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8年的婴幼儿奶粉事件前,作为连接奶农和乳品企业的生鲜乳收购站(奶站),既没有专门的监管办法,也没有明确的监管部门,处于失控状态,奶粉事件后国家对奶站进行了清理整顿。清理整顿后的奶站空间分布发生的变化及目前的运行状况值得关注并深入研究。以奶业主产区之一的内蒙古为例,利用奶站位置和属性数据,借助GIS技术,分析奶站在空间布局上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利用奶站登记数据,从生鲜乳收购量、生鲜乳收售价格及奶站收入等三个方面分析奶站目前的运行状况。研究结果有助于把握目前奶站和奶业的发展情况,从而为制定奶业相关管理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新农业》2012,(11)
据人民日报,2011年全国共有716家乳制品加工企业,比2008年减少近一半,加工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全国乳制品总产量2387万吨,比2008年增长32%。人均奶类消费量32.4公斤,比2008年增加4.4公斤。生鲜乳生产收购运输市场秩序更加规范。全国现有1.3万个奶站,LL2008年减少6890个,减幅达34%。奶站由乳制品生产企业、奶畜养殖场和奶农合作社三类合法主体开办,全部持证经营,纳入监管。  相似文献   

3.
奶站机会主义行为与其报酬激励机制不健全相关。"三聚氰胺"事件之后,乳企加强了奶站监管,但报酬激励机制不合理,依然无法从根本上抑制奶站机会主义行为。本文在阐述当前乳企对奶站的报酬激励方式及其产生的偏差和后果基础上,总结出奶站治理机制的三个主要特征:对奶农生产的依赖性、多任务性及其任务之间的相互依存性。在Hoslmstrom&Milgrom(1991)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框架下,揭示奶站最优激励契约均衡条件,并进一步探讨了奶站最优激励契约设计问题。结果表明,当前乳企对奶农"质量性激励的缺失",使奶站交易服务产出失去了现实基础,对奶站"数量激励的侧重",诱使奶站用数量性努力替代质量性努力,为奶站采取机会主义行为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4.
政法前瞻     
全国奶站将100%纳入监管;做好原料奶价格协调工作;饲料安全整治行动启动;大力推进秸秆养畜;新型农保试点有望年内启动。  相似文献   

5.
《中国畜禽种业》2008,4(21):88-88
近日农业部召开奶站整顿和饲料整治视频会。总结前一阶段奶站整顿和饲料整治工作,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在会上指出,各级农业和畜牧兽医部门要对当前奶站监管和饲料安全形势有全方位的清醒认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巩固深化专项整治成果,全力以赴做好今后一个时期生鲜乳和饲料质量安全监管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6.
蔡文青  梁斌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7):1473-1475,1487
奶牛场基于RFID技术,通过监控个体奶牛产奶信息等,结合奶牛饲养工艺,建立饲养管理模型,进而达到控制原料奶品质的溯源管理的目的。同时原料奶、奶制品生产加工企业的生产信息及销售信息通过网络,使消费者实时查阅和监督,详细掌握食品的安全等级,对违规现象进行监控。最终目的实现将奶制品安全的监督和管理延伸到对牛奶各个生产环节的监管上,杜绝不安全的奶制品流入市场。  相似文献   

7.
呼伦贝尔市是中国乳业绿色原料基地,乳业供应链前端的模式包括:分散的牧户放牧养殖、分散舍饲饲喂养殖、国营牧场集中饲养、奶牛养殖企业模式、合作社模式、奶联社模式、国营农场模式;鲜乳物流收集储存模式包括:养殖场挤奶厅模式、独立挤奶厅模式、奶制品企业建立的挤奶厅、奶制品企业奶站集中储存模式、独立奶站集中储存模式:鲜乳物流运输模式包括:兼有收购与运输功能的运输模式、独立奶站拥有槽车运输、企业自备鲜奶槽车运输。呼伦贝尔乳业供应链优势是草原绿色;缺陷是距离内地遥远。需要研究的是适宜的奶牛品种、成本低廉安全的物流模式、独特高质的产品和适合的乳业政策。  相似文献   

8.
突出全程监管,强调地方政府、部门的职责及沟通配合 对"三鹿事件"的调查发现,问题奶粉是因在原奶收购过程中被不法分子添加了三聚氰胺所致,然而事件发生后,原奶收购环节的"奶站"却不明确归哪个部门监管,奶粉生产源头的监管是一个空白.  相似文献   

9.
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后,国务院明确收奶站管理由畜牧部门负责。为加强收奶站管理,规范收奶站的经营行为,有效保障生鲜奶的质量和奶制品的安全及消费者的健康,四川省畜牧食品局及时调整地方标准制定计划,组织专家起草了《收奶站管理规范》,并与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一起,开通地方标准审批应急通道,及时出台了全国第一个《收奶站管理规范》地方标准,对收奶站的建设、经营和运输等方面做了规定。  相似文献   

10.
政法快讯     
《农家致富》2013,(13):52
我国将提高奶业生产水平我国今年将加快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优质奶源基地;加快实施奶牛遗传改良计划,提高奶业生产水平;加强奶站监管和生鲜乳监测,确保生鲜乳质量安全等措施来推进奶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现代奶业。  相似文献   

11.
去年9月,黑龙江肇东市养牛户兼收奶站站长代云峰因不满当地企业低价收奶行为,在准备把鲜奶卖给出价高的外地企业遭到阻拦时,一怒之下将自己的9吨鲜牛奶倒进壕沟.这一事件如石击水,掀起层层舆论涟漪.……  相似文献   

12.
乳制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安全性对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乳制品安全的根源性在于奶源问题,用博弈论方法分析了在奶源问题中起主要作用的奶农、奶站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并据此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记者从湖南省食品安全委员会获悉,为切实推动我省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巩固液态奶监管成效,规范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维护消费者的权益,省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乳品质量安全意识增强,各级畜牧部门不断加强乳品质量监管,乳品整体质量得到明显提升。然而,奶畜散养仍十分普遍,对乳品质量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笔者通过深入基层调研,分析奶畜散养问题原因,对如何做好散养奶畜监管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乳品质量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乳品企业对原料奶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同时,国家对原料奶质量安全的监管和检测力度逐年加大。牧场在提高原料奶质量方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此,2014年,本刊将携手利拉伐公司推出“牛奶质量”系列文章,围绕挤奶设备对牛奶质量的影响,标准挤奶流程及奶厅卫生,挤奶系统清洗、CIP原则和常见问题,奶厅管理及评估,牛奶质量测定及分析,乳房炎诱因、影响和经济效益解析等等方面展开讨论,供广大奶牛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宁夏中卫市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坚持抓基础,顾大局,保稳定,促发展。立足畜牧业发展和肉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奶站监管大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转变观念,创新举措,强化监督,规范管理,整体推进,明确职责,严格考核,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本文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资讯     
高鸿宾:全力巩固深化专项整治成果提高生鲜乳和饲料安全水平近日农业部召开奶站整顿和饲料整治视频会,总结前一阶段奶站整顿和饲料整治工作,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农业部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确保婴幼儿配方乳粉奶源安全监管工作。农业部将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实现与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无缝对接,全力以赴打好这场提高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水平的攻坚战,重点采取六项措施确保婴幼儿配方乳粉奶源安全。一是建设优质奶源基地;二是保证优质饲草料供应;三是强化奶站和运输车监管;四是加大奶源质量安全抽检密度;五是培训推广关  相似文献   

19.
原料奶生产环节微生物污染分析及防控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原料奶生产环节微生物菌落总数的变化规律,确定防控微生物污染的有效措施。【方法】通过测定原料奶生产各环节微生物菌落总数,分析微生物污染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奶牛乳房清洗消毒方式、舍弃奶量、贮存温度、运输条件等对原料奶中微生物菌落总数的影响,进而获得有效防控微生物污染的措施。【结果】奶站设备的卫生状况是造成不同奶站原料奶中微生物菌落总数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奶牛乳房卫生状况、设备的卫生状况及贮存运输条件是造成同一奶站不同环节微生物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温水清洗后擦干再用质量分数0.1% KMnO4溶液消毒奶牛乳房并擦干后,原料奶中菌落总数由未清洗时的2.65×104 cfu/mL降低到2.56×103 cfu/mL。舍弃奶量超过40 mL时,原料奶菌落总数小于1.00×103 cfu/mL,并趋于稳定。相同贮存时间下于0~4 ℃条件下贮存奶样中的微生物菌落总数增长较缓慢。4 927次收奶记录中的1 054 次微生物抽检记录显示,奶温越高、运输距离越长原料奶中微生物菌落总数越多。【结论】采取改善奶站设备卫生水平、温水清洗擦干后消毒奶牛乳房并擦干、机械挤奶前舍弃多于40 mL奶、将原料奶快速冷却至0~4 ℃贮存以及缩短运输距离、减少贮运温度波动等措施,均可有效控制原料奶的微生物污染。  相似文献   

20.
文霞  杜娟 《甘肃农业》2011,(7):F0004-F0004
7月12日~15日,省农牧厅副厅长妥建福、副巡视员祁全银一行在兰州市榆中县、临夏州永靖县调研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调研组先后对榆中县的高敦营蔬菜标准化示范基地、顺源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宝裕奶牛专业合作社奶站、绿色农资超市、县农产品质监站和永靖县的罗川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刘家峡农产品批发市场、县农产品监测中心等生产和监管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