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研究不同防寒技术处理的抗寒效果,对南阳地区大花类树状月季设置树体修剪处理、土壤冬灌处理、施用磷钾肥处理、3种方式同时采用的处理、空白处理共5个防寒处理,并对各处理的相关抗寒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各防寒处理其抗寒效果由高到低依次为:3种方式同时采用的处理、施用磷钾肥处理、树体修剪处理、土壤冬灌处理、空白处理。3种方式同时采用的处理其防寒效果与施用磷钾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与其它3个处理间差异极显著。3种方式同时采用的处理和施用磷钾肥处理均可有效地保证大花类树状月季安全越冬,适合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其他3种独立的防寒处理中,施用磷钾肥处理抗寒效果最佳,其次是树体修剪处理,最后是土壤冬灌处理。  相似文献   

2.
为了从9种配方有机肥中筛选出高效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专业有机肥,对油茶进行大田肥效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并进行施肥试验实施,最后测定林地土壤养分相关指标。结果表明:不同配方有机肥的施用对深层土壤养分指标影响差异显著,对浅层土壤养分影响不显著;全氮含量相对较高为处理5和处理6,最低为处理3,水解氮含量较高处理为处理7和处理8,较低为处理1和处理4;土层中全磷含量较高处理为处理8,较低为处理2和7,速效磷含量较高处理为处理6,较低为处理2;土壤中全钾含量较高为处理3和4,较低为处理2,速效钾含量相对较高为处理9和4;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处理为处理6,处理8较低,有机质含量与速效磷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以5~6年生蜜桃为试材,按留枝量大小不同,设4个处理,分别调查各处理总枝量、枝类比、新梢生长量、叶片质量、果实生长量。分析不同处理对总枝量和枝类组成、新梢生长量和叶片质量、果实纵横径生长动态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1总枝量最大,处理4总枝量最小;叶片鲜质量依次为处理2处理1处理3处理4;新梢生长量由大到小顺序是,处理1处理4处理2处理3;处理1的果实纵横径增长最大,处理4的果实纵横径增长最小。  相似文献   

4.
分析12年生4种林分类型(A处理:福建柏枫香混交林、B处理:枫香纯林、C处理:福建柏纯林、D处理:杉木纯林)的凋落物量、分解速率以及林分水源涵养能力。结果表明:4个处理的凋落物量从大到小依次为A处理>C处理>B处理>D处理。A处理中枫香分解速率比B处理中枫香分解速率提高14.7%,A处理中福建柏分解速率比C处理中福建柏分解速率提高14.9%。林分水源涵养量,A处理与C处理、D处理间,B处理与C处理、D处理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D处理与C处理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以发挥森林水源涵养等生态服务功能和森林景观价值为主要功能的林分,建议选择营造福建柏枫香混交林。  相似文献   

5.
通过完全随机试验,分析了不同的修剪强度(a处理为修剪10cm;b处理为修剪20cm;c处理为修剪30cm;d处理为截干)对樟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樟树树高的年平均生长量为d处理b处理c处理a处理CK,说明修剪对樟树树高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冠幅年平均生长量也呈现出正相关的趋势,d处理c处理a处理CKb处理;而各处理对地径的影响没有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不同的修剪强度对樟树叶重和枝重的增加均有促进作用,并呈现正相关,且a处理b处理c处理d处理。中、高强度的修剪对樟树枝叶生长和生物量的增加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河西走廊干旱荒漠区葡萄园为试验样地,测定了两种不同灌溉处理下的土壤含水量。在1年的生长周期中,处理1灌溉次数比处理2少18次,灌溉定额少495 m3/hm2;葡萄地上生长无明显差异,但处理1地下根系分布明显比处理2深10 cm左右,且处理1根系水平分布明显比处理2少,但垂直分布多;处理1比处理2杂草少且生长缓慢;冬季埋土前处理1葡萄枝条木质化明显好,来年出土后处理1枝条成活率好于处理2,且发芽快,枝条健壮。通过测定土壤墒情灌溉不同处理的分析,处理1比处理2节水12%,比大水漫7灌至少节水60%。  相似文献   

7.
魏慧琴 《绿色科技》2022,(5):135-136
以白刺为研究对象,试验研究了不同平茬方式对其生长性能的影响.选用柴达木盆地的唐古特生长状况基本一致的白刺林区域,面积为6 m×6 m的12块,分为4个处理组:对照组、处理1组、处理2组和处理3组,每个处理组3块,分3个平行.处理1组全面平茬处理,处理2组间隔平茬处理,处理3组一半平茬处理,在平茬后白刺萌发新生枝的时候对...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油茶(Camellia oleifera)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本试验以嫁接4年的油茶高接换冠林分为对象,设计4个处理(处理A:有机肥2.50 kg+化肥0.50 kg,处理B:有机肥3.50 kg+化肥0.25 kg,处理C:有机肥5.00 kg+化肥0.10kg,处理D:化肥1.00 kg),研究有机肥和化肥配施在生长结实、产量及经济性状、效益面的施肥效应,并采用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冠幅面积、叶片数、花朵数、春梢数在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单株的平均成果数、产果量和产油量3个指标,均以处理A最高,分别达到150.78个、3.72 kg和0.24 kg,比处理D分别提高65.69%、47.04%和50%;不同配比施肥对果实经济性状影响较大,从果油率来看,4个处理两两之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依次为处理C处理D处理A处理B。投入产出比为处理A处理B处理D处理C;施肥效应综合评价为处理B处理A处理D处理C。  相似文献   

9.
采用层积处理法、浸种+药剂处理、层积+药剂处理和清水对照的单因数随机区组设计,测定青海野生马蔺的起出苗率和苗高,结果表明:层积+药荆处理、层积处理、浸种+药剂均可以明显提高马蔺种子的出苗率,但以层积+药剂处理的出苗率最好。层积+药剂处理可以明显提高马蔺植株的苗高,层积处理、直接浸种+药剂处理没有提高马蔺植株的苗高的作用。层积+药剂处理可以作为野生马蔺种子处理的首选。  相似文献   

10.
采用4种不同抚育措施开展黄甜竹笋用林增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出笋量以处理Ⅱ效果最好,分别比处理Ⅰ、处理Ⅲ、CK高出21.0%、52.8%、75.2%,新竹成竹率分别比处理Ⅰ、处理Ⅲ、CK高出2.0%,3.3%,4.5%。新竹平均眉围处理Ⅱ分别比处理Ⅰ、处理Ⅲ、CK高出6.3%、24%、28%。新竹平均高处理Ⅱ分别比处理Ⅰ、处理Ⅲ、CK高出9%、24%、35.8%。方差分析表明:不同抚育措施处理对黄甜竹出笋量和新竹平均眉围均有极显著影响,对新竹成竹率没有显著影响。多重比较表明:处理Ⅱ增产效果最好,处理Ⅰ次之,处理Ⅳ增产效果最差。经济效益以处理Ⅱ的纯收入最高达8.112 5万元/hm2。  相似文献   

11.
铁刀木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铁刀木种子进行五种不同的浸泡处理后,分别用河沙和山基土作为基质进行催芽,结果表明:用山基土做基质发芽率高于用河沙做基质;在两种基质中平均出芽率处理A2>处理A4>处理A3>处理A5>处理A1;用河沙作基质时,A3处理出芽率最高,其次为A2、A1、A5,出芽率最低的为处理A4;用山基土作基质时,A4处理出芽率最高,其次为A2、A5、A1,出芽率最低的为A3处理;出芽时间为处理A2(3d)>处理A3、处理A4(5d)>处理A1(6d)>处理A5(7d).  相似文献   

12.
比较分析了毛竹纯林采取局部控制技术,即大环状释放地上空间、小环状清除地下空间套种闽楠(KK处理)与不释放空间,直接套种闽楠(NK处理)和不释放、不套种(CK处理)三种不同处理竹林分闽楠和毛竹生长状况。试验结果表明:KK处理闽楠高径生长优于NK处理,两者间平均树高和平均胸径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新竹平均胸径从大到小依序均为; KK处理 NK处理 CK处理,KK处理产笋量极显著高于NK处理和CK处理,各处理竹材量和现存竹材量没有显著差异。采取KK处理在毛竹林中套种闽楠可以构建竹楠混交林分,且生长状况良好,可以在适宜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3.
采用5个处理3次重复的对比试验对树体矮化处理对高生长的影响进行研究。试验调查统计结果经方差分析表明:组内差异不显著,区组间差异显著,可靠性为95%;经多重比较分析,处理D的高生长量较处理A、处理B、处理C、处理E的高生长量间的差异显著,处理D比其它处理的高生长量高出13%~41%。  相似文献   

14.
微生物侵蚀处理可以改善木材的渗透性,一般有细菌处理、真菌处理和酶处理三种方法.本文介绍了微生物侵蚀处理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三种方法处理木材对被处理材渗透性的改善效果及对木材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就如何采用微生物侵蚀法处理木材,提高其渗透性的研究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公路软基处理中遇到的问题及其所采取的处理方法,具体从浅层处理和深层处理两种处理方案的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并从技术上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采用生根壮苗剂、生根粉和对照清水分别处理‘台湾果桑’2年生枝进行大田扦插,然后观察苗木成活率和苗木生长情况。结果表明,用清水处理与生根壮苗剂、生根粉处理之间扦插成活率显著,生根壮苗剂处理和生根粉处理好于清水处理,生根壮苗剂处理和生根粉处理之间不显著;用清水处理和生根壮苗剂、生根粉处理对苗高和地径生长量的影响不显著。隶属函数综合分析表明,用生根壮苗剂处理的2年枝条扦插后苗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不同光质对美国红栌叶色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美国红栌为研究材料,使用4种不同颜色的转光膜对其进行35 d的遮光处理,然后测定其叶片内色素含量与营养物质组成。结果表明,不同光质处理会影响叶片的色素含量:1)红光和绿光处理下,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花色素苷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2)蓝光处理下,叶绿素b含量显著低于对照,花色素苷含量高于其他3种光质处理的。3)黄光处理下叶片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及花色素苷含量均低于其他处理。4)叶片中氮在红光处理下含量最高,在黄光处理下含量最低;磷在蓝光、红光和绿光处理下含量均高于自然光处理,在黄光处理下含量最低;钾含量在蓝光处理下最高。5)除绿光外,其他3种光质处理下的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高于自然光处理。  相似文献   

18.
广西三门江森林公园的松栎异龄林有着大量的地表可燃物和梯状可燃物,树冠呈连续分布,易发生树冠火。设计了5种方案来处理该区域5个样地的可燃物。处理Ⅰ、Ⅱ、Ⅲ主要是砍除灌木和修剪小树,提升冠基高;处理Ⅳ除砍灌之外,去除了2/3的1、10h时滞可燃物;处理Ⅴ为处理Ⅰ+处理Ⅳ。针对桂中地区的气候和物候特点,设置了低、中、高3种燃烧条件。利用FCCS计算各种处理的火行为参数,参照Van Wagner树冠火模型,分析可燃物处理前后可能发生的林火的类型、强度,比较了几种可燃物处理方案在减少树冠火风险上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就减少树冠火发生的有效性而言,处理Ⅴ处理Ⅳ处理Ⅲ处理Ⅱ处理Ⅰ。在低燃烧条件下,4种可燃物处理方案都可以将火行为降减为地表火。随着燃烧条件的提高,可燃物处理有效性下降。在高燃烧条件下,虽然可燃物处理可以降低火强度,但是,5种可燃物处理方案都不能避免树冠火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以油茶一年生容器苗为试材,研究了根施不同质量分数尿素对其生长的影响。试验共设8个处理。即:处理1(1 500 mg/L);处理2(2 500 mg/L);处理3(3 500 mg/L);处理4(4 500 mg/L);处理5(5 500 mg/L);处理6(6 500mg/L);处理7(7 500 mg/L);对照组(清水)。试验结果表明:处理5处理后新梢生长长度最长,平均为51.7 mm;处理4处理后的容器苗的根颈粗度、抽稍数数值皆为最大,但处理4与处理5在抽稍数量这个指标上无显著差异;处理1处理后的容器苗在新稍叶片数量上大于其他处理,平均为3.1,但与处理5、处理2无极显著差异;处理7在新梢长度,根颈粗度,抽稍数三个生长指标上表现的效果最差,说明过高浓度的尿素对油茶容器苗生长不利;清水对照组中,油茶容器苗根颈粗度数值低于其他7个处理组。就8个处理对根颈粗度的影响来看,处理4与处理1、2、3、5、6、7、8间呈极显著差异,而其余各处理两两间无极显著差异。综合本研究的实验分析结果,由于8个处理的新梢叶片数,根颈粗度,抽稍数差异不大,主要考虑新稍长度这一因素。因此,在油茶容器苗培育过程中,以浓度为5 500 mg/L的尿素为较好的施肥选择。  相似文献   

20.
指出了垃圾渗滤液是一种非常复杂、有毒且难处理的污水。介绍了垃圾渗滤液的来源特点,并通过对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的总结,概括了各类技术的主要优缺点和应用范围,探讨了垃圾渗滤液物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及土地处理等几种处理方法的优缺点。针对目前国内外主要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和工艺应用情况,分析了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技术应用中的关键问题,并且简要的阐述了我国垃圾渗滤液处理中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