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采用国标法测定栾树籽主要理化性质,并将栾树籽制成絮凝剂,研究其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效果。结果表明,当西安未央校区质量浓度5g/L的栾树籽水提液剂量为0.6mL,pH=2.6,温度30℃时,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效果最佳,浊度去除率可达92.98%;当咸阳校区质量浓度5g/L的栾树籽水提液剂量为1.0mL,pH=3.8,温度50℃时,最大浊度去除率为94.72%。栾树籽作为生物质絮凝剂,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天然果胶的絮凝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不同酯化度(DE)的柑橘果胶对高岭土悬浊液和实际城市污水的絮凝效果,通过烧杯混凝试验确定了果胶对高岭土悬浊液的最佳投药量、沉淀时间和pH值,并分析了其絮凝机理。试验表明,果胶具有一定的絮凝作用。对高浓度高岭土悬浊液,超低酯果胶的絮凝效果最好,其次为低酯果胶;而对低浓度高岭土悬浊液和实际城市污水,仅超低酯果胶有絮凝效果。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不同酯化度(DE)的柑橘果胶对高岭土悬浊液和实际城市污水的絮凝效果,通过烧杯混凝试验确定了果胶对高岭土悬浊液的最佳投药量、沉淀时间和pH值,并分析了其絮凝机理。试验表明,果胶具有一定的絮凝作用。对高浓度高岭土悬浊液,超低酯果胶的絮凝效果最好,其次为低酯果胶;而对低浓度高岭土悬浊液和实际城市污水,仅超低酯果胶有絮凝效果。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辣木籽粕粗提液处理模拟浊度水及对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辣木籽粕粗提液用量分别为10,20,30,40 mL时,对中浊度(初始浊度80 NTU)和高浊度(初始浊度150 NTU)原水的絮凝沉淀效果较好,而对低浊度(初始浊度25 NTU)原水的絮凝沉淀效果欠佳.中、高浊度水的浊度随絮凝沉淀时间而降低,低浊度水的浊度则先增高后降低.絮凝沉淀30 min的中高浊度水和150 min的低浊度水经砂滤后出水浊度即可达到生活饮用水标准所定限值.滤后水中CODMn和硝态氮的含量都随粗提液用量增大而增加,CODMn最低为21.5 mg·L-1,滤后水中硝态氮最高为6.6 mg·L-1.  相似文献   

5.
从土壤中筛选出1株产絮凝剂的菌种KLE-1,采用BIOLOG菌种鉴定仪鉴定该菌株为产气肠杆菌(Enterobactet aerogenes)。该菌株培养产生的絮凝物质主要存在于发酵液中;絮凝剂以粉末状态存在时,在室温下放置50 d以后絮凝活性仪下降14.1%;絮凝剂对高岭土悬浊液絮凝的最适宜pH值为7.0~8.0,即中性偏碱性条件,Ca2+,Al3+,Mg2,Na和Fe3+等金属阳离子均有助于絮凝作用。  相似文献   

6.
处理畜禽粪污的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根据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效果,从27个样品中筛选出37株具有絮凝效果的菌株,其中编号为Z2701、Z1902、X1801和X1806的菌株絮凝活性最好,而X1801、X1806的絮凝率高达97.88%和98.5%。研究还发现Ca2+有很好的助凝作用。  相似文献   

7.
一株絮凝剂产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絮凝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养殖水体的生物絮团中分离鉴定产絮菌,并对其絮凝条件进行优化。【方法】采用五点采样法采集生物絮团样品,平板划线法分离细菌,以4g/L高岭土悬浊液为絮凝率测定系统,根据目标菌株的形态特征、API系统鉴定以及16SrRNA序列分析以鉴定其种属,建立生长曲线以得到絮凝活性最佳培养时间,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对其培养条件(培养基初始pH、培养温度、摇床转速)和絮凝条件(高岭土悬浊液pH、发酵液投加量、助凝剂)等进行优化。【结果】分离筛选得到1株絮凝菌菌株G201441,该菌属于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GenBank登录号为KP747687);培养48h后其发酵液絮凝效果最好;该菌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值8.0,培养温度30℃,摇床转速150r/min;最佳絮凝条件为:高岭土悬浊液pH值7.0,发酵液投加量8%(体积分数),助凝剂为Ca2+。【结论】筛迭得到的产絮菌G201441具有较高的絮凝活性,最适条件下其发酵液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率可达92%。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的开发利用沙蒿籽油,找出适合的天然抗氧化剂,用碘量法研究了生姜、花生壳、茶叶不同浓度的乙醇提取物对沙蒿籽油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5%生姜提取物、5%花生壳提取物、7%茶叶提取物对沙蒿籽油均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其中7%茶叶提取物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山西农业科学》2017,(3):438-442
通过PY-M3微生物絮凝剂和PY-F6微生物絮凝剂与无机絮凝剂(Al Cl3和PAC)的复配试验,考察了处理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效果,并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PAC投加量、PY-F6微生物絮凝剂投加量、絮凝剂投加顺序和废水pH值对荧光增白剂生产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复配可以明显减少二者的投加量,提高絮凝率,其中,PY-F6微生物絮凝剂与PAC复配效果最佳,当PY-F6微生物絮凝剂投加量为15 m L/L,PAC投加量为20 m L/L时,絮凝率高达99.46%;当废水p H值为5,PY-F6微生物絮凝剂投加量为40 m L/L,PAC投加量为60 m L/L,投加顺序为先投加PAC时,荧光增白剂废水浊度去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郭旭辉  梁宗琦  周文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7):3336-3337,3340
[目的]从不同生境分离筛选产絮凝剂微生物,并研究其絮凝特性及对废水的絮凝效果。[方法]采用高岭土悬浊液法测定絮凝率,选择絮凝率高的菌株,研究产絮凝特性及对不同废水的絮凝效果。[结果]分离得到60株菌株,其中1株SS-3产絮凝剂活性高,经鉴定为棉生枝孢,为国内首次报到棉生枝孢产絮凝剂。实际废水絮凝试验显示,该菌对废水中悬浮物去除能力强,对色度类废水脱色能力也达50%。[结论]SS-3对浊度废水比对色度废水的去除率要好。  相似文献   

11.
采用间歇法,模拟研究酸沉降高岭石在草酸溶液中的长期溶解效应.结果表明:草酸能显著促进高岭石的溶解,且草酸对高岭石的溶解能力随其浓度的升高而增强;相对于柠檬酸,草酸作用下,高岭石Al3+和Si4+开始趋于同步释放的时间较晚,呈现Al3+的先行释放.同柠檬酸和无机酸作用下的高岭石溶解速率相比,草酸作用下的高岭石溶解速率较高,并较无机酸高1个数量级左右;且在本研究浓度范围内,草酸对高岭石的溶解速率并未呈现对草酸浓度的饱和性,而呈现对其浓度的线性增长.  相似文献   

12.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与絮凝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出45株菌株,以发酵液对高岭土悬浮液絮凝效果为指标,筛选出1株高效絮凝剂产生菌,絮凝率达83.43%。该菌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以pH值在7.0左右、温度在60℃左右时絮凝效果最好,少量的Ca2 可提高絮凝率;采用水提—丙酮沉淀—真空干燥的工艺,最终从发酵液中得到粗制干品。  相似文献   

13.
紫荆花红色素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分光光度法探讨了纯化的紫荆花红色素的稳定性和理化性质.结果表明,紫荆花红色素属花色苷类,最大吸收波长为526 nm,易溶于水等极性溶剂,不溶于石油醚等非极性溶剂.红色素水溶液颜色随pH变化而变化,在酸性条件下呈红色,pH>10时呈褐色.色素耐光性、耐热性较好,苯甲酸钠、蔗糖、抗坏血酸、苹果酸、柠檬酸等添加剂对其影响较小,H2O2、Na2SO3对色素有一定的破坏作用.金属离子Na+、Mg2+、Zn2+、Al3+对色素稳定性无影响,Cu2+、Fe2+对色素影响较小,Fe3+可使紫荆花红色素变为褐色,因此应避免与Fe3+接触或共存.  相似文献   

14.
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紫茎泽兰叶水提液对蛞蝓的毒杀作用及毒杀机理。胃毒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当紫茎泽兰叶水提液质量浓度≥0.09 g·mL-1时,其水提液对蛞蝓具有较好的毒杀作用,但作用缓慢,4 d后才能表现出明显的毒杀作用。Na+,K+ ATPase酶及乙酰胆碱酯酶活力测定结果表明,紫茎泽兰叶水提液对蛞蝓Na+,K+ ATPase酶活力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乙酰胆碱酯酶活力也有一定的影响。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紫茎泽兰叶水提液可降低蛞蝓体内可溶性糖质量分数,提高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说明紫茎泽兰叶水提液对蛞蝓具有明显的毒杀作用,其毒杀机理主要为抑制Na+,K+ ATPase酶活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凹叶厚朴适用于细胞悬浮培养的愈伤组织。方法 通过对基本培养基(B5、MS和1/2MS)、外植体(茎段、顶芽和叶片)、激素浓度及组合进行筛选的方法进行厚朴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研究。结果 B5 为最适合厚朴愈伤组织诱导的基本培养基;顶芽是最佳诱导愈伤组织的材料;最适合厚朴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B5+2.0 mg/L 2,4-D+1.0 mg/L 6-BA;最佳继代培养基为B5+2.0 mg/L NAA+1.0 mg/L 6-BA,愈伤组织生长倍数达到2.87倍。结论 初步筛选出凹叶厚朴用于细胞悬浮培养的愈伤组织,为凹叶厚朴细胞培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茵陈蒿乙醇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番茄枯萎病菌、番茄叶霉病菌、番茄早疫病菌和番茄晚疫病菌等5种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并采用活体组织法测定了其对番茄灰霉病和番茄晚疫病的药效。结果显示,茵陈蒿乙醇提取物对以上5种病原真菌具有较高的抑制作用,其中对番茄叶霉病菌的抑制活性最好,EC50为0.98g/L;在质量浓度为100g/L时,对番茄灰霉病的保护效果为74.00%,对番茄晚疫病的保护效果和治疗效果分别为66.21%和60.01%。  相似文献   

17.
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活性与絮凝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出4株具有稳定絮凝活性的菌株,对其中1株进行絮凝活性及絮凝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其絮凝活性物质主要为菌体分泌物,该菌可产生高絮凝活性的最佳絮凝条件为对于浓度为10 g/L的高岭土,最佳助凝剂为CaCl2,投入量为50 mg/L,pH值为8,絮凝率可达80%以上,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适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8.
深绿木霉对青蒿的促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深绿木霉对青蒿的促生作用,用深绿木霉菌丝体和孢子分别施用于苗期和成株期的青蒿,统计比较各项生长发育指标和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相比,深绿木霉菌丝体和孢子均能显著促进青蒿幼苗生长,但对大田成株青蒿没有显著促生作用.深绿木霉适合作为青蒿苗肥,部分替代化肥.  相似文献   

19.
黑沙蒿与粉土质砂根-土及土-土界面摩阻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鄂尔多斯上湾煤矿塌陷区水土保持先锋灌木之一黑沙蒿和粉土质砂为研究对象,通过直剪试验和根-土复合体单根拉拔试验,探究土壤质量含水率、根径对黑沙蒿根-土界面及土-土界面摩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埋深72 cm和144 cm左右,2种剪切界面的抗剪强度值均随质量含水率增加呈先增后减趋势;黑沙蒿根-土复合体最大拉拔力与根径呈明显线性正相关,其抗剪强度随根径增加而减小;土壤质量含水率从3.94%增至19.94%,黑沙蒿根-土界面摩擦系数由0.48减至0.38,土-土界面摩擦系数由0.43减至0.35;2种剪切界面的黏聚力随土壤质量含水率增加呈现先增后减趋势,土壤质量含水率为11.94%时,黑沙蒿根-土界面黏聚力峰值为4.51 kPa,土-土界面黏聚力峰值为4.56 kPa。  相似文献   

20.
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采用慢性富集方式,测定了56 d内不同浓度梯度、不同溶解态下的铜对凡纳滨对虾体内不同器官组织所含免疫活性物质影响。实验分为5组,分别为无铜添加的对照组;两组分别使用0. 15 m~2铜板/m3和0. 30 m~2铜板/m~3的LC6911型耐腐蚀合金铜作为络合C铜源;另外两组定量添加与络合铜组释放铜量匹配的CuSO_4·5H_2O。结果表明:(1)在无养殖生物的水体中,实验用LC6911型耐腐蚀合金铜平铺2 m~3玻璃钢桶底,铜板在海水中48 h释放总铜与铜板面积呈正比关系。(2)络合铜实验组在两种浓度梯度下均能使铜蓝蛋白(CP)、还原态酚氧化酶(POX)和金属硫蛋白(MT)活性提升,且实验结束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3)虾血淋巴中溶菌酶活性在2种不同溶解态铜的实验组中,实验结束时均表现出与对照组呈显著性差异(P 0. 05),两种不同溶解态铜之间以及不同水平之间都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在鳃组织中络合铜实验组的溶菌酶活性与对照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 0. 05),而Cu~(2+)组的溶菌酶活性出现显著下降(P 0. 05)。(4)长期养殖生长数据表明,在实验结束时各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生长效果并不显著。养殖水体使用络合铜对凡纳滨对虾免疫活性及生长效果的提升较Cu~(2+)更为突出,用量低于0. 3 m~2铜板/m3长期使用不会对凡纳滨对虾免疫系统造成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