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颡鱼为鲶形目,鲶科、黄颡鱼属,俗称黄牛牯,草牯或黄刺鱼,属于小型淡水鱼类,一般个体在200~300g,其肉质细嫩,少刺无鳞,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青睐,市场价格一般在20元/kg左右,是经济价值较高鱼类。本人于2002年在邕江进行  相似文献   

2.
瓦氏黄颡鱼属鲇形目,黄颡鱼属。是该属中个体最大的种类,又名江黄颡,俗称江颡,常见个体在250g左右,最大个体达1kg以上。该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无鳞,营养丰富,无肌间刺,备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瓦氏黄颡鱼的天然资源日益减少,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为此,我们开展了网箱养瓦氏黄颡鱼试验.现将养殖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黄颡鱼,俗称嘎鱼、黄腊丁,是江河、湖泊、水库、池塘等淡水水体中分布较广的小型经济鱼类。其肉质细嫩少刺,味道鲜美而无鳞,营养丰富,颇受消费者欢迎,是近年来市场上热销的一种优质鱼类,常年市场销售价在30元/kg~40元/kg。常见的种类有瓦氏黄颡鱼(江黄颡鱼)、长须黄颡鱼、光泽黄颡鱼和细黄颡鱼,目前人工养殖多是黄颡鱼,在内陆地区均有养殖。  相似文献   

4.
江黄颡鱼,又称瓦氏黄颡(pelteebagrus vachelli Richardson),隶属于鲇形目,鲿科,黄颡鱼属,是黄颡鱼属中个体最大、生长速度最快的鱼类,二龄鱼体重可达300~600g,最大个体达1500g。该鱼由于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无鱼腥味和肌间刺,而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江黄颡原生活在天然水域的流水环境中,但由于近年来随着天然水域环境的恶化和捕捞强度的加大,江黄颡的自然资源量越来越少。  相似文献   

5.
黄颡鱼在分类上隶属于鲶形目,鮠科,黄颡鱼属,又名安丁鱼或黄刺鱼、嘎鱼,是一种小型淡水经济鱼类。它是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黄颡鱼虽然个体较小,但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愈来愈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黄颡鱼虽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但由于为底层性鱼类,对水质要求相对比较高,而且黄颡鱼是无鳞鱼,对常用药物忍受力不及家鱼,因此一旦发生疾病就要准确、精确用药,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黄颡鱼,俗称嘎牙子、黄腊丁、黄鳍鱼等。该鱼为温水性鱼类,适应性较强,可在各类水域中养殖。其肉质嫩,少刺无鳞,营养丰富,近几年市场非常畅销。现结合几年的实践,介绍黄颡鱼池塘无公害养殖技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7.
张嘉君 《内陆水产》2005,30(4):14-15
瓦氏黄颡鱼亦称江黄颡鱼,分类上属于鲇形目.黄颡鱼属.是淡水中小型经济鱼类。该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无鳞,营养丰富,无肌间刺.倍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瓦氏黄颡鱼的天然资源日益减少.不能满足市场需求。2004年笔者采用网箱养殖方式.在相同的饲养管理下.设计不同密度对照其生长情况与经济效益关系.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黄颡鱼,俗称嘎鱼,是淡水小型经济鱼类,其肉质细嫩少刺,味道鲜美而无鳞,营养丰富,颇受消费者欢迎。黄颡鱼为底栖杂食性鱼,抗逆性强。2006年,笔者在本市搬经镇水产养殖场开展了成鱼池混养黄颡鱼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黄玉忠 《内陆水产》2005,30(3):19-20
黄颡鱼属鲶形目鱼危科黄颡鱼属,俗称黄姑、黄腊丁、黄刺鱼、黄嘎牙等,是一种野生小型名优经济鱼类。黄颡鱼肉质细嫩、无间肌刺、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不但有滋补作用,而且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成鱼个体一般200—300g,非常适合我国目前消费。黄颡鱼在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是出口创汇的优良品种。过去黄颡鱼人工饲养极少.市场销售的商品鱼主要从天然水体中捕获,  相似文献   

10.
黄颡鱼是我国鲇形目、鳞科鱼类中分布最广的小型经济鱼类,尽管其个体较小,但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刺少无鳞,市场价格一直坚挺,具有较高的养殖经济效益,目前已成为“小品种、大市场、高品质、高效益”的全国性养殖品种。2012年,江苏省金湖县在项目实施区的12×667m^2池塘内进行了主养黄颡鱼技术试验,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益,受到了当地养殖户的欢迎。现将主要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黄颡鱼人工养殖面积不断扩大,病害问题也日益严重,其中寄生虫病的危害也日益突出,常见的寄生虫病害有车轮虫、指环虫、三代虫等。黄颡鱼属无鳞鱼,同有鳞鱼类相比,对杀虫药物比较敏感。市场上一般的杀寄生虫用渔药均针对有鳞鱼类病害防治,针对无鳞鱼类寄生虫病害防治的药物较少,给黄颡鱼的寄生虫病害防治带来障碍。相关的常用杀寄生虫类渔药对黄颡鱼毒性实验研究鲜见报道。为此,本  相似文献   

12.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uidraco)为鲶形目,鳞科,黄颡鱼属,俗称黄刺鱼、黄辣丁等等。个体通常在250g左右,该鱼耐低氧及抗病害能力较强,并且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历来属优质高档鱼类。长期以来,市场上的黄颡鱼一直依赖天然捕捞,但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消费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成为我国极具开发利用价值的淡水名特优鱼类养殖新对象,同时对于调整水产养殖结构,提高渔民收入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文彬 《齐鲁渔业》2006,23(1):18-20
黄颡鱼属于小型淡水鱼类,其肉质细嫩,少刺无鳞, 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养殖者和消费者青睐,市场价格比较高,是经济价值较高的名优鱼类,也是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淡水养殖品种。在农村湖泊、水库、池塘、河沟等水体中开展黄颡鱼养殖,能有效地利用水体,  相似文献   

14.
杨正国 《水产养殖》2010,31(6):25-26
<正>黄颡鱼属于小型淡水鱼类,其肉质细嫩、少刺无鳞、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经济价值较高的名优鱼类之一。2009年我们在河沟水面中进行了网箱养  相似文献   

15.
江黄颡鱼又名瓦氏黄颡鱼,属鲶形目,鳞科(亦称能科),黄颡鱼属。黄颡鱼属中有黄颡鱼、江黄颡鱼、光泽黄颡鱼、岔尾黄颡鱼等品种,江黄颡鱼是该属中目前人工养殖的个体最大、生长速度较快的品种,是我国淡水优质经济型鱼类之一,该品种不仅环境适应性强,耐低温,耐低氧,抗病力强,食性杂,而且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食物营养结构趋向名优水产品方向调整,对江黄颡鱼的市场需求量日渐增大。  相似文献   

16.
黄颡鱼养殖过程中常见病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颡鱼,义称黄嘎、昂刺、黄腊丁等,隶属于鲶形目、鳞科、黄颡鱼属,具有肉质鲜嫩,少肌间刺,营养价值高等特点,是江河湖泊中的一种重要经济鱼类。近几年来,黄颡鱼的大规模人工养殖已悄然兴起,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是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养殖密度的不断提高,各种病害问题也日益突出,业已成为黄颡鱼养殖业发展中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7.
江黄颡鱼,又称瓦氏黄颡(Pelteebagrus va-chelli Richardson),隶属于鲇形目,鲿科,黄颡鱼属,是黄颡鱼属中个体最大、生长速度最快的鱼类,二龄鱼体重可达300~600 g,最大个体达1500 g.该鱼由于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无鱼腥味和肌间刺,而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江黄颡原生活在天然水域的流水环境中,但由于近年来随着天然水域环境的恶化和捕捞强度的加大,江黄颡的自然资源量越来越少.为满足广大消费者对江黄颡商品鱼的需求,我们进行了用不同面积的静水池塘养殖江黄颡成鱼的试验,并获得了成功,现将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以供广大同行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8.
黄颡鱼属于小型淡水鱼类,其肉质细嫩、少刺无鳞、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养殖者和消费者青睐,市场价格比较高,是经济价值较高的名优鱼类,也是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淡水养殖品种,在国内市场上是中档鱼中价格最高的品种之一。2008年我们在东丰县六道沟水库进行了网箱养殖黄颡鱼试验,共养殖四箱,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9.
网箱养殖黄颡鱼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颡鱼为鲶形目,科、黄颡鱼属,俗称安丁鱼或黄刺鱼,属于小型淡水鱼类,一般个体在 200~ 300 g,其肉质细嫩,少刺无鳞,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市场价格一般在 20元 /kg左右,是经济价值较高的名优鱼类。在湖泊、水库、河沟等水体中开展网箱养殖黄颡鱼,能有效地利用水体,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将其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1网箱设计 1.1网箱规格 网箱由聚乙烯制作而成,网衣网目一般要求在 2.0~ 3.0 cm,网底网目为 1.5 cm,网箱的规格以 12~ 24为宜,箱深要求 2.0 m。 1.2网箱设置 用楠竹或木条制做框架,将…  相似文献   

20.
黄颡鱼又名黄腊丁、黄骨鱼等,隶属于鲶形目、黄颡鱼属,是我国江河湖泊中小型经济鱼类。黄颡鱼含肉率高,无肌间刺,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一大养精昔和消费者的青睐,也是目前具发展潜力的淡水养殖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