养试验对黄芪根瘤象甲的越冬规律、田间数量动态变化、生活习性和各虫态的发育历期进行调查,测定土壤湿度和寄主植物对成虫存活及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芪根瘤象甲以成虫在靠近植物根际处的土层内越冬,越冬适宜的土壤质量含水量为5%~10%。在甘肃省定西市黄芪根瘤象甲1年发生1代,越冬成虫产卵高峰期为每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幼虫发生高峰期为每年6月中旬至8月初,化蛹高峰期为每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成虫羽化盛期为每年8月下旬至9月上旬。黄芪根瘤象甲成虫羽化当年虽可取食,但不产卵,翌年越冬结束后开始取食,取食后即可产卵。在黄芪、红芪、苜蓿和三叶草中,只有取食黄芪叶片的雌成虫才能正常产卵繁殖。黄芪根瘤象甲成虫产卵的昼夜节律明显,产卵主要集中在12:00—22:00,单雌产卵量为2 051.4粒,产卵期为42.6 d。卵、蛹和幼虫的平均发育历期分别为9.8、10.6和36.7 d。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室内试验,设置了低温0℃处理蠋蝽(Arma chinensis)成虫12 h后于25℃饲养、3龄若虫至成虫分别于18、25℃及35℃条件下饲养等试验,以研究温度对蠋蝽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成虫短暂低温(0℃,12 h)处理后,其子代3龄至5龄若虫的发育历期为27.6 d,略高于持续低温18℃处理后子代3龄至5龄若虫的发育历期(22.0 d),但35℃的高温处理则显著缩短了子代3龄至5龄若虫的发育历期(11.0 d)。(2)成虫经短暂低温后处理后,蠋蝽成虫的寿命显著延长,雌性寿命略短于雄性(雌性66.9 d,雄性69.7 d);高温(35℃)处理则显著缩短了子代成虫寿命,雄性寿命显著长于雌性(雌性22.7 d,雄性32.7 d)。(3)蠋蝽成虫经短暂低温(0℃,12 h)处理后,蠋蝽成虫的性比为雌性∶雄性=0.48∶0.52。(4)蠋蝽成虫在18℃(43粒)与35℃(32粒)温度饲养条件下的产卵量显著低于短暂低温(0℃,12 h)后成虫(约264粒)及25℃(约218粒)饲养条件下的成虫产卵量,但在几种温度处理条件下,卵的长或宽之间无显著差异。18℃低温及35℃高温处理均会显著降低卵孵化率,35℃高温条件下,蠋蝽卵的孵化率为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