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试验选择目前在农作物上应用具有代表性的 4种生化制剂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试验方法 ,对大麦种子进行播前拌种处理。结果表明 :拌种处理后能够有效促进生育中前期根系的发育和冬前分蘖的形成 ,有效提高成穗数 ,争得足穗 ,提高产量。能够提高抗冻、倒、衰等灾害能力 ,特殊年份尤为明显。但对出苗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速度慢、出苗率低 ,增产效果均不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2.
抗旱剂对大豆出苗及幼苗生长的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干旱胁迫下,抗旱拌种剂加浸种剂复合处理能够提高大豆种子的发芽率,促进幼苗根系生长,增加根冠比,加强水分的吸收和利用。同时能提高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幼苗体内脯氨酸含量降低,植株保水力明显增强。试验结果表明抗旱剂浸种8h后2%拌种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不同拌种剂拌种对超级稻机插秧苗素质的影响,以广东省主推超级杂交稻品种五丰优615为材料,设置了在露白期进行拌种的试验。结果表明,4种参试拌种剂配方对秧苗素质均有显著影响,能有效降低秧苗高度,显著提高绿叶数、叶龄及SPAD值,28 d秧龄时秧苗茎基宽比未用拌种剂拌种的对照增加8.21%~32.70%;与对照相比,经拌种剂处理的秧苗根系发达,白根数、总根数以及地下部干质量均有提高,成秧率提高5.49%~24.73%,有效提高了壮秧指数和苗高干质量;同时,拌种剂处理的秧苗POD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比对照平均分别提高了32.61%、163.42%和14.67%。可见,用拌种剂拌种有利于改善机插水稻秧苗素质,提高抗逆能力,其中,以B4配方处理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有资料报导,甜菜种子经稀土拌种、静电处理、增产菌拌种等,均对甜菜有不同程度的增产、增糖效果,为了探讨在内蒙古巴盟临河产区甜菜的增产措施,2001年我们在达拉特旗进行了稀土拌种、静电处理种子、增产菌拌种及相互组合的8个处理田间比较试验,以从中筛选最佳处理组合,供生产上推广应用。试验结果表明,稀土拌种、静电处理种子、增产菌拌种3个处理都有一定的增产效果,稀土拌种处理比对照增产5.95%,静电处理种子较对照增产5.21%,增产菌拌种处理根产量基本与对照持平;在3个措施的组合中,静电处理的种子拌上增产菌…  相似文献   

5.
通过卫福拌种大麦的试验表明,卫福不仅能够有效防止黑穗病、散黑穗病、条纹病等多种种传病害,而且能够有效促进麦苗根茎叶的生长,具有明显的生长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6.
膜测小麦应用壮丰安的调控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生育特点、器官建成和产量形成的规律,就膜侧小麦应用壮丰安的调控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壮丰安拌种能有效控制苗期叶片生长,发蘖的形成和根系的发育,有利于增强植株抗旱、耐寒性能,提高越冬保苗率;返青期喷施能显著抑制基部节间的伸长。壮丰安处理一般会引起小麦粒重的下降,拌种处理还会导致成穗数减少,但穗粒数的显著增加可有效平衡二者下降对产量的影响。膜侧小麦用适宜剂量的壮丰安拌种和喷施,一般增产10%-15%。与常规露地小麦相比,膜侧小麦更适宜于应用化控制剂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7.
壮而丰应用于马铃薯增产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不同剂量的壮而丰在马铃薯播种前对薯块拌种和生长期间叶面喷施 ,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降低了病烂薯率 ,增加马铃薯的耐贮性。试验证明 ,在 0 0 1%浓度下处理种薯效果最佳 ,但拌种好于叶面喷施 ,拌种可增产 18 4 % ,烂薯率下降 5 % ,提高了马铃薯的耐贮性。  相似文献   

8.
植物生长调节剂拌种对扬麦13茎秆生长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给高产小麦合理选用生长调节剂提供科学依据,以弱筋小麦扬麦13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生长调节剂(矮壮素、拌种剂、种衣剂、多效唑)拌种对不同群体小麦茎秆生长及籽粒产量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拌种处理均能有效降低扬麦13的株高、重心高度及基部节间长度,对茎秆粗度、茎壁厚度、茎秆干重的调节效应因生长调节剂种类不同而存在差异,其中,低密度条件下拌种剂处理的小麦茎壁厚度增加显著,而高密度条件下多效唑处理小麦的茎壁厚度增加显著。生长调节剂拌种处理提高了扬麦13的抗倒伏能力,其作用效果表现为多效唑种衣剂拌种剂矮壮素。相关分析表明,降低植株株高、基部第一节间长度,增加基部第一、二节间壁厚有利于提高植株抗倒性能。拌种处理下小麦产量均高于对照,300×104株·hm-2群体的产量高于150×104株·hm-2群体,均以种衣剂拌种处理增产最明显,平均增幅达11.68%,在倒伏年拌种处理增产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9.
立枯一次光是吉林福源化肥农药有限公司开发的苗床杀菌剂,它能够有效防治水稻秧苗立枯病及青枯病,提高秧苗的抗逆性,促进壮苗。但其在水稻种子发芽阶段拌种是否安全是农业生产应用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本试验用立枯一次光拌不同芽长种子,以明确立枯一次光芽期拌种对水稻的安全性,为芽期拌种技术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药剂:立枯一次光38%可湿性粉剂(吉林福源化肥农药有限公司提供)。水稻品种:东农416(东北农业大学提供)。1.2试验方法水稻种子浸种4d,在26℃时催芽,1~4d分别在露白、芽长0.5cm…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豆蚜虫防治新技术,比较研究种衣剂拌种的防治效果。[方法]选用高巧(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进行播前拌种试验,采用50 mL水分别加入高巧2、4、6、8 mL拌种1.0kg的处理方法,播种后比较其出苗率及幼苗的发育情况、蚜虫防治效果、小豆百粒重、产量及增产率。[结果]高巧拌种不会影响小豆出苗,可有效防治小豆蚜虫,但防效随时间延长而降低。防效保持在85%以上,可显著提高小豆百粒重和产量。[结论]该技术可在小豆生产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张近光 《中国棉花》2000,27(10):32-33
近年来 ,广西桂林市花信灵植物化工厂研制开发了拌种型、粮油型等广增素 ,于 1 999年对其处理棉种 (苗 )的效果及用量进行了试验。试验设 6个处理 :播种前 (1 2小时 )分别用干重 0 .3%、 0 .5%、1 .0 %、1 .5%拌种型广增素 (兑适量清水 )拌种 ,齐苗后喷施拌种型广增素 1 0 0 0倍液 ,以清水拌种做对照 (CK)。各处理苗床分别于棉苗移栽前 4天、花铃期用粮油型广增素 1 0 g兑水 1 0 kg喷施 1次 ,喷时注意防止边际影响。试验设在本所土质沙壤、地力较匀、地势较平、排灌方便的科研基地 1 2号地 ,小区面积 33.4m2 ,随机排列 ,重复 3次。前茬油菜…  相似文献   

12.
大豆应用抗寒剂抗寒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抗寒剂拌种和叶面喷施试验,比较分析了各处理中种子和幼苗耐低温能力。结果表明,在不同低温条件下,用抗寒剂拌种后,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增加根冠比值,增强抗寒能力;叶面喷施抗寒剂,可提高幼苗的抗寒性,增加极冠比值和叶质重。在测定的各项指标中以50倍液处理的抗寒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玉米瘤黑粉病的化学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车宏伟  车庆成  董海 《杂粮作物》2010,30(3):240-241
通过拌种与田间药剂喷雾防治玉米瘤黑粉病试验,认为拌种处理较田间药剂喷雾防效明显提高。三唑类杀菌剂拌种防效在61.87%~73.11%,喷雾处理防效在40.65%~52.17%,明显高于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多菌灵的防效。  相似文献   

14.
为了有效的控制水稻苗期立枯病的发生,提高秧苗素质,增强发报能力,提高植株抗逆性,近年来我们进行了防治水稻苗期立枯病几种新药剂筛选试验,以期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1试验内容与方法试验设六个处理,每个处理3m’,不施药做对照。各处理如下:处理一i壮丰安(中国农大)。播种前将1、!两剂各6ml兑水12kg,充分搅拌后均匀喷洒在苗床上。处理二:旱地龙(新疆)。将是fg旱地龙兑水609拌种堆闷30分钟,晾干后播种。处理三:壮秧灵(辽宁·沈阳)。将0.18kg壮秧灵撒在做好的苗床上,与表层上混拌均匀后播种。处理四:清枯灵(辽宁·丹…  相似文献   

15.
试验证明,甜菜施用稀土微肥拌种、浸种、喷洒、拌种加喷洒4种方法及不同用量,均表现出增产、增糖的效果。其中:处理④750g/hm^2稀土微肥,375g/hm^2溶于3k9水中用于播前拌种,375g/hm^2稀土微肥加水600kg在叶丛繁茂期喷洒效果最好,单产较对照增产29.5%;增糖2.0度,达到板显著水平。总体看:稀土微肥不论用于甜菜拌种或浸种都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其中拌种加喷洒既增产又增糖,是最佳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探求豫南砂姜黑土区花生高产和氮肥高效利用栽培技术,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氮肥管理与不同根瘤菌接种模式(拌种或土施)对花生生长、氮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提高了花生叶片SPAD值,有效促进花生生长,显著增加了氮利用率和荚果产量。两种根瘤菌接种模式下,不同氮肥管理中均以50%N基施+50%N开花期追施和100%N基施处理的第一侧枝长、总分枝数、单株饱果数、单株饱果重和百果重、氮利用率和产量显著高于50%N开花期追施+50%N结荚期追施处理,说明要实现花生高产和氮素高效利用需在花生生育前期施用一定量的氮肥。比较根瘤菌拌种和土施2种接种模式,以根瘤菌拌种配施氮肥对花生的增产效果较好,但与根瘤菌土施配施氮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综合分析,在豫南砂姜黑土区,花生种植采用氮肥50%基施、50%开花期追施配合根瘤菌拌种的模式增产效果最好,氮肥利用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7.
吴昌斌  李学鹏 《中国麻业》2006,28(5):237-238
亚麻苗(芽)期病害严重,但从未找到既有效又不伤苗的拌种剂。本文首次报道了PGPR菌孢子粉用于亚麻拌种剂。试验结果表明,当菌粉用量达到种子量的0.7%时,可显著提高出苗率、保苗率,减少站杆麻的数量。  相似文献   

18.
抗逆增产剂在棉花上的试验、示范工作总结1994年经师科委引进K-2型抗逆增产剂,分别在良繁场、种畜场、三、四、五场等五个点试验、示范。抗逆增产剂全部用于棉花拌种。种子处理,按亩种子量将抗逆增产剂一瓶稀释后拌种,拌种后闷种24小时后,晾干播种。本试验小...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有机络合微肥拌种对水稻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通过室内发芽试验,选择有机络合微肥拌种的最佳用量,为在水稻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1试验材料与方法供试有机络合微肥由新疆兵团微肥厂生产,水稻品种为“SDN-3”。试验共设6个处理,即微肥拌种用量为种子重量的1.0%、1.5%、2.0%、2.5%、3.0%,清水拌种为对照,3次重复。试验方法:以每100kg稻种用40~50kg清水先与有机络合微肥充分溶解后,再与稻种搅拌均匀并晾干。然后按试验处理各取稻种100粒,放入培养皿内,在淹水条件下置于28C恒温箱内进行发芽试验…  相似文献   

20.
大麦黑穗病是大麦生产中以种子带菌传播的常见病害,对种子进行有效的消毒处理,可基本预防本病,达到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本试验着重研究大麦种衣剂(拌种剂)不同剂型包衣(拌种)处理,对大麦黑穗病的预防效果,为大面积生产提供可靠依据。1试验处理①12%福酮种衣剂,药种比1:50包衣(福10.8%、酮1.2%)。②12%多酮种衣剂,药种比1:SO包衣(多10.8%、酮1.2%)。③2%三哩酮种衣剂,药种比1:50包衣。④0.35戊峻酿种衣剂,药种比1:50包衣。⑤立克秀拌种剂拌种(2%立克秀10g加清水100~150ml调成糊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