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为供试菌,对12种植物甲醇提取物进行离体抑菌活性测定,发现霸王鞭和佛甲草的甲醇提取物抑菌活性最好。分别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抑菌圈法测定了佛甲草甲醇提取物对6种植物病原细菌和12种病原菌物的抑制作用,发现该提取物对5种供试细菌有抑制作用,其中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的抑菌活性最强,抑菌圈直径达到21.67mm;对8种病原菌物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4种病原菌物菌丝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以浓度为300mg/mL的佛甲草甲醇提取物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进行离体和盆栽防治试验,先喷药后接种,离体和盆栽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5.19%和66.67%;先接种后喷药,离体和盆栽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9.63%和57.65%。研究结果初步证实,佛甲草中含有强烈抑制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的抑菌物质。  相似文献   

2.
水稻稻瘟病菌拮抗细菌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平板测定法和盆栽试验结合筛选对稻瘟病菌具有高效抑菌活性的拮抗细菌,结果表明:从江苏省南京市、丰县、泗阳县等地的50份稻田水稻根际土壤样品中,得到1 015个细菌分离物,共获得45株对稻瘟病菌具有高效抑菌活性的拮抗细菌,其中10株对稻瘟病菌、水稻纹枯病菌和水稻稻曲病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及水稻白叶枯病菌均表现出较强的广谱抗菌活性(对5种水稻病原菌平均抑制率在45%以上)。水稻苗瘟的盆栽防治效果表明:拮抗细菌T429和T392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69.4%和61.1%。结合理化特性和16S rDNA鉴定,T429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T392隶属伯克霍尔德菌属(Burkholderia)。  相似文献   

3.
嘧霉胺与枯草芽孢杆菌B-916协同防治梨黑斑病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室内测定28种化学药剂和枯草芽孢杆菌B-916对梨黑斑病菌的毒力,将毒力最强的化学药剂与拮抗细菌枯草芽孢杆菌B-916进行复配,探讨复配剂对梨黑斑病的室内毒力效果和田间防治效果。室内测定结果显示:28种常见化学药剂中嘧霉胺能有效抑制梨黑斑病菌菌丝生长,当嘧霉胺浓度大于或等于0.10 mg/L时,抑制率为100.00%;枯草芽孢杆菌B-916对梨黑斑病菌菌丝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达55 mm;将枯草芽孢杆菌B-916(2.00×108CFU/ml)与嘧霉胺(10 000 mg/L)复配,配比为2∶1时对病菌抑制的增效比达4.18。该复配剂稀释20倍(6.67×106CFU/ml B-916+167 mg/L嘧霉胺)对梨黑斑病的田间防治效果为58.26%,显著优于嘧霉胺(500 mg/L)和B-916(1.00×107CFU/ml)单剂。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转座子标签技术构建枯草芽胞杆菌Bs916突变体库,从突变体库中筛选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抑菌效果发生显著变化的菌株并克隆插入位点的基因,获得生防菌Bs916中与抑制细菌活性可能相关的基因。【方法】携带转座子TnYLB-1的穿梭载体pMarA通过化学转化方法转化至枯草芽胞杆菌Bs916菌株,构建随机插入突变体库。通过平板抑菌试验从突变体库中筛选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抑菌效果得到显著提高和下降的突变体;并采用PCR和Southern Blot验证转座子是否成功插入到Bs916染色体基因组上,利用反向PCR技术克隆转座子插入位点基因、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成功构建了枯草芽胞杆菌Bs916的转座子随机插入的突变体库;PCR和Southern Blot结果表明转座子成功的插入到染色体基因组上,约85%突变体以单拷贝形式插入;筛选出30株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抑制效果发生显著变化的菌株,克隆到21个突变体插入位点的基因序列并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基因与感受态形成、生物膜形成和次生产物代谢相关。【结论】成功构建了Bs916突变体库,克隆到该库中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抑菌效果显著变化菌株的突变位点基因,这些基因推测可能与枯草芽胞杆菌Bs916中的抑制细菌化合物的合成代谢及调控相关。  相似文献   

5.
蔬菜根际细菌R2–2的鉴定及其抑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云南昆明市郊蔬菜根际分离细菌,经平板对峙培养筛选出1株抑菌能力较强的菌株R2-2,通过对其进行形态观察、Biolog微生物自动鉴定系鉴定和16S rDNA序列测定及其系统发育学分析,鉴定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对R2-2与植物病原细菌(甘蓝黑腐病菌、魔芋细菌性软腐病菌、海棠斑点病菌、水稻白叶枯病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和病原真菌(疫霉菌、尖镰孢菌、茄镰孢菌、立枯丝核菌)进行对峙试验,结果显示,R2-2对水稻白叶枯病菌和水稻条斑病菌有较强的抑菌效果,抑菌圈直径分别达6.83 cm和7.03 cm。该菌株的16S rDNA序列已在GenBank中注册,登录号为JN648098。  相似文献   

6.
从云南昆明市郊蔬菜根际分离细菌,经平板对峙培养筛选出1株抑菌能力较强的菌株 R2–2,通过对其进行形态观察、Biolog 微生物自动鉴定系鉴定和16S rDNA 序列测定及其系统发育学分析,鉴定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对 R2–2与植物病原细菌(甘蓝黑腐病菌、魔芋细菌性软腐病菌、海棠斑点病菌、水稻白叶枯病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和病原真菌(疫霉菌、尖镰孢菌、茄镰孢菌、立枯丝核菌)进行对峙试验,结果显示,R2–2对水稻白叶枯病菌和水稻条斑病菌有较强的抑菌效果,抑菌圈直径分别达6.83 cm和7.03 cm.该菌株的16S rDNA 序列已在 GenBank 中注册,登录号为 JN648098  相似文献   

7.
在离体条件下,采用浑浊度法测定病原菌的生长量,结果表明,拌种灵对稻白叶枯病菌,稻细菌性条斑病菌,柑桔溃疡病菌及大豆斑疹病菌的有效抑制中浓度分别为0.5745,1.3026,2.6257和7.4970ug.mL^-1,对丁香假单胞病菌,番茄青枯病菌和白菜软腐病菌基本无效,抖种灵对柑桔溃疡病菌的抑菌作用稍优于萎锈灵和噻枯唑,但低于浸种灵和硫酸链霉素,偏酸或偏碱的环境不影响抖种灵的抑菌作用,拌种灵能够抑制柑桔溃疡病菌菌体内葡萄糖的氧化代谢,拌种灵对病原细菌的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叶枯唑(噻枯唑、敌枯宁、叶枯宁)主要用于防治植物细菌性病害,是防治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柑橘溃疡病的良好药剂。该药内吸性强,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持效期长,药效稳定,对作物无药害。不宜拌毒土使用,最好用弥雾方式施药;不可与碱性农药混用。  相似文献   

9.
20%噻唑锌SC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药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简称“条斑病”或“细条病”,是国内植物检疫对象之一。用20%噻唑锌SC、20%叶枯灵、50%灭菌成在晴天进行了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试验。结果表明,20%噻唑锌SC是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较为理想药剂且对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10.
文章用20%噻唑锌悬浮剂、20%噻菌铜悬浮剂、20%噻森铜悬浮剂、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和50%氯溴异氯尿可溶性粉剂五种不同药剂进行了高、中剂量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20%噻森铜悬浮剂、20%噻唑锌悬浮剂和20%噻菌铜悬浮剂三种药剂无论高、中用量,防治效果均较显著,但三者间差异不明显,生产上均可作为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理想药剂,且对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