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萝卜雄性不育系R99034A(Pa)和保持系R99034B(Pb)为母本,以12个高代自交系(Pc-Pn)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测定了不育系和保持系所配杂交组合在株高、开展度、最大叶片的叶长和叶宽、叶片数、根长、根粗、单根重8个性状方面的杂种优势、特殊配合力效应值,以及14个亲本材料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结果表明:萝卜主要园艺性状的杂种优势(正向或负向)都较明显;保持系所配组合在开展度、叶长、根长性状上杂种优势大于不育系所配组合;保持系所配的组合在叶片数(负向)和根粗性状上杂种优势小于不育系所配的组合;在株高、叶宽和单根重3个性状上不育系所配组合和保持系所配组合差异不大;不育系和保持系在同一个性状上的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值的绝对值相等且互为正负;不育系与保持系所配的组合,在株高、开展度上特殊配合力效应值没有表现趋势性的差异,而在其他6个性状上表现出趋势性的差异.利用一般配合力效应高的材料转育成雄性不育系,将提高该不育系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新选高粱亲本系的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筛选配合力和遗传力表现优良的亲本,选育强杂种优势的高产粒用高粱,选用3 个新选不育系和6 个新选恢复系,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法,组配18 个杂交组合,对亲本和杂交组合的生育期、株高、穗长、千粒重、穗粒重和产量6 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一般配合力(GCA)效应、特殊配合力(SCA)效应分析,并对其遗传参数进行估算。结果表明:不育系15512A在穗长、千粒重和产量上一般配合力较高,其相对效应值分别为2.4962、4.8319、2.6174。不育系15520A在株高、穗粒重和生育期上一般配合力较高,相对效应值分别为6.9927、5.7449、2.1595。恢复系15670、15652 和15607 的一般配合力较高。这些亲本可以在以后的育种和生产中加以利用。主要农艺性状的加性方差/基因型方差比值大小顺序依次为:穗长>穗粒重>株高>生育期>产量>千粒重。从产量性状来看,15511A×15652 是一个较优的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3.
选用甘蓝型油菜5个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5个优势恢复系,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25个杂交组合,对25个组合的10个主要数量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双亲的一般配合力效应依次对杂交F1代的一次有效分枝数、产量、株高、单株有效角果数和千粒重有明显影响;特殊配合力效应对二次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和产量的表现有较大影响;5个不育系中A1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高;5个恢复系中R4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高;产量特殊配合力好的组合是A5不育系×R1、A4不育系×R4.遗传力分析表明,产量、一次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株高和千粒重等的遗传力较高.  相似文献   

4.
两个谷子新不育系几个性状的配合力评价和遗传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谷10A和谷11A作为不育材料,以来自不同生态区的谷子品种作为恢复材料,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方法分析了这两个新谷子不育系和不同生态区恢复系的配合力和遗传力,为选育不育系和选配强优组合提供依据。结果表明:①不育系谷10A的一般配合力较高,恢复系中一般配合力较高的有K1011、日朝谷、晋谷21、冀谷26、大同28、冀谷24。谷10A与锦谷14、大同28组合的特殊配合力较高;不育系谷11A的一般配合力虽然不高,但是其与日朝谷、冀谷26、K1011组合的特殊配合力较高。②遗传力分析表明:株高、产量、千粒重、穗长这些性状的遗传力在F1群体中较高,受环境影响较小,对这些性状进行选择是有效的;单穗重、穗直径、穗粒重、千粒重、产量的狭义遗传力较低,说明显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在F1群体中对这些性状有很大影响;而株高和穗长这两个性状在F1群体中主要是基因累加效应贡献大。  相似文献   

5.
宁夏杂交粳稻农艺性状杂种优势及其亲本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6个粳稻BT型不育系和6个粳型恢复系,按NCⅡ设计配制36个组合,分析亲本及F1代植株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及亲本的配合力。结果表明:各性状的优势有正有负,其中单株产量的平均优势最大,穗数的竞争优势最大,每穗总粒数的相对优势最大。不育系中216A、552A、中作59A、16A亲本的穗数、每穗实粒数、单株产量、千粒重等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较大,恢复系中FR796、98FR2亲本的穗数、单株产量等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较大。此外,216A×2002FR24、552A×98FR2、中作59A×2002FR.24、16A×2002FR11组合的单株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的特殊配合力相对效应值较大。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杂交水稻亲本光合作用以及产量相关性状的配合力与遗传力,为杂交水稻高光效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以3个恢复系和5个不育系为亲本,采用3×5NCII遗传设计,对光合作用相关的6个指标和5个产量性状进行配合力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组合间除胞间CO_2浓度差异达显著以外,其余指标和性状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除有效穗和穗长等性状受组合特殊配合力影响外,其余性状主要受亲本一般配合力的制约;光合作用相关指标的一般配合力与狭义遗传力差异不大,加性效应遗传较大,遗传稳定。恢复系RM222、R8319和GR8206多数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特殊配合力效应较高,通过杂种优势的分析,GR8206的杂种优势较强,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研究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亲本产量、含油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为杂交油莱育种选择优良亲本和组配强优势组合提供理论依据。选用新育成的6个性状优良的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系母本,9个甘蓝型油菜优质骨干亲本作父本,采用NCⅡ不完全双列杂交模式,分析54个杂交组合的含油量及8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与遗传力。结果表明,在综合一般配合力上,6个不育系母本的优劣顺序为2310A2007A2225A2043A2081A2326A,9个父本品系的优劣顺序为301633773354329931153028、314630743320,产量特殊配合力最好的组合是2225A×3115,含油量特殊配合力最好的组合是2225A×3074,性状遗传力以千粒质量广义遗传力最高,其次为含油量和有效分枝高。2310A、2007A、2225A和3377、3354、3115是综合性状较好、一般配合力较高的不育系和恢复系,产量、含油量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较高。  相似文献   

8.
选用 6个不同来源的籼型核不育系与 7个优良恢复系按 6× 7不完全双列杂交方式配制 4 2个组合 ,估算了单株产量等 1 2个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 :①籼型两系杂交稻组合的产量和其他性状 ,同时受恢复系、不育系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的作用 ;②不育系和恢复系的一般配合力效应比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对5个优质广亲和三系恢复系与8个水稻不育系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测定杂种F1代农艺性状,并对其进行了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亲本的一般配合力相对于特殊配合力对杂交后代起更重要的作用,一般配合力高的恢复系配组出高特殊配合力效应的组合几率更大。恢复系南恢596和南恢125在单株重的超亲优势和竞争优势上表现突出,同时在产量构成的主要因素上表现出较强的一般配合力,它们所配F1代组合中部分表现出较高的特殊配合力。  相似文献   

10.
对5个优质广亲和三系恢复系与8个水稻不育系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测定杂种F1代农艺性状,并对其进行了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亲本的一般配合力相对于特殊配合力对杂交后代起更重要的作用,一般配合力高的恢复系配组出高特殊配合力效应的组合几率更大。恢复系南恢596和南恢125在单株重的超亲优势和竞争优势上表现突出,同时在产量构成的主要因素上表现出较强的一般配合力,它们所配F1代组合中部分表现出较高的特殊配合力。  相似文献   

11.
张恨水是言情小说的集大成者,在创作中一直致力于言情小说的现代性探索。《金粉世家》是其进行现代性探索的代表作,他以反封建的代表冷清秋,反才子佳人的代表金燕西,以及反团圆的悲剧结局表达了他对现代性创作的不断追求。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Gasser SM 《Science (New York, N.Y.)》2000,288(5470):1377-1379
How a cell distinguishes a double-strand break from the end of a chromosome has long fascinated cell biologists. It was thought that the protection of chromosomal ends required either a telomere-specific complex or the looping back of the 3' TG-rich overhang to anneal with a homologous double-stranded repeat. These models must now accommodate the findings that complexes involved in nonhomologous end joining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normal telomere length maintenance, and that subtelomeric chromatin changes in response to the DNA damage checkpoint. A hypothetical chromatin assembly checkpoint may help to explain why telomeres and the double-strand break repair machinery share essential components.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