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此试验是对7~12月龄(13头)草地猪进行肉质测定,结果表明各个指标均为正常值范围,将其结果和大白猪比较说明此猪肉质优良是高档猪肉加工的理想原料之一。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是对8~10月龄(11头)勺米猪进行肉质测定,结果表明各个指标均为正常值范围.试验结果说明此猪肉质优良是高档猪肉加工的理想原料之一.  相似文献   

3.
相较于传统家养猪种,香猪饲养过程粗放易于管理,同时其肉质鲜嫩、口感极佳,市场需求呈上升趋势,在市场调节作用下,香猪养殖户不断增加,因此结合香猪养殖特点展开技术探讨是极有必要的。香猪具有早熟、肉质柔嫩鲜美、无腥味纯的特点,将其加工为腊肉、烤猪,具有良好的市场,在经济效益引导下,其养殖规模逐渐增加。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香猪养殖特点,并从猪舍建造、饲料控制、疾病预防等三个角度展开养殖技术探讨,希望能够为香猪养殖户提供一定借鉴与帮助。  相似文献   

4.
甜菜碱是一种带有3个甲基的氨基酸,是一种较好的甲基供体,在猪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此方面的研究罕见报道。基于此,笔者就甜菜碱在猪生产性能、肉质、繁殖性能及其作用机理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更好地应用开发甜菜碱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猪肉品质是影响养猪产业效益的重要因素,如何在提高产肉性能的同时,确保肉质性状遗传改良是当今全世界猪遗传育种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我国地方猪种遗传资源丰富,具有优良的肉质特性,在生猪养殖中利用我国地方猪种开展杂交生产或新品种(配套系)培育实现猪肉品质遗传改良,是提高猪肉品质的重要途径。该文总结了我国代表性地方猪种的肉质特性,并对其肉质性状的遗传改良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猪的良好生长性能与肉质能否兼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的生长性能和肉质性状都是十分重要的经济指标.近几十年来,通过遗传选育、营养水平的改进和饲养环境的改善,猪的生长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但随之出现的肉质下降却引起了消费者的普遍不满.本文论述了猪的生长性能和肉质性状间的区别和联系、良好肉质的评定标准、生长性能调控基因和肉质调控基因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协调好生长性能和肉质性状的途径,以期为实现同时提高生长性能和改善肉质的宏伟目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莱芜猪是具有千年历史的优良地方种质资源,曾被《中国猪品种志》称之为“目前国内发现的肌间脂肪含量最高、肉质最好的猪种”。经过多年的保纯选育,表现出了鲜明的肉质特性,其雪花猪肉美誉国内外。本文就莱芜猪的肉质特性和雪花猪肉的形成因素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8.
《养猪》2016,(5)
研究旨在分析巴克夏猪和湘村黑猪正反交后代的胴体及肉质性状特性,为探索以湘村黑猪新品种开展杂交利用,以及能否开展巴克夏猪和湘村黑猪杂交系持续选育提供依据。试验通过正交试验(巴克夏♂×湘村黑猪♀)和反交试验(湘村黑猪♂×巴克夏♀)分别获得巴湘猪和湘巴猪群体。在此基础上,按照一致的饲养条件,饲养到95 kg,屠宰湘村黑猪、湘巴猪和巴湘猪各6头,测定胴体和肉质性状共计21个指标。结果表明,正反交组合巴湘猪和湘巴猪均表现出了良好的胴体品质和优良的肉质特性,所测各类指标均与湘村黑猪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猪的生长性能和肉质性状都是十分重要的经济指标。近几十年来,通过遗传选育、营养水平的改进和饲养环境的改善,猪的生长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但随之出现的肉质下降却引起了消费者的普遍不满。本文论述了猪的生长性能和肉质性状间的区别和联系、良好肉质的评定标准、生长性能调控基因和肉质调控基因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协调好生长性能和肉质性状的途径,以期为实现同时提高生长性能和改善肉质的宏伟目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猪肉质性状基因及其定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肉质性状是一综合性状,包括肉色、大理石纹、PH值、系水力、肌肉脂肪含量、滴水损失和品尝鉴定等。遗传因子是影响猪肉质性状的首要因素。本文综述了影响猪肉质性状的主效基因、主要候选基因以及QTL定位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运输是猪宰前最易受到应激的阶段。与运输应激相关的问题有猪的皮肤擦伤、死亡、脱水疲劳和宰后肉质的下降等。论文重点阐述和分析装载密度、运输时间、极端温度、驱赶方式和卡车设计等因素对猪福利和宰后肉质的影响,并提出运输过程中改善猪福利和宰后肉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贵州高坡猪肉质测定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对8月龄(6头)贵州高坡猪进行肉质测定,结果表明各指标均在正常值范围内,综合结果表明该猪肉质优良,是加工高档猪肉的理想原料。  相似文献   

13.
日本东京都畜产试验场,最近开发能事先诊断猪的肉质是否鲜美的“肉质诊断”技术。应用此项技术,育成肉质优良的新品种—“江户”。该场先是发现肉质色白、柔软、水肿的猪,列压力有敏感的反应。当施以 fluothane 麻醉时,内质优良的猪全身松畅,肉质不良的猪则四肢会弯为硬直。后者在饲养阶段即予淘汰。  相似文献   

14.
新清平猪与巴克夏猪杂交后代肉质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平猪是我国国家级地方猪保护品种。应用Excel软件工具对新清平猪及其与巴克夏猪杂交后代的胴体及肉质性状屠宰测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清平猪与杂交后代在胴体长、pH值方面差异极显著(P<0.01),活体重性状差异显著(P>0.05),大部分胴体品质和肉质性状差异不显著。巴新清猪结合双亲本的优势,胴体品质和肉质性状方面表现理想的杂交效果。  相似文献   

15.
猪肉肌内脂肪是决定肉质的一个重要指标,主要由遗传因素控制,利用DNA标记进行标记辅助选择(MAS)来改良猪肌内脂肪含量应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基于此,本文简要介绍了影响猪肌内脂肪含量的主基因、候选基因及PPARv基因的当前研究状况,及其与猪肌内脂肪含量的关系,旨在为猪肌内脂肪的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哈尔滨天旺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与东北农业大学合作,成功利用即将消失的东北民猪品种培育出抗病力强、肉质好、经济价值高的三元东北民猪。东北民猪是东北地区一个特有的猪种,具有产仔多、肉质好等优点,但由于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研究巴马香猪的最佳饲养方式,将巴马香猪分别进行笼养、圈养,并与原种巴马香猪的生长性能及肉质情况对比。结果表明:这两种饲养方式与原种巴马香猪的生长发育参数基本一致,同时其基因的稳定性也会受环境的影响。在肉质方面,小密度的笼养对肉质改善不大,而圈养的肉质最优。为保持巴马香猪肉质肉味,建议采用圈养。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探讨近红外(near-infrared,NIR)光谱技术应用于云南地方猪种肉质特性分析的可行性。在云南省8个县采集7个云南地方猪种腰背最长肌共计102份样品,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各猪种近红外指纹图谱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7个猪种肉质的近红外光谱具有共性和差异性,其主成分空间分布位于不同的区域,大河乌猪与大河猪光谱欧氏距离最近,迪庆藏猪肉质特异性明显。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准确、快速地对地方猪种进行肉质特性分析,揭示出地方猪种肉质方面的特色资源。  相似文献   

19.
中外品种猪的肉质性状差异及其形成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品质是猪的重要经济性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优良的猪肉品质越来越重视,优良肉质性状形成与营养调控已成为畜牧学研究的热点。影响肉质性状的因素较多,且中外品种猪之间的肉质性状差异很大,这为研究肉质性状差异的形成机制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比较了中外品种猪的肉质性状差异,并对其形成的遗传机制进行了探讨,旨在为生产更多满足人们需要的优质肉产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猪的肉质性状是猪的主要经济性状之一,其影响因素主要有遗传、营养及管理、屠宰程序等.矿物质与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营养物质的代谢紧密相关,是畜禽生长发育等生命过程所必需的物质.此外,矿物质还可以改善滴水损失、肉色等肉质指标.因此,研究选取了5个猪品种,测定了背最长肌矿物质含量,并对其与肉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