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洛薯13是洛阳农林科学院、洛阳金谷王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鲜食型甘薯新品种,2015年通过河南省甘薯新品种鉴定,是“汝阳红薯”国家地标品种。本文作者旨在通过分析洛薯13优质、抗旱、丰产等特性,探讨其关键栽培技术要点,为进一步大面积推广应用及高效栽培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为延安地区引进优质、高产和适应性强的甘薯品种,研究通过对12个甘薯品种的产量、经济性状、农艺性状及品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烟薯25鲜薯块干物率、淀粉率低,含水量大,产量高,综合性状好,可作为鲜食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普薯32丰产性、综合性状好,单株结薯数量多,有较大的增产潜力,只是小薯率较高,适合作为搭配品种栽培;胜利100作为当地老品种丰产性一般,但大、中薯率高,鲜薯块干物率、淀粉率中等,黏度适中,口感好,非常适合鲜食,可作为当地特色品种扩大种植。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出适合潮州市推广种植的优质甘薯品种,引进、收集了8个甘薯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普薯32号、普薯24号、广薯87,广薯111、安薯8-3 综合性状好,食用品质佳,可作为鲜食甘薯种植;七里香系当地农家品种,食用口感佳,可作为特色鲜食品种在当地种植;沙捞越产量水平及淀粉含量高,可作为加工品种种植。  相似文献   

4.
朱天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7):3851-3853
[目的]推广高产、优质、高淀粉甘薯品种龙薯10号。[方法]龙薯10号是以岩粉1号为母本、金山57为父本经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通过区域、生产试验总结了龙薯10号的品种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并对该品种的综合开发利用进行了阐述。[结果]龙薯10号具有高产、稳产、优质、抗病性强、淀粉含量高、食味佳等特点,既可作商品薯鲜食用,也可作淀粉加工用和加工乙醇原料用,已于2006年先后通过福建省甘薯新品种审定和国家甘薯品种鉴定。[结论]该品种适宜在福建省推广种植,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出适宜密云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甘薯品种,对10个甘薯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蒲薯32、苏薯16、济薯26在产量、中薯率方面表现均高于对照品种遗字138,可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以满足市场对甘薯品种多样性的需求,促进甘薯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选育优质抗病鲜食型甘薯新品种。【方法】选用杂交不亲和88-70群、广适、抗病、优质高产品种广薯87作母本,以杂交不亲和D群、食用品质优、高胡萝卜素的品种广薯79作父本,定向组配杂交组合,经过实生苗选种后,开展复选、品比和广东省区域试验,进行适应性及抗病性鉴定评价。【结果】选育出新品种广薯72,在省区试中,平均每667 m~2鲜、干薯产量分别为2 350.0、672.9 kg,比对照种广薯111增产21.6%和24.4%,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薯块干物率为28.7%,淀粉含量为19.7%,鲜薯胡萝卜素含量达81 mg/kg,蒸熟食用粉香甜、薯味浓,口感好,食味80~85分;大田薯瘟抗性鉴定为中抗,室内薯瘟病抗性鉴定为抗病。【结论】广薯72为富含胡萝卜素的鲜食型特色甘薯品种,优质、高产、适应性广,商品价值突出、适口性好,有利于促进甘薯生产,提高甘薯种植的社会经济效益。2016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7.
不同鲜食甘薯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法,进行了鲜食甘薯品种比较试验,并对不同甘薯品种的生长性状、鲜薯产量及产量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龙薯9号、龙薯601、泉薯10号、福宁薯12号、福薯604、济薯26、龙薯515、龙薯13号鲜薯产量高于对照品种龙岩7-3,可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以满足市场对甘薯品种多样性的需求,促进甘薯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紫心甘薯新品种宁紫薯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紫薯2号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从凌紫×川薯69杂交组合后代中选育出的一个优质紫心型甘薯新品种.在2010-2011年的国家甘薯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平均鲜薯产量为22968.0kg/hm2,比对照品种平均增产13.22%,平均干物率28.75%,鲜薯薯块花青素含量0.3529mg/g.该品种具有鲜薯产量高、商品性好、熟食品质优、耐贮藏等特点,2012年3月通过全国甘薯品种鉴定委员会的鉴定.宁紫薯2号适宜在中等以上肥力条件下种植,注意氮、磷、钾的配合施用.  相似文献   

9.
‘福薯14号,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根据优质、高产、广适型甘薯新品种的育种目标进行定向杂交选育而成的甘薯新品种,具有优质、中高产、抗病性好及适应性强等特点.该品种于2008年提供国家甘薯南方组区试,2011年通过国家甘薯新品种鉴定.该品种鲜薯食用品质优于‘金山57’,对南方薯区主要病害蔓割病和薯瘟病抗性分别达到高抗和中抗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选育高淀粉多抗甘薯新品种,为长江流域薯区甘薯淀粉产业发展提供良种支持.[方法]以优质高产品种苏薯16号为父本、高抗高淀粉率品种浙紫薯1号为母本,通过有性杂交,采取干物质含量和产量低世代选择,抗性和品质高世代鉴定的技术路线选育甘薯新品种,并参加国家甘薯品种长江流域区域试验和多点生产力大区比较试验.[结果]选育的苏薯29属淀粉型甘薯品种,薯形呈长纺锤形,薯皮红色,薯肉淡黄色,结薯集中整齐,单株结薯数平均4.6个,大中薯率84.8%,耐盐、耐贮性较好,熟食品质优;在国家甘薯品种长江流域区域试验中,平均薯干产量9964.4 kg/ha,比徐薯22(CK)增产11.95%;平均淀粉产量6786.3 kg/ha,比CK极显著增产15.58%,平均薯块干物质含量和淀粉率分别为33.75%和23.00%,分别比CK高3.40%和2.95%(绝对值);高抗茎线虫病,抗根腐病和蔓割病,不抗黑斑病.2016年5月通过国家甘薯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定名为苏薯29,鉴定编号为国品鉴甘薯2016015.[结论]苏薯29丰产稳产性好,淀粉产量高,适合在长江流域薯区及周边地区推广种植,也可在江苏滩涂盐碱地种植.  相似文献   

11.
龙薯3号系龙岩市农科所于1996年在岩薯5号的茎尖组培突变体中选育而成,并通过了抗病性鉴定及3种同工酶电泳分析比较,证实了突变体龙薯3号与变异母体岩薯5号间的差异,2002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高抗蔓割病的特点,更为重要的是,它薯形均匀美观、色泽鲜艳,类胡萝卜素和Vc含量高,氨基酸总含量较高,适宜作为食用保健型甘薯品种,商品性较高,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2.
为寻找高产优质甘薯新品种,提高种植效益,2010年组织安排了金薯3号、泉薯17、福薯19号、莆薯20等11个甘薯新品种以金山57为对照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莆薯20、福薯88号表现丰产性好,金薯2号、金薯3号、泉薯17等品种表现丰产性较好、品质优、商品性和农艺性状好,可进一步加大试验力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广东甘薯育成品种遗传背景与品种间亲缘关系,为甘薯育种亲本选择和杂交组合有 效配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 1978—2016 年广东省育成的通过国家鉴(认)定或省审定的 57 个甘薯品种基 本信息,分析广东省育成甘薯品种基本概况、亲本来源、系谱关系及衍生品种情况。【结果】广东甘薯育成品 种主要利用品种间定向杂交(59.6%)或集团杂交(29.8%)选育而成,育成品种类型以鲜食型和鲜食兼用型为主、 占 86.0%;57 个甘薯育成品种溯源直接亲本 61 个,原始亲本 42 个,其中禺北白、湛薯 75-57、普薯 3 号和新竹 头作为原始亲本,使用频数较高,衍生品种数 14 个以上;广东省甘薯育成品种系谱主要以地方品种或早期广东 省本地育成种及其衍生品种为骨干组成,可划分为 4 个脉系:湛薯 75-57 脉系、广揭脉系、广普脉系和其他脉系; 广东育成品种作为直接亲本已先后培育出 50 个甘薯新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结论】广东甘薯育成品种所用 亲本呈现明显的“广东特色”,遗传基础较窄,为扩大甘薯品种遗传基础,在广泛引进收集国内外优异甘薯种 质资源拓宽亲本的同时,亟需对甘薯种质资源尤其是地方品种资源进行精准鉴评以挖掘优异种质,培育优质亲本。  相似文献   

14.
“浙薯13”是浙江省农科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选育的高产高淀粉加工型甘薯新品种。该品种优质、薯形美观、产量高、出粉率高、适应性广、综合性状优良,2004年1月通过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出适合金华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烘烤型甘薯品种,对4个鲜食型甘薯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金薯926"和"金徐薯69"因产量较高、烘烤食味较优、薯块大小合适、烘干率适中,适宜在金华地区作为烘烤型甘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桔黄心甘薯在甘薯鲜食消费市场中占有重要的份额,筛选优质高产桔黄心甘薯品种对甘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收集11个优质高产的桔黄心甘薯品种进行种植试验,以38个农艺性状对各品种进行筛选和评价。结果表明,苏薯8号、运薯728的地下薯块平均产量分别为6370 kg/667m~2、5798 kg/667m~2,均高于对照品种徽薯5278 kg/667m~2;干物率含量分别为22.9%、24.1%、19.8%,与对照徽薯23.6%相近;且品质、口感和外观商品性与对照徽薯品种一致。苏薯8号和运薯728的产量、品质及商品性与对照徽薯接近,值得在云南省引进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特优质甘薯新品种广薯88-70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优质食用甘薯品种广薯88-70是从湛薯75-57的"计划集团杂交"后代中选出,经各级系圃鉴定和生产表证示范,于1994年1月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并推广至今,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该品种具有干物率高、食味特佳,薯形美观、黄皮橙红肉、耐贮藏、早熟、抗病、耐寒、易栽培等优点,是我省甘薯"三高"农业生产中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18.
“浙薯13”是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采用“浙3481”和“浙255”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多用途甘薯品种。我县于2003年开始引种,2005年示范面积已达90hm^2。该品种有食用、淀粉加工和薯脯加工三大用途,推广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9.
普薯23是普宁市农科所采用品种有性杂交方法育成的早熟优质甘薯新品种,经各级系圃鉴定、区域化试验和生产表证试验,于1997年3月通过了广东省品种审定,在生产上应用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该品种具有早熟、优质、干物率及淀粉率高、食味佳、丰产性好、薯形美观、耐贮藏、抗薯瘟病等优点,是值得推广的甘薯优良品种。 1 选育过程   该品种原名普薯92-38。1991年用广薯87-58为母本、普薯17-1为父本进行杂交获得种子。1992年3月播种,5月插植实生苗,7月收获,选出该组合的优良品系92-38,并进行夏种薯品比试验,该品系品质、产量均表现突出。1993年在普宁市燎原镇进行春种薯品比试验和秋种薯表证试验,春种薯品比试验鲜薯产量比对照种广薯111增产56.3%,干薯产量增产72.4%;秋种薯表证试验鲜、干薯每667 m2产量分别为2 811 kg和922 kg,比对照种广薯70-9分别增产34.0%和47.0%。在我所进行抗薯瘟病鉴定,该品系属抗瘟水平。1994~1995年参加广东省优质甘薯区试并通过鉴定,在我省普宁市、汕头市、惠来县和福建省云霄县各产区表证、示范,一般比广薯111、广薯70-9、普薯6号增产8%~32%,表现突出,定名为普薯23。至1996年在粤东、粤北累计中试面积4 667 hm2,由于其早熟优质丰产抗瘟,因而深受农户欢迎。  相似文献   

20.
金华烘烤型甘薯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7个引选的甘薯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金14-123和金徐薯69产量高,薯形适宜,干率适中,烘烤食味优异,适宜在塔石山区作为烘烤型甘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