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海市是全国著名粮食高产区,也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市)。建国以来,全市粮食单产出现4次飞跃:1957年实现“千斤县”,1978年跨“双纲”,1989年单产上“吨粮”(单产面积666-7m2,下同),1993年1-33万hm2水稻单产“吨谷”,高产栽培技术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改革开放以来,龙海市在发展高优农业的同时,制定种粮保护政策和大力推广增粮新技术,使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发展的势头,但也存在着不少影响粮食稳定增长的问题和薄弱环节。1 存在问题1-1 粮食面积难稳定 “三争”问题越来越突出,即企业发…  相似文献   

2.
八仙茶是我县农村经济收入的一大支柱产业。全县种植面积28000亩,投产25000亩,年总产量2500吨,年产值6000万元。1994年8月在市、县的大力支持下,由县科协牵头,我们成立了“诏安县茶叶技术研究会”。几年来,我们以“茶技会”为载体,积极开展茶叶科技工作,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碧护”在香蕉生产上的应用效果,通过碧护0.136%赤·吲乙·芸可湿性粉剂在福建省漳州市香蕉主栽品种天宝高蕉的喷施试验,表明“碧护”能显著提高香蕉的抗叶斑病力和抗寒力,消除或减轻田间肥害或药害,促进香蕉平衡生长发育,还可明显提高香蕉果实的外观质量和商品性能,而对蕉株及其生长发育均无任何不良影响。“碧护”在香蕉生产上的使用是安全的,可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大力推广“永常模式”提高大豆生产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力推广“永常模式”提高大豆生产水平巴彦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陈海山,许彦,赵金霞,唐凤吉巴彦县大豆年播种面积100万亩左右,年产大豆1.4亿公斤左右。为了学习外国先进经验,进一步提高大豆生产水平,1988年我们聘请了美国大豆专家纳夫兹格。同省、县农业科...  相似文献   

5.
一、香蕉束顶病的发生情况 香蕉束顶病是一种严重威胁香蕉生产的病害。据报道,一九二○~一九二九年香蕉束顶病在澳洲流行,导致该洲整个香蕉种植业的崩溃。近年来,我国香蕉产区束顶病日趋严重。广东省香蕉主产地东莞县有14万亩的香蕉,受束顶病为害的已达9.8万亩,受害率70%;高洲县 8万亩的蕉园,束顶病发生的面积达到了3万亩,受害率37.5%。广西南宁郊区,一九七九年香蕉束顶病仅0.08%,一九八○年上升至5.3 %,一九八一年扩大到14.4%,累计损失蕉林10万株,香蕉150万公斤以上。云南省已有大面积香蕉束顶病的感染区。福建省香蕉的主产地漳州一带,束顶病的发生也相当普遍。据上所述,香蕉束顶病已经严重地威胁着我国的香蕉生产。如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有可能使我国香蕉生产受到一场毁灭性的打击。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福安市大力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新肥料、新农药等茶叶“五新”,全市新植和改植高香型新优茶树品种4.4万亩;推广新型茶机具7200多台套;全面推广无公害茶叶生产新技术、新肥料、新农药等,先后获得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达标单位”和“先进单位”,福建省首家“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县”。提升了福安茶产业发展水平,成为福安市三大主导产业之一,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香蕉枯萎病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土传病害,对生产危害极大。从研究香蕉种植户对枯萎病的认知特征和防控技术行为入手,可以为科学防控枯萎病提供基础。本研究以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和云南等香蕉主产区的20个县(区)的133份调查资料为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认知程度直接影响香蕉枯萎病防控技术的扩散,防控成本、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技术培训经历和种植经验等均不同程度地影响种植户对枯萎病的防控行为;蕉园土壤酸碱度及有机质含量、抗逆品种的选择对枯萎病蔓延有一定的影响。引导和规范种植户修复土壤、重施有机肥、注重土壤酸碱度平衡等生产技术行为,可以抑制或减缓枯萎病的蔓延;拓展香蕉种植户对枯萎病防控技术的认知深度,以“技术的供给与需求相结合”为导向,加大扶持力度,建立起枯萎病统防统治等综合防控体系,可以达到抑制枯萎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国内外香蕉产业概况和对南宁市香蕉产业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南宁市香蕉生产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南宁市香蕉产业发展的七大对策,即加快南宁市香蕉产业化生产进程,实行香蕉标准化生产,推广香蕉“无伤化”采收包装和“冷链”贮藏运输技术,减少损耗、提高商品价值,努力实现香蕉生产基地与销售市场零对接,设立市级“香蕉产业协调办公室”,建立“香蕉期货交易中心”和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控制香蕉灾害性病害的蔓延扩大,为南宁市香蕉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作为我国香蕉生产的主要产区,海南香蕉的生产对我国整个香蕉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首先分析了海南香蕉生产的自然生态条件优势、品质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在此基础上,采用作物区域比较优势的分析方法,逐一通过对海南香蕉与其他香蕉主产区的比较优势分析、海南香蕉同海南省内其他5种热带水果的比较优势分析以及1988~2007年海南香蕉生产的比较优势变动分析,以综合评价海南省香蕉生产的比较优势。结果显示,海南省香蕉生产具有综合比较优势和规模优势,但却缺乏生产效率优势。根据分析结果,文章最后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江县位于四川省中北部 ,距成都95km ,是特级英雄黄继光的故乡 ,全县有137万人口 ,耕地面积7.54万hm2,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农业总产值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45.5%,粮食生产在全县农村经济工作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种子工作是粮食生产的基础。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 ,中江县的种子事业与种子公司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1988年我县被农业部首批定为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生产基地县 ;1991年被农业部授予“振兴农业先进集体”;1994年县种子公司被市委、市府授予“科技先进集体”称号 ;1997年被农业部…  相似文献   

11.
分析我国香蕉生产的机械化现状,探讨我国需要解决的香蕉生产机械化技术问题。针对我国香蕉生产的种植模式和劳动力状况,提出我国香蕉生产应尽快研发的机具。  相似文献   

12.
一、遂昌县茶叶生产概况 茶业是遂昌县的主导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23.9%,是农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之一。全县现有茶园9.02万亩,2004年通过农业部“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验收。全县20个乡镇,390个行政村,几乎村村都产茶,其中茶园面积1万亩以上的乡镇有2个、5000亩以上的乡镇有4个、1000亩以上茶叶专业村10个。  相似文献   

13.
彭宏 《大豆科技》2002,(4):28-28
本文阐述了福建省三明市选育“埂青81”、“埂青82”两个田埂豆新品种等生产现状及存在的种子浊杂,管理粗放及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提出了大力推广提纯改良的优异品种,主攻单产,狠抓田管,搞好大面积高产示范推广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香蕉试管苗生产中常发生的变异现象和病毒感染等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与之相应的技术措施措施,以期保证香蕉蔗管苗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徐应善 《中国茶叶》2006,28(2):22-23
一、茶产业发展现状 遂昌县地处浙西南山区,茶叶是当地传统经济作物,生产历史悠久。据县志记载,明万历年间(1593-1597),时任遂昌知县的汤显祖,曾写有《竹屿烹茶》一诗:“君子山前放午衙,湿烟青竹弄云霞,烧将玉井峰前水,来试桃溪雨后茶”。早在隋唐时期遂昌已是全国55个产茶县之一,1974年遂昌被列为全国100个茶叶生产基地县之一,1984年又被列为全国八大眉茶出口基地县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实施茶叶“双万工程”、“名优茶项目”,茶叶产业化进程加快。  相似文献   

16.
蒲江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唐朝进士、前蜀翰林学士、礼部尚书毛文锡所著《茶谱》记载蒲江出产“早春”、“火前”、“火后”、“黄芽”、“嫩绿”等名茶,还制成火番饼,远销西番(藏族地区)、党项(羌族地区)等地区。境内保存有唐宋时期的茶马古道,石梯上深凹的痕迹,依稀可见当年商贾云集、贩运茶叶的繁忙景象。近年来,蒲江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区位优势,通过政策引导、项目扶持、科技支撑、示范带动和机制创新,茶产业发展成效显著,被评为“国家级茶叶标准化建设示范区”、“全国‘三绿工程’茶业示范县”、“国家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重点产茶县”、“四川省茶产业强县”和“成都市茶产业牵头县”,并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中国绿茶之乡”荣誉称号。蒲江位于川西80万亩茶叶基地的核心区域,目前,全县茶叶种植面积20万亩,其中无公害、绿色、有机、GAP认证面积12万亩,2011年产茶量1.2万吨,茶叶产值8.5亿元。  相似文献   

17.
泰顺县是国家生态示范区,自然生态条件优越,产茶环境得天独厚。解放后,泰顺主产绿茶,系浙江三大传统绿茶之一“温炒青”的主产区,是全国百个重点产茶县之一和全国眉茶出口基地县。1996年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茶叶之乡”。2004年,全县茶园面积5.3万亩,茶叶产量1500吨、产值5400万元。茶叶居泰顺四大农业支柱产业之首。近年来,在县委、县府及有关部门领导高度重视和正确指导下,广大茶农积极探索优质高效茶叶栽培技术,茶叶生产整体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呈现出优质化、品牌化、效益化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8.
刚果(布)农业发展落后,政府急于在现有条件下,通过适当调整农业政策和合理利用外部援助,力争花3年左右的时间大力推广木薯、香蕉优良品种和生产技术,以提高两者产量和市场供应水平,从而缓解粮食安全问题。但由于现实诸多问题,刚果(布)政府需要克服重重困难,才可能逐步实现上述目标。  相似文献   

19.
莆田县是农业部,国家计委“九五”第一批糖料生产基地县之一,1997年和1998两年实施。县委,县政府根据糖料基地县项目建设的要求,采取了相应的有力措施,在科技体系,旱地高产蔗田建设,现代农业技术措施的推广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使莆田且糖料生产基地项目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20.
澧县栽培油菜历史悠久 ,早在 1934年就有栽种油菜的记载。建国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油菜生产迅速发展。 1979年实行育苗移栽 ,1982年推广稻茬板田移栽技术 ,随之推广棉油套栽技术 ,1985年推广硼肥施用技术 ,1987年落实“秋发”技术。 1987年即成为湖南省第一个油菜生产超“双百”县 (亩产过百公斤 ,总产过百万担 )。近几年 ,由于大力推广优质油菜规范化栽培技术 ,油菜产量逐年上升。 2 0 0 1年春收油菜全县平均单产达 1713kg/ hm2 ,高产丘块在 390 0 kg/ hm2以上。2 0 0 2年油菜实收面积 4 .5万 hm2 ,其中优质油菜 4 .4万hm2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