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鳜鱼,俗称季花鱼、桂花鱼,鳜鱼的饵料鱼配套是发展鳜鱼养殖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一、饵料鱼的品种主要包括鲫鱼、草鱼、鲢鱼、团头鲂和露斯塔野鲮  相似文献   

2.
江苏吴江市自上世纪90年初试养鳜鱼成功,中期进入规模化生产,迎合了市场济经发展,又使传统低值鱼转化为高档品,产量从原来100千克/亩提高到500千克/亩,亩均(包括配套饵料鱼池)效益达3000元以上。主要以传统的鲫鱼、草鱼、鲢鱼、团头鲂作为开口饵料,同时又引进泰国露斯塔野鲮等,作为养殖鳜鱼成鱼的饵料鱼。养殖模式上有单养、套养、混养,在饵料鱼配套池,采取轮作的方式,鲫鱼、鲮鱼、青虾一池多用,多季养殖。  相似文献   

3.
王文彬 《河南水产》2004,58(1):15-15
鳜鱼自鱼苗开食时就以活鱼苗为饵料,而且不同生长阶段对活饵料的种类的大小有不同的要求,如果供食不及时、数量不能满足或不适口,鳜鱼就会自相残食而被咬死、卡死,或因饥饿而死亡。因此,必须根据鳜鱼不同养殖时期的需求,有计划地生产供给各种不同规格的活饵料鱼,做到时间配合、数量满足、规格配套、品种适宜,才能保证养殖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商品鳜鱼养殖是把3cm的鳜鱼苗或6-8cm的鱼种养成体重500g左右的商品鱼,这个过程所需时间为120-180d。饲养时间的长短,取决于饵料鱼是否充足、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网箱养殖鳜鱼的工艺技术,解决池塘养殖鳜鱼起捕率低、商品不集中,以及养殖鳜鱼的饵料系数,饵料鱼的品种、适口性和饲养周期等技术问题,我们于89年开展了网箱养鳜鱼的试验,该试验从5月21日开始催产孵化鱼苗,到七月中旬鱼种投入大网箱,经10个月的饲养,最大个体达500克,最小个体152克,平均尾重252克,折合亩产1927.8公斤。增肉倍数28,饵料系数5.58。  相似文献   

6.
姜峰 《科学养鱼》2003,(9):47-47
鳜鱼养殖,由于它食性的特殊性,不食死鱼、死虾,一定要吞食活体饵料鱼。淡水养殖中正常使用药饵的方法对它无法实施,所以对它的病害防治,特别是蠕虫类的指环虫病比较难防治。指环虫一般外用杀虫药无法杀死,它的危害比较大,能够引起大面积死亡。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在生产中我们对此病的防治方法,实践证明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7.
鳜鱼属典型的肉食性凶猛鱼类,且自然生长条件下以活鱼为食。由于鳜鱼天然资源少,人工养殖受养殖技术的制约,生产发展相当缓慢,市场货源长时期紧缺、价格稳定,因此开发鳜鱼养殖的前景十分可观。现将多年摸索总结出的一套鳜鱼与饵料鱼在同一口池塘中当年养成的高效生产技术作简要  相似文献   

8.
鳜鱼养殖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志成 《淡水渔业》2002,32(4):20-21
鳜鱼是当前内陆淡水养殖的热门品种之一 ,其养殖模式有多种 ,现将其技术要点分别介绍如下。1 池塘主养1 1 池塘条件水源充足、清新 ,底泥少或无 ,池塘面积 1~10亩 ,以 2~ 5亩为宜 ,水深 2米左右 ,排灌增氧设备齐全。1 2 饵料鱼培育(1)饵料鱼品种 根据适口性、经济性原则 ,可选择银鲫、鳙、草、鲂为饵料鱼 ,有条件引进鲮鱼则更为理想。(2 )饵料鱼养殖利用鳜鱼池放养前的空闲期培养前期饵料鱼 ,可自繁银鲫苗或在鳜鱼放养前 10~ 2 0天投放家鱼苗 ,苗放养量 4 0~ 6 0万尾 ,其饲养方法宜用豆浆或其它饲料 ,不宜过多施肥。中后期饵料鱼则…  相似文献   

9.
鳜鱼作为一种高档水产品 ,随着人们当今生活水平的提高 ,需求量不断上升。但由于其饵料是其他小型鱼类 ,供应量有限 ,从而制约了这种鱼的养殖规模。因此 ,有的渔民便将目光投向鱼类资源丰富的大海。利用那些没有太高食用价值的海洋中捕获的小杂鱼 ,通过冰冻保鲜 ,用来养殖鳜鱼  相似文献   

10.
峡江县水产局经过多年的鳜鱼网箱养殖试验,取得较好效果。介绍了网箱设置、苗种投放、饵料鱼培育、日常管理、鱼病防治等网箱养殖鳜鱼关健技术。  相似文献   

11.
麦鲮作为鳜鱼饵料鱼的配套养殖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麦鲮具有棒状体型、体外无硬棘,个体小,群体产量高等特点,是鳜鱼等肉食性鱼类的优选饵料鱼。笔者于2004年在汉川桂康水产有限公司进行了几种鳜鱼饵料鱼养殖效果比较试验。试验结果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池塘条件南北朝向,两排各10口池,共20口,每口1334m2,水深2m,淤泥深20cm。排灌  相似文献   

12.
为了在江苏省探索规模化池塘单养鳜鱼的可行性,1997年吴江市太湖养殖基地开展了750亩连片池塘养鳜鱼试验,按1:2的比例配置鳜鱼和饵料鱼养殖面积,养殖鳜鱼252.5亩,将5月初达2.5厘米左右的夏花养殖5月底6月初达5~7厘米时专池单养,当年上市,平均亩产207.6公斤,平均盏效益4242.7元,饵料鱼培育池497.5亩,平均亩产饵料鱼250公斤,产套养青虾35公斤,平均亩效益1820元,750亩  相似文献   

13.
潘宪章 《内陆水产》1996,22(5):19-19
鳜鱼的人工养殖(接上期18页)4苗种培育和运输4.1苗种培育。出膜三天后的鱼苗,可以移到培育池中进行投何培育。鳜鱼苗除了吞食同自身大小差不多的鱼花外,很少吃其它的饵料。如果没有适口的饵料鱼,就会互相残食,因此,事先应培育好罗非鱼、鲫鱼、麦穗鱼、餐条等...  相似文献   

14.
鱼种关:鱼种质量的好坏占成功的30%,可见很重要。选择无病或不带病菌的、规格整齐、活跃健壮,规格3cm左右的鳜鱼苗是养殖成功与否的第一关。最简单的判断方法:开袋后,鳜鱼马上散开吞食铒料鱼为佳,而在水面上漂荡不沉的为"劣苗"。饵料鱼关:鳜鱼在自然状态下,以捕食其他鱼类为食而且只吃活鱼,不食死鱼,是典型的肉食性凶猛鱼类。  相似文献   

15.
草鱼的养殖与疾病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草鱼俗称鲩鱼,是我国四大家鱼之一,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养殖。草鱼以青草和人工配合饵料为食,鱼种及饵料来源容易且价格便宜,养殖成本低,经济效益高。草鱼还具有生长快、产量高、  相似文献   

16.
<正>在广东等南方地区,鳜鱼人工养殖以池塘为主,采用饵料鱼与鳜鱼同池混养。在秋冬交替季节,昼夜温差很大,还经常出现几天内气温剧烈升降的情况,造成气温在10~25℃大范围内剧烈波动。这种变化间接引发了鳜鱼多种寄生虫病的发生和流行,对鳜鱼生长和摄食造成危害,降低了鳜鱼的商品价值和养殖经济效益。由于防治时用药不当,会造成鳜鱼及饵料鱼中毒死亡,或养殖过程中出现寄生虫反复感染。  相似文献   

17.
牙鲆是河北省海水鱼工厂化养殖的主要品种,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牙鲆用饵料(生鲜饵料、配合饵料)价格不断上涨,使养殖成本增加.再加上近年来多宝鱼(大菱鲆)事件的影响,使得牙鲆鱼价低迷.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投喂饵料,在管理上减少经济性损耗,提高养殖成活率将是目前养殖牙鲆解困的有效方法.笔者根据多年来在河北省沿海各工厂化养殖牙鲆现场进行巡回技术指导和饵料试验,参阅国内外科技文献,就选择适合牙鲆养殖用饵料的方法和投喂管理方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8.
水泥池、网箱、土池形成微流水养泥鳅,培养活性蝇蛆做饵料,培养蝇蛆的下脚喂草鱼及鳜鱼饵料鱼,进行泥鳅循环集约化高效养殖,形成资源循环型产业链。主要技术如下:1水泥池精养泥鳅水泥池精养泥鳅具有管理方便,不受外界干扰,用药费用小、排污方便、效益高、起捕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一、开辟饵料资源,降低饵料成本 在目前的池塘养殖模式中,饵料成本约占生产成本的70%-75%,开辟饵料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是提高水产养殖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一是种草养鱼。充分利用池埂地、退耕还林草地种植高产优质的牧草,如紫花苜蓿、苏丹草等满足草食性鱼类的摄食需求。二是渔牧结合。把养  相似文献   

20.
<正>在传统池塘养殖中,每养殖1亩鳜鱼,需配套3~4亩池塘培育饵料鱼。这种活饵养殖方式引起的配套饵料鱼塘占比成本高、饵料鱼与鳜鱼生长衔接难度高、人工捕捞饵料鱼劳动强度高、饵料鱼携带病原体导致发病率高的“四高”因素,制约了鳜鱼养殖持续、高速发展。因此推广鳜鱼全程配合饲料养殖对于推动鳜鱼产业变革、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两年,随着鳜鱼配合饲料研究获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