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7 毫秒
1.
通过多次实地调查文昌市椰子产区,初步了解文昌市椰树主要病虫害发生现状,发现椰心叶甲、二疣犀甲、红棕象甲、椰子织蛾、椰子灰斑病、泻血病和芽腐病为文昌椰树主要病虫害。描述椰树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危害,并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绿僵菌对椰心叶甲的控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椰心叶甲是近年来传入我国的危险性有害生物,严重危害椰子、槟榔等棕榈科植物。2005年应用绿僵菌在海南省海口市对椰心叶甲进行生物防治,结果表明:绿僵菌能有效的控制椰心叶甲危害,椰树恢复健康生长,药后3 d防效为37.0%,15 d时达最高,防效为81.1%,100 d时为45.1%。  相似文献   

3.
椰心叶甲是近年来传入我国的危险性有害生物,严重危害椰子、槟榔等棕榈科植物.2005年应用绿僵菌在海南省海口市对椰心叶甲进行生物防治,结果表明:绿僵菌能有效的控制椰心叶甲危害,椰树恢复健康生长,药后3 d防效为37.0%,15 d时达最高,防效为81.1%,100d时为45.1%.  相似文献   

4.
不同生长阶段椰树叶片对椰心叶甲中肠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椰心叶甲对椰树不同生长阶段叶片选择性取食的营养生理机制,研究椰树心叶、半展叶、展叶的营养成分含量差异以及这3个生长阶段叶片对椰心叶甲5龄幼虫中肠6种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椰树叶片营养成分中,蔗糖、淀粉、脂肪含量均为心叶中最低,展叶中最高,粗纤维含量无显著差异;椰心叶甲幼虫在取食不同生长阶段的椰树叶片后,中肠消化酶活性有显著变化,取食椰树半展叶、展叶的椰心叶甲5龄幼虫中肠蔗糖酶、淀粉酶、蛋白酶及脂肪酶比取食心叶的椰心叶甲5龄幼虫均有显著下降,而无论是取食椰树心叶、半展叶还是展叶,椰心叶甲5龄幼虫中肠消化酶均为淀粉酶活性最高,蛋白酶次之。  相似文献   

5.
使用化学杀虫剂防治椰心叶甲是一种有效的控制方法,但椰树高大,施药比较困难,费用昂贵,长期使用化学杀虫剂对环境污染严重。为了持续有效地控制椰心叶甲的危害及蔓延,海南省林业相关部门及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有关专家分别从越南、我国台湾省引进椰甲截脉姬小蜂、椰心叶甲啮小蜂,并在室内大量繁殖及田间释放。主要阐述椰心叶甲引进天敌——椰心叶甲啮小蜂和椰甲截脉姬小蜂的人工规模繁殖及田间释放技术。  相似文献   

6.
通过调查广西梧州市大王椰子椰心叶甲的发生原因和危害特点,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方法,以有效地预防椰心叶甲在园林绿化中的发生,有利于保护棕榈科植物的绿化成果和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7.
寄生蜂对寄主的选择和适合度不同会影响对害虫的控制效果。为评价不同种类寄生蜂对棕榈食叶害虫控害效能,通过强迫寄生实验和寄主选择实验研究2种啮小蜂[椰心叶甲啮小蜂Tetrastichus brontispae Ferriere和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 Yang)对棕榈植物上3种主要食叶害虫(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 (Gestro)、水椰八角铁甲Octodonta nipae(Maulik)和椰子织蛾Opisina arenosella Walker]的寄主适合度和选择趋性。啮小蜂强迫寄生实验结果表明:椰心叶甲啮小蜂对椰心叶甲寄生率(76.67%)显著高于其在水椰八角铁甲(63.33%)及椰子织蛾(0.00%)上的寄生率,周氏啮小蜂(北京、海南种群)对椰子织蛾的寄生率(56.67%、63.33%)显著高于其在椰心叶甲(23.33%、15.44%)及水椰八角铁甲(0.00%、0.00%)上的寄生率,它们的出蜂量、性比、寿命等也有显著不同。选择寄生实验结果表明:椰心叶甲啮小蜂更偏向于寄生椰心叶甲(选择频率73%),周氏啮小蜂更喜欢寄生椰子织蛾(选择频率95%)。实验结果表明生产中释放周氏啮小蜂能控制椰子织蛾,也可能兼治椰心叶甲,但不能控制水椰八角铁甲;释放椰心叶甲啮小蜂能有效控制椰心叶甲和水椰八角铁甲,但不能控制椰子织蛾。  相似文献   

8.
澳大利亚椰心叶甲的发生与检疫控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椰心叶甲(Brontispalongissima)原产印度尼西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目前发生于东南亚、澳大利亚、新喀里多尼亚、所罗门群岛及太平洋部分岛屿,特别在澳洲和所罗门群岛等地普遍发生和为害。该虫是我国植物检疫禁止进境的二类危险性害虫,它既可以以各虫态随种苗或其他载体进行远距离传播,也可以飞行扩散;主要寄主包括大王椰子、亚历山大椰子等20余种棕榈科重要经济林木,通过为害寄主心叶而造成损失,是对棕榈科植物危害最大的害虫之一。一、椰心叶甲的发生澳大利亚于1979年在北部城市达尔文首次报道椰心叶甲,续而向东部莫阿岛和…  相似文献   

9.
对深圳市19种棕榈科植物受椰心叶甲危害的监测调查,结果表明,大王椰子、散尾葵、鱼尾葵、假槟榔、刺葵、椰子、蒲葵等7种植物为深圳市主要种植的棕榈科植物;椰子受害程度较为严重,受害率为44.91%,大王椰子,假槟榔,鱼尾葵和三药槟榔受害程度为中度,受害率均在30%以下;季节受害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2007年,椰心叶甲危害率呈上升趋势,第4季度的危害率最高,2008年第1季度危害率有所下降。椰子、大王椰子、假槟榔、鱼尾葵等主要棕榈科植物是今后监测防治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椰心叶甲对寄主植物的适应性及寄主植物对椰心叶甲种群暴发的影响。[方法]利用自制装置研究椰心叶甲对椰子、加拿利海枣、美丽针葵和老人葵4种寄主植物的取食选择。[结果]椰心叶甲对不同寄主的取食选择差异显著,在椰子上的着虫数最多,与老人葵显著差异,加拿利海枣和美丽针葵着虫极少,二者无明显差异。取食量规律与着虫数呈正相关。[结论]研究结果为椰心叶甲的综合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中国热带农业》2008,(3):31-32
为执行中泰农业合作委员会第七次会议确定的中泰农业交流项目--椰心叶甲生物防治技术项目,2007年12月12日至18日,农业部组团赴泰国就椰心叶甲生物防治技术进行了实地考察.考察团与泰国农业部农业厅、植物保护研究与发展办公室以及Surat Thani省研发办、油棕研究中心等部门负责人进行了会谈,并参观了泰国农业厅植物保护研究与发展办公室椰心叶甲生物防治实验室、Surat Thani省研发办与油棕研究中心椰心叶甲生物防治实验室及天敌繁殖厂.在农业部秘书长办公室林英女士陪同下,考察团深入田间地头,走访农户的椰子种植园,实地考察了曼谷、Surat Thani、Samui岛椰心叶甲发生危害及其寄生蜂生物防治效果,了解到了泰国椰心叶甲生物防治技术研究和应用情况.通过考察,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2.
椰心叶甲是2002年6月于海口市郊区发现的一种国际二类检疫性害虫。据不完全统计,大约已疯狂为害海南椰子70多万株,成为海南目前危害性最大的林业害虫,国家和省政府对这一害虫在椰岛海南的发生非常重视,已组织有关科研单位和林业部门进行协作攻关。笔者主要负责海口市绿化树木的病虫害防治工作,近两年对辖区内为害椰子树的椰心叶甲进行系统观察,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阐明3种植物的挥发物对椰心叶甲及椰心叶甲啮小蜂的引诱作用。[方法]利用四臂嗅觉仪在室内测试了椰子、大王棕和槟榔3种植物的挥发物对椰心叶甲雌成虫选择行为的影响,同时采用Y型嗅觉仪测试椰心叶甲啮小蜂对这3种植物受害前后挥发物的行为反应。[结果]3种植物的老叶和心叶的挥发物对椰心叶甲具有显著的引诱作用,对椰心叶甲啮小蜂无引诱作用,但当3种植物的心叶在遭受椰心叶甲幼虫为害后及为害后的去虫叶,其挥发物对椰心叶甲啮小蜂具有显著的引诱作用;3种植物受幼虫为害的心叶的挥发物之间对椰心叶甲啮小蜂的引诱作用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在椰心叶甲幼虫为害寄主植物心叶后可引诱椰心叶甲啮小蜂主动搜索和识别寄主。  相似文献   

14.
为了全面了解深圳市棕榈科植物虫害的发生情况,于2015和2016年对深圳市道路绿地20种棕榈科植物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棕榈科植物的主要害虫有椰心叶甲、椰子织蛾、褐纹甘蔗象、红棕象甲等,其中椰心叶甲危害最重。而受虫害最严重的棕榈科植物为海枣。通过分析害虫发生的规律和趋势,为深圳市园林绿化植物的害虫防控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正从海南省农业厅获悉,"文昌椰子"近日获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海南椰子从此有了自己的地域品牌。椰树几乎无求于人,却奉献一切;椰树不需人工护理,却果实累累。椰树是海南的省树,挺拔秀丽且抗风能力强,我省也积极倡导发扬无私奉献的"椰树精神"。据了解,"文昌椰子"的申报单位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目前该所已成功种植文椰2号、文椰3号、文椰4号三种新型椰子,进一步丰富了我省的椰子品种。  相似文献   

16.
寄主植物对椰心叶甲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观察研究了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Gestro)]取食椰子(Cocos nucifera)、大王椰子(Roystonea regia)、散尾葵(Chrysalidocarpus lutescens)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取食不同棕榈科植物的椰心叶甲各龄幼虫发育历期有明显差异。幼虫历期以取食椰子的较长于其他2种寄主植物的,3种植物上的蛹历期均在6d左右,完成一代所需时间在椰子上约需63d,大王椰子和散尾葵上为55d左右。单头雌虫产卵量以椰子上较高,为150粒,大王椰子和散尾葵上较低,分别为119和114粒。幼虫取食不同寄主发育为成虫,雌雄比均接近2:1.在供试植物上椰心叶甲各虫态存活率均较高,在椰子、散尾葵、大王椰子上的实验种群趋势指数分别为85.2、50.6、36.5。  相似文献   

17.
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Gestro)是一种重要的寄生在棕榈科植物上的害虫,2002年入侵海南并暴发成灾,导致椰子、槟榔等严重减产,严重威胁我国椰子、槟榔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同时对南方沿海地区的绿色生态安全和热带自然景观构成了巨大威胁。经过10多年的研究,在阐明该虫发生危害规律和入侵成灾机理的基础上,研发和集成创新了应急防控与持续控制关键技术体系,并较为广泛地应用于南方椰心叶甲入侵发生区域,取得了显著的效益。  相似文献   

18.
椰甲截脉姬小蜂对4种棕榈科植物挥发物的行为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阐明4种棕榈科植物挥发物对椰甲截脉姬小蜂的引诱作用。[方法]用“Y”型嗅觉仪观测了椰甲截脉姬小蜂雌蜂对4种棕榈科植物(椰子Cocos nucifera,大王椰子Roystonea regia,槟榔Areca catechu和散尾葵Chrysalidocarpus lutescens)的行为反应。结果14种棕榈科植物未受害心叶和机械损伤心叶挥发物对椰甲截脉姬小蜂没有明显的吸引作用;每叶10头椰心叶甲3龄幼虫为害20—48h,幼虫-散尾葵心叶复合体、幼虫-槟榔心叶复合体和幼虫-椰子心叶复合体对椰甲截脉姬小蜂有明显的吸引作用;幼虫-大王棕心叶复合体仅在36、48h对椰甲截脉姬小蜂有明显的吸引作用;小于或大于这些时间范围,4种复合体对椰甲截脉姬小蜂都没有明显的吸引作用;相比之下,椰甲截脉姬小蜂对幼虫-椰子心叶复合体的趋向率稍强于其他3种复合体,但对4种复合体的行为反应没有明显差别。结论 椰心叶甲幼虫为害寄主植物心叶后,诱导的植物挥发物可引起椰甲截脉姬小蜂的寄主栖境定向行为。  相似文献   

19.
应用绿僵菌防治椰心叶甲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椰心叶甲是近年来传入我国的危险性有害生物,严重危害椰子、槟榔等棕榈科植物,利用昆虫寄生真菌绿僵菌防治椰心叶甲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综述了绿僵菌的分类现状、对椰心叶甲的入侵机理、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应加强对高毒力绿僵菌菌株的筛选,在防治害虫时尽量减少温湿度、紫外线等对绿僵菌防效的影响,并尽量避免与防治真菌病害的杀菌剂接触,以提高绿僵菌对椰心叶甲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0.
菲律宾椰子园遭受椰心叶甲为害,导致菲律宾(最大的椰油出口国)椰油出口量减少,如果此虫害蔓延下去,未来3年内椰子将减产。菲政府正采取措施,如采用杀虫剂和微生物制剂灭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