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不同营养水平对日本大耳兔皮张性能影响朱国江(林口县畜牧局157600)近年来,我国养兔业迅猛发展,日本大耳兔的饲养,产品开发也日趋繁荣,该免原产日本国,产肉性能较好,兔皮张幅大,板质良好,是优良的皮肉兼用兔。兔皮可制革,制裘,还可作为生物品原料,其应...  相似文献   

3.
1发病情况某专业户饲养实验用日本大耳兔300只。常年以青料和混合精料为主饲。为预防兔球虫病,在混合精料中加入三宝股份有限公司中联发酵厂出品的“中国抗球王”(马杜霉素按1%预混剂),每200kg混合料中加100g预混剂,按最终含量SX10-‘加入。全群饲喂半年,未见兔国球虫病而死亡,也未出现过中毒现象。后由于部分兔拉稀,畜主疑为“抗球王”过期失效,故将“抗球王”加倍使用(即100kg料加1009预混剂,最终含量10X10-’),次日采食量明显减少,第3d死亡兔37只,第4d死亡85只,乃立即停饲混合料,改眠不含“抗球王”的饲料,第sd仍…  相似文献   

4.
Vc-Ⅰ和Ⅱ系獭兔是利用日本大耳白兔为母本,加利福尼亚獭兔为父本进行阿交系统选育,形成具有繁殖性能高,生长速度快,体型大,生产性能稳定新品系。研究结果表明:Ⅰ系獭免窝产全数,初生窝重,断乳个体重,断乳成活率分别为7.32只,351.23g,861.33g,94.5%而Ⅱ系獭兔为6.95只,368.15g,894.14g,95.13%。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对日本大耳兔初生、21、35、60、90、120、150、180日龄和成年等不同生长阶段生长发育和繁殖力、肥育性能进行跟踪观察和测定。结果表明,初生至90日龄生长速度呈直线上升,之后则急剧下降。初生、21、35、60、90、120、150、180日龄和成年体重分别为63.5、236.8、518、1147、2063.2、2868.7、3505.6、3987.7和4159.2g;窝均产仔8.15只,仔兔21日龄窝重1929.5g,35日龄断奶成活率96.9%;肥育期(35~90日龄)日增重33.3g,屠宰率47.1%,料肉比3.99;3月龄鲜皮重245.0g,皮板面积889.3cm2。由此可见,日本大耳兔繁殖力和母兔哺育力较强,早期生长发育快,符合正常生长发育规律,由于屠宰率和饲料转化率不高,不宜作商品兔生产,但作为杂交母本生产商品兔可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常用的实验用家兔主要有日本大耳白兔和新西兰兔两个品种,因其繁殖力强,年平均产仔5~7胎,每胎产仔约5~12只,普通环境下就能满足实验用家兔生长的基本要求,因而在科研、教学、移植等各种实验中广泛使用。但由于家兔的  相似文献   

7.
对中国白兔与日本土耳兔的核型及C带进行研究比较显示,其核型染色体数均为44,性染色体xy()、xx()。按A.Ievan标准把常染色体各分为4组,两者间有所不同。两品种的C带显示,其结构异染质的多态性在品种间表现明显差异。中国白兔核型中几乎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粒区均呈深染,大小有异;日本大耳兔则主要集中在每条染色单体二臂端部位,大小有异。另对分组不同的原因与结构异染质多态现象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不同饲粮营养水平对日本大耳兔生长肥育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同饲粮营养水平对日本大耳兔生长肥育性能的影响朱国江(林口县畜牧局·157600)近年来,养兔业发展迅猛,制定合理的日粮配方提高家兔的生长肥育性能,缩短饲养周期,提高饲料报酬以提高养兔效益,成为一个紧要问题。为此,我们以日本大耳兔为对象,对不同饲粮营...  相似文献   

9.
天津日本大耳白兔种群选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通过对天津日本大耳白兔经过三个世代的种群选育,其体形外貌基本符合日本大耳白兔品种特征。获得如下结果:改善了生长性能,生长迅速,繁殖性能有所提高,45 ̄90日龄增长速度快,耳长和脚掌性能指标良好,耳朵长,直立,血管网明显,脚掌粗壮,抗脚皮炎能力强;繁殖性能有所提高,窝产活仔数,初生窝重、断奶成活率等均有升高,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采用常规细胞遗传学手段,对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饲养的哈白兔×日本大耳兔F1的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F1的染色体数目2n=44,染色体臂数NF=78(♂);常染色体类型1~7对为中着丝粒染色体(M),8~10对为亚中着丝粒染色体(SM),11~16对为近端着丝粒染色体(ST),17~21对为端着丝粒染色体(T),性染色体X为亚中着丝粒染色体(SM),Y为中着丝粒染色体(M),公兔核型式为44,XY(♂)。  相似文献   

11.
2005年5月13日,在购置实验兔时,笔者发现有一只獭兔总是焦燥不安,不断用前肢挠耳,当场对其耳部进行了检查,怀疑它患有耳痒病.随后就对养殖户进行了跟踪调查,并确诊了其养殖的獭兔患了耳痒病.在以后的治疗中,除有2只幼兔死亡外,其他全部治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在养兔生产中,影响家兔繁殖率的主要因素有种兔退化、营养结构不合理、环境条件较差及管理不善等。因此,家兔饲养者必须正确分析这些因素,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提高繁殖率,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家兔的品种很多,由于品种的产生和消亡是在不断进行的,世界上究竟有多少品种无法准确统计,一般资料报道,世界上大约有60多个家兔品种和300多个品系[1],大多数品种都属于肉用兔品种。家兔品种按生产类型和经济用途可分为肉用兔、毛用兔和皮用兔,近年来还出现实验用兔和观赏兔等这些分类和畜牧学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牧业通讯》2005,(4):97-97
B型兔用耳号钳是专门用于在兔耳朵上刺字的工具,适宜于手工操作、使用简单、更换字母方便,适用于集体及个人饲养的兔场以及其他畜牧场,尤其是种兔场及科研单位在实验研究、工作中必不可缺少的工具。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旨在探讨蜂王浆对雌性日本大耳兔初情期前的生长发育影响。将36只50日龄雌性日本大耳兔随机分为高剂量蜂王浆组(H-RJ)、低剂量蜂王浆组(L-RJ)以及对照组(C),每组12只。高、低剂量组分别按体质量0.2%和0.1%的量每天进行空腹灌胃蜂王浆,对照组灌胃体质量0.1%的生理盐水。每周同一时间空腹称重。40d后,所有兔子耳静脉取血后各组处死6只,摘取心脏、左侧卵巢和左侧子宫称重,并冷冻保存右侧卵巢和右侧子宫。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清中雌二醇(E2)、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孕激素(P4)、催乳素(PRL)和睾酮(T)的含量;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右侧卵巢中雌激素β受体(ERβ)mRNA和右侧子宫中雌激素α受体(ERα)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灌胃蜂王浆12d后,对照组兔子没有换毛现象,低剂量和高剂量组分别有75%和67%的兔子换毛;蜂王浆对体质量和心脏、左侧子宫、左侧卵巢的脏器系数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组血液中E2浓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其它性激素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ERα在子宫和ERβ在卵巢的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对照组与高剂量组的差异极显著(P<0...  相似文献   

16.
日本大耳兔是常用的实验兔品种 ,其繁殖是养殖生产中最关键的一环。在正确的选 (留 )种和供给适宜的全价营养饲料的基础上 ,正确掌握种兔的繁殖技术 ,严格按照技术要求进行操作 ,加强日常饲养管理 ,就能大大提高日本大耳兔的繁殖数量及质量 ,从而为科研、教学提供优质的实验兔。现将近两年的摸索与实践总结如下。1 种兔育成在正确的选留种兔以后 ,即进入种兔育成阶段。在全价营养饲料中粗蛋白含量达 1 9%~ 2 1 %时 ,应严格控制喂料量 ,以防种兔过肥或过瘦。在一般情况下 ,60~ 90日龄兔每天喂料 1 2 0~ 1 50克 ;90日龄到初配期间 ,每天喂…  相似文献   

17.
金岭梅 《家畜生态》1994,15(1):18-21
研究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法,以当地饲养的大耳白兔为对照组,以引进多年的加里福尼亚和比利时兔为试验组,通过对试兔体重、体尺、采食量等品种指标的测定,表明:在同样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各品种间呈现的品种特征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说明,饲养良种兔需较高的饲养管理水平,否则,无法充分发挥其遗传优势。在黄土高原地区以农村户养为主的商品兔生产中,克服引种的盲目性,改善现有饲养管理水平,是确保该地区商品兔生产持久稳定发展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8.
种兔兔瘟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4月,贵阳市乌当区野鸭乡某养殖户饲养的500余只美国加利福利亚兔与日本大耳兔发生了一起疫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与剖解病变观察、细菌分离鉴定和血清学检验,确诊为兔瘟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现将诊断情况总结如下。1发病情况贵阳市乌当区野鸭乡某养殖户从四川成都  相似文献   

19.
大耳白兔生长特性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20.
<正>1全程优化饲养从妊娠母兔开始,加强营养,促进胎儿毛囊的发育。仔兔出生后,每窝选留5只左右,保证仔兔生长发育所需的乳汁;在有条件的场户,可用新西兰白兔、加利福尼亚兔、日本大耳兔等肉兔品种代养,对仔兔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