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水稻种子室温贮藏最适含水量及其热稳定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通过使用在不同气候区室温保存8年的两个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测定水稻室温贮藏的最适含水量,以及在贮藏过程中种子中的热稳定蛋白的变化。【方法】通过发芽试验和热稳定蛋白的测定,比较贮藏8年后种子的发芽率、活力指数和热稳定蛋白的变化。【结果】在北京地区贮藏种子,籼稻桂早2号(Oryza sativa L. ssp. indica Kato)最适种子含水量为5.5%~6.0%,而粳稻幸实(Oryza sativa L.ssp.japonica Kato)为6.5%~7.0%。在南昌地区,籼稻最适种子含水量为4.5%左右,而粳稻为5.5%~6.0%。耐超干的籼稻品种桂早2号种子中有一条分子量为39.4 kD的特异性蛋白条带,而不耐超干的粳稻品种幸实却没有这条带。当桂早2号种子发芽率为零时,该特异性热稳定蛋白条带消失。在分子量为41.6 kD处,桂早2号和幸实品种间的热稳定蛋白电泳图谱也存在差异。当幸实种子发芽率降至零时,该热稳定蛋白条带消失。【结论】在同一地区室温贮藏条件下,其最适含水量水平粳稻幸实高于籼稻桂早2号。而对于在不同气候地区贮藏,其最适含水量水平随该地区年平均温度和大于0℃积温升高而降低。发现的两类热稳定蛋白可能与水稻种子耐脱水性及其种子活力丧失有关。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不同贮藏环境条件下水稻种子活力的变化规律,对临界胁迫贮藏条件下水稻种子的活力及生理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以期解析水稻种子耐贮性生理生化机制。以粳稻津原E5和津原11为材料,研究了在不同贮藏条件下(4、-10和-20℃)及不同含水量的种子在贮藏期间产生的活力变化及相关生理生化特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种子活力指标如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与贮藏时间无明显线性关系,可溶性蛋白、丙二醛含量与贮藏时间呈线性关系;其中,可溶性蛋白含量与贮藏时间呈负相关,丙二醛反之。当温度一定时,发芽指数随种子含水量的降低而增加。可溶性蛋白在超低温高含水量情况下受到明显破坏,含量最低。在不同贮藏温度,随含水量下降,丙二醛含量上升。该研究为水稻种子安全贮藏及在兼顾成本的前提下选择最适贮藏条件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对稻二亚种拉丁名的订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规则第26.1,2条的规定,籼稻(印度型)Oryza sotiva L.subsp.indioa Kato应当改为Oryza sativa L.subsp.sativa.粳稻(日本型)仍用Oryza sotiva L.subsp.joponica Kato。  相似文献   

4.
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规则第26.1,2条的规定,籼稻(印度型)Oryza sativa L. subsp. indica Karo应当改为Oryza sativa L. subsp. sativa. 粳稻(日本型)仍用Oryza sativa L. subsp. japonica Kato。  相似文献   

5.
试验以不同类型水稻种子(粳稻,籼稻,糯稻)为试验对象,采用硅胶干燥法制备不同含水量的种子,通过人工老化处理,测定不同含水量及其贮藏过程的种子生活力、抗氧化系统活性酶的变化。结果表明,籼稻品种(黄华占)具有较强的耐超干能力,含水量降低至2%对种子的发芽率没有影响,糯稻品种(辽河糯)不耐超干,当含水量降低至4%以下,种子发芽率显著下降,而粳稻品种(辽粳401)介于两者之间。经过老化处理后,水稻种子的各项酶活性及发芽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老化后MDHm、COX两种酶活性随着含水量的降低表现出较明显的先增高后降低趋势,APX在不同含水量变化幅度不大,SOD随着含水量降低活性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6.
粳稻(Oryza sativa subsp.japonica Kato)相对于籼稻(O.sativa subsp.indica Kato)来说具有产量高、品质优,出米率高于籼稻10%左右,国家对粳稻的最低收购价高出籼稻15%~20%.粳稻在襄州区种植可以有效避免8月水稻扬花期的高温危害,充分利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的温光资源,使水稻产量提高750 Kg/hm2左右.因此粳稻栽培优势明显,但在发展过程中很多问题还需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7.
不同含水量大葱种子贮藏中活力及抗氧化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含水量的3个品种大葱种子常温贮藏1年后的种子活力及抗氧化能力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将大葱种子含水量由10.0%左右降至8.5%~2.5%时,大葱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则有所降低,特别是种子含水量降到4.5%~2.5%时,各指标的变化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当含水量低于2.0%时,种子活力显著下降并且抗氧化能力减弱,说明适度超干有利于大葱种子活力的提高,而3个品种间以辽葱1号大葱更适合进行超干贮藏.  相似文献   

8.
种子含水量密切影响种子活力。蒙古栎种子新采收后含水量较高,不耐贮藏。为探究蒙古栎种子含水量对种子耐藏性的影响,将不同含水量蒙古栎种子分别贮藏在低温(4℃)和室温(20℃)条件下,并检测其生理生化变化,评价其耐藏性。研究以当年采收的蒙古栎种子为试验对象,利用硅胶干燥法分别控制种子含水量为50%(采后初始含水量)、40%、30%和20%。在贮藏期间,定期测定种子萌发率和主要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蒙古栎种子最适贮藏含水量为30%~40%。室温条件下,种子含水量为30%耐藏性较好,最长贮藏时间为56 d,并在此期间维持种子萌发率达30.10%以上。低温条件下,种子含水量为40%时的贮藏效果最好。40%含水量种子贮藏84 d后萌发率仍可达45.45%。蒙古栎种子贮藏过程中,可溶性糖在前期快速合成,而后稳定下降。同一贮藏条件下,降低种子含水量能有效提升可溶性蛋白含量,减少丙二醛产生,并促进游离脯氨酸增加。低温贮藏条件下丙二醛和游离脯氨酸积累普遍低于室温贮藏。综合结果表明:降低种子初始含水量,在室温和低温贮藏下均可增强蒙古栎种子的耐藏性,低温贮藏整体优于室温贮藏。研究结果为蒙古栎种子合理存储提供了...  相似文献   

9.
利用粳稻(Oryza sativa L.subsp.japonica)中花11构建的转座子突变体库,进行了水稻种子萌动期抗低温逆境突变体的筛选.以不同年份的种子为材料,在低温下观察种子的发芽率.结果表明,在低温下粳稻突变体(编号T108A5和T237b1)种子的发芽率比对照亲本中花11高出近50%,同一株系不同年份种子的两次发芽率具有相关性,说明这种筛选耐低温突变体的方法是可行的,在分子水平上的进一步检测正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10.
种衣剂处理对水稻种子发芽过程中物质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科农16号、优富8号、华农3号和生物剂ZSB种衣剂处理水稻种子,结果表明:(1)种子淀粉酶活性,尤其是α-淀粉酶活性提高,使淀粉水解速率加快,可溶性糖含量增加;(2)蛋白酶活性增强,蛋白质转化速率加快,游离氨基酸含量提高;(3)芽干重增加、谷粒干重减轻.研究结果表明,种衣剂处理促进了水稻种子水解酶活性的提高,有利于种子内部贮藏物质的降解,从而促进水稻秧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贮藏条件对3种药用植物种子活力的影响。[方法]以白术、黄芩和远志3种药用植物种子为材料,分别将含水量为3%、5%和15%的3种处理的种子在-10、0、20和36℃条件下贮藏1年,对3种药用植物种子在贮藏1年后的发芽率和活力指数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在温度和含水量2个控制因素中,含水量对种子发芽率和活力指数的影响较温度更为明显;3种药用植物种子的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均随贮藏温度和种子含水量的增加而降低;当种子含水量控制在3%或5%时,温度的高低对种子发芽率和活力指数的影响不明显,而含水量为15%的种子在0℃环境下的种子发芽率和活力指数维持在较低水平。[结论]含水量和贮藏温度对种子的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临界胁迫贮藏条件下不同基因型玉米种子活力及生理变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了解不同基因型玉米种子在临界胁迫贮藏条件下的生活力及生理变化规律,对不同基因型玉米种子的耐贮性做出客观评价,为玉米种子耐贮性生理生化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目前主栽玉米杂交种郑单958、农大108、先玉335、正大619、京科968种子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供试材料的初始含水量、活力水平及相关生理指标。将供试材料的种子含水量回湿至14%,在种子含水量14%和贮藏温度35℃(14% & 35℃)的临界胁迫贮藏条件下,贮藏一年时间,每月测定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电导率、MDA浓度、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脱氢酶活性。采用砂培法进行发芽试验,用DDS-ⅡA型电导率仪测定种子电导率,利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溶液法测定丙二醛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利用考马斯亮蓝G-250法,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利用蒽酮比色法,脱氢酶活性的测定采用氮蓝四唑(TTC)染色法。比较不同基因型玉米种子在临界胁迫贮藏条件下的活力及生理指标变化。【结果】在同一贮藏条件下,基因型是影响种子活力及生理特性的决定性因素。参试玉米种子的初始含水量均处于较低水平,为7.39%-8.71%。在初始状态下,各基因型玉米种子的发芽势及发芽率均在90%以上,具有较强的萌发能力。贮藏一年后,京科968发芽率、发芽势为50%-60%,发芽指数为25%,种子活力指数为0.3;农大108、先玉335、正大619发芽率、发芽势为15%-25%,发芽指数8%-25%,活力指数0-0.08;郑单958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在贮藏1年后均下降为0。临界胁迫贮藏条件下不同基因型玉米种子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脱氢酶活性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种子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与种子活力的变化关系密切。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的变化趋势及规律基本一致,但变幅差异较大,不同基因型玉米种子因发芽速率不同发芽指数差异较大,而种子活力指数的降低总是先于种子发芽率的下降,可以真实体现种子的老化及劣变程度。不同基因型玉米种子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膜透性变差,种子电导率及丙二醛含量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升高,其变化趋势及种子生活力变化呈负相关关系(R2=0.752),各基因型间细胞膜系统功能存在差异。在本试验中,不同基因型玉米种子活力与丙二醛含量无显著相关性(R2=-0.171--0.094),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以及脱氢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R2=0.284-0.517),但各基因型间玉米种子生理变化机制复杂,差距较大。【结论】不同基因型玉米种子对临界胁迫贮藏条件表现均较敏感,但基因型间存在较大差异,在临界胁迫贮藏条件下,郑单958的活力下降最快,京科968活力及各项生理指标变化相对稳定,表现出较强的耐贮性。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电导率与种子活力的关系,快速预测种子活力,以23个具有代表性的水稻品种为材料,在40℃、85%相对湿度条件下,分别老化0、14、28、42、56 d,共115个种子样本,形成了宽广的种子活力水平范围,研究电导率与种子活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种子(带壳)浸泡液电导率大于糙米(去壳)浸泡液电导率。与种子浸泡液电导率相比,糙米浸泡液电导率与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间的关系更密切。然而,糙米浸泡液电导率与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间没有明显的函数关系,其线性回归模型R2分别为0.045 2、0.026 3、0.036 7,不宜用来预测种子活力。  相似文献   

14.
通过正交试验探讨聚乙二醇(PEG 6000)溶液渗透处理对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种子萌发的影响。利用不同处理组合(PEG 6000溶液质量分数,处理时间和处理温度)分别对2002年不同含水量种子和2004年人工老化不同时间的种子进行预处理,并进行棉床发芽试验,对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进行统计分析,并筛选出最佳处理组合。综合各指标获得以下最佳处理组合,2002年种子:含水量9.84%和6.03%+200 g·kg-1PEG 6000+处理时间1 d;2004年种子:人工老化0 d+200 g·kg-1PEG 6000+处理温度25℃+处理时间2 d。种子发芽率较高,发芽较整齐。PEG 6000溶液渗透处理可以促进油松种子萌发,溶液质量分数、处理时间和处理温度对处理效果具有明显影响;油松种子发芽的适宜含水量范围较大,但含水量太低则会抑制种子萌发;人工老化可以模拟自然老化种子活力变化,PEG渗透处理有利于老化种子恢复活力。  相似文献   

15.
以室温贮藏条件下0~4 a的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不同贮藏年限红砂种子的萌发指标、生理指标及种胚显微结构,探究红砂种子在贮藏老化过程中种子活力及其生理和显微结构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贮藏年限的增加,红砂种子芽长、萌发率、萌发势、 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含水量逐渐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可溶性糖(soluble sugar,SS)和可溶性蛋白(soluble protein,SP)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逐渐上升。红砂种子萌发指标与MDA含量呈显著(P<0.05)负相关,与SS、SP呈正相关。当年采收的种子,胚部细胞排列紧密,贮藏3~4 a的种子胚部细胞排列散乱,木质化程度加深着色效果明显,并伴随子叶逐渐缩小的现象。综上认为,红砂种子含水量、MDA和SP含量可较为准确地反映其活力,且红砂种子活力变化的节点在2~3 a之间。在实际生产中,建议选择采收后室温贮藏1 a的种子为播种材料。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种子在种质库长期贮藏的最适含水量,评价种子长期保存后的活力,为种子长期安全保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35℃加温干燥,将初始含水量为14.80%的普通野生稻种子干燥至6种梯度的含水量10.56%、9.50%、8.70%、7.50%、6.60%和6.35%后,密封包装贮藏于种质库中进行长期保存试验,24年后测定其种子发芽力和田间生长能力,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含水量为14.80%、10.56%、9.50%、8.70%、7.50%的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分别与贮藏前相比差异极显著,下降明显不宜长期保存;含水量为6.35%的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成苗率与贮藏前相比差异不明显,发芽率仍保持在98.33%,成苗率为92.33%,活力水平最高。【结论】35℃加温干燥是种子入库前干燥的安全温度,野生稻种子在低温干燥种质库长期保存最适含水量为6.35%。  相似文献   

17.
首次研究了黄花风铃木〔Tabebuia chrysantha(Jacq.)Nichols〕种子的贮藏特性及多胚苗发生规律。结果表明,黄花风铃木种子种皮轻薄具薄翅,千粒重12.1 g,含水量7.8%,发芽率87%,在常温25℃下保存45 d即完全失去活力。15℃以下低温适宜种子的活力保持,贮藏180 d后发芽率高达87%~100%,苗重和简化活力指数有所提高。新鲜种子多胚苗发生率高达67.5%,15℃贮藏180 d后多胚苗率仍保持56.7%;多胚种子产生2~6株多胚苗,其中以2~3胚苗居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种子在种质库长期贮藏的最适含水量,评价种子长期保存后的活力,为种子长期安全保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35℃加温干燥,将初始含水量为14.80%的普通野生稻种子干燥至6种梯度的含水量10.56%、9.50%、8.70%、7.50%、6.60%和6.35%后,密封包装贮藏于种质库中进行长期保存试验,24年后测定其种子发芽力和田间生长能力,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含水量为14.80%、10.56%、9.50%、8.70%、7.50%的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分别与贮藏前相比差异极显著,下降明显不宜长期保存;含水量为6.35%的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成苗率与贮藏前相比差异不明显,发芽率仍保持在98.33%,成苗率为92.33%,活力水平最高。【结论】35℃加温干燥是种子入库前干燥的安全温度,野生稻种子在低温干燥种质库长期保存最适含水量为6.35%。  相似文献   

19.
重金属Cu2+对紫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建  马敏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8):4047-4051
为研究重金属Cu2+对紫荆幼苗生长影响的生理机制,试验利用CuSO4溶液的浓度梯度对紫荆种子进行了胁迫处理,分别测定紫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等发芽指标和幼苗叶片的丙二醛、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细胞膜透性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紫荆种子抗重金属Cu2+胁迫的能力比较强,在致死状态下,CuSO4溶液的浓度为183.40 mg/L;在半致死状态下,CuSO4溶液的浓度为104.22 mg/L.随着CuSO4溶液浓度的增加,紫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逐步下降,幼苗叶片的细胞膜透性和丙二醛、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地增加,而幼苗叶片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则呈现出先增加后递减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