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开发大蒜的生物防治应用,以大蒜为材料,使用不同培养基分离大蒜内生茵,研究大蒜内生茵代谢产物的抑茵效果。结果表明:从广西产大蒜中分离出28株内生茵,其中5株内生细菌的代谢产物对尖孢镰刀茵(Fusariumoxysporum)具有较好的抑茵效果,其形态与生理生化特点均不同。  相似文献   

2.
小白菜内生菌的分离及菌核菌拮抗菌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杰凤  周天  王颖  韩寒冰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3):2676-2679
利用选择培养基对茂名市郊区种植的成熟小白菜植株进行内生茵分离,共得到3株内生细菌、5株内生真菌、2株内生放线茵.细菌分属芽孢杆菌属、埃希氏菌属、黄色杆菌属,真菌主要为曲霉属、毛霉属,放线菌分属链霉菌属和诺卡茵属.利用平板对峙培养法筛选出2株内生放线茵及1株内生细菌对植物茵核病菌有强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3.
香樟内生细菌抑制植物病原真菌及对纤维素利用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香樟分离得到139株内生细茵,采用对峙生长法评价了内生细菌对常见植物病原真菌辣椒疫霉病原菌(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苹果炭疽病原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棉花枯萎茵(Fusarium oxys-porum vasinfectum)、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turcicum(Pass.)Leonard et Suggs)的体外抑制情况.同时,通过内生细茵在微晶纤维平板上的生长情况,对其利用纤维素能力进行了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内生细菌中有35株至少对一种植物病原茵有抑制作用;对辣椒疫霉病原菌(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玉米大斑病茵(Exserohi-lumturcicum(Pass.)Leonard et Suggs)有较为明显的抑制效果;20株能够利用纤维素生长,而且,XG10同时具备抑茵和纤维素分解能力.  相似文献   

4.
传统乳制品是我国内蒙古、西藏等省的牧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然而传统乳制品中的微生物的种类却很少有人关注。为了研究中国传统乳制品中乳酸菌和酵母茵的种类,从内蒙古海拉尔地区采集了10个传统乳制品样品,通过各种生化鉴定的实验方法,共分离得到16株乳酸茵,11株酵母茵,其中干酪乳杆菌2株,发酵乳杆菌1株,粪肠球菌6株,屎肠球...  相似文献   

5.
为了筛选对黄曲霉毒素产生茵的生长有抑制作用的微生物,选用乳酸茵和枯草芽孢杆菌与黄曲霉共培养,通过测定黄曲霉菌丝质量以及培养液pH来判断对霉菌生长的抑制作用强弱.结果表明:3株乳酸茵培养液上清液和4株枯草芽孢杆茵对黄曲霉菌丝的生长皆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以乳酸菌A2培养液上清液抑制作用最强,茵丝质量为0.119...  相似文献   

6.
[目的]鉴别单、二倍体酵母菌株。[方法]分析了2种倍性酵母茵的特征及其联系,对酵母茵体进行美兰染色、产孢后子囊孢子的番红染色以及低温特殊处理,对单、二倍体酵母进行区分与鉴定。[结果]酵母菌株经美兰染色后能清晰观察到两者的活性及其茵体大小的差异;产孢后的二倍体菌株,子囊孢子被染成红色,菌体为蓝色,而单倍体菌株只有蓝色的茵体;低温处理后,在长有单、二倍体混合茵株的平板上,二倍体的茵落明显大于单倍体。[结论]单、二倍体酵母茵在形态上、遗传上和生理上存在很大差异。可以借助一些辅助试验很好地把它们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7.
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了辽细辛根的不同溶剂(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乙醇)粗提取物和精油对引起牡丹叶斑病的拟盘多毛孢茵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作用.结果表明,细辛不同溶剂提取物和精油对拟盘多毛孢茵的茵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对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好于对其茵丝生长的抑制效果;石油醚提取物和精油的抑茵效果较好,对茵丝生长的EC50分别为94.91 mg/L 和120.44 mg/L,对孢子萌发的 EC50分别为132.64 mg/L 和110.66 mg/L.说明细辛所含的主要抑茵活性成分易被极性小的有机溶剂所提取,细辛精油中也含有抑茵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8.
枯草芽孢杆菌QM3是从青海牦牛粪中分离筛选的一株高效桔抗菌株,尤其对番茄早疫病菌有显著的抑菌效果,为了揭示其抑茵机理,采用杯碟对峙生长和透明圈的方法可知.QM3菌株可以产生抗菌物质和胞外水解酶,此外,还有竞争生长空间和营养物质的趋势。经显微直接观察发现,QM3菌株对病原茵丝有明显的抑制生长和致畸作用。利用玻片微室培养法研究了QM3发酵液对病原茵孢子和芽管的影响.结果显示其对病原茵孢子的萌发和牙管伸长均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这一结果揭示了QM3菌株是通过多种抗茵机制的协同作用有效抑制番茄早疫病菌的.这为QM3菌株进一步的生防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根瘤菌菌剂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豌豆根瘤茵三叶草生物型(Rhizobium leguminosarum bv.trifolii)TA1和华癸中生根瘤菌(Mesorhizobium huakuii)7653R为供试菌,在测定生长曲线的基础上制备了固体茵剂和浓缩液体菌剂.固体茵剂分别以草炭、蛭石和珍珠岩为载体,比较测定了3种茵剂在室温条件下的保存情况.结果表明在武汉3~9月测定时间内,3种茵剂中以草炭菌剂保存效果最好,成活茵数最多,珍珠岩茵剂次之,蛭石菌剂稍差.同时还比较了保存温度、抑菌剂和保护剂等因素对浓缩液体菌剂根瘤菌存活率的影响,筛选并确定了抑茵剂和保护剂的应用浓度.  相似文献   

10.
安瑞平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6):39-40,75
采用组织分离法,从黄瓜各器官(根、茎、叶)中得到内生细菌173株,其中根中分离得到的最多,占分离总数的42.8%;其次为叶,占32.4%;茎最少,占24.8%。通过平板对峙培养筛选出8株对黄瓜灰霉病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细菌,再对这8株茵发酵滤液的抑茵活性进行测定,选出抑茵效果最好的2个菌株B12和B13,抑制率分别为84.0%和8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