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赣南低丘陵桔园立体经营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赣南桔园的立体经营模式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就立体种植模式和种-养结合模式两大类进行了生态,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桔园隙地种植大豆,籽粒苋能有效地调节夏季高温干旱的桔园小气气候和土壤水分状况;以籽粒苋为纽带的种养结合模式能有效地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营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2.
栝楼间作生姜立体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栝楼间作生姜的生产实际,从栝楼、生姜的选种、对土壤肥料要求、立体栽培的田间配套关键栽培管理技术及收货等多方面进行了详细总结,为提高农业经济效益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种植模式对新丰生姜生产力与土壤环境的影响.[方法]通过常规化学分析方法及相应的选择性培养基培养法,对大棚生姜-水稻水旱轮作模式和露地生姜种植模式的土壤微生物和重金属含量进行比对,并对单位面积嫩姜的产量和效益进行测算.[结果]在大棚生姜-水稻水旱轮作模式下的整个轮作周期内,土壤中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都低于露地生姜种植模式,土壤中细菌在大棚生姜-水稻水旱轮作模式下水稻的整个生育期内都显著低于露地生姜种植模式,同时大棚生姜-水稻水旱轮作模式土壤中的Cu、Zn、As、Pb都低于露地生姜种植模式,而土壤中Ni的含量略高于露地生姜种植模式.大棚生姜-水稻水旱轮作模式提高了生姜的产量和经济效益.[结论]该研究可为大棚生姜-水稻水旱轮作模式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山区历来都有生姜种植,但农民只作调味品搭配种植,管理粗放,效益不高.通过调整种植业结构,充分利用有限的耕地资源,在日照强的地方实施生姜与玉米套、间种,利用生姜喜温湿怕旱和玉米喜温的特点,把这一高一矮作物,进行阴阳搭配立体种植,不但生姜增收效果显著,而且玉米单株生产力提高约13%.现将生姜套玉米栽培技术措施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籽用栝楼高产栽培技术与立体种植模式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籽用栝楼,是栝楼中以食用栝楼籽为主的栽培品种,栝楼籽药食兼用,具良好的口味和保健作用,是炒货中较理想的休闲食品。大田种植,一次投入,多年收益,种植当年,666.7m2产籽75~100 kg,产值2000~2500元左右,二年以上生产量稳定在150 kg左右。种子繁育苗666.7m2留雌株550株左右,雄株60株,可用于建园1 hm2左右,且当年可产籽50~75 kg.栝楼适合立体种植,能很好地间作早春作物,还可在棚架下进行养殖,是一项效益高、市场好的“短平快”项目。  相似文献   

6.
秦庆峰 《河南农业》2013,(23):47-47
近年来,兰考县立体种植高光能生态工程模式推广面积不断扩大,种植方式较多,效益显著。大田间主要表现模式有:农桐间作、农作物间作套种,庭院立体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7.
栝楼,学名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葫芦科栝楼属,栝楼种类繁多,主要有仁栝楼(食用种)和糖栝楼(药用种)两种。青田县以栽培食用栝楼为主,为了保证栝楼籽的质量,提高栝楼种植的效益,规范栝楼的生产,根据我乡成功的种植经验,总结出以下技术供种植户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8.
作物间种能有效提高光能利用率及土地资源利用率,增加同一土地单位面积上的作物产值。经过多年实践探索,葛根间种生姜每667 m2葛根和生姜的平均产量分别为1602.30 kg、800.50 kg,葛根间种生姜总产值13936.76元/667 m2,比单种葛根增收1316.66元/667 m2,比单种生姜增收4960.76元/667 m2,增收效果显著。文章详细阐述葛根间种生姜的种植模式及茬口安排、种植地块的选择及处理、葛根栽培技术要点、间种生姜栽培技术要点,旨为规模化推广葛根间种生姜立体高产栽培技术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生姜是一种种植效益较高的蔬菜。近年来,蕉城区的种植户打破传统栽培模式,在冬季利用大棚或小拱棚等设施种植生姜,5月收获的嫩姜市场价格可达16元/kg,每667 m2纯收入近万元,效益显著。与传统生姜种植技术相比,冬季保护地生姜密植栽培在播种时间、播种量、采收时间都不同。笔者通过近3年的试验观察,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枯楼-竹荪”立体套种是一生态、高效栽培模式。栝楼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而竹荪需要的是散射光,栝楼棚架下套种竹荪,藤蔓为竹荪创造遮荫保湿的生态环境,竹荪的菌渣可疏松土壤、培肥地力。该模式既节约用地,又能实现生态良性循环,双获丰收。2012年宁化县泉上镇发展“栝楼一竹荪”立体栽培5亩,每亩可收栝楼籽80--100公斤,产值约0.4万元;可收竹荪干品80—100公斤,产值约1.6万元:亩总产值约2万元,亩纯收入超万元。闽西北山区可利用大田进行立体套种栽培。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小麦套种生姜立体高效种植模式,并从轮作换茬、选地施肥、品种选择与合理密殖、适期播种、科学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其栽培技术,以供采用该模式的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中药材产业发展技术模式,文章通过丹参与油葵立体套作模式,解决了丹参生长过程中遮阴问题,采取高低作物立体搭配套作,解决了丹参行间杂草问题,油葵当年就有效益,2 年综合效益显著,该模式适宜在丹参种植地区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葡萄园套种生姜生产技术,提高经济效益,在昌吉地区葡萄园套种生姜,以提高复种指数及土地利用率。本文介绍了葡萄园套种生姜高效种植栽培模式,并从品种选择、选园施肥、合理密植、适期播种、科学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与贮藏等环节介绍了生姜的栽培技术,以供采用该套种模式的葡萄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4.
孝义市高效立体种植模式及配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近年来,高效立体种植模式已在孝义市大面积推广应用。为进一步提高立体种植效益,扩大种植规模,笔者在总结传统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创新,提出了适宜的高效立体种植模式和配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针对如何充分利用地区充足光热资源、提高土地复种指数、促进农业增产增收等问题,立足阿克苏地区生产实践,学习借鉴毗邻喀什、和田地区多熟种植经验,总结分析了适宜阿克苏地区发展的“粮食高产多熟立体种植模式、粮棉为主体的多熟增效种植模式、培肥地力多熟立体种植模式”三大类多熟种植模式和技术效益,以此促进本地多熟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正秦皇岛市是河北省生姜生产基地,生姜种植面积2.5万亩,主产区抚宁区是中国调味品原辅料(生姜)种植基地,主要种植品种为山东大姜。近年来,为充实市场花色品种,提高种植效益,本市生姜种植不断寻求突破,在种植模式、种植品种上进行改革探索,其中,大棚小黄姜栽培试验获得成功,效益显著,一般亩产小黄姜4 t,亩收入15 000元左右。现将秦皇岛市大棚小黄姜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小黄姜品种特点  相似文献   

17.
以湖南省慈利县谢高村为试点,在1988~1991年进行了以果树行间间作为主的立体栽培模式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坡地种植的果树行间进行合理的立体间作,比单一平面型种植能显著改善生态条件,促进果树生长结果,增加经济效益.在葡萄、柑桔、板粟几种果树的立体栽培试验中,因葡萄挂果早,故始果期以葡萄立体栽培的效益最佳,其中又以葡萄与多层次间作区年纯收入最高,葡萄与豆类-绿肥区综合效益最好.柑桔和板栗立体栽培储备了增产的潜力,亦将发挥明显的后续效益.  相似文献   

18.
鄂西南蚕区桑园立体种植模式经济效益评价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勇  邓文  叶楚华  胡兴明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2):2474-2477
分析比较了4种桑园立体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并对4种模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西红柿、生姜、玉米、甘薯4种套种作物中,套种生姜的经济效益最优,单位耕地面积作物产值达91 539元/hm2,土地生产率达135 289元/hm2,有效能量产投比达3.6∶1.0。套种玉米对桑叶产量有不良影响,桑园全年产叶量仅为14 000 kg/hm2;套种生姜的桑园全年产叶量最高,为17 500 kg/hm2。不同桑园立体种植模式总体评价结果是桑树/生姜>桑树/西红柿>桑树/甘薯>桑树/玉米。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会东县大力推广优质桑园立体种植模式,以充分利用桑园空行,提高桑园的种植效益。经过农业工作者反复试验、示范,探索出种植效益较好的桑园立体种植模  相似文献   

20.
<正>草莓因其果实色泽艳丽、营养价值丰富、香味浓郁而有"水果皇后"之美称,备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近年来,随着草莓种植效益的不断提高,威海市草莓观光采摘园的面积和规模逐年扩大,种植模式也由平地传统栽培提升为立体无土栽培,该模式采用三层梯形架式基质栽培、水肥一体化管理、蜜蜂辅助授粉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